
板块方面,酒店旅游、白酒、POE胶膜、食品加工等板块涨幅居前,中药、熊去氧胆酸、医药商业、抗原检测等板块跌幅居前。

▲中共中央、国务院:必须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其中提到,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是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必然选择,是促进我国长远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战略决策。
▲中共中央、国务院:适应人口老龄化进程 推动生育政策与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
12月14日电,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指出,增加养老育幼服务消费。适应人口老龄化进程,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加快健全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发展银发经济,推动公共设施适老化改造,开发适老化技术和产品。推动生育政策与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改善优生优育全程服务,释放生育政策潜力。增加普惠托育供给,发展集中管理运营的社区托育服务。
▲中共中央、国务院:释放出行消费潜力 加强停车场、充电桩、换电站、加氢站等配套设施建设
12月14日电,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纲要》指出,释放出行消费潜力。优化城市交通网络布局,大力发展智慧交通。推动汽车消费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推进汽车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加强停车场、充电桩、换电站、加氢站等配套设施建设。便利二手车交易。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保障好群众就医用药是当务之急
12月14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医疗卫生服务保障和药品生产供应有关情况。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当前,疫情防控的工作目标是保健康、防重症,当务之急是保障好群众的就医用药。各级医疗机构正在优化流程、扩容资源、增加力量,统筹做好疫情防控、新冠患者救治和日常医疗服务,全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中国经济前景获外资看好!大摩上调中国2023年GDP增速预期
美东时间周二,摩根士丹利经济学家上调了对中国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的预期。他们预计,随着中国逐步优化防疫政策,中国经济增速有望进一步提高。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团队在报告中写道,该行将中国明年经济增长预期从5%上调至5.4%,预计到明年第一季度末,中国经济流动性和经济活动将反弹至今年6月和7月的水平;在2023年剩余的三个季度,中国经济将继续回升至疫情前的水平之上。
▲中共中央、国务院:促进免税业健康有序发展 深入推进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
12月14日电,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纲要》指出,更好满足中高端消费品消费需求。促进免税业健康有序发展。促进民族品牌加强同国际标准接轨,充分衔接国内消费需求,增加中高端消费品国内供应。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一批区域消费中心。深入推进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
▲中共中央、国务院:展望2035年 消费和投资规模再上新台阶 完整内需体系全面建立
12月14日电,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按照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安排,展望2035年,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远景目标是:消费和投资规模再上新台阶,完整内需体系全面建立;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强大国内市场建设取得更大成就,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以创新驱动、内需拉动的国内大循环更加高效畅通;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再迈上新的大台阶,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改革对内需发展的支撑作用大幅提升,高标准市场体系更加健全,现代流通体系全面建成;我国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持续增强,国内市场的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
▲美计划将30多家中企列入贸易黑名单,我外交部:科技霸凌
举行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提问,美方计划将30多家中企列入贸易黑名单,这些公司将无法购买某些美国零部件。在获得美国政府的特别出口许可证之前,这些公司无法从美国供应商那里获得技术。中方对此有何回应?汪文斌表示,美方一再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滥用出口管制措施,对他国企业采取歧视性不公平做法,将科技问题政治化、武器化,这是赤裸裸的经济胁迫和科技霸凌行径。

▲重要指数表现:昨天,盘面上,大消费板块全线走强再掀涨停潮,酒店旅游方向领涨,全聚德、西安旅游、同庆楼、西安饮食涨停;白酒股震荡走强,中锐股份、海南椰岛、会稽山等涨停。半导体板块高开后震荡回落,敏芯股份、易天股份均20CM涨停。下跌方面,医药股集体调整,中药、熊去氧胆酸方向领跌,上海凯宝、金石亚药、康芝药业等多股跌超10%。总体上个股跌多涨少,两市超2900只个股下跌。沪深两市成交额8109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55亿。
▲行业指数表现:昨天,板块方面,酒店旅游、白酒、POE胶膜、食品加工等板块涨幅居前,中药、熊去氧胆酸、医药商业、抗原检测等板块跌幅居前。
▲估值变动:昨天,截至收盘,沪指涨0.01%,深成指跌0.02%,创业板指跌0.34%。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16.52亿元,其中沪股通净买入0.79亿元,深股通净买入15.72亿元。

▲央行:未经批准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设立或者以任何形式运营金融基础设施
央行就《金融基础设施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提出,未经批准,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设立或者以任何形式运营金融基础设施,不得使用“金融”“交易所”、“交易中心”、“登记结算”、“清算”、“交易报告”等涉及金融基础设施服务或近似的名称。
▲工信部:抗原检测试剂出现暂时性短缺 随着产能释放产量会迅速提升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周健介绍,二十条优化措施和新十条措施出台后,工信部又进一步加强了对抗原检测试剂、疫苗和防护用品等重点医疗物资的生产调度。总体看,抗原检测试剂、疫苗、口罩等重点医疗物资产能是充足的,抗原检测试剂在一些地方出现了暂时性短缺,主要是因为前期市场需求较少,终端药店库存较低。随着产能不断释放,产量会迅速提升,能够满足群众的需要。
▲两部门:生产企业应确保移动智能终端中除基本功能软件外的预置APP均可卸载
工信部、网信办发布进一步规范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预置行为的通告,生产企业应确保移动智能终端中除基本功能软件外的预置应用软件均可卸载,并提供安全便捷的卸载方式供用户选择。不可卸载的APP应限于系统设置、多媒体摄录、接打电话、应用商店等少数基本功能软件。本通告自2023年1月1日起执行。
▲越南制造业涌现大量失业 出口订单放缓情况令人震惊
作为出口导向型经济的越南,当地制造业继续承受来自欧美市场的寒意。据越南劳工总联合会称,自9月以来,已经有1200多家出口公司削减员工的工作时间或被迫裁员。这些公司主要从事服装、鞋类和家具行业的制造出口。据该工会的数据,与去年相比,来自美国的出口订单今年已经下降了30-40%,而来自欧洲的订单则下降了60%。
▲FTX创始人被控八项罪名未获保释:美国史上最大金融欺诈案之一
FTX创始人山姆·班克曼-弗里德(Sam Bankman-Fried,SBF)被捕后,针对他的诉讼详情进一步被美国媒体披露。美国联邦政府12月13日指控称,从加密货币交易所FTX于2019年成立之始,班克曼-弗里德实施了美国历史上最大的金融欺诈案之一,并利用客户存款为其政治活动提供资金,购买奢华的房地产并投资于其他公司。
▲教育部等3部门:今年研考设核酸阳性考场,每个考点至少1名医务人员
近日,教育部、国家卫健委、国家疾控局对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组考防疫工作进行了专项部署,并在答记者问中表示,根据防疫要求科学划定考试区域和专用通道,结合实际可有针对性设置核酸阴性考场、核酸阳性考场以及用于体温异常等突发异常情况的应急处置考场。考场内将配备充足的口罩、手消毒剂等防护用品,每个考点配备至少1名医务人员。
▲为了一盒连花清瘟,要花428元搭售十四种药
连花清瘟、布洛芬等感冒退烧药物正在一盒难求。日前,多地优化疫情防控政策,居民通过互联网平台或药房购买“四类药”不再需要实名登记信息。随之而来的就是市民对上述药品需求的激增。其中,连花清瘟、布洛芬等成为人们争相购买的储备药品,很多药店及线上平台已经出现药品脱销现象。有医药平台微信小程序单独搜索连花清瘟或布洛芬均显示“暂无相关内容”,但平台销售的多款防疫包均含有连花清瘟胶囊,其中最贵的一款价格高达428元,在连花清瘟胶囊之外还被搭售了14种药。
▲德勤:预计2022年全年A股IPO融资额5818亿元 同比增长8%
德勤中国资本市场服务部发布《中国内地及香港IPO市场2022年回顾与2023年前景展望》报告,预计2022年全年A股市场将会有413只新股融资5818亿元,相较于去年而言,新股数量下跌16%,但新股融资总额将增加8%。
▲辉瑞知情人士:“网售新冠特效药Paxlovid”为不实消息 国内售价仍为2300元每盒、仅在医院内售卖
14日电,12月13日17时许,网传1药网旗下互联网医院的新冠咨询门诊开始预售新冠口服抗病毒药物Paxlovid(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片),定价为2980元/盒。不过,消息一经曝光,Paxlovid便快速下架。针对这一事件,辉瑞知情人士表示,Paxlovid网售为不实消息,系1药网单方面所为,与辉瑞公司无关,Paxlovid国内售价仍为2300元每盒,是仅在医院内售卖的处方药,需遵医嘱使用,不存在加价售卖的问题。知情人士强调,Paxlovid应针对可能发展为重症的高危人群使用,“不是每个人都应该使用。”
▲百度上线“疫情指数” 将为疫情未来趋势研判提供重要参考
12月14日电,日前,百度APP正式上线“疫情指数”,该指数包括“百度健康问诊指数”、“百度疫情搜索指数”两大指数,有助于从大数据层面为疫情未来趋势研判提供重要参考。百度地图大数据显示,相比两周前,重点交通枢纽客运量上升达三成,重点旅游景区和购物中心客流量上升超四成。同时,为了更好满足用户的求诊需求,百度健康也为确诊患者推出专属义诊通道,提供7*24小时在线响应,及时解答患者问题。
▲宁德时代与华为终端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
12月14日电,宁德时代与华为终端有限公司在福建宁德签署合作备忘录。根据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就华为智选车项目展开积极探讨,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华为终端将推荐宁德时代作为华为智选车合作伙伴汽车动力电池的第一优选合作伙伴。宁德时代将为华为智选车项目提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高品质汽车动力电池产品,以支持华为智选车产品更快地面向市场,充分保障华为智选车产品的创新性和领先性。此次合作备忘录的签署,标志着双方将进一步加大对智能网联电动汽车技术的投入,携手打造全球化高端汽车品牌。宁德时代将充分发挥技术创新力和规模量产效应,结合华为终端在互联网技术、渠道网络以及终端销售方面的优势,携手为用户带来更先进的智慧出行体验。

基金数据
▲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母基金成立 首期规模200亿元
12月14日电,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母基金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成立,基金目标总规模500亿元,首期规模200亿元,重点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上海市重大任务,加快国资布局优化和战略性产业培育,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上海国资母基金由市国资委牵头推动,上海国投公司、上汽集团、上港集团等市属国企以及临港新片区管委会、虹口区政府、奉贤区政府等单位共同出资成立,上海国投公司旗下基金管理公司负责基金管理。
基金要闻
▲部分中小基金公司生存难:股权遭转让 高管频变更
12月14日电,近年来,公募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但对于不少中小公募基金公司而言,热闹是别人的,自己则是诸多“烦心事”缠身。从整体来看,部分中小基金公司发展过程中面临三大痛点:原始资本金不够“烧”、股权遭小股东转让、核心管理层不稳定。在业内人士看来,优胜劣汰是公募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中小基金公司要生存必须要特色化经营。
公募星选30专栏
▲康希诺:肌注式新冠疫苗及吸入用新冠疫苗被推荐作为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
康希诺12月14日公告,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印发《新冠病毒疫苗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实施方案的通知》。该方案的目标人群为:现阶段,可在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接种基础上,在感染高风险人群、60岁以上老年人群、具有较严重基础性疾病人群和免疫力低下人群中开展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时间间隔为:根据国内外真实世界研究和临床试验数据,结合我国疫苗接种实际,第二剂次加强免疫与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时间间隔为6个月以上。
水星价值投资观察
▲贵州茅台:拟投资约155亿元建设茅台酒“十四五”技改建设项目
12月14日,贵州茅台发布公告,拟投资约155.16亿元建设茅台酒“十四五”技改建设项目,其中:工程费用105.38亿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32.12亿元(含土地费用26.79亿元),预备费8.86亿元,铺底流动资金8.80亿元。项目建设周期为48个月,所需资金由公司自筹解决。
据悉,上述项目建设地点位于茅台镇太平村和中华村,规划建设制酒厂房68栋、制曲厂房10栋、酒库69栋及其相关配套设施,建成后可新增茅台酒实际产能约1.98万吨/年,储酒能力约8.47万吨,后续贵州茅台将根据市场情况和具体安排投产进度。

保险数据
▲中国太保:1-11月累计原保险业务收入3708.71亿元 同比增长8.65%
12月14日电,中国太保公告,于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1月30日期间,公司子公司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累计原保险业务收入为人民币2144.92亿元,同比增长6.6%,公司子公司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累计原保险业务收入为人民币1563.79亿元,同比增长11.6%;合计为人民币3708.71亿元,同比增长8.65%。
保险要闻
▲北京补充医疗保险“北京普惠健康保”出台新冠病毒危重症保障
12月14日电,经北京市医疗保障局、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北京监管局、北京普惠健康保项目组共同研究决定,向2023年度“北京普惠健康保”参保人赠送新冠病毒保障责任,赠送对象为2023年度“北京普惠健康保”被保险人,新冠病毒赠险的保障期为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参保人无需再额外支付保费或提供参保手续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