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金斧子,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当前位置: 首页 > 私募社区 > 【第1177期早报|4.20】算力资源统一调度!上海部署九大任务
【第1177期早报|4.20】算力资源统一调度!上海部署九大任务
2023-04-20
107
0



 

板块方面,旅游酒店、传媒、手机游戏、CPO等板块涨幅居前,证券、乳业、医美、房地产开发等板块跌幅居前。

 

▲国家统计局:一季度住宿和餐饮业GDP为4511亿元 同比增长13.6%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住宿和餐饮业GDP为4511亿元,同比增长13.6%;金融业GDP为26640亿元,同比增长6.9%;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GDP为13520亿元,同比增长11.2%。

▲发改委:正在抓紧研究起草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政策文件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今日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当前正在抓紧研究起草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政策文件,主要是围绕稳定大宗消费、提升服务消费、拓展农村消费等重点领域,根据不同收入群体、不同消费品类的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推动消费平稳增长。

▲国家发改委:将研究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今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研究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目前,正在评估过去几年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的实施效果,深入了解地方和外资企业在扩大外资市场准入方面的诉求,研究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政策措施。

▲国家发改委:完善外资领域相关政策措施 更大力度吸引各国企业来华投资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今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将继续发挥专班机制作用,推动前六批项目加快落地实施,以点带面吸引外资流入。同时,将立足长远发展,完善外资领域相关政策措施,切实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更大力度吸引各国企业来华投资。

▲国家发改委:将重点从五方面发力 持续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今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们将重点从五方面发力,持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

▲上海:到2023年底 可调度智能算力达到1000 PFLOPS(FP16)以上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印发 《上海市推进算力资源统一调度指导意见》的通知,到2023年底,依托本市人工智能公共算力服务平台,接入并调度4个以上算力基础设施,可调度智能算力达到1,000 PFLOPS(FP16)以上;到2025年,市人工智能公共算力服务平台能级跃升,完善算力交易机制,实现跨地域算力智能调度,通过高效算力调度,推动算力供需均衡,带动产业发展作用显著增强。本市数据中心算力超过18,000 PFLOPS(FP32);新建数据中心绿色算力占比超过10%(不含市电结构中的绿电);集聚区新建大型数据中心综合PUE降至1.25以内,绿色低碳等级达到4A级以上。

▲联合国报告显示预估印度人口将于今年年中前超过中国 外交部回应

据联合国当地时间19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预估印度人口将于今年年中前超过中国人口,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9日表示,一个国家的人口红利,既要看总量,更要看质量;既要看人口,更要看人才。中国有14亿多人口,其中劳动年龄人口近9亿,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0.9年,新增劳动力受教育年限更是达到14年。同时中国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动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积极应对人口发展变化。正如李强总理指出的那样,中国的人口红利没有消失,人才红利正在形成,发展动力依旧强劲。

▲上海:加强“科创企业上市培育库”建设 有效推动一批“硬科技”企业在科创板上市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本市进一步放权松绑激发科技创新活力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出,拓展企业科技创新融资渠道。鼓励金融机构开发专门支持重大科技任务、战略科技力量的金融产品,持续优化科技信贷、高企贷等金融产品。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建立以知识产权、人力资本为核心的科技企业评价体系,加强评价结果在信贷业务中的运用。深化“浦江之光”行动,加快形成与科技企业生命周期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加强“科创企业上市培育库”建设,加快吸引企业入库,有效推动一批“硬科技”企业在科创板上市。争取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与本市政府投资基金共同设立子基金,引导市场化风险投资机构共同参与,重点支持处于转化应用科技成果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完善国有创业投资机构的投资决策和业绩考核机制,以企业在一定周期内的整体业绩作为考核对象,不对单个项目的亏损作负面评价。

▲瑞银:将中国2023年GDP增速预测上调至5.7%

4月19日,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管及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发布报告表示,考虑到消费和房地产活动推动一季度经济复苏强于预期,该机构将中国2023年GDP增速预测上调至5.7%(此前为5.4%)。报告还表示,考虑到一季度CPI较弱,将中国2023年全年CPI预测从此前的2.5%下调至2%。


 

▲重要指数表现:4月19日,A股三大指数震荡调整。据Wind数据,截至收盘,上证指数跌0.68%,报3370.13点;深证成指跌0.84%,报11760.27点;创业板指跌0.63%,报2415.76点。

▲行业指数表现:申万一级行业板块中,传媒、社会服务、计算机等板块涨幅居前,建筑材料、房地产、美容护理等板块跌幅居前。概念板块中,万得光模块、旅游出行、文化传媒主题等板块涨幅居前,稀土、大基建央企、疫苗等板块跌幅居前。

▲资金面上:4月19日,北向资金净卖出9.16亿元。北方华创、隆基绿能、中国联通分别遭净卖出6.19亿元、5.09亿元、3.54亿元;分众传媒逆势获净买入2.62亿元。



 

▲一季度市场份额全球领先 造船业有望迎来长期确定性景气度 

工信部4月19日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以载重吨计分别占世界总量的43.5%、62.9%和50.8%,均位居世界第一。业内人士表示,长期来看,在国际船舶低碳减排政策驱动、旧船替换需求的影响下,造船业有望迎来长期的确定性景气度。 (中证报)

▲发改委:加快推进充电桩和城市停车设施建设 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

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19日表示,汽车消费是支撑消费的“大头”,我们将加快推进充电桩和城市停车设施建设,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鼓励汽车企业开发更适宜县乡村地区使用的车型。同时,加快实施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

▲国家发改委:坚决遏制铁矿石价格的不合理上涨 促进铁矿石市场平稳运行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今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针对铁矿石价格明显上涨的情况,今年以来,我们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加大对铁矿石现货期货联动监管力度,多次开展约谈提醒,引导企业全面客观看待市场供需形势,严厉打击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囤积居奇、哄抬价格、过度投机炒作等违法违规行为,坚决维护市场正常秩序。同时,持续加大国内铁矿勘探开发力度,加快推进国内铁矿项目建设,加强再生钢铁资源回收利用,提升国内资源供给保障能力。随着相关措施逐步显效,近日铁矿石价格已小幅回落。后续,将继续紧盯铁矿石市场动态,会同有关部门综合采取供给保障、需求调节、市场监管等措施,坚决遏制铁矿石价格的不合理上涨,促进铁矿石市场平稳运行。

▲中国6G通信技术研发取得重要突破

从中国航天科工二院获悉,近日,二院25所在北京完成国内首次太赫兹轨道角动量的实时无线传输通信实验,利用高精度螺旋相位板天线在110GHz频段实现4种不同波束模态,通过4模态合成在10GHz的传输带宽上完成100Gbps无线实时传输,最大限度提升了带宽利用率,为我国6G通信技术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和支撑。

▲日本大和证券:从4月底开始 9000名员工将使用ChatGPT

日本第二大证券机构大和证券声明称,从4月底开始,9000名日本国内员工将采用ChatGPT技术,并称其具有“无限潜力”。目前全球多家金融机构对人工智能的态度并不一致。此前包括摩根大通、美国银行、花旗集团在内的国际金融机构表示禁止ChatGPT在公司内部使用,而摩根士丹利则高调宣布与ChatGPT-4合作。

▲华为孟晚舟:数字化是全行业的共同机遇

华为第20届全球分析师大会19日在深圳开幕,华为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CFO孟晚舟表示,数字化是全行业的共同机遇,数字经济是全球经济的关键驱动力,2026年全球数字化转型支出将达3.41万亿美元。


 

▲最新持仓浮出水面:百亿级私募左手AI右手“央国企”

伴随着上市公司一季报陆续披露,百亿级私募的最新调仓动作浮出水面。从行业分布来看,TMT相关标的备受私募青睐。另外,记者采访获悉,除了人工智能,多家头部私募还布局了央国企的价值重估机会。私募排排网统计数据显示,截至4月19日,根据已披露的上市公司一季报数据,共计15家百亿级私募进入18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合计持股市值达223.5亿元。其中百亿级私募一季度新进上市公司4家,增持上市公司3家,并维持8家上市公司的持股数量不变。

▲公募规模扩容 券商资管回归本源进入有序发展新阶段

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在2022年逐步回归本源,进入规范有序发展的新阶段。据中证协数据,2022年末,证券公司公募基金(含大集合)与集合资产管理业务规模占比大幅提升,达40.80%,首次超过单一资产管理业务规模占比(39.62%)。2022年,招商资管加速推动主动管理转型,截至当年末累计完成7只大集合产品公募化改造,年末公募大集合产品规模达370.60亿元,公募牌照申请于2023年1月获证监会受理。海通证券资管也积极推进大集合参公改造工作,目前17只产品已全部取得证监会批文,初步形成了产品风险等级由低到高、持有期限差异化的公募产品矩阵。


公募基金星选30专栏


▲部分银行个人养老金业务成绩单出炉 银行业多措并举“扩增量稳存量”

首批可开办个人养老金业务的23家银行多数在2022年年报中披露了个人养老金账户规模、业务开展等情况。部分银行的个人养老金账户数量已突破百万。对银行而言,在个人养老金方面,如何继续扩大增量同时又稳住存量,是摆在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增量方面需要银行“全民营销”持续发力,加大奖励力度,吸引符合条件的客户开设个人养老金账户;留住存量方面,需要持续上架更多元化的产品,满足不同风险偏好人群的投资需求,目前投资者可以投资的产品数量偏少。 (证券日报)


 

▲A股五大上市险企一季度战绩揭晓 共揽保费1.06万亿元同比增4.9%

截至4月18日,A股五大上市险企2023年一季度保费收入全部亮相,五大上市险企期内共取得保费收入10563.16亿元,同比增长4.9%,总体可谓“开门红”。从人身险业务看,上市险企旗下人身险公司业绩呈现出分化态势;从财产险业务看,财险“老三家”保费收入则均实现较快增长。展望未来,分析人士认为,财险业有望持续稳健发展,而人身险业拐点已至,行业正在加快复苏。 (证券日报)


 

尚未登录,请 后再评论
发表
  • 当前帖子暂无评论
持牌机构 / 强大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