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科技春晚」全球消费电子展CES,除了黄仁勋开场演讲带来的全新5090,今年AI眼镜绝对是C位焦点。
作为最有可能替代手机的下一个智能设备,AI眼镜在短短一年之内,成为国内外不同量级不同赛道公司押注的重点。
朱啸虎断言,2025年将是百镜大战。
此次CES,约350家AR/VR/XR板块企业参展,其中中国企业有近60家,包括AR四小龙雷鸟、XREAL、Rokid和影目科技。
XREAL CEO徐驰在接受36kr采访时说,期间XREAL One系列将在全球首秀。
当然,AI眼镜最聚光的还是Ray-Ban Meta。
傅盛到拉斯维加斯之后,特意戴着Meta AI眼镜跑步打卡标志性建筑巨型球Sphere,解放双手,一句Hi Meta,take photo;或是Hi Meta,take video,就能执行你的指令。
而就在CES开幕前夕,媒体爆出最新消息是,Meta将于今年晚些时候推出下一代搭载HUD屏幕的AI智能眼镜。届时,这款眼镜将变身为AR智能设备。
目前,Google AI眼镜具备AR显示能力,可以将信息直接投影到用户视野中。
除了已经发布的Ray-Ban Meta,国内AI智能眼镜普遍不带显示,只有Rokid发布了一款单绿色显示的产品。
据说,Meta AI眼镜卖出400万套,而2025年Meta的目标是2000万套。
这是不是iPhone时刻不确定,至少很多人希望如此。
01 AI百镜热战?
AI眼镜这股旋风起于7个月前。
去年5月,Meta和雷朋联合研发的Ray-Ban Meta销量突破100万台。根据IDC数据,2023年全球智能眼镜销量为51万台。也就是说,Meta不到两个季度的销量便超越了上一年全球智能眼镜的总销量。
Meta的爆火,牵动了行业的神经。
这是一个体积虽小,但却能带来巨大改变的产品。
扎克伯格的观点是,全球有10-20 亿人每天戴眼镜,未来每个人都会戴一副智能眼镜,就像从功能机升级到智能机一样,很多不戴眼镜的人最终也会戴上它。
半年前,在与黄仁勋互换皮衣的那场对话里,扎克伯格还做出预判「智能眼镜将类似于手机,是常驻型计算平台的下一代版本。」
承载革命级入口的想象,Ray-Ban Meta甚至被定义为行业的「iPhone 时刻」。
很快,太多人坐不住了。
2024年5月,做充电宝起家的闪极科技推出AI眼镜的技术预览版。11月就拿到由光远投资领投的数千万资金,一个月后正式发布闪极 AI「拍拍镜」,并且拿下了首批5万台订单。
而此前研发AR眼镜的公司同样反应迅速。
2018年以前成立的Rokid和XREAL,及2021年以后成立的李未可、星纪魅族,都在去年先后发布了自己的AI/AR眼镜。
硬件基础和现成的研发团队是这类玩家先发的优势。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中国市场发布了超过20款智能眼镜新品。仅仅11月,全球范围内就发布了8款新品,超过半数为AI+AR眼镜。
随之而来的是,沉闷许久的一级市场也躁动起来。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2024年1月-11月,中国VR/AR行业投融资事件30起,投融资金额29.48亿元。就连「从不迷信AGI」的朱啸虎,也将橄榄枝给到Gyges Labs「前仙瞬科技」。
「虽迟但到」的是大厂。
媒体报道,OPPO、vivo、小米,甚至字节和腾讯去年都开启了AI眼镜的项目评估。但是他们会投入多大资源,优先级是否像Meta的Reality Labs如此重要,很多人持怀疑态度。
互联网公司惯用的武器是资本链接。早在亲自下场之前,字节2021年底曾投资李未可,持股比例为20%。此外,字节还收购过VR头显团队PICO,这些都是字节重要的手牌。
不管投入深浅,大厂的入局,对行业而言依然是重要的变量。
《晚点LatePost》曾援引一位国内头部美元基金投资人的观点:大厂有硬件的生态协同,硬件构建不了护城河。「美国是大厂做得好。国内小米、字节也都会做,没看到创业公司的机会。」
02 赛道翻红背后
吸纳了全球火力的AI眼镜,其实并非什么新鲜事物。
智能眼镜因为具备一些手机不具备的特性,比如解放双手,保持始终在线,交互形式多样,可以在运动、户外、工作学习等领域应用,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歇。
全球掀起第一波热潮是2012年谷歌推出的Google Glass。但是因为可穿戴设备作用有限,厂商昙花一现甚至可以说黔驴技穷,穿戴式泡沫显然已经破灭。
摄像头、传感器等过多硬件集成在一起,加上供应链不成熟,导致AR眼镜的重量和价格难以双降。
更谈不上体验和内容生态。所以这个行业的常态是,从业者甚至多过用户,销量永远低于预期。
试图改变现状的是苹果。
他们曾经连续收购了十几家有相关人才和技术的创业公司,自行开发了新处理器、光学镜片模组、操作系统、应用开发平台等关键组件。后期据说每年都在这个项目上投入10亿美元。但依然停留在试验和研发阶段。
如果把虚拟现实视为一座高峰,那么通过AR抵达可能会走更陡峭的山路。于是,功能相对简单的AI眼镜从这个领域中细分了出来,也被一些人视为「向AR过度的产品」。
2023年9月,Meta推出AI智能眼镜Ray-ban,被评为「第一款可用,且有用的智能眼镜」,行业正式开启新篇章。
常见的AI眼镜大体分为两类。
第一种是基于AI原生,在设计之初就融入AI技术,并以其为核心功能,通常具备更强大的计算能力,比如小度AI眼镜。
第二种是在传统眼镜,如近视镜、墨镜等基础上,增加AI模块,具备拍摄功能但镜体本身无显示模组,Ray-Ban Meta便是后者,也是主流。
Meta用更轻量级的解决方案向通往大众市场的方向搭建了一条捷径,并亲自入场跑通了供应链。让这个领域的创业者们兴奋不已,因为进入这个赛道的技术门槛和制作成本看上去似乎变低了。
更为兴奋的或许是大模型厂商。生成式AI大爆发以后,训练和推理成本激增,各个巨头都在寻找AI技术的落地场景。许多手机、电脑和汽车纷纷接入大模型,以眼镜、耳机为代表的可穿戴设备,也成为很多厂商眼中AI的最佳载体。
从目前Meta、华为、百度等科技巨头的AI眼镜来看,不具备任何显示增强效果,但都接入了AI模型。闪极最多甚至搭载了十余家主流大模型厂商服务。大模型厂商更是频繁结盟,比如阿里的通义千问和Rokid、闪极、雷鸟创新都有合作。
洛图科技预计,2025年AI功能在国内智能眼镜销量中的渗透率将突破60%。
除了与大模型结合,在许多方面,Mate也成为借鉴的模板。比如设计上,以小度AI眼镜和Rokid的新品为例,两副眼镜外观,都采取了类似Meta的日常框架眼镜的设计。
Meta与Ray-Ban的合作模式也在被模仿:中国公司中,雷鸟找上了博士、Rokid与暴龙合作、蜂巢的伙伴则是宝岛眼镜。传统眼镜品牌除了提供验光配镜等服务,也会让智能眼镜入驻自己的线下渠道。
行业里还出现了一个新词:类Ray-Ban Meta。包括本次参加美国CES的AI/AR眼镜企业中,也有一半都采用「类Ray-Ban Meta」方案。
03 AI眼镜是不是真命题?
然而在这场追风运动背后,围绕着Meta的质疑也从未消退。
单纯从产品本身来评价,Ray-Ban Meta的确不算是理想的形态。
有博主指出Live AI功能在早期测试版中有时只能给出泛泛而谈的回答,很难获得建设性的反馈。
小红书博主「淡水」将之与AirPods类比,「你有多大概率会在使用蓝牙耳机时唤醒siri,大概用这副眼镜时也是同样。」
在舒适度上,49克的Meta尽管已经做到一定程度上减轻重量,但相比普通眼镜20-30克,仍显沉重,不适合长时间佩戴。
行业里有一个共识是:好的AI产品应该是无感的。
蜂巢科技创始人夏勇峰此前在直播中也提到,「形态做得越像传统眼镜,就越能替代传统眼镜。」
此外便是续航。
在适度使用情况下Meta的续航最多4小时。假如开启AI功能,眼镜续航时间只有30分钟。
至于其它,比如翻译、拍摄,前者使用场景有限,后者帧率较低,只能说是锦上添花。
XREAL创始人徐驰认为「Ray-Ban Meta 严格意义上不算是一个AI眼镜,更像是一个带着AI概念的时尚单品。」
真正让Meta出圈的,或许还是在于与雷朋的合作。
一方面,Meta在外形上延续了雷朋的经典风格,比如标志性的梯形镜框。外形已经无限接近于一款普通墨镜。
此外便是雷朋的线下渠道加持,欧洲眼镜巨头EssilorLuxottica在2024年Q3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透露,Ray-Ban Meta智能眼镜在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60% 的雷朋专卖店中是最畅销的产品。
Ray-Ban Meta并不完美,也还不够AI,却是自iPhone以后,少有的能够独立于智能手机之外成为消费者大规模选择的智能化设备。它的出现,也让AI落地这个老大难的问题看到了曙光。
这个样板也是一批新公司拿到融资的直接原因。不过在资本眼里,AI眼镜可能还处于早期市场。看似热闹的背后,其实远谈不上争抢激烈。
从资金的流向上看,更多还是汇聚于明星创业者。比如年内完成3次融资的雷鸟创新,背后的母公司是TCL。美团联合创始人王慧文近期投资的Viture,其创始人姜公略曾在微软亚洲研究院、Google和Rokid工作,Viture在8月公布的累计销售额已破两亿元人民币。
一些企业新一轮融资的估值甚至比之前更低了。
据《晚点LatePost》报道,比如一家去年曾获中国头部互联网公司投资的AI眼镜公司,本来估值已超2亿美元「约15亿元人民币」,但在目前开启的新融资中,估值又调回了约10亿元人民币。
消费电子产业有两个形态的产品公认难做,一个是很大的机器,比如光刻机,另一个就是极小的产品,AI眼镜则是代表之一。
AI眼镜的难在于难以突破续航、重量、智能水平之间的「不可能三角」。
因为功能越多能耗也就越高,扩大电池的容量又很难不影响眼镜重量。
闪极对此的解决方案是增加一个「增程环」。也就是在脖子上挂一个类似移动充电宝的装置,在保持续航的同时时,还支持向手机等硬件产品反向充电。不过这似乎又违反了可穿戴设备做轻、做日常的第一定律。
B站UP主「电丸科技AK」在多次尝试后发现,「所有的智能眼镜实际上都是有所妥协的」。归其原因在于,做硬件的厂商往往无法细调大模型,而专注做大模型的科技企业又做不出很好的硬件平台。
缺乏杀手级应用也是这个行业的挑战。目前所主打的语音助手、拍照、翻译等基础功能,看似有用,实则鸡肋。一部分依然无法替代手机。
对于进入这个赛道的创业公司而言,还有一层更深的顾虑:缺乏像大厂那样与硬件生态的深度协同,要如何形成自身的竞争优势?
不管怎样,一个行业的发展总是在各种挑战中前行。
毕竟,AI硬件的成熟是有阶段的。作为一个承载着革命级入口的想象,多一些时间去等待,也无妨。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莓daybreak”(ID:new-daybreak),作者:何聆筝,编辑:翟文婷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