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金斧子,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当前位置: 首页 > 私募社区 > 博主吃完120年前的牛肉却安然无恙,罐头能够保存那么久,是不是充满了科技与狠活
博主吃完120年前的牛肉却安然无恙,罐头能够保存那么久,是不是充满了科技与狠活
2025-01-10
555
0

在美国的视频平台上,有一位名为“Steve1989”的吃播博主,与其他吃播频道不太一样,他的视频只围绕一个主题:罐头。


更严谨一点,他主要测评的是军用罐头。


他吃过的很多罐头早已经过了保质期,甚至可以视为是历史文物。


“Steve1989”第一次爆火,就是因为他测试了一瓶在朝 鲜战争时期生产,派发给当时美军的花生酱,距离生产这个罐头已经有61年的时间了。


他还曾经品尝过生产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老罐头,他表示虽然这些罐头还可以吃,但是味道非常糟糕;相比之下,30年前的罐头,保存状况就很不错了,打开罐头还可以闻到里面的香味;而十年左右的罐头,简直就是美味,就像刚生产出来一样。


“Steve1989”品尝过最古老的食物,是1899年英国军队的脱水牛肉罐头,那一年是我国的清光绪二十五年。


据他描述,这一罐超越了三个世纪的食物,已经看不出里面牛肉的形状,更像是面包屑和纸片,还带着一股陈腐的味道。


或许你会认为,“Steve1989”测评这些罐头食物的代价,就是整天窜肚子,没事就往医院跑甚至是患上更严重的疾病。


但实际上在他长达9年的“职业生涯”中,只有过1次因食用罐头生病的经历,那个罐头还没有超过保质期,更像是保存不善污染造成的。


尽管这些过期罐头很可能早已经与“美味”没什么关系了,但“Steve1989”的亲身经历证明,它们还是安全的。


这正是人类发明罐头最大的价值,用一位罐头工人的话来讲就是:“自然界所有的馈赠,都可以在罐头里逃过残酷时间的改变。”


那么罐头究竟是如何发明的,它是如何让食物可以长时间安全保存,罐头是不是充满了“科技与狠活”呢?


罐头的诞生,源于法国皇帝拿破仑的一次悬赏。


18世纪末,拿破仑逐渐走到了历史舞台的中央,带领法军在欧洲四处征战。


在行军打仗过程中,后勤保障成为了一个大问题。法军常常远征,所带食物免不了腐烂变质。


为了能给士兵提供新鲜的食物补给,拿破仑因此颁布了悬赏令,谁能解决军粮运送问题,就可以获得一万二千法郎的高额赏金。


重赏之下,当时的人尝试了各种办法。


其中有一位名为尼古拉斯·阿帕尔特(Nicolas Appert)的甜点师,他在工作中产生了一个经验:如果把食物用沸水煮熟后再密封,食物就不那么容易变质了。


经过好几年的尝试,在1809年他提交了自己的方案:把食物装进玻璃瓶里,再把玻璃瓶全部浸泡在沸水中加热一个小时,然后趁热用软木塞把瓶口塞紧。等瓶子恢复室温,软木塞就牢牢地固定在玻璃瓶口了。


这样的保存方式,食物即使放上几个月也不会变质。


尽管当时法军已经节节败退,但拿破仑还是履行了承诺,颁发了赏金给阿帕尔特。由于这个贡献,很多年后人们把阿帕尔特称为“罐头产业之父”。


罐头本身的原理很简单,就是通过高温杀菌之后再通过密封隔绝氧气和微生物。


但在阿帕尔特的时代,人类对于微生物的认知十分有限,甚至在罐头发明53年之后,法国科学家巴斯德证明了微生物是食物腐烂的直接原因,并发明了“巴氏消毒法”,这才从科学理论上证明了罐头方法的行之有效。


虽然是法国人发明了罐头,但真正让罐头变成流行食品的却是美国人。


大约在1817年,几位英国移民把罐头加工技术带到美国。


当时美国地广人稀,而且大部分人口集中在城市。罐头的出现,就可以让农村生产的肉类和蔬果装进金属罐里,再运往城市进行销售。


不过最初的罐头,在选材、杀菌、灌装等环节做得都比较差,食物放久了依旧会腐烂,甚至还有肉毒杆菌中毒的风险。


在罐头发展的过程中, 商家和科学家们做了众多改进:从对食材进行分级,把控食材的质量,到采用“巴氏消毒法”,明确规定杀菌温度和时长,再到改进焊接工艺,不使用含铅的焊材……


一系列的努力下,罐头终于成为了一种大众接受的食品类型。


而罐头的出现,对农业本身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豌豆是美国一种很重要的蔬菜,在罐头出现之前,消费者更喜欢深绿色的豆荚,这样的豌豆显得更新鲜。


但是罐头出现之后,农场主则是改种浅色的豌豆,因为这样的豌豆在罐头中显得更明亮。


育种者也不再愿意种植开出紫色花的豌豆,因为这样的豌豆会生成有色种皮,会使罐头里的液体变色显得不好看。


至于我国生产罐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后期。


当时在广东珠三角地区,很多人会“下南洋”谋生,很多家庭会把打捞上来的鲮鱼煎至金黄后,浸泡在盛满豆豉油汁的瓦罐中保存,并将之当作旅途上的食物。


有商人因此发现了商机,于是在1893年,广州广茂香罐头厂诞生了,豆豉鲮鱼罐头也成为了中国最早的罐头食品之一。


民国初期,我国罐头食品制造业有广州、汕头、厦门、福州、上海、苏州和扬州七大中心,产品涵盖蔬果、禽肉、水产、糖果、饼干及酱汁几大类。1949年后,全国更是涌现出更多的罐头厂和罐头加工食品。


我国地域辽阔,物产丰富,但很多食物保存期短,只能在当季当地吃到。


罐头的出现,让各地的特色食物可以通过罐头的形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禁锢“飞入寻常百姓家”,就比如东北地区曾经流行的黄桃罐头正是如此。


对于很多东北人来说,发烧感冒时吃黄桃罐头,已成为治病环节的一部分,甚至可以戏称为“东北玄学”。


桃子是夏季成熟的水果,很难长久保存,不过一旦做成罐头,我们就可以一年四季都能享用了。


其中黄桃品种的桃子果肉软中带硬,经过高温蒸煮后依然紧实不散,它的香气水分都适中,煮出来的汤汁金黄清亮,非常适合用来做罐头。


我国自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罐头用桃的育种研究,并在华北、华中和西南地区形成了多个黄桃产区。


相比盛产鲜果的南方,在物流和仓储技术都不够发达的时代,东北地区的人们想要吃到水果并不容易,而以黄桃罐头为代表的一系列水果罐头,就成为了当地冬季弥补水果不足的代替食物,也成为了走亲访友和探望病人最适合的礼物之一。


伴随着罐头的兴起,也存在着很多争议。


比如有人认为这些原本很快就腐烂的食物居然可以存放那么久,其中肯定添加了大量的防腐剂或者其他的食品添加剂。


但实际上,罐头并不需要添加那么多的食品添加剂,甚至水果类罐头完全不允许使用山梨酸、苯甲酸等防腐剂。


这是因为在加工罐头食品的过程中,已经进行了高温无菌化处理,在封闭的条件下保存的食物没有必要“画蛇添足”,再去添加防腐剂。


还有很多人认为,罐头食物经过加工已经没有什么营养,纯粹只能填饱肚子。


但实际上,从加工的角度,罐头大多采用“巴氏消毒法”,高温杀菌的时间比较短,因此食物的营养物质还是保存比较完整的。


作为对比,油锅里的温度一般在200℃左右,那些不耐热的营养物质,比如维生素C、B6、B9等在炒菜过程中很容易就分解了。


美国农业部发布的低温巴氏杀菌处理方法。食品添加剂本身并非“洪水猛兽”,只要按照相关标准添加,对人体不会产生危害。


不过对于罐头产品来说,由于本身就经过了杀菌和密封保存,很多时候没必要增加成本,再去加入食品添加剂了。


我们如今购买的未开封罐头,在环境适宜的条件下其实可以保存相当长的时间,这也正是“Steve1989”吃过那么多过期罐头却依然安然无事的原因。


但大多数的罐头规定的保质期并不算久,很多都注明保质期只有2或3年,这是为何呢?


因为对罐头食品来说,保质期更准确的说法是“最佳食用期”。


保质期不能仅仅以吃下去会不会生病为标准,更要注重食物的风味和外观的完整性。


“Steve1989”就曾经吃过很多罐头包装的巧克力和奶片,这些食物都出现了脂肪成分分离的情况,虽然食物本身没有腐败,但口味和形状都和生产的时候大相径庭了,失去了食用的价值。


伴随着我国经济和物质水平的发展,大多数时候我们已经不再需要依靠罐头来改善生活了。


但罐头的形式和内容也在层出不穷,甚至类似午餐肉一样的罐头食品已经成为一种特殊的风味,成为火锅中的“常客”。


罐头这种浓缩了人类智慧和自然馈赠的食物,恐怕也依旧会陪伴人类走过悠长的未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把科学带回家”(ID:steamforkids),作者:河边的卡西莫多,审校:阿娴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尚未登录,请 后再评论
发表
  • 当前帖子暂无评论
持牌机构 / 强大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