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金斧子,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当前位置: 首页 > 私募社区 > 35家基金公司“年度账本”出炉:降费浪潮下的冲击与逆袭
35家基金公司“年度账本”出炉:降费浪潮下的冲击与逆袭
2025-03-31
550
0

上市公司年报的陆续披露,揭开了部分公募基金的年度账本。


据《财经》新媒体不完全统计,截至3月29日,有35家基金公司2024年的经营情况随上市股东年报公布。


作为一个以管理费为主要创收来源的行业,过去两年,费率改革持续推进,降费浪潮席卷的产品类型不断增加,给公募行业的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已披露财务数据的35家基金公司,14家实现了净利润的增长,2家扭亏为盈。在连续两年既披露了营收,也披露了净利润的28家基金公司中,实现营收、净利双增的只有7家。经营难度可见一斑。


2024年,主动权益依旧势弱,货基、ETF、债基是规模增长的主力。资源禀赋的不同,决定了不是每家公司能够接住这波流量,带来新的创收。如何保住盈利增速,是当下更普遍的难题。


规模效应:9家净利超15亿元


面对降费的冲击,底蕴深厚的头部基金公司,凭借长久以来积累的规模体量,依然可以创造可观的盈利。


已披露财务数据的35家基金公司,有9家基金公司净利润超过15亿元。


易方达依旧断层领先,2024年净利润高达39亿元。其次是南方基金、华夏基金,净利润均超过20亿元,分别为23.52亿元、21.58亿元。


另外6家分别是:工银瑞信基金(21.1亿元)、广发基金(20亿元)、富国基金(17.51亿元)、招商基金(16.5亿元)、汇添富基金(15.47亿元)、博时基金(15.11亿元)。


在目前的榜单中,“15亿元”是一个重要的净利润分界点,因为净利润10-15亿元梯队出现了空白。排在博时基金之后的是华安基金,2024年净利润为9.1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交银施罗德基金退出了“10亿俱乐部”,净利润从2023年的12.01亿元降至8.79亿元,降幅为-26.81%。交通银行并未披露交银施罗德基金的营收情况,但在年报中公布了其截至2024年末公募管理规模——5374亿元,同比增长了502亿元。


“管理规模增长,净利润却下降”的原因,或许是因为产品规模增长结构性失衡。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交银施罗德基金的货基规模同比增加了952亿元。非货规模则缩水了449亿元,作为创收主力的混基和债基分别减少251亿元、130亿元。


逆流而上:7家营收净利双增


要在2024年交出一份满意的经营成绩单,对基金公司来说并不容易。最理想的状态是营收、净利双增,但达成者并不多


在连续两年既披露了营收,也披露了净利润的28家基金公司中,只有7家实现了营收、净利双增,分别是南方基金、华夏基金、华泰柏瑞基金、大成基金、万家基金、中金基金、中信建投基金。


南方基金2024年实现营收75.23亿元,同比增长11.59%;实现净利润23.52亿元,同比增长16.92%。


华夏基金2024年实现营收80.31亿元,同比增长9.61%;实现净利润21.58亿元,同比增长7.2%。


可以看到,华夏基金的营收比南方基金高出5.08亿元,净利润却少1.94亿元,说明前者的成本支出更高。不过,上市股东的年报中,并未披露两家基金公司的成本支出情况。


华泰柏瑞基金2024年取得营收23.13亿元,同比增长31.69%;取得净利润7.3亿元,同比增长45.53%。


从规模变化来看,华泰柏瑞去年充分抓住了ETF的风口。据Wind统计,截至2024年末,该公司公募管理规模为6364亿元,同比增加了2772亿元。其中,ETF就贡献了2753亿元的增量。


大成基金2024年取得营收21.16亿元,同比增长5.49%;取得净利润4.61亿元,同比增长13.71%。


万家基金2024年取得营收17.79亿元,同比增长21.04%;取得净利润3.27亿元,同比增长9.32%。


若论增速,中金基金两项财务指标均位列第一。2024年营收为4.58亿元,同比增长30.34%;净利润为1.09亿元,同比增长170.17%。


这得益于公司规模的大幅增长。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中金基金的公募管理规模为2074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了802亿元。具体来看,规模增量主要来自货基和债基,分别贡献了584亿元、174亿元。


此外,中信建投基金也实现了营收、净利双增。2024年取得营收3.65亿元,同比增长9.61%;取得净利润5000万元,同比增长66.67%。


降本增效:4家营收下滑但净利增长


有4家基金公司营收出现了下滑,净利润却实现了增长。


易方达基金2024年营收为121.09亿元,同比下降3.13%;净利润为39亿元,同比增长15.33%。


广发基金2024年营收为72.6亿元,同比下降5.01%;净利润为20亿元,同比增长2.56%,


汇添富基金2024年营收为48.28亿元,同比下降10.12%;净利润为15.47亿元,同比增长9.3%。


国投瑞银基金2024年营收为13.79亿元,同比下降2.89%;净利润为3.76亿元,同比增长8.67%。


这表明,上述基金公司进行了“降本增效”。公募属于轻资产行业,最大的成本支出是员工薪酬。去年以来,公募行业限薪、降薪传闻不断,高薪时代成为过去式。


中小玩家:盈利普遍下滑


净利润在3亿元以下的,有18家基金公司。它们代表了中小基金公司的处境。


其中8家出现盈利下滑。光大保德信基金、方正富邦基金、信达澳亚基金的净利润均下降40%以上;华富基金、农银汇理基金的净利润降幅均超20%;浦银安盛基金、国海富兰克林基金的净利润降幅在10%以上;申万菱信基金净利润下降9.45%。


更糟糕的一种情况是由盈利转为亏损。中邮基金2023年净利润为8472.48万元,2024年变成亏损1925.39万元。对于造成亏损的原因,中邮基金在年报中解释,主要是行业降费影响等原因导致本期管理费收入同比减少,以及子公司首誉光控净利润同比减少。


南华基金也面临同样的困境,公司净利润从2023年小赚119.41万元,转为亏损1048.51万元。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2家基金公司扭亏为盈。中海基金净利润从2023年亏损6965.22万元,转为盈利392.08万元;红塔红土基金净利润从2023年亏损6534.34万元,转为盈利176.51万元。


此外,东海基金、富安达基金净利润亏损幅度有所收敛。前者从2023年亏损673.12万元,到2024年亏损436.36万元;后者从2023年亏损7483.4万元,到2024年亏损3499.04万元。


《财经》新媒体还注意到,民生银行近日发布了2024年年报,但没有披露旗下子公司民生加银基金的盈利情况。而上一次未做披露,要追溯至2019年的年报。


本文来自“《财经》新媒体 ”

作者:蒋金丽,编辑:蒋诗舟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尚未登录,请 后再评论
发表
  • 当前帖子暂无评论
持牌机构 / 强大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