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打工妹到女首富,周群飞的经历堪称传奇。
在她的带领下,蓝思科技已于2015年在A股上市。同年,伴随着公司股价上涨,她成为中国女首富。十年后,她又于近日带着这家公司踏上冲刺港股之路。
与苹果公司深度绑定,最终让这家智能终端精密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成为果链核心成员,并实现飞跃式发展。一年近700亿元的收入,苹果就贡献了近一半。不过风险也很明显,在宏观环境影响下,他们近期的股价受到不小的冲击。
蓝思科技也在积极寻求改变。目前,他们除了为智能手机、电脑、智能穿戴等产品提供防护玻璃、金属中框、触控显示模组等产品,还将业务拓展到智能汽车、人形机器人、AI眼镜、XR头显及智慧零售等领域,并与支付宝、特斯拉、宁德时代、智元机器人、Rokid等达成合作。
顺着时代的浪潮,蓝思科技紧紧抓住了A股上市公司奔赴港股的机遇。
女首富,打造出超级IPO
周群飞的传奇故事,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
为了谋生,她的父亲带领全家从湖南湘乡的一个小山村来到广东。抱着改变命运的想法,周群飞在深圳大学附近找了份工作,白天在手表玻璃加工厂打工,晚上则去夜校学习,并很快掌握了记账、开车等技能。
没过多久,周群飞便争取到一个宝贵的机会。1990年,她打工的手表玻璃加工厂扩建到一半时,工厂老板却准备撤资。于是,她说服老板让自己试试,“成了,工资随你定;失败了,我给你打一辈子工。”
凭借自学掌握的丝网印刷技术,她将这个工厂的效益做到全公司最好,也为日后创业打下基础。1993年,周群飞用2万元当做启动资金,与兄弟姐妹踏上创业之路。四年后,随着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她将部分客户用来抵债的设备利用起来,一跃成为手表玻璃供应商。
在成功用玻璃面板替代传统有机玻璃后,TCL3188于2002年成为最先使用他们玻璃屏的手机。随着这款手机热销,摩托罗拉主动找来要采购他们的玻璃屏。为了更好地发展,周群飞于2003年在深圳成立蓝思科技,后来还获得众多国际品牌的认可。
三年后,蓝思科技迎来发展的关键机遇。由于成功研制出符合客户标准的产品,这家公司成为苹果的供应商,由此驶入发展的快车道。据周群飞回忆,双方共同奋斗3个月研发出第一代iPhone面板玻璃,成功量产了具有革命性的智能手机iPhone一代。
成为果链重要一环后,他们位于深圳的工厂已经没法承载庞大的产量需求。在湖南浏阳的支持下,蓝思科技顺应产业转移的趋势,于2006年开始在当地建厂,并将公司总部迁了过来,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对于湖南提供的帮助,周群飞也通过行动进行反哺。在蓝思科技的牵引下,众多产业链配套企业在湖南投资建厂,并培养了不少本地供应链企业,初步形成了一个覆盖全产业链、产值超千亿元的电子消费产业集群。
到了2015年,蓝思科技成功登陆创业板,周群飞一夜之间晋升百亿富豪之列。同年10月,随着《2015胡润女富豪榜》发布,45岁的周群飞以500亿元财富成为新一届“女首富”,迎来自己的高光时刻。
不过他们并没有停止扩张的步伐,除了从2017年开启全球化产业布局,蓝思科技逐步将业务拓展到智能座舱、工业机器人等领域。如今,这家公司还深度布局人形机器人关键部件和模组,以及对AI眼镜赛道实现全链条覆盖。
在已经登陆A股十年的情况下,蓝思科技于近日选择赴港上市。与此同时,随着《2025胡润全球富豪榜》发布,周群飞、郑俊龙夫妇以800亿元财富成为湖南首富。
与苹果深度绑定,一年入账近700亿元
蓝思科技能够成长为一个超级IPO,关键在于率先将玻璃、蓝宝石、陶瓷等新材料导入消费电子领域,并与苹果成功进行深度绑定。
2007年,他们在行业内首创将玻璃应用到全球第一款全屏触控智能手机上,奠定了智能终端功能面板的主流技术路线。成为果链的核心成员后,这家公司的业绩实现飞跃式增长。
有研报显示,从2015到2023年,第一大客户苹果为蓝思科技贡献的销售额,从83亿元增至315亿元,营收占比始终在50%以上。到了2024年,虽然苹果为他们贡献的营收降至49.5%,但也超过345亿元。
这家公司也意识到与单一客户深度绑定的风险,并且正在持续拓展自己的业务范围和客户群体。
凭借在玻璃、金属、蓝宝石、陶瓷、塑胶、皮革、硅胶、玻纤、碳纤等材料技术的积累,蓝思科技除了为智能手机、电脑、智能穿戴等产品提供防护玻璃、金属中框、触控显示模组、生物识别、无线充电等零部件及模组,还将业务拓展到智能汽车、人形机器人、AI眼镜、XR头显及智慧零售等领域。
在智能汽车领域,他们围绕智能座舱提供中控屏、仪表盘、显示屏等产品,目前已与特斯拉、宁德时代、宝马、奔驰、大众、比亚迪、理想、蔚来等超过30家车企达成合作。
与此同时,蓝思科技还是支付宝支付设备的整机组装商,已经深度参与NFC和移动支付。此外,这家公司还参与智元机器人灵犀X1产品核心部件的生产组装与测试控制,以及为“AI+AR”眼镜Rokid Glasses的量产提供全链条支撑。
众多知名客户之所以认可他们,离不开这家公司在研发上的巨大投入。
从2015年开始,蓝思科技在研发上投入超过180亿元,同时十余万员工中研发及技术人员就超过2.4万。目前,他们拥有2249项已授权专利,涵盖加工工艺、产品检测、设备开发、新型材料、工业互联网等多个领域。
再加上在中国、越南和墨西哥拥有九个工业园区,这家公司通过按时向客户提供高质量产品,业绩也是越来越好。
翻看招股书,会发现他们在2022年至2024年,收入分别达到约466.99亿元、544.91亿元和698.97亿元,净利润分别约为25.2亿元、30.42亿元和36.77亿元。
强大的综合实力,最终使得蓝思科技在全球精密制造行业处于领先地位。有资料显示,他们在全球消费电子精密结构件及模组综合解决方案市场和全球智能汽车交互系统综合解决方案市场,2024年的市场占有率均位居第一。
港股潮涌,一大批A股上市公司来了
除了蓝思科技,一大批A股上市公司也准备赴港IPO。
据Choice数据显示,在2025年前三个月,共有66家企业向港交所递表,其中宁德时代、恒瑞医药、海天味业等16家企业已在A股市场上市。
此外,三只松鼠、东鹏饮料、赛力斯等A股上市公司,也于近日相继发布公告称,准备发行H股股票并在港交所上市,为港股再添热度。
究其原因,这些已经在A股上市的公司选择去港股,主要是想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同时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
以蓝思科技为例,他们之所以选择去香港上市,便是为了进一步推进公司国际化战略,提升公司国际品牌形象和经营管理水平,从而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
如此热闹一幕,离不开政策的大力支持。早在2023年3月,相关制度规则正式实施,更好支持企业依法合规到境外上市,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规范健康发展。
一年后,中国证监会发布措施,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港上市,畅通内地企业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规范发展的融资渠道。2024年11月,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表态,进一步提升境外上市备案效率,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境内企业赴境外上市。
港交所也在持续发力。从2021年11月降低双重上市门槛,到2024年10月宣布加快合资格A股上市公司审批流程等,他们通过对上市制度进行改革,放宽了上市门槛。
港交所行政总裁陈翊庭直言,对于已经在A股上市的企业,如果符合一定的条件,在港交所申请上市时可以进入快速审批流程。
不久前,据她透露,2022年港交所审批上市申请时间中位数61日,截至上月底的12个月,中位数缩减至28日。同时,她也强调会对包括在海外上市的中概股等企业一视同仁,加快整体上市审批时间。
面对难得的发展机遇,不少A股上市公司选择牢牢抓住。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投中网”
作者:鲁智高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