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金斧子,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当前位置: 首页 > 私募社区 > 逃离美国资产,美国股债汇三杀,标普一度接近熔断,特朗普发声,耶伦警告
逃离美国资产,美国股债汇三杀,标普一度接近熔断,特朗普发声,耶伦警告
2025-04-11
550
0

市场已如惊弓之鸟,美股大涨只持续一天,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引起的不确定性压倒了通胀放缓的利好,投资者担忧情绪重占上风。


周三才反弹一天的美股周四又大跌,三大美股指数一度至少跌超5%,标普500一度接近熔断,道指收盘跌超1000点。


特朗普就关税发声后,美股盘中跌幅一度收窄,但最终股债汇仍遭遇三杀。


恐慌指数VIX波动率日内涨幅一度达63.0%,最终仍较昨日上涨至47点。美元指数创2022年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避险资产瑞郎、日元、黄金全线上涨。


美国长债抛售升温,十年期美债收益率一度升超10个基点。


这不仅说明当前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还反映出全球投资者对于美国例外论正持续失去信心。


分析认为,尽管特朗普给出了90天关税暂停期,但他征收的其他巨额进口税已经造成了重大损害,美国经济很难从中恢复过来。


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和美国前财政部长、前美联储主席耶伦等人纷纷表示,特朗普关税政策是“最严重的自我伤害”,美国很可能将进入一场衰退。


在衰退恐慌的推动下,油价经历了短暂的一天反弹后再度重挫,美油一度跌近6%。


具体如下:

反弹一日游,美股又大跌

美股三大指数再度大跌,标普盘中刷新日低时跌超6%,接近7%的第一级熔断点,纳指盘中跌超7%。


特朗普宣称,不排除延长90天关税暂停期的可能性,正与大量国家合作,非常接近就关税达成首份协议,将在贸易磋商中将欧盟视作一个(经济)整体来对待。白宫经济顾问Kevin Hassett表示,已有15个国家提出了贸易协议。


特朗普就关税发声后,美股盘中跌幅一度收窄。截至当日收盘,标普跌幅收窄至3.46%,纳指收跌4.31%,道指跌幅2.50%。


“科技七姐妹”重挫,特斯拉收跌7.27%,英伟达跌近6%,Meta Platforms跌6.74%;费城半导体指数收跌7.97%。


关税政策引发避险潮

全球投资者对于美国例外论似乎正持续失去信心,美国主权风险在飙升,美国CDS利差正在急剧扩大。


CDS利差的变化可以反映主权债务的信用风险变化,如今数据显示几乎与意大利和希腊一样糟糕。


投资者对美元的抛售,加上资金再度涌入黄金市场似乎也暗示了这点。


美元指数盘中下跌超2%,创下自2022年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离岸人民币涨超700点收复7.30。


避险货币瑞郎和日元强劲反弹,瑞郎兑美元一度涨近4%,创2015年来最大盘中涨幅;日元涨超2%。


同为避险资产的黄金加速上涨,现货黄金史上首次盘中涨破3170美元、涨约3%。纽约期金刷新日高至3195美元,逼近4月2日涨破3200美元所创盘中历史最高位。


Euro Pacific Capital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SchiffGold的创始人,Peter Schiff日前发布视频称,特朗普关税不仅无效,反而适得其反,加剧了贸易逆差,在经济困境加剧的背景下,黄金的需求正在不断增长,并建议投资者考虑黄金作为“健全货币”的替代选项,寻找战略性投资机会。


多方警告美国经济衰退风险

美国政府日前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所谓“对等关税”,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金融市场大幅震荡,引发国际社会强烈反应。


据央视,当地时间4月10日,美国前财政部长耶伦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特朗普的经济政策是本届政府在经济运行良好的情况下“最严重的自我伤害”。加征关税等政策背景下,美国经济陷入衰退风险已经上升。


她表示,美国现任政府的关税政策可能让美国普通家庭每年的支出增加近4000美元。除关税可能给消费者支出带来负面影响外,美国经济还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性冲击。耶伦说,“面对如此大的不确定性,哪家公司会进行长期投资呢”?投资支出和消费支出的减少很有可能引发经济衰退。


美国前财长萨默斯日前也对美国经济衰退前景发出警告:由于特朗普政府正在实施的关税措施,美国目前可能正朝着经济衰退的方向发展,可能导致约200万美国人失业,每个家庭将面临至少5000美元的收入损失。


亿万富翁、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表示,在本周全球市场剧烈动荡之后,投资者仍处于“某种程度的创伤、震惊或恐惧”之中。“这对人们的心理以及对美国可靠性的态度产生了重大影响。事情本可以处理得更好。”


在达利欧看来,值得关注的是美元的走弱以及30年期美国国债与10年期美债的利差变化,这可能反映出投资者是否开始远离那些长期以来被视为最安全的资产。“我最担心的,其实是债务的基本供需问题。”


本周早些时候,达利欧曾表示,投资者过于聚焦于关税问题,而忽视了全球经济支柱正出现崩塌的更大风险,“我们很可能将进入一场衰退。”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华尔街见闻”

作者:见闻君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尚未登录,请 后再评论
发表
  • 当前帖子暂无评论
持牌机构 / 强大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