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盘面上看,医疗器械、医美、锂电池等涨幅居前,机场航运、酒店餐饮、景点旅游等跌幅前列。

▲国家卫健委回应三孩政策配套措施:要完善生育休假与生育保险制度 加强税收、住房等支持政策
国家卫健委回应实施三孩政策还需要哪些配套措施,要将婚嫁、生育、养育、教育一体考虑,加强适婚青年婚恋观、家庭观教育引导,对婚嫁陋习、天价彩礼等不良社会风气进行治理,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推进教育公平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降低家庭教育开支。要完善生育休假与生育保险制度,加强税收、住房等支持政策,保障女性就业合法权益。对全面两孩政策调整前的独生子女家庭和农村计划生育双女家庭,要继续实行现行各项奖励扶助制度和优惠政策。要建立健全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全方位帮扶保障制度,完善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参与的扶助关怀工作机制,维护好计划生育家庭合法权益。要深化国家人口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区域人口发展规划研究,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新华社)
▲中国制造业PMI连续第二个月下滑,原材料涨价抑制投资意愿
国家统计局周一公布数据显示,5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较上月小幅回落0.1个百分点至51.0%,连续第二个月下滑。数据发布前,界面新闻采集的7家机构预估中值显示,5月中国制造业PMI为50.9%。PMI指数在50%以上,反映经济总体扩张;低于50%,反映经济衰退。
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中心副主任陶金对界面新闻表示,从发电耗煤量、粗钢产量来看,5月生产活动还是比较平稳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撑PMI仍在扩张区间。不过,考虑到上游价格向下传导,对中下游制造业企业的盈利预期产生压制,从而抑制了制造业企业的投资需求,PMI因此出现小幅回落。财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也对界面新闻表示,企业利润尤其是上游企业利润改善明显,有利于生产活动,但中下游企业难以转嫁上游成本,挤压了利润空间,也抑制了企业的投资意愿。
▲中央明确:三孩生育政策来了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31日召开会议,会议指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有利于改善我国人口结构、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禀赋优势。
▲人民币对美元一年升值超过12%!央行14年来首次上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
据央行网站消息,为加强金融机构外汇流动性管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21年6月15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即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的5%提高到7%。这是央行自2007年以来首次上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截至周一16:30官方汇市收盘,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年来上涨约12.5%。仅今年4月以来,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近2000点,升幅超过3%。4月初,换10万美元外汇需要65.7万元人民币,现在只需要63万元,便宜约2.7万元。
▲农业农村部:到2025年培育一批年产值超百亿的农业“链主”企业
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加快农业全产业链培育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到2025年,培育一批年产值超百亿的农业“链主”企业,打造一批全产业链价值超百亿的典型县,发展一批省域全产业链价值超千亿的重点链。意见要求,搭建体系化物流网络。鼓励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户建设通风贮藏库、机械冷库、超低温贮运、气调贮藏库等设施,提高农产品商品化处理和错峰销售能力。鼓励建设农产品产地市场、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区域物流中心、直销配送中心、电商交易中心,提升农产品产地集散分销能力。
▲管涛:央行不会放任人民币过快升值 必要时将果断出手
针对31日央行上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表示,央行将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上调2个百分点,可冻结约200亿美元外汇流动性,有助于收紧境内市场外汇流动性,提高境内外币利率,缩小境内本外币利差,抑制即期和远期结汇,促进境内外汇市场平衡。他指出,该政策传递出两个信号:一是央行不会放任人民币过快升值,必要时将果断出手。二是央行不出手则已,出手必是重拳。(财联社记者 姜樊)
▲5月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557.77亿元
北向资金31日尾盘加速进场,全天净买入52.11亿元,其中深股通净买入38.95亿元。5月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557.77亿元。
▲欧佩克+周日就石油供应进行谈判,预计石油市场紧俏
在原油产量大幅削减的一年后,欧佩克+预计全球石油市场将出现严重吃紧,如若不做进一步增产,今年余下时间石油库存将大幅下降。根据联席技术委员会报告,等完成现有增产计划后,欧佩克+产油国仍将拥有大量闲置产能,在今年晚些时候还有很大增产空间。欧佩克秘书长巴尔金都表示,欧佩克+正密切关注伊朗,若是达成伊核协议并且美国取消对伊朗的制裁,伊朗或许能迅速扩大出口。预计伊朗生产和出口将以有序透明方式回归全球市场,从而维持住欧佩克联盟自去年4月以来追求的石油供给相对稳定。

▲重要指数表现:周一(5月31日),三大指数开盘涨跌不一,开盘后指数走势分化,沪指一度在3600点下绿盘整理,创业板指则在宁德时代等权重标的的带动下表现强势,涨逾2%。总体而言,市场情绪活跃,个股涨多跌少,赚钱效应较好。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涨0.41%,报3615.48点,连续3个交易日收盘点位在3600点之上,深证成指涨0.97%,报14996.38点,创业板指涨2.38%,报3309.07点。两市成交额继续处于1万亿元以上,达到10094.3亿元。
▲资金面上,周一,A股大单资金整体净流出163.45亿元,其中,有1598只个股呈现资金净流入,2638只个股呈现资金净流出。从申万一级的28个行业来看,有6个行业呈现资金净流入态势,其中,电气设备、有色金属等两个行业资金净流入均超10亿元,分别为27.70亿元和15.47亿元。另外,22个行业均呈现资金净流出态势,其中,非银金融和家用电器等行业资金净流出均超20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周一,北上资金净买入金额为52.11亿元,其中,沪股通净买入额达13.16亿元,深股通资金净买入38.95亿元。
▲行业表现:周一,申万一级28个行业中,有20个行业实现上涨,其中,电气设备涨幅居首,达到3.9%,紧随其后的国防军工、有色金属、建筑材料等行业涨幅也均超2%,分别为2.54%、2.33%和2.27%。另外,休闲服务、家用电器等行业跌幅均超1%。

▲涪陵榨菜:定增完成 易方达基金获配1.82亿元
涪陵榨菜公告,定增完成,募集资金总额为33亿元,其中易方达基金获配1.82亿元,上海景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基金合计获配4亿元。

▲滴滴自动驾驶即将完成新一轮超3亿美元融资 引入广汽投资
滴滴自动驾驶即将完成新一轮融资,融资额超3亿美元,其中广汽集团投资2亿美元(广汽集团直接投资1亿美元,广汽资本旗下基金投资1亿美元)。知情人士称,投后,滴滴自动驾驶估值将超过小马智行。自2019年拆分至今,滴滴自动驾驶共计融资超11亿美元。 (财经)
▲爱慕股份上交所上市,毛利率、市占率超越同行
5月31日,金斧子与晨晖资本合作的私募股权基金参与项目——爱慕股份(603511.SH)登陆A股,发行价20.99元/股,公开发行数量4001万股,募集资金总额8.4亿元。

▲中汽协就汽车芯片供应不足问题与博世中国开展调研交流
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就汽车芯片供应不足问题与博世中国开展调研交流。本次调研是中汽协汽车芯片系列调研活动之一。中汽协将继续沿产业链深入开展调研,积极作为,探索汽车芯片系统性解决方案,推动汽车和半导体两个行业融合发展。
▲5月A股投资者户均账面浮盈超2万元
截至5月31日收盘,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5月涨幅均超过4%,并创下了2015年以来历年同期最好表现。从最新市值变化及中国结算披露的投资者数据计算,A股投资者5月户均账面浮盈超过2.23万元。
▲广深房贷利率普遍上扬
据经济观察网报道,深圳地区不止国有大行房贷利率上扬,大部分股份行的房贷利率也出现了调整。而广州当地商业银行从年初至今已连续多次上涨房贷利率。额度方面,深圳地区银行的额度普遍较为宽松,只有少部分的银行需要排队等候;但是广州地区银行的情况依然延续了今年初的态势,额度非常紧张,银行普遍排队放款要等4-6个月不等;有银行因为没有额度已经不做个人按揭业务了。
▲保供控价 纸企积极应对挑战
上游纸浆等原材料价格攀升,造纸企业的利润被挤压。面对挑战,企业积极应对。有的企业战略性采购原材料,提前锁定利润;有的企业动态调节原材料库存,或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规避价格波动风险。专家指出,保供控价,有利于维护产业链生态稳定。
▲上市公司重要股东频频增持
近期二级市场活跃,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增持动作频繁。有的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增持后,达到举牌线。有的公司涉及重要股东二次举牌。此外,不少上市公司或其子公司积极引入战略投资者。业内人士指出,相关上市公司与战略投资者通常在产业链上存在关联,双方可以形成协同效应,另外还可以获取战略投资者的资金、技术以及管理方面的支持。(中国证券报)
▲A股上半年业绩轮廓渐显,三行业表现抢眼
随着更多上市公司预告半年报业绩,A股上半年业绩轮廓逐渐显现。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5月31日记者发稿时,已有467家上市公司对2021年上半年业绩进行预告,近六成企业业绩预喜,化工、电子、机械设备等行业表现抢眼。专家表示,部分上市公司业绩变化存在一定周期性波动性,未来一些行业或出现结构性分化,具备估值优势、高增速的细分行业将继续走强。(经参)
▲融资客上周加仓逾200亿元
Wind数据显示,上周融资客积极加仓,两市融资余额累计增加202.83亿元,对一些热门股票进行追涨,对部分个股低吸,对一些核心资产则进行了减仓。Wind数据显示,上周申万一级28个行业板块有22个行业板块获得融资客的加仓。其中,非银金融、医药生物、食品饮料行业融资净买入金额居前。而出现融资余额减少的行业中,农林牧渔、银行、休闲服务行业融资净卖出金额居前。(中证报)
▲半导体代工业产值创新纪录 达227.5亿美元
5月31日,市场调研机构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第一季度前十大晶圆代工厂总产值再次突破单季历史新高,达227.5亿美元,季增1%。半导体代工业营收不断创新高主要受益于多项终端应用需求上涨,各项零部件备货强劲。自2020年起,晶圆代工产能便供不应求,各大厂商纷纷上调晶圆售价及调整产品组合。具体而言,龙头台积电第一季营收以129.0亿美元稳居全球第一,占总市场份额的55%,在AMD、联发科及高通7nm订单持续下单下稳定成长
▲年内A股IPO累计募资1821.25亿
数据显示,以发行日期为基准,截至5月31日,今年以来共有204家公司首发募资,累计募资金额达1821.25亿元,单家公司平均募集资金8.93亿元。整体来看,今年以来募资超过百亿元的大型IPO数量较以往偏少。除三峡能源外,东风集团、两大电信运营商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回A有望成为未来规模居前的IPO。(21世纪经济报道)

基金数据
▲首批9只公募REITs全部“售罄” 最猛配售比或低至2%有望创历史新低
首批9只公募基础设施投资基金(REITs)31日启动公众投资者发行后,已全部实现超募,华安基金、博时基金等将陆续发布提前结募公告。具体来看,富国首创水务REIT认购上限为0.89亿元,该基金仅上午便募得逾30亿元,配售比低于3%;中航首钢生物质REIT募集上限为1.34亿元,上午全渠道募得约46亿元,配售比约为3%;博时招商蛇口产业园REIT募集上限2.08亿元,上午全渠道42.3亿元,配售比低于5%。经过下午的持续发行,首批公募REITs的认购规模进一步上涨,个别产品最终配售比或低至2%,有望突破新基金发行的历史最低配售比例记录。(财联社记者 沈述红)
▲今年前5月成立新基金654只,募资1.34万亿
受春节后A股市场大幅调整影响,今年以来的基金发行呈现前高后低态势,但整体规模仍然可观。截至5月底,今年以来新成立基金654只,合计募资1.34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7.64%。(证券时报)
▲前5个月基金业绩出炉 首尾相差64个百分点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5月28日,主动权益基金今年以来平均收益率为4.17%。在震荡的市场行情中,近八成主动权益基金保持了正收益。其中,超过400只基金收益率在10%以上,近50只基金收益率超过20%。分化继续成为基金业绩表现的关键词,业绩最高者和最低者的收益率相差超过64个百分点。(上证报)
基金要闻
▲博时、富国旗下REITs认购倍数超过15倍 配售比或低于5%
5月31日,首批9只公募基础设施投资基金(REITs)面向公众投资者发行。财联社记者向多方了解到,博时基金、富国基金等公募旗下REITs面向公众投资者发售的份额已超募15倍以上,预计最终配售比例或低于5%,平安基金、东吴基金等旗下相关产品最终配售比或低于10%。(财联社记者 沈述红)
▲八成权益ETF成立10天内上市
随着恒生科技、港股通、大数据、物联网等细分赛道的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陆续推出,处于核心赛道的同质化产品“闪电上市”日趋常态化。数据显示,5月份新成立权益类ETF上市日距离成立日平均只有9.93天,多只基金最快“T+5个交易日”就完成上市,争相在细分赛道抢占“首发效应”。(证券时报)
水星价值投资观察
▲比亚迪半导体成立新公司 经营范围包含集成电路芯片及产品制造
日前,西安比亚迪半导体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0万元,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兼总经理均为陈刚。股权穿透可见,该公司为比亚迪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天眼查显示,西安比亚迪半导体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包含:集成电路芯片及产品制造;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及服务;显示器件销售;集成电路芯片及产品销售等业务。
▲贵州茅台: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售酒安排确定 价格为6666元/套
贵州茅台表示,公司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售酒将继续采取网络认购的方式进行,售酒对象为本次股东大会股权登记日收市后登记在册的公司股东。今年产品价格为6666元/套,每名股东限购一套,共计10000套。股东认购时间为6月9日下午17:30至6月11日24:00。

保险要闻
▲中共中央政治局:依法组织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完善生育休假与保险制度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31日召开会议,会议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统筹规划、政策协调和工作落实,依法组织实施三孩生育政策,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健全重大经济社会政策人口影响评估机制。要完善生育休假与生育保险制度,加强税收、住房等支持政策,保障女性就业合法权益。对全面两孩政策调整前的独生子女家庭和农村计划生育双女家庭,要继续实行现行各项奖励扶助制度和优惠政策。要建立健全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全方位帮扶保障制度,完善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参与的扶助关怀工作机制,维护好计划生育家庭合法权益。要深化国家人口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区域人口发展规划研究,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来源:第一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