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金斧子,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当前位置: 首页 > 私募社区 > 【第723期早报|6.8】不变!印花税法草案二审,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仍是千分之一
【第723期早报|6.8】不变!印花税法草案二审,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仍是千分之一
2021-06-08
1376
0


盘面上,鸿蒙概念、白酒、第三代半导体涨幅居前,医美概念、三台概念、自由贸易港跌幅前列。


▲俄罗斯将采取激励措施促使货币流通从美元转向欧元

周一,俄罗斯财政部外部限制控制司司长德米特里·季莫费耶夫在国家杜马听证会上表示,俄罗斯当局将采取激励措施促使经济中的所有货币流通从美元转向欧元,并且有可能对俄罗斯国有企业发出指令。第一个目标是让俄罗斯成为一个欧元化的国家,让欧元完全取代美元,为此俄罗斯将采取一些激励措施。(央视新闻)

▲全国人大常委会拟授权上海市人大制定浦东新区法规

据中新网报道,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周一开幕。为建立完善与支持浦东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相适应的法治保障体系,推动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全国人大常委会拟授权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浦东改革创新实践需要,遵循宪法规定以及法律和行政法规基本原则,制定浦东新区法规,在浦东新区实施。

▲海南自贸港法草案三审

据中新社报道,海南自由贸易港法草案周一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三审。草案三次审议稿增加规定:货物由内地进入海南自由贸易港,按照有关规定退还已征收的增值税、消费税。此外,草案三次审议稿增加了“制定生态环境准入清单”“防范外来物种入侵”“实现可持续发展”相关内容。

▲不变!印花税法草案二审,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仍是千分之一

6月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在京召开,印花税法(草案)二审稿提交此次会议审议。

外界十分关注的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是否下调。根据印花税法(草案)二审稿,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及优惠政策依然保持不变,即按照证券交易成交金额的千分之一,且只对证券交易的出让方征收,不对受让方征收。

不过与现行的印花税暂行条例相比,印花税法(草案)二审稿除了将证券交易印花税写入外,还扩大了征税范围。

印花税法(草案)二审稿明确,本法所称证券交易,是指转让在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所、国务院批准的其他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交易的股票和以股票为基础的存托凭证。这是以股票为基础发行的存托凭证首次明确纳入印花税征税范围。(第一财经)

▲王涵:顶层设计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在进一步成型

6月4日,财政部宣布拟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等四项政府非税收入划转税务部门征收,这引发了外界强烈关注。兴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王涵撰文指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内循环的意义进一步提升。但是,过高的住房相关支出成为约束内需释放的因素之一,高房价对于将高素质人才留在更具创新能力的城市也是不利的。本次土地出让金划转的改革,体现“房住不炒”的导向下,顶层设计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在进一步成型。

▲徐高:本轮通胀何止停止取决于美联储何时收手

中银国际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撰文指出,在未来半年,发达经济体的总需求应该还会上升,带动全球总需求继续扩张,给通胀带来更明显的推升作用。而这一轮全球通胀会持续到什么时候为止,取决于全球刺激总需求的宽松宏观政策,尤其是美联储的宽松货币政策何时收手。美联储货币政收紧应该以美国通胀持续上行为前提。而通胀持续上行又应该以中国经济进入过热状态,产能瓶颈浮现为前提。

▲多因素推动5月外储规模创近五年新高 分析称有利于人民币汇率稳定走强

国家外汇局周一公布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5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218亿美元,较4月末上升236亿美元,升幅为0.74%。分析人士指出,多因素推动外汇储备规模创近五年新高,外储数据有利于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和走强。

外汇管理局副局长王春英表示,5月外汇市场运行延续稳定态势,市场交易总体保持理性有序。受新冠肺炎疫情和疫苗进展、主要国家货币政策及通胀预期、宏观经济数据等因素影响,非美元货币总体走强,主要国家金融资产价格有所上涨。非美元货币折算成美元后金额上升,加上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共同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

王春英认为,当前境外新冠肺炎疫情依然持续,全球经济金融形势仍面临较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但今年我国经济总体延续稳定恢复态势,发展动力不断增强,将继续为外汇储备规模基本稳定提供支撑。

▲中国5月进口增速续创10年新高

海关总署周一公布数据显示,以美元计,中国5月出口金额同比增长27.9%,增速较上月放缓4.7个百分点;进口同比增长51.1%,增速较上月扩大8.4个百分点,续创2011年2月以来新高。当月实现贸易顺差455.4亿美元,较上月扩大26.8亿美元。

▲海南全岛免税店一年销售455亿

据海南省商务厅周一公布数据表示,自2020年6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一周年以来,全岛免税店共销售免税品455亿元,同比增长236%。



▲重要指数表现:7日,大小指数分化明显。截至收盘,沪指涨0.21%,报收3599点;深成指跌0.06%,报收14862点;创业板指跌0.44%,报收3228点。北向资金合计净流出39.71亿元。

▲行业指数表现:科技股全天活跃,芯片产业链、国产软件、5G板块等多股涨停。酿酒板块大涨,白酒、啤酒板块指数再创历史新高。医美概念大跌,多只个股跌停成为杀跌主力。另外,国防军工、煤炭、磷化工等亦有拉升表现。

▲估值变动:7日,上证综指PE(TTM,剔除负值)上升至15.57倍,历史分位数上升至30.86%;沪深300指数PE(TTM,剔除负值)上升至14.99倍,历史分位数上升至27.57%;深证综指PE(TTM,剔除负值)上升至39.38倍,历史分位数上升至8.64%。



▲国瓷材料2128.42万股定向增发机构配售股份于2021-06-08上市流通

国瓷材料(300285.SZ) 2128.42万股定向增发机构配售股份于2021-06-08上市流通。全部股本中,尚有2.16亿股未流通。



▲万分之五概率入选LBA 君实生物携39项多瘤种研究亮相2021 ASCO年会

6月7日,A+H生物医药公司君实生物宣布,2021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以全体大会“重磅研究摘要”(LBA,Late-breakingAbstract)形式,发布了一项君实生物自主研发的抗PD-1单抗药物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复发/转移性鼻咽癌研究(JUPITER-02研究)的最新成果。

在本次ASCO年会上,君实生物的特瑞普利单抗共有39项相关研究集中亮相,包括一项全体大会口头报告、一项专场口头报告、15项壁报展示和若干线上摘要,覆盖鼻咽癌、头颈癌、黑色素瘤、肺癌、胃癌、食管癌、肝癌、胆管癌、胰腺癌等十多个瘤种。

据了解,这是自ASCO年会有线上官方记录以来,首个入选全体大会的中国本土创新药物研究。资料显示,“重磅研究摘要”(LBA)又被称作“延迟公布摘要”,每年ASCO学术委员会从近万份投稿中选出5篇,由研究者在全体大会(plenarysession)上做口头报告,被认为是该年度最重要、有望改变临床诊疗实践、具有轰动性的研究成果,因此ASCO主办方会进行事先保密,直到全体大会当天才会公布完整数据,并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做详细介绍。

据悉,本届ASCO年会上发布的近40项入选摘要中,君实生物有多达10项特瑞普利单抗辅助/新辅助/围手术期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食管癌、胃癌、黏膜黑色素瘤等领域的II期研究集中亮相。同时,还有多项特瑞普利单抗治疗肝癌、肝内胆管癌(ICC)的最新研究数据也在ASCO年会上亮相。ICC作为君实生物新开拓的研发领域,全球尚无任何III期数据发表。(证券日报网)



▲工信部称将推进5G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应用创新

据工信部网站消息,工信部日前印发的《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2021年工作计划》提出,推进5G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应用创新。到2021年12月,发布“5G+工业互联网”10大重点行业领域、20大典型应用场景,编制发布“5G+工业互联网”发展指数。

▲两部门发文称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块链“名企”

据工信部网站消息,工信部、中央网信办近日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培育一批区块链名品、名企、名园,建设开源生态,坚持补短板和锻长板并重,加快打造完备的区块链产业链。具体举措包括建设行业级联盟链,打造一批技术先进、带动效应强的区块链“名品”;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块链“名企”,鼓励打造独角兽企业等。

▲债券通“南向通”正在落实细节,有望于7月启动

债券通“南向通”或将在7月初启动。经向香港金管局求证“南向通”具体开通时间,以及投资额度、投资债券范围等。香港金管局回应称,“我们正在与人民银行通力合作,关于投资额度以及投资债券范围等正在央行敲定落实细节,希望能够早日启动”。(证券时报)

▲中国自主研发建造的“深海一号”能源站进入最后测试阶段

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全球首座10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能源站,历经三年完成了设计、建造、安装,目前已进入投产前的测试阶段。“深海一号”是我国首个自营1500米超深水海上气田,储量超千亿方。首次采用了半潜式生产平台立柱储油技术,开创了深水油气开发新模式。(央视新闻)

▲美国有望批准首个阿尔茨海默病药物,年销售预计超10亿美元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将于当地时间周一决定是否批准Biogen公司备受争议的阿尔茨海默病药物阿杜卡奴单抗(aducanumab)。如果获得批准,该药物将成为数十年来美国首个获得批准的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新疗法,该疾病是美国第六大致死原因。(第一财经)

▲伟创力称芯片短缺至少再持续一年

全球第三大电子设备制造服务供应商伟创力近日警告,芯片短缺局面将至少再持续一年,而受到大宗商品供应的影响,可能会进一步加剧芯片原材料短缺的情况。伟创力采购和供应链负责人林恩·托雷尔表示:“由于需求强劲,芯片短缺预计将持续至2022年中期至年末,这取决于大宗商品供应情况,一些芯片的供应短缺将持续到2023年。”(第一财经)

▲贝索斯:本人将参加蓝色起源7月20日的太空飞行

美国当地时间周一,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通过社交媒体账户宣布,他本人将与其兄弟马克于7月20日搭乘蓝色起源公司的新谢泼德号飞船,进行该公司的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腾讯科技)

▲国产特斯拉或将启用四元电池

有消息称,特斯拉准备在国产Model Y车型中使用LG化学NCMA四元锂电池。该电池含镍量高达90%,钴含量有望大幅下降。对此,特斯拉中国方面称暂无更多信息提供。(上证报)




基金数据


▲市场回暖 基金公司积极布局高景气赛道

A股回暖,基金发行市场也热闹起来,科技、医药、消费等核心资产赛道成为当前新基金布局的焦点。

据统计,目前至少有245只基金正处于建仓期,其中有54.29%的新发基金建仓比例不足5%,且多数为规模较大的产品,预估仍有2258亿元资金尚未建仓。

而从这部分候场资金的建仓方向看,科技等前期调整幅度较深的高景气赛道再次成为公募基金聚焦的方向。数据显示,截至6月4日,近一个月以来合计194只基金进入发行期,其中主动偏股基金63只。(中国证券报)

 

▲发行规模比去年全年增加140% 指数增强型基金悄然走俏

今年,权益类基金销售火爆,指数增强型基金也悄然走俏,新成立的指数增强型基金发行总规模接近200亿元,比去年全年多出140%;这一细分领域也出现了百亿基金和比例配售基金。数据显示,截至6月5日,今年新成立的9只指数增强型基金,募资总规模为196.31亿元(份额合并计算),是去年全年总规模的2.4倍;单只基金平均募资21.81亿元,为去年平均规模的3.5倍左右。(中国基金报)



基金要闻


▲又有百亿基金要诞生,销售市场正在悄悄回暖?

明星基金经理、投研实力、大公司背景……这些营销因素正在推动又一轮爆款基金潮。爆款基金重现销售“江湖”,意味着市场情绪有回暖迹象。据统计,5月31日至6月4日,有超50只基金陆续发行。业内人士预计,将会有2000亿元至3000亿元的增量资金入市。

从近期正在募集或已结束募集的基金来看,市场即将诞生百亿级别的新基金。分析人士称,未来两三个月的大盘走势可能会以宽幅震荡为主,随后有望继续慢牛走势,科技类和高端制造类板块有可能会取得超额收益。


 

水星价值投资观察


▲碳中和时代的储能应用, 施耐德电气与宁德时代的联手出击

有关研究显示,要达成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我国共需要投入100万亿元人民币,由此将形成一个巨大的新兴市场。要想实现碳中和,除了我们熟知的节能降耗、植树造林、使用可再生能源之外,不太为人所知的储能系统也是一个重要的技术途径。

最近,相关领域的两家领导厂商—施耐德电气与宁德时代宣布携手合作,联合推出创新的储能解决方案。这一高可靠、高可用、易维护的集成式一体化解决方案,集储能、独特的增容扛峰、利用峰谷电价差降低电费成本等功能于一体,同时也可大幅提升供电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适用于新能源车充电站、数据中心、制造业等多种应用场景。

 

▲东方雨虹:培养产业工人,弘扬工匠精神

近年来,年轻工人增长逐年递减,对于建筑建材领域而言,从生产制造到运输、施工,技术人才队伍是支撑行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产业升级转型对高技能人才需求旺盛,如何推动产业工人向专业化、年轻化、高学历转变;如何满足产业工人素质提升的“刚需”,让更多产业工人实现从“工”到“匠”,这是行业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东方雨虹以树匠心、育匠人、出精品为抓手,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以提升人才整体素质和技能为核心,助推产业人才技能提升与职业成长。

据了解,东方雨虹职业技术学院目前在全国合作的职业技能类高校达5所,获得14个工种的初级至高级技师的认定资格,至今已经培训超过68万人次的防水行业专业技术人员,获得五一劳动奖章1枚,共计培养7名全国技术能手。




保险动态


▲财险条款费率出新规明确负责人职责

保险行业新规不断。继6月2日发布《关于规范保险公司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业务的通知》之后,中国银保监会又于6月4日发布《财产保险公司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简称《办法》)。

据了解,现行的《财产保险公司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管理办法》自2010年4月1日起施行,距今已超10年。为加强和改进财产保险公司产品监管,夯实产品监管制度基础,银保监会对《财产保险公司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形成了《办法》,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最受市场关注的一点是,明确合规负责人、总精算师分别作为条款审查、费率审查的直接责任人,必须承担起相应责任。(证券时报)

▲中保协商敬国:高品质的商业健康险应当是“保险+健康”,健康是所有问题的中心

六月初,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第二届大会在青岛召开,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秘书长商敬国在“健康保险促进健康管理论坛”上发言表示,商业健康保险是准公共产品,是一个国家的国民健康保障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步入发达国家拥有可持续的高品质生活的一个重要标志。高品质的商业健康保险应该是“保险+健康”,重点应该落在健康上而不是保险上,发展健康保险应该从健康生态体系建设切入。

商敬国说道,从中国市场看,健康保险是一个短缺品,需求方和供给方极不匹配,不断上升的健康保障需求和有效供给其实是严重不足的,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保险公司供给的商业健康险只是健康保障供给的组成部分,绝对不是全部,基本医保、健康管理、医院、医药、医生,每一部分都无法单独完成高质量健康保险供给,所以需要紧密的合作。



尚未登录,请 后再评论
发表
  • 当前帖子暂无评论
持牌机构 / 强大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