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盘面上,中药、医美、银行、服装家纺等板块领涨,鸿蒙、国防军工、证券、半导体等板块领跌。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李克强主持,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胡锦涛出席。
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四部门印发《“十四五”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据国家发改委网站消息,发改委等四部门共同编制了《“十四五”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该方案提出,到2025年,在中央和地方共同努力下,基本建成体系完整、布局合理、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密切协作、运行高效、富有韧性的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水平显著提升,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等重大基地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李迅雷:谈及通胀见顶为时尚早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在日前举行的一场直播活动上表示,本轮通胀上涨主要是输入性通胀压力,CPI仍然处于低位。展望未来,谈及通胀见顶为时尚早。他指出,一方面,海外财政赤字货币化实践仍在继续,且不仅是危机应对的举措,而且逐渐成为发达国家宏观政策操作的新范式,或推升全球通胀中枢水平。另一方面,全球碳中和已成为国际共识,绿色转型大背景下,高能耗、高排放产能将受到压降,并向低碳环保产能转化,使供给侧受到冲击,或将支撑大宗商品价格保持高位。
▲财政部对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
据财政部官方微信周四发布消息,为有效化解农资价格上涨对农民种粮收益的影响,稳定农民收入,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近日,中央财政下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资金200亿元,用于对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弥补今年以来农资成本上涨带来的增支影响。资金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即在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年初预算1204.85亿元的基础上,追加200亿元,一次性提高16.6%。
▲央行逆回购转为净回笼 市场对资金面乐观情绪消退 7月资金波动或增大
周四央行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转为净回笼。市场人士称,半年末时点后,央行逆回购操作规模重回此前延续近4个月的100亿元,或引发市场对资金面乐观情绪的消退。
央行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7月1日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20%。财联社统计显示,因今日有300亿元逆回购到期,当日实现净回笼200亿元。
市场人士指出,7月为缴税大月,且公开市场到期规模较大,地方债供给延后的压力也将在下半年释放,流动性隐忧仍存,资金利率波动或增大,不过在央行“呵护”下,整体资金面预计呈现紧平衡状态。
▲财新制造业PMI降至三个月内低点
据财新网报道,周四公布的6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采购经理指数)微降至51.3%,低于5月0.7个百分点,为三个月以来的低点,显示受疫情反复和供应链受阻影响,6月中国制造业增长势头减弱。

▲重要指数表现:A股三大指数1日震荡下跌,两市成交额超过一万亿元,行业板块涨少跌多,中药概念股掀起涨停潮,航天军工、鸿蒙概念、券商板块领跌。
▲行业指数表现:申万一级28个行业中,有8个行业实现上涨,其中,房地产行业涨幅居首,达2.17%,紧随其后的银行、医药生物和食品饮料等行业涨幅均超1%,分别为1.86%、1.66%和1.32%。另外,国防军工、综合、汽车和通信等行业跌幅均超2%。
▲估值变动:1日,上证综指PE(TTM,剔除负值)上升至15.57倍,历史分位数上升至32.24%;沪深300指数PE(TTM,剔除负值)上升至14.99倍,历史分位数上升至40.41%;深证综指PE(TTM,剔除负值)上升至39.37倍,历史分位数上升至16.33%。

▲杉杉股份拟定增募资30余亿元间接收购LCD偏光片业务
时隔五年之后,杉杉股份(600884.SH)再度启动大额股权融资。公司计划定增募资30.96亿元,用于间接购买LG化学旗下在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韩国的LCD偏光片业务及相关资产70%的权益,此次定增的三名认购方均为公司的关联方。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31日,杉杉股份账面持有的财务性投资为25.10亿元,公司此次又抛出31亿元融资计划,证监会对此追问公司定增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对此,杉杉股份近日在回复中国证监会的问询函时称,公司目前持有的财务性投资多为对非上市公司的股权投资,不能将其随时变现以补充流动资金,故有必要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公司通过募集资金提升综合竞争力和财务水平。

▲滴滴出行纽交所上市
本周,滴滴出行纽交所上市,开盘涨超20%,市值一度突破800亿美元大关,随后股价有所回落,收涨1%,报14.14美元,市值677.93亿美元。滴滴出行成为继阿里巴巴后最大的中概股美国IPO项目。
因为市值达标,富时罗素宣布将滴滴纳入富时罗素全球股票指数、富时罗素全球大型股票指数及富时罗素新兴市场指数。
▲菲仕技术科创板IPO获上交所受理
近日,金斧子与赛富资本合作的私募股权基金参与项目——菲仕技术,科创板IPO获上交所受理!
宁波菲仕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IPO已于2021年6月25日获上交所受理。公司专注于运动控制和能量转换领域,主要从事高精高效稀土永磁同步电机、伺服和驱动系统、控制系统和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产品为众多高端装备和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新兴产业的关键核心零部件。公司以技术研发为导向,始终致力于以电驱动技术为核心的创新及产业化,形成行业领先的定制化、系统化研发能力,已拥有稀土永磁交流伺服电机关键技术、直驱电机技术、全数字可编程伺服驱动器技术、多轴伺服运动控制技术等多项行业领先的关键核心技术。2018年至2020年,公司累计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8.80%。目前,公司共拥有有效专利303项,其中发明专利60项。从招股说明书申报稿中得知,此次计划融资金额约为16.01亿元,其中6.54亿元将用于年产25万台套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和动力总成项目,5.95亿元将用于大型传动装备用精密电驱动产品新建项目。

▲央行:6月对金融机构开展常备借贷便利操作共85.5亿元
为满足金融机构临时性流动性需求,2021年6月,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开展常备借贷便利操作共85.5亿元,其中隔夜期3亿元,7天期37.5亿元,1个月期45亿元。常备借贷便利利率发挥了利率走廊上限的作用,有利于维护货币市场利率平稳运行,隔夜、7天、1个月常备借贷便利利率分别为3.05%、3.2%、3.55%。期末常备借贷便利余额为85.5亿元。(证券时报)
▲国内首条12英寸先进传感器研发中试线成功通线
据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官微消息,由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建设的国内首条12英寸先进传感器中试线成功通线。该中试线以国产设备为主,具备晶圆键合、晶圆减薄、干湿法刻蚀、物理和化学气相沉积、原子层沉积、化学机械研磨、湿法清洗、自动化量测等先进传感器和晶圆级3D集成技术的核心工艺能力,同时为国产装备提供验证平台,加速先进传感器产业链国产化,实现自主可控。(证券时报)
▲住建部:加快完善住房制度,努力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1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党组召开(扩大)会议,会议要求,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绿色低碳发展为路径,突出结果导向,定标准、建平台、强考评,加快完善住房制度,努力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全面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和乡村建设行动,大力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证券时报)
▲海南首条横跨直达香港海底光缆实现全线贯通
近日,从中国移动海南公司了解到,海南省第一条横跨直达香港海底光缆实现全线贯通,海南文昌-香港舂坎角海底光缆系统完成设备调试及业务开通。该条光缆的建成商用,实现了海南与香港通信的互联直达,将助推海南自贸港数据信息的高效流动,助力海南成为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央视新闻)
▲爱尔眼科:有眼整形专科,还处于摸索阶段
爱尔眼科近日接待机构调研时回应医美业务表示,公司有眼整形专科,但还处于摸索阶段。一方面是国内眼科诊疗的市场空间还非常大,公司希望持续不断提升我们在眼科诊疗各业务的实力;另一方面,眼整形或医美的营销模式和眼科诊疗模式有一定程度上的差异。未来会寻求一些让两者更加契合的解决方案,比如通过技术优势吸引患者等。当然,屈光手术患者一般来说对眼整形也有一定的需求,将会为这部分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证券时报)
▲滴滴上市优步赚翻,持股12%价值81亿美元
五年前,优步退出了中国市场,将其中国业务出售给了竞争对手滴滴,以换取后者的股份。现在,这家美国网约车巨头正从这一交易中获利。滴滴周二在美国首次公开募股中筹集了约44亿美元,发行的股票数量超过了原计。该股周三在纽交所上市首日上涨1%,市值达到678亿美元。这使得优步目前持有的12%股份的价值升至81亿美元左右。(新浪财经)

基金数据
▲上半年科创板机构调研一览:医疗赛道获众星捧月 这只次新股涉锂电颠覆性技术
六月以来,科创板个股受关注度日益提升,科创板未来成长空间频获看高。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发稿,6月1日至30日期间,共有25家公司获投资者调研,单次接待量最高的近百次。其中,就所属行业而言,生物医疗(包括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企业数量居首,25家受调研企业中占有5个席位,前11名中更是占比近三成。
行业景气度爬升下,分析师相继看好生物医疗板块。细分赛道中,医疗器械最受关注,直接包揽本月接待量第1、2位。
基金要闻
▲中药板块掀涨停潮:龙头12个交易日翻倍 行情能否持续?
1日,中药板块集体起飞,中药板块指数涨4.14%,从个股来看,吉药控股、艾隆科技、新光药业等16只个股涨逾10%,其他个股纷纷跟涨。
消息面上,6月30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推动中西医协同发展的意见》。从通知内容来看,对于中医和中药的刺激程度可能超过以往许多政策的力度。通知强调,要进一步提高认知,公立综合医院应当有院领导相对固定分管中医药工作,要为中西医协同发展创造条件;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将中西医结合工作纳入医院评审和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推动综合医院中医药发展。
实际上,自2016年国务院颁布《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医药法》出台起,支持政策不断,从推动中药行业结构优化、保障中医药传承创新、加快中医药出海三大方面,进一步发展中医药。而就在目前,中药产业在A股市的规模已经突破万亿。
▲公募基金的“中场战事”:小规模新秀崛起,明星们集体落榜,QDII成最大赢家
2021年上半年,内地基金的业绩排名因市场风格骤变而波澜再起。今年“期中考”,主动权益基金业绩排名一度胶着。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唐晓斌管理的广发多因子,肖肖和陈金伟共同管理的宝盈优势产业,以及韩广哲管理的金鹰民族新兴轮番登上年内权益基金业绩冠军的宝座。
与此同时,曾经被捧上神坛的多位明星基金经理,今年以来的业绩表现却不甚理想。公募一哥张坤旗下易方达蓝筹精选、易方达中小盘、易方达亚洲精选等多只产品收益率同类排名居后。刘彦春、董成非、谢治宇等管理的基金产品业绩也不尽如人意。不过,若以更长的时间维度看,这些明星基金的赚钱效应依旧十分显著。
整体看,在纳入统计的179只QDII产品中,133只产品年内取得了正回报,占比74.86%,其中最高收益达59.09%;17只产品收益率超过20%,占比9.50%。
受益于今年国际油价的不断攀升,油气类QDII基金更是一改去年萎靡态势,领跑整个公募市场。此外,医疗主题类QDII的表现也引人注目。
水星价值投资观察
▲欧菲光:公司自2015年起开始布局智能汽车 目前已取得20余家国内外车企的一级供应商资质
欧菲光智能汽车业务受益于产品技术在硬件和软件方面的基础稳固,前期的沉淀初显成效,客户端项目开展顺利,订单实现稳步释放。公司自2015年起开始布局智能汽车,目前已取得20余家国内外车企的一级供应商资质。凭借着在光学光电领域的技术优势,深度布局自动驾驶、车身电子和仪表中控,以光学镜头、摄像头为基础,延伸至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抬头显示(HUD)等产品,丰富产品矩阵布局,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产品和服务。
近年来,智能汽车领域迎来快速成长期,新车企、新品牌不断涌现,智能手机、互联网厂商亦相继宣布启动造车计划,基于智能手机厂商的合作关系,以及车载产品的供应商资质,广泛布局,不断拓展新客户。欧菲光表示,未来五年,公司将智能汽车业务作为重点开拓的业务领域,从研发、市场销售、生产等方面全方位加大资源配置,力争实现到2025年公司智能汽车业务收入规模行业领先。

保险动态
▲保险业前5月揽原保费收入2.43万亿 同比增长5.51%
近日,银保监会发布今年前5个月保险业经营情况数据表。数据显示,保险业今年前5月累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2.43万亿元,同比增长5.51%;而去年同期同比增长5.54%。
从人身险经营情况来看,今年前5月累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94万亿元,同比增长7.64%,较2020年同期增速提升1.76个百分点。其中,寿险业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45万亿元,同比增长6.17%;健康险业务实现4427亿元,同比增长12.73%;人身意外伤害险实现527亿元,同比增长7.77%。
从财险业务的经营情况来看,今年前5月累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4904亿元,同比下降2.17%,2020年同期则同比增长4.33%。
分险种来看,今年前5月财险业务中的保证保险与机动车辆保险增速依旧为负。保证保险今年前5月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210亿元,同比下降31.82%;机动车辆保险实现3140亿元,同比下降7.27%。
其余险种,健康险依旧是增速“排头兵”,今年前5月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866亿元,同比增长31.41%;意外伤害险、家庭财产险、责任险、农业险、工程险也同样实现双位数增长,分别同比增长26.57%、22.73%、22.56%、17.80%、17.19%;今年前5月依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262亿元、54亿元、478亿元、397亿元以及75亿元;另外,企财险实现个位数增速,今年前5月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276亿元,同比增长7.81%。
除此之外,赔付支出方面,今年前5月累计支出6360亿元,同比增长23.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