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金斧子,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当前位置: 首页 > 私募社区 > 【水星旗舰FOF观察】聪明钱突然转向,命脉行业发生巨变,理解中国的钥匙变了
【水星旗舰FOF观察】聪明钱突然转向,命脉行业发生巨变,理解中国的钥匙变了
2021-09-14
743
4


【编者按】水星旗舰FOF由金斧子创始人兼CEO张开兴担任总负责人,结合金斧子团队近10年来的一二级市场产业链的深度研究经验,专注挖掘可持续性投资机会,帮您做“最恰当的价值投资”。水星旗舰FOF以“定性为纲”的正确价值观精选优秀的基金管理人,时刻保持对宏观、行业、估值、风格、个股的深刻洞察,努力争取在对的时间帮助客户配置正逢其时的大白马、小白马、黑马等各具特色的价值投资基金。最后,为投资者获得“长期业绩可喜、中期风险分散、短期业绩可期”的“价值投资指数级”投资机会。


所有人都能感受到,一场行业的大震荡正在中国上演。


曾经最风光的行业几乎一夜之间都面临转型危机。


互联网的红利期在反垄断的浪潮中逐渐走到尾声,教育培训行业的大整顿几乎让各路资本有去无回,对房地产行业的压制更是一点都不手软,曾经的行业老大哥恒大至今仍没有找到出路……


与此同时,一些行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与外部形势高度相关的军工行业进入了群众茶余饭后的议论中,被赋予“反制和威慑外方”战略地位的新能源得到了自上而下的青睐,“专精特新”更是成为了告别民资财团化模式的终极目标……


发现了没有,“行业”、“产业”成为了近半年中国经济的高频词。


多数人没有意识到的是,中国正在进行一场全方位、全行业的价值重估,各路聪明钱已经悄悄转向。


有人说,目前的估值体系处于迷茫的至暗时刻,但我们想说:


理解中国的钥匙已经变了。


以前,我们从“区域”的角度来理解中国;从现在开始,请从“产业”的角度重新认识中国。


只有看到这一点,才能理解中国未来十五年发展的核心动力,把握住趋势。

2021年,中国对战略资源的分配思路发生了改变。


过去核心资产是以区域、基建、房地产为核心,如今开始转向以产业、行业为核心。


拿中美做对比,可以快速地理解这种转变到底意味着什么。


过去提到中国时,首先想到是三大都市圈,是大基建、高铁,是一线和二三线的区域格局。


如果被问到“北京上海有什么产业”,多数人会语塞。各大城市的CBD,有什么特别拿得出手的产业吗?好像只有摩天大楼。


再看看美国,当我们提到美国时,我们却很少想到它有几大都市圈,问一个问题,你知道美国第二大城市是哪一个?


但几乎所有人都知道,美国有苹果、波音、麦当劳,有硅谷产业带,有好莱坞的电影产业。


大家并不熟悉美国的区域发展,但大家一定都知道美国的产业有多牛。

过去这30年里,中国的发展是靠投资驱动,而投资大都建立在大基建、房地产上,是靠拼命砸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劳动力、资金等)砸出来的,投到制造业、产业上的并不算多,所以中国的产业一直处于比较初级的形态。


但随之投资回报率的递减,现在光靠砸资源就能有财富生产出来的路数行不通了。


中国进入了第二个发展阶段,经济从要素驱动来到了效率驱动,即要怎么高效配置资源,如何让产业升级来推动经济发展水平。

产业的重要性,用一句话来概括足以:


未来中国能走多远,中国人能达到什么高度,就看我们的产业能达到什么高度。


在产业层次分层的金字塔中,底端是初级的产业体系,不需要太完备,产品也不具备竞争力,主要靠自然禀赋,像巴西,就是卖卖矿产。


再往上走,产业升级到了高端产业,就像瑞士一样,能在精密机械这一块做到顶尖,但产业不具备引领性和前沿性,可以获得了稳稳的幸福,但一个大国肯定不满足于此。


想站在金字塔顶端,还要做到像美国、德国一样有真正引领型的产业体系。什么叫引领?就是去拓展人类的边界,这个边界包括探索外太空的航空科技,也包括延长生命的生物制药。

过去,看懂中国的密码是下面这幅“弓箭图”。


中国的资金、人口、机会都聚集在弓箭地带上,我们想找发展机会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去大城市。

现在,要看懂中国光是一副弓箭图还不够,还要看产业集群的分布图。


美国的500强,德国的隐形冠军,并没有集聚在大城市中。未来伴随着专精特新、新兴产业的涌现,中国的区域格局还会发生更大的变动。我们要找财富机遇,不止是要考虑城市,更准确地是应该考虑产业。

过去,从空间、区域角度理解中国时,我们看的是城市的发展规划,看人口的流入、地方摩天大楼的高度。


现在,再增加一个维度,从产业角度理解中国时,我们判断一个地区的发展水平和潜力,还要看产业升级到了哪一步,看高端人才是不是愿意留下来。


这一重大转变,对所有人的决策都会产生深刻影响。

资金已经发出了重要信号。


货币流向哪里,决定了财富机会在哪。


央行在《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明确下一阶段的政策重点是:


“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小微企业、绿色发展、制造业等领域的支持 ”


“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体系,促进实现金融与科技、产业良性循环 ”

“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 ”


“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信贷规模 ”


简单说,就算放水,也不关房地产的事了,现在要把钱从房地产、高能耗的行业赶到实体里面去,赶到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低碳产业中去。


不会骗人的聪明钱闻风而动,从房地产、教培、互联网撤出之后,它们开始了新的布局。


我们将聪明钱分为三大资金势力,民间大资本,国家资金、以及境外资金,来追踪它们的动向。


我们发现,2021年,中国核心资产的转移正在扩大化。

民间资本中大体兵分两路。


一路是背后有家族势力的“旧钱”(old money),他们的动态并不容易追踪,我们可以通过被视为代表“旧钱”意志、玩资本的高手“高瓴资本”来窥探一二。


高瓴资本的体量足够大,在资本市场的号召力强,所以任何买卖操作本身都是市场看涨看跌的重要信号,甚至还有不少基金经理会跟着“抄作业”。今年,高瓴最出圈的案例,就是提前清仓了好未来,导致外界对高瓴的信息获取能力更是推崇。


高瓴过去最喜欢的投资领域是互联网、医药、消费、企业服务。


但从2020年开始,高瓴开始正式押注新能源领域各大龙头。


2021年开始逐步重仓半导体并表示看好半导体和集成电路、前沿科技、新能源和智能驾驶、新终端四大赛道。


今年上半年,高瓴投了80起硬科技。

另一路就是白手起家、以互联网资本为主的“新钱”(new money)。


虽然巨头们在好几年前就意识到产业大势,但能挣短平快的钱,谁愿意慢下来?


直到今年,形势比人强,互联网巨头们才开始挺进实体,从“消费互联网”转向了“产业互联网”


据ToB头条统计,截至到8月10日,腾讯在ToB领域疯狂投资了176亿元,字节激进投了10亿以上,克制的阿里投了2亿以上,但也比去年一年还多。


另外,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也有互联网巨头的身影,阿里押注小鹏,腾讯押注蔚来,字节押注理想。


除了巨头,各大互联网公司创始人如王兴、张一鸣等也成为了资本新贵。


比如从这些互联网企业家手里募资而成立的源码资本、高榕资本,作为中国的Founders' Fund(创始人基金),基因中自带股权投资的DNA,被称为中国VC 2.0。


他们更倾向于投资新消费赛道,重仓“年轻人的热爱”,只要把原有的赛道重做一遍,做出年轻人喜欢的方式,就一定能得到这一类资本的关注,比如奶茶、咖啡、拉面等等。


另外,还有一波精明的、等不起的短钱,在今年也疯狂涌入餐饮赛道,因为餐饮业门槛低、容易标准化做大规模。但是最后会不会被资本割完就走、一地鸡毛,谁也说不准。

比起更市场化、更看重财务回报的民资,最长线的资金应属国资。


以各地方政府出资平台、地方国企、政府引导基金为主的“国字号”资本,正在成为资本市场越来越强大的角色。


今年上半年,在市场化基金的募资中,国资的占比超过了民资。

这里要介绍一位非常特殊的玩家:政府产业引导基金


产业引导基金并不直接投资企业,而是把钱交给市场化的私募基金去投资,所以叫“基金中的基金”或者叫“母基金”(FOF)。


产业引导基金是放大财政资金杠杆效应的一种市场化尝试。


2014年新版预算法出台,限制地方政府给企业补贴,原本投给地方产业的钱得重新寻找出路,不然趴在账户上两年没动就得收回财政系统统筹使用;2015年去杠杆、严控地方隐形债务,地方政府通过PPP模式投入到基建、房地产的钱更是急剧收缩。


与此同时,产业引导基金开始了爆发式增长。2012年,产业引导基金规模只有400亿,2014年暴增到2122亿,2016年就突破万亿。


比较有名的产业引导基金,有中央政府的,比如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大基金”),也有地方政府的,比如深创投。


兰小欢教授在《置身事内》一书中分析到,绝大多数产业引导基金最终投向了战略新兴产业,主要是因为这类产业三大特性决定的:


一是符合国家战略和政策要求,制度上有保障;


二是处于技术前沿,不确定性很大,更需要引入能共担风险、提供各类资源的“实力派”股东;


三是很多战新产业处于发展早期,没有形成明显的地理集聚,这让很多地方政府看到了在本地投资布局、带动区域经济转型的机会。


今年上半年,政府产业引导基金主要投向了战新产业、绿色生态、医疗领域。

随之中国对产业政策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各地方政府的产业引导基金也将成为一股改写中国经济版图的力量。

外资,最聪明、嗅觉最敏锐的资金。


想提前发现热门行业是什么,外资一定是最重要的风向标之一。


在今年8月,北上资金的第一大重仓行业首次出现变化,新能源行业取代了食品饮料。

如果你持续跟踪外资,就会发现从2016年陆股通开通之后,外资一直抱团大消费板块,直到2020年8月,外资突然第一次出现资金的净流出。而那个时候,很多散户还在高位拥抱食品饮料。

外资以前抱团食品饮料,逻辑就是寻找最大的确定性,因为中国有着最大的消费市场。


而现在转变为重仓新能源,更注重技术端了。


对外资而言,新能源的投资逻辑有三个,一是“碳中和”大势,属于政策顺风的方向;二是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有比较优势,外资最喜欢买的电动车产业链中游的锂电池,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对发达国家弯道超车的赛道,全球占有份额超过7成;三是中国的电动车销量在全球占比超过一半,消费市场的潜力很大,所以比起其他领域的技术创新,新能源的确定性是更高的。


除了北上资金,另一个最新的外资动向是全球第一大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进军中国。


贝莱德在中国发行了首支纯外资公募基金“贝莱德中国新视野混合”,聚焦的行业主要是新能源、大消费、数字化、养老以及科技创新。

从上述三路聪明钱的最新动态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三个结论:


第一,挣快钱的时代过去了,拉长对回报周期的预期


第二,制造业的产业升级正在成为主导投资的新方向


第三,要找投资机会必须深入产业链找关键环节

在资金快速转向的背后,中国产业价值正在进行一轮大洗牌。


我们有三大判断:


第一个判断,遏制轻资产的发育,支持重资产。


为什么这段时间要打压互联网巨头?某种意义上是高层对互联网的认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过去互联网被认为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能拿出手去与美国相抗衡的,也只有几家互联网巨头。


但在中美科技博弈中,互联网企业的科技与高层重视的硬核科技似乎是两码事,互联网与科技在中国似乎分开了。


互联网企业做的那一套消费互联网、平台经济,更像是在数字土地上收租金。在中国的语境中,收租金就相当于“食利阶层”,不创造实体价值。


第二个判断,不再把发扬服务业作为重要目标,而是要重振制造业。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把提高服务业比例视为目标,在判断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发不发达时,一定要看服务业比重。


但在十四五规划中,“提高服务业比重”的表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另一句话,“保持制造业比重不下滑”,这是非常大的转变。


在对抗的环境之下,中国意识到制造业才是国之根本、大国重器。


第三方面,抑制金融资产,扬实体经济。


房地产金融化、互联网金融化,都是近几年的现象,全社会都迷上了钱生钱的游戏,脱实向虚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直到监管使出了雷霆手段,越来越多人放弃了幻想,核心产业才开始了大转型。

信号之一就是代表科技创新的“宁组合”大幅跑赢了代表大基建时代的“茅指数”。

未来核心产业会加速进行大转移,发力方向有三个。


一是卡脖子产业。


科创已经是关系到生存的问题,其发展不再是按照过去全球化专业分工的思路,而是反比较优势规律,拼命砸钱都要砸出自主创新。


二是弯道超车产业。


新能源技术被高层视为中国的“杀手锏”技术,提高到“反制与威慑外方”的战略地位。还要意识到,能源革命背后,剑指石油美元。


三是专精特新产业。


发展专精特新小巨人,意味着中国告别了民资财团化的发展思路,不再单纯靠大财团、大企业来实现竞争力,而是要学德国培养出一批中小企业的隐形冠军,同时也防止大企业在经济中无孔不入、最终迈向日韩财团化的方向。


北交所的成立,则是在嫌贫爱富的资本圈中为中小微企业实现融资上的共同富裕。

这一轮核心产业大转移,会重塑中国的投资逻辑。


如果我们从产业的角度来理解中国,我们会看到区域发展中蕴含更多的机会。


人类往往都是围绕着要素来组织生产,早期我们的城市以行政力量而建,比如北京,后来逐渐有了金融中心,上海的地位就上来了,随着科技互联网的兴起,像互联网属性很强的杭州开始兴起,而现在,高科技带来了新机会。


如前所述,战略新兴产业还处于早期,没有出现非常明显的产业集聚,对诸多二线城市而言,弯道超车的可能性更高了。


比如华为将总部迁去了东莞的松山湖,现在这里的房价高达五六万。


比如全中国最敢“赌”的城市合肥,靠风险投资拉来了京东方、蔚来在这里形成了一系列产业,造就了合肥过去10年中GDP增速第一的成绩。

从个人财富管理来看,我们必然要告别闭眼买的投资逻辑。


银行理财利率逐渐下行,越发达的国家,利率越低。而好房产又买不到,买得到的收益都在平庸化,那么,股票和基金必然会成为更多居民配置资金的手段。


股市注册制带来的颠覆影响,一个指标足以说明——A股连续38天破万亿成交量


放在以前,A股连续破万亿成交就意味着大牛市要来了。


但现在你看到牛市的苗头了吗?没有吧。即便大盘涨了,也没有像过去一样出现行业轮动大涨的情况,反而还有不少股票在跌。


背后的原因就是注册制。现在股票数量呈几何级别增加,A股机构化进程加速,换手率不断提高,导致万亿成交量成为了常态。但资金毕竟有限,不可能把所有股票都抬上去,一旦配置不好,就享受不到牛市的红利。


找到确定性,才能享受下一个时代红利。


未来最大的确定性就是两个:


一是中国成为全球GDP第一的大国是大概率事件,这是国运的红利;


二是核心资产转移的红利,从房地产转向实体经济、高科技。

当我们从区域的角度来投资中国时,我们买的是房产,相当于买了一只城市的股票。


当投资方向转变,从产业角度来投资中国时,我们就要去寻找最核心的产业和企业,股票和基金就会成为下一个关注的焦点。

过去,胆子最大、最敢加杠杆买房的就是最大的赢家,因为他们抓住了上一个时代的核心资产。


而下一个时代的核心资产,一定是硬核科技产业。


谁抓住上一个核心资产,谁就是过去的赢家。


谁抓住下一个核心资产,谁就是未来的胜者。


智谷趋势(ID:zgtrend) | 文章整理自严九元、路口大爷9月9日直播演讲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转载众多,无法确认真正原始作者,故仅标明转载来源。本文所用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立即删除内容!本文内容为原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尚未登录,请 后再评论
发表
持牌机构 / 强大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