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盘面上,绿色电力、煤炭、汽车零部件等板块涨幅居前;房地产、云游戏、教育等跌幅居前。

▲前11月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同比增长4.3%
商务部周四称,1-11月,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6403.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9%(折合991.3亿美元,同比增长4.3%)。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856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折合1325.8亿美元,同比增长10.1%)。
▲国常会:加强对进出口的政策支持 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加强对进出口的政策支持。落实减税降费措施。加快出口退税进度,把退税平均时间压缩至6个工作日以内。引导银行结合外贸企业需求创新保单融资等产品。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鼓励银行有针对性开展远期结售汇业务,提升外贸企业应对汇率风险能力。
▲中国科协:到2025年推动每个地级市建有1座科技馆
中国科协日前印发《现代科技馆体系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十三五”期间,全国实体科技馆数量增加了169座,累计接待观众超过3亿人次。规划提出,到2025年推动每个地级市建有1座科技馆。推动有条件的地级市因地制宜建设科技馆,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县级科技馆建设,鼓励中西部地区和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欠发达地区科技馆的建设发展。(新华社)
▲郑秉文:中国养老服务市场规模有望超6000亿元
据国是直通车消息,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周四在以“城心养老:养老新趋势”为主题的国是论坛上表示,如果以当前美国养老服务市场的规模来推算中国市场,这应该是一个6000亿元人民币的市场,拉动就业600万人,养老服务不仅仅是民生,不仅仅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举措,也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梁中华:明年宏观政策是放大版的“2019年”
海通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分析师梁中华表示,明年经济或依然处于偏弱状态,存在下行压力,经济运行方向和2019年类似。但明年稳增长的压力可能会比2019年大得多,这就意味着,宏观和结构政策的积极程度可能要明显超过2019年,所以是放大版的“2019年”。
▲全国将开展“网络水军”整治行动
据“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消息,中央网信办周三召开全国网信系统视频会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打击流量造假、黑公关、网络水军”专项行动。

▲交通运输部:部署北斗、5G等信息基础设施应用网络
交通运输部近日印发《数字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发展规划指出,构建基于北斗、5G的应用场景和产业生态,在交通运输领域开展创新示范应用,助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应用。深入推动北斗行业应用。在铁路、公路、水运、民航、邮政等领域推广应用北斗三号终端。协同推进5G等技术创新应用。按照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总体布局,以应用为导向,稳步推进5G等通信设施与交通基础设施融合发展。(证券时报)
▲国家铁路局:到2025年智能铁路技术全面突破,总体技术水平世界领先
国家铁路局发布《“十四五”铁路科技创新规划》,目标到2025年,铁路创新能力、科技实力进一步提升,技术装备更加先进适用,工程建造技术持续领先,运输服务技术水平显著增强,智能铁路技术全面突破,安全保障技术明显提升,绿色低碳技术广泛应用,创新体系更加完善,总体技术水平世界领先。(证券时报)
▲全国医药制造相关企业近3万家,广东省数量居首
天眼查数据显示,医药制造相关企业近3万家;从地域分布来看,广东、江苏、四川三地企业数量排名前列,其中广东拥有近5000家企业,位居第一。从成立时间来看,超6成企业成立于5年之内;从注册资本来看,超5成企业注册资本低于500万元;从专利类型,超7成专利类别集中于发明专利。
据天眼查不完全统计,“医药研发”相关融资事件自2005年以来,合计100起,金额超260亿元。
▲生态环境部: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4亿吨
12月23日,生态环境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刘友宾介绍,全国碳市场于今年7月16日启动上线交易以来,整体运行平稳,企业减排意识不断提升,市场活跃度稳步提高。总体来看,全国碳市场作为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重要政策工具的作用得以初步显现。
据介绍,根据今年1月印发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从2021年1月1日到12月31日。截至12月22日,共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年覆盖约4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4亿吨,累计成交额58.02亿元。
刘友宾表示,在发电行业碳市场运行良好的基础上,生态环境部将逐步扩大全国碳市场覆盖的行业范围,通过碳市场等重要政策工具和手段,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
▲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成立
12月23日,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中国稀土集团是由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赣州稀土集团有限公司为实现稀土资源优势互补、稀土产业发展协同、引入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两家稀土科技研发型企业,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组建的大型稀土企业集团。(央视财经)
▲证监会上市部主任李明:把握三方面原则 推进ESG信息披露工作
证监会上市部主任李明在2022《财经》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上表示,2021年,约四分之一的A股上市公司发布了社会责任报告、ESG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环境报告等相关报告,843家上市公司在2021年半年报中披露了为减少碳排放所采取措施和效果。总体看,相较于已经比较成熟的财务信息披露,境内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处于起步探索阶段。
李明透露,下一步将充分听取市场各方意见,研究稳步推进ESG信息披露相关工作,推动上市公司引领绿色发展、履行社会责任、提升治理水平。他强调,ESG信息披露应既体现国际共识又坚持地区差异,这方面不能简单搞“拿来主义”。
▲华为首款鸿蒙汽车正式发布
据悉,华为首款鸿蒙汽车正式发布。据介绍,该车为智能豪华电驱SUV——AITO问界M5,共有六款车漆颜色、三款内饰颜色。AITO问界M5采用全铝合金底盘,搭载前双叉臂及后多连杆独立悬架。AITO问界M5搭载HUAWEI DriveONE纯电驱增程平台,配合智能四驱电动系统以及精准油冷技术,四驱旗舰版可实现百公里加速4.4秒,0-50公里加速1.9秒。
▲响应全球联合抛储 韩国政府宣布抛出317万桶石油储备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MOTIE)周四发布官方公告,正式公布了此前预告的原油抛储计划。根据韩国政府通报,此次抛储总共将涉及317万桶油,其中208万桶原油将通过向本土炼厂出借卖出的形式进行,另外还有109万桶石油制品将举行拍卖,价高者得。
公告中韩国政府也表示,此次抛储的317万桶石油大致占该国整体储备9700万桶的3.3%。剩余的这些储备在遇到未来的供应和需求危机时,能够维持该国运转103天。
整个出售项目将会在明年一至三月落地,这也是全球多国上个月宣布联合抛储的一部分。除了韩国以外,美国政府方面已经表态未来数月将总共抛出5000万桶原油,印度也同意抛出500万桶原油,英国、日本也表态有类似的计划。(财联社)
▲外媒:TikTok超越谷歌,成2021年全球访问量最大的互联网网站
美国“商业内幕”等媒体根据追踪互联网流量的云基础设施公司Cloudflare的数据报道称,TikTok(抖音海外版)是2021年全球访问量最大的互联网网站,超过了去年的领头羊、Alphabet旗下的谷歌。
“商业内幕”称,Cloudflare2021年排名与2020年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去年TikTok排名第8,谷歌则位居榜首。(环球网资讯)

▲小红书举办2022商业生态大会:提出“IDEA营销方法论”,男性用户比例已升至30%
小红书举办2022商业生态大会。在会上,小红书提出平台的商业化愿景“助力每一个好产品在小红书生长”。同时,小红书提出“IDEA营销方法论”,即通过Insight洞察需求,Define定义产品,Expand抢占赛道,Advocate拥护品牌。据介绍,在小红书的活跃用户中,有72%为90后,超50%来自一二线城市,男性用户比例已升至30%。
▲伊利股份:境外全资子公司4200万美元参与认购私募股权基金份额
伊利股份公告称,公司境外全资子公司China Youran作为有限合伙人以自有资金认购Community Fund LP基金份额,认缴出资额为4200万美元。该基金规模预计不超过6亿美元,主要投资新技术及消费升级等相关领域的优秀子基金。
▲东鹏饮料:公司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长
东鹏饮料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2021年1-9月,公司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长,公司营业收入为55.60亿元,同比增加37.5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96亿元,同比增长41.47%,公司的销售规模和效益保持稳定增长;公司立足于做好主业,不断提升经营管理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盈利能力。
公司一直重视新产品的研发与创新,先后推出由柑柠檬茶、东鹏加気、东鹏0糖、东鹏大咖等其他不同细分品类的功效性饮料,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同时公司一直注重人才队伍培养,通过人才激励机制和员工保障体系吸引优秀的专业人才,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提升团队凝聚力,设立管理学院,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训体系,公司已经组建了一支纳新创异,严谨细致,专注如一的研发团队,后期也会根据需要引进人才。
▲腾讯拟将4.6亿股京东股份派发给股东 持股从17%降至2.3%
23日早间,腾讯控股公告称,计划将所持有的约4.6亿股京东股份作为中期股息派发给腾讯股东。派发完成后,腾讯持有京东股份占比将从17%降至2.3%,腾讯总裁刘炽平也将卸任京东董事。自2014年首次投资至今,腾讯投资京东已经长达近8年,见证了京东实现移动互联网转型及成功上市。腾讯表示,对京东前景充满信心,未来双方将继续战略合作。同时,腾讯一如既往支持更多成长型企业,践行长期投资战略。(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汇川技术上榜《财富》全球未来50强
通过调查一千多家市值至少200亿美元或营收至少100亿美元的上市公司,波士顿咨询公司(BCG)携手《财富》杂志遴选出全球未来50强”,汇川技术凭借在科创实力、创新潜能、增长活力等方面的优异表现成功入围榜单。
《财富》指出,在增长和价值创造(以股东总回报衡量)方面,历次上榜的未来50强都轻松跑赢了大市。财富认为,“活力”的价值虽然在短期内并非总是显露无遗,但迟早会彰显,能够敏锐地抓住新冠肺炎疫情创造机遇的企业更具韧性,不仅能够化解冲击,还可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并且在新的环境中蓬勃发展。
▲歌尔凭VR突围 欧菲光借新能源车“翻盘” “果链”们明年如何发力?
“果链”上市公司曾在二级市场上风光无限。而近两年,随着智能手机想象空间缩小,曾经的“明星”企业日子大多不好过,市值缩水严重。
摆脱“苹果依赖症”、寻找利润新来源成为这些头部企业本年度的主旋律。2021年,布局VR近十年的歌尔股份已经迎来了虚拟现实的第一波爆发;蓝思科技提出“把握‘双碳’经济、紧跟能源结构转型、紧随光伏产业发展机遇”的新战略,开始全面布局新能源供应链;而对于遭受“重创”的欧菲光,智能汽车和VR/AR等新领域的业务发展情况则将成为公司能否“逆风翻盘”的关键。
这些曾经的“明星”公司都已经意识到了手机业务已经令公司缺乏成长动能,多家受访企业均向财联社记者表示,2022年,非手机新业务将成为公司的布局重点。有分析人士向记者表示,手机行业的竞争早已进入存量阶段,而汽车电子、VR等带来的变化不仅仅是对电子元器件需求的增长,还有新势力带来的供应链重构机会。
▲激智科技近7亿元定增结果出炉,太平资管、小摩等在列
近日,激智科技披露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发行情况报告书。确定此次发行价格25.00元/股,发行股数为2792万股,募集资金总额为6.98亿元;发行对象最终确定为17名,锁定期均为6个月。其中,富荣基金旗下三只基金合计获配9200万元,太平资管和小摩分别获配7000万元、4000万元。
今年三月份,激智科技发布公告称,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7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将全部投资光学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太阳能封装胶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据介绍,为应对下游客户旺盛的产品需求,抓住当前市场需求增长契机,激智科技将通过新增产线提高公司产品生产能力,解决下游需求快速增长带来的产能瓶颈问题,满足市场需要,增强盈利能力和竞争实力。光学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的实施将有效提升公司生产能力,增强公司盈利能力,满足下游市场增长需求,持续提升公司行业地位。另外,本次募投项目太阳能封装胶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将通过新建生产基地,生产品质优良的太阳能封装胶膜产品。
▲卓胜微:芯卓半导体产业化建设项目主体建筑计划于年底前投入使用
卓胜微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于2018年已推出射频滤波器产品,公司滤波器产品现阶段主要采用SAW、IPD等工艺,市场策略以集成化为主要方向。公司已推出与SAW滤波器相关的模组产品,包括DiFEM(分集接收模组,集成射频开关和SAW滤波器)、LDiFEM(分集接收模组,集成射频低噪声放大器、射频开关和SAW滤波器),均已实现量产出货。 公司芯卓半导体产业化建设项目主要针对SAW滤波器的晶圆制造和封装测试,提升公司在射频SAW滤波器领域的整体工艺技术能力和模组量产能力,实现射频SAW滤波器芯片和射频模组的全产业链布局。芯卓半导体产业化建设项目各栋主体结构已于2021年6月底顺利封顶,主体建筑计划于年底前投入使用。公司正按规划进度推动项目顺利实施。公司具体经营情况请关注定期报告。(每日经济新闻)
▲中远海控:中远海运集团累计增持公司H股股份约6249万股
中远海控近日发布公告称,中远海运集团已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累计增持公司A股股份4540万股,约占公司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末已发行总股本的0.284%,增持金额达到本次增持计划下限10亿元人民币的50%以上。截至2021年12月21日,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全资附属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以场内交易方式累计增持公司H股股份约6249万股,约占公司2021年11月末已发行总股本的0.39%。
2021年半年报显示,中远海控的主营业务为集装箱航运及相关业务、集装箱码头及相关业务、内部抵销,占营收比例分别为:97.97%、2.67%、-0.64%。(每日经济新闻)
▲富祥药业接受58家机构联合调研 详解新业务布局
富祥药业日前接受了华宝基金等58家机构联合调研,公司介绍了发展规划,并对新产业布局进行了详细介绍。
富祥药业是业内重要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原料药生产基地,是国内为数不多的从起始原料到下游原料药全产业链布局的碳青霉烯类培南系列产品生产商,也是全球市场主要的抗病毒类洛韦系列中间体供应商之一,产品销往全球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在巩固主业的同时,积极依托多年来在医药行业的经验积淀以及在安全环保、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并结合市场需求不断拓展新的品种。主要有:年产6000t锂电池添加剂项目(年产VC(碳酸亚乙烯酯)5000t、FEC(氟代碳酸乙烯酯)1000t)和年产11260吨特种有机硅项目等,前述项目正在按计划有序推进中。(上海证券报社)
▲宁德时代智能车版图再扩张:智能驾驶“底座”获垂青 高瓴资本联合领投
本土线控底盘领先企业拿森科技近日宣布完成5亿元C轮融资,由中银投、宁德时代、国投招商、高瓴创投等联合领投。本轮融资拿森科技将用于加大线控底盘的新产品开发、产业化以及客户服务能力,提升高质量交付的核心竞争力。
线控底盘无疑是拿森科技俘获宁德时代、高瓴芳心的杀手锏。据了解,拿森科技专注于汽车线控底盘核心技术,可提供自动驾驶L3/L4级线控底盘解决方案,早在2018年就量产了国内首款N Booster线控制动产品,量产时间早于外资巨头的同款产品,并成功搭载于中国首台L4无人驾驶客车“阿波龙”。目前,其产品被北汽新能源、比亚迪、长安、长城、百度等多家主流整车厂和自动驾驶公司认可并达成合作,是多家整车厂的一级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