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盘面上,新冠检测、医疗器械、中药等板块涨幅居前;煤炭、油气、大金融等跌幅居前。

▲一山还比一山高 对冲基金预计未来五年内油价冲至200美元
去年,我们见证了国际油价飙升,而今年,能源价格有望进一步飙升。一位在去年因大宗商品大涨而赚得盆满钵满的对冲基金经理甚至发出惊人预测,称国际油价在未来五年有可能升至200美元/桶——这意味着约150%的超高涨幅。
▲2021年我国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6万亿美元
据海关统计,2021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9.1万亿人民币,比2020年增长21.4%。2021年,以美元计价,我国进出口规模达到了6.05万亿美元,首次突破6万亿美元关口。(央视新闻)
▲这一新职业月入三万元?350万个岗位正招手 1800亿大市场呼之欲出
根据人社部发布的《无人机装调检修工就业景气现状分析报告》显示:到2025年,我国民用无人机产值将达到1800亿元。随着无人机在森林消防、物流运输、测绘勘察、农林植保等行业的应用不断拓展,预计未来三到五年,无人机装调检修工需求量在350万人。(央视财经)
▲人民日报评论:盲盒经济 不是盲目的生意
广告也好,促销也罢,食品经营者可以对其销售的食品进行合理适度的营销,但任何营销手段都不应也不能以浪费食品为代价。如果打着“限量款”的旗号,以饥饿营销和捆绑销售等方式,刺激盲目、冲动消费,并因此造成消费者超量购买、造成无谓的食品浪费,这样的营销手段难说合情合理。反食品浪费法明确规定,餐饮服务经营者应当主动对消费者进行防止食品浪费提示提醒,引导消费者按需适量点餐,不得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既是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无论是餐饮服务经营者,还是广大消费者,都应自觉践行。
▲互联网贷款整改下半场 银行困境待解
自2020年以来,监管机构对互联网贷款的管理逐渐收紧。据了解,由于监管层对商业银行的集中度、跨区经营、核心风控能力等方面提出了要求,随着部分监管要求过渡期结束,一些规模较小的银行,尤其是不具备互联网银行牌照的民营银行面临的经营压力逐渐凸显。(中国经营网)
▲京沪放款加速 广深利率下调 今年房贷会继续放松?
2022年伊始,贷款买房人们等来了银行新一年的贷款额度。北京上海放款加速,广州深圳下调利率,本轮住房信贷环境的改善的暖风,也吹到了相对坚挺的一线城市。数据显示,2021年10月以来,经统计的50个城市二手房成交量连续两个月环比增长。(中国新闻网)
▲罕见!国家统计局周末发布房价数据 杭州的排名亮了
1月15日,国家统计局十分罕见地于周末发布2021年12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数据显示,12月房价环比总体延续四季度以来的下降态势,同比涨幅回落。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12月份房价环比上涨的城市仅有15个,下跌城市达到50个,另有5个城市持平。而杭州涨幅达到0.5%,为70城最高。(每日经济新闻)

▲谁为天价孤儿药买单?罕见病特效药从70万降至3.3万或成个例 医保之外还需更多“良方”
不少人在2021年底,对医保局派出的“砍价高手”张劲妮和那款曾是“天价药”的诺西那生钠注射液印象颇深。其实,2021年底的医保目录谈判,纳入了7种罕见病药物。针对我国已注册的87种罕见病适应症药物,国家医保目录覆盖范围已超过60%。(每日经济新闻)
▲实地探访:银行“开门红”大战熄火 发生了什么?
记者近期在北京地区走访调研发现,年初时点,银行网点拉存款、卖理财等营销声势变小了,有的活动力度降了,有的连宣传也少了。银行业一年中最重要的“战役”不打了?(中国证券报)
▲虚拟数字人发展提速 多家银行宣布“造人”
当前,虚拟数字人风头正劲。近日,万科首位数字化员工“崔筱盼”获得“最佳新人”奖则成为业界关注话题。随后,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虚拟人、全息、AR等技术或大量运用的消息,更是引起业界广泛讨论。随着冬奥时间的临近,乘着元宇宙概念、虚拟数字人的火热,梳理发现,目前已有多家银行推出虚拟数字人,但其表现形式多以数字员工为主。例如,2021年年底,百信银行推出首位虚拟数字员工AIYA艾雅。(证券日报)
▲鸿道投资孙建冬:种业股投资存在长期机会
1月13日,鸿道投资执行董事、投资总监孙建冬表示,粮食安全要在有限的时间上台阶,一靠科技,二靠制度。种业股存在长期的机会,但中短期投资仍然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2022年,个人和机构投资者的心态应该是一样的,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同时也要避免“躺赢”“抱团”的想法。(证券时报网)
▲经济日报:“元宇宙”越热越需要冷静
除了技术远未成熟的风险,元宇宙还存在很多其他风险。以算法为基础的虚拟世界可能会让人类过于沉迷,令现实社会陷入衰败堕落。中小投资者如果想跟风投资元宇宙,犹如刀口舔血,风险大、获利难。(经济日报)
▲10家A股上市银行业绩预喜:九成净利润增幅超20% 资产质量集体好转
随着经济恢复增长,过去一年,银行板块业绩也逐步回暖。近日,多家A股上市银行披露2021年业绩快报,净利润同比均实现了双位数增长。(蓝鲸财经)
▲重要规划发布!中医药行业发展再获政策支持
1月15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推进中医药高质量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21-2025年)》。券商认为,整体来看,中药行业存在政策端鼓励、业绩端向好、景气度上行的态势,或能成为2022年医药产品端稀缺的趋势向好板块。中长期看好有消费属性、有定价权、拥有配方颗粒一体化的企业。(中国证券报)

▲东方雨虹:拟12亿元投建福州绿色建材生产基地等项目
1月14日东方雨虹公告,拟投资12亿元在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投资建设东方雨虹福州绿色建材生产基地项目及福建省区域总部项目,其中生产基地项目建设内容为推进包括但不限于防水、节能保温材料、民用建筑材料、特种砂浆、建筑涂料等的产品研发生产项目。
▲顺丰控股:年收入1517亿!快递霸主击败京东,成为中国第一民营物流品牌
近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正式公布了《关于2021年度中国物流企业50强、民营物流企业50强的通告》。在《通告》中,中国民营物流企业50强名单以物流业务收入为排列标准,根据细分榜单中的数据可知,京东物流的物流业务收入达到733亿元,位列第二。而多年来位居民营快递市场霸主之位的顺丰控股,则凭借约1517亿元的物流业务收入,超越京东物流在榜单中位居榜首。(电商报)
▲比亚迪半导体:车规级半导体龙头公司 充分受益于智能电动汽车时代
比亚迪半导体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汽车半导体公司,业务布局全面,拥有巨大业务增长潜力:公司于2005 年组建IGBT 团队,于2007 年组建IGBT 模块生产线,于2008 年建立6 英寸晶圆生产线,形成了技术闭环并保障了产业链的供给安全。同时也先后开发了IGBT、MCU、CMOS 图像传感器、电磁传感器、LED 光源、SiC 器件等车规级半导体产品,多个产品性能指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我们认为公司已经构建了完整的车规级半导体应用生态,拥有较强的综合竞争力。
▲视源股份:终止投建视源西南区域总部及交互智能平板研发中心
视源股份(002841.SZ)发布公告,于2022年1月14日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第四届监事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终止投资协议的议案》,同意终止公司与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和中新(成都)创新科技园开发有限公司共同签署的投资合作相关协议,同意终止原计划拟在成都市建设的“视源西南区域总部及交互智能平板研发中心”项目(以下简称“项目”),并授权公司管理层办理协议解除的相关手续。
▲亿纬锂能:斥资2亿拿下兴华锂盐49%股权
近日,亿纬锂能收到《竞价结果通知单》并与青海柴达木开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柴建投”)签署了《产权交易合同》,成功拍得柴建投持有的兴华锂盐35.2857%的股权,最终成交价格为人民币1.44亿元(不包含竞拍服务费)。同时,公司与兴华锂盐的股东翟衍鸿先生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参照公司上述竞拍成交金额,以5601.58万元受让翟衍鸿先生所持兴华锂盐13.7143%的股权。亿纬锂能表示,上述交易完成后,公司将直接持有兴华锂盐49%的股权,有利于公司进一步聚焦锂电池主业,对公司开拓上游产业链及优化产业布局有着积极意义,符合公司发展战略及整体利益。
▲汇川技术:实际控制人朱兴明先生及其一致行动人累计质押的公司股份约为1676万股
汇川技术1月13日晚间发布公告称,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实际控制人朱兴明先生直接持有公司股份约5958万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2.26%。本次质押后,其累计质押公司股份约1676万股,占其所直接持有的公司总股份数的28.12%,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0.64%。汇川投资持有公司股份约4.65亿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17.65%。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朱兴明先生及其一致行动人汇川投资合计持有公司股份约5.25亿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19.92%,其中累计质押的公司股份约为1676万股,占合计所持有公司股份总数的3.19%,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0.64%。
▲沃森生物:重组蛋白疫苗具有产能容易放大、稳定性高和安全性高的优势
沃森生物1月14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目前在研的流感疫苗有2个:一个是全资子公司江苏沃森研发的4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目前处于临床研究阶段,正在开展相关临床研究工作;另一个是公司与蓝鹊生物合作研发的流感病毒mRNA疫苗,该疫苗目前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公司子公司上海泽润研发的HPV疫苗属于重组蛋白疫苗,上海泽润目前已建立了成熟稳定的重组蛋白疫苗技术平台,该技术平台主要包括酵母表达平台和CHO细胞表达平台,上海泽润二价HPV疫苗、九价HPV疫苗、重组EV71疫苗及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CHO细胞)均为该技术平台研发。重组蛋白疫苗具有产能容易放大、稳定性高和安全性高的优势。
▲博雅生物:华润医药作为公司控股股东 将从多方面支持公司的发展
近日,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贵司作为华润医药唯一的血液制品平台,更名为“华润博雅”后对于后续采浆站申请续批是否有积极作用?全球疫情加重以及美国供血危机导致血制品紧张会否加快国内浆站审批工作?博雅生物1月14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华润医药作为公司控股股东,将从多方面支持公司的发展。公司一直在积极推进浆站拓展工作,申请新设浆站存在不确定性,如公司获批新设,将及时披露。
▲激智科技:三家子公司被认定为2021年度浙江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近日,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公布了2021年度浙江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宁波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属三家全资子公司宁波江北激智新材料有限公司、象山激智新材料有限公司、浙江紫光科技有限公司被认定为浙江省首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证券时报)
▲面向全部车企!宁德时代将发布换电品牌 产业链或受哪些影响?
华西证券研究认为,换电目前存在的不足包括:换电站建站成本剧增、设备可靠性和电池一致性不易保证、技术标准不统一、不易整合协调各方利益等。“电池供应商布局换电业务,需要考虑经济效益。当前,换电领域的商业模式不算明朗。就现在来看,除资金较充沛的‘宁王’外,其他电池厂商布局换电业务的可能性也许不大。”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翔如是说。(财联社)
▲盲盒新规出台 泡泡玛特火速回应 盲盒要不香了?
近期,盲盒成为当之无愧的焦点。继“中消协评肯德基盲盒”、“中消协点名肯德基泡泡玛特”登上热搜后,14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发布《上海市盲盒经营活动合规指引》,提出“不得向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销售盲盒”,再登热搜。(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