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金斧子,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当前位置: 首页 > 私募社区 > 供应链受阻、交付延期,造车新势力遭遇「二月难」
供应链受阻、交付延期,造车新势力遭遇「二月难」
2022-03-03
109
0

每个月的月初,造车新势力先后晒出前一个月的成绩单。


其中,尤以每年前三个月的销量最受关注,这既是一年的开端,也是造车新势力销量最波动的时期。


31日,理想汽车、蔚来、小鹏汽车及零跑汽车、哪吒汽车先后公布了2月的销量。在这份注定下滑的成绩单中,除了客观因素之外,各个造车新势力也都有难言之隐。


特别是蔚来,一个需要直面的问题是,在增长缓慢和高端豪华品牌的矛盾中,应该作何选择。


没新车影响了蔚来?



根据官方数据,20222月,蔚来交付了6131辆,小鹏汽车为6225辆,理想汽车最高,达到8414辆。


原本被列入第二梯队的造车新势力中,零跑汽车和哪吒汽车也在同日公布,2月的交付量分别为3435辆和7117辆。


于是,已公布交付量的造车新势力中,前五顺位就变成了理想汽车、哪吒汽车、小鹏汽车、蔚来和零跑。


如果按照之前第一梯队的计算规则,目前的造车新势力第一集团分别是理想汽车、小鹏汽车和哪吒汽车。若以2022年前两个月销量来计算,哪吒汽车也以18126辆超过了蔚来的15783辆。


20221月销量相比,造车新势力在2月的销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在五家造车新势力中,蔚来跌幅居中。但若以20212月为基准,蔚来的增长回归个位数,远远落后于其他四家。


春节所在的月份往往是汽车销售的淡季,加上苏州等地疫情散发,供应链运转受阻。造车新势力在2月的销量出现下滑属于正常情况。


其中,造车新势力还有各自的问题。比如小鹏汽车,用于生产小鹏P7P5的肇庆工厂于20221月底至2月初春节停产期间开展技术改造,直到2月中才全面恢复生产。


数据显示,蔚来2月的销量环比下跌36.5%,同比增幅仅为9.9%。在过去的1年半时间里,蔚来并没有新车交付,而没有新车也对蔚来的销量产生了影响。从20217月被小鹏汽车超越开始,蔚来就再也没出现在榜首过。


在等待超过1年后,蔚来ET7的准车主即将在328日迎来车辆交付。不过蔚来的新车型依然受困于供应链的进度——主打的固态电池预期要到今年第四季度才会交付,此前一直短缺的英伟达量产版ORIN芯片,将会搭载在ET7上向用户交付,不过由于汽车业一直传出此芯片供应不足的消息,所以对蔚来供应ORIN芯片的稳定度尚未可知。


各自的喜忧参半


在销量之外,不管是小鹏汽车,还是理想汽车,都有各自的忧愁。


小鹏的烦恼在P5。这是一款202110月才开始规模交付的新车型,号称是全球第一款搭载可量产激光雷达的车型。但小鹏P5的第一烦恼恰恰来自于激光雷达——由于芯片短缺,小鹏汽车不得已向用户交付了一批不含有雷达芯片的车辆。


第二个烦恼则是,电池供应紧张且成本一直在增长,耽误了部分P5 460车型的交付,甚至有的车主遇到了下单两个月仍然无法提车的极端情况。20222月,P5的交付量仅为2059量,将将达到1月交付量的一半。


还有提车的P5车主还反应,自己刚买不久的P5 2021550P车型经常遇到车辆雷达报警,提示故障的情况。并且,在多次前往售后维修、校准的情况下,被售后人员称为“运气比较差的车主”。


理想汽车则在刚过去的2月遇到了两起自燃事故。传统认知里,理想属于增程式电动汽车,与蔚来、小鹏等纯电车型不同,对电池的依赖、损耗都比较小,和自燃事故很难联系到一起



但这两起自燃事故还是给不少理想车主敲响了警钟。截止目前,理想汽车尚未公布这两起事故的调查结果,自燃的原因尚不得而知。


传统的造车新势力第一梯队固守江山之际,威马、零跑和哪吒等原本处于第二梯队的造车新势力,也正在冲击上市,以谋求更多资金补充弹药。


20221月,证监会网站公布了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境外首次公开发行股份(包括普通股、优先股等各类股票及股票的派生形式)审批》进度,目前进度已达到接收材料阶段。这意味着零跑已经处于赴港上市的路上。


同样在筹备赴港上市的,还有哪吒汽车。在近期完成新一轮20亿元总额的融资后,哪吒汽车已开启目标估值约70亿美元的Pre-IPO轮融资,并计划于今年内启动赴港IPO


新浪科技获悉,此前连续完成两轮近4亿美元融资的威马汽车,近期也已经开启赴港上市的计划。


中汽协发布的2022年中国汽车市场趋势分析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汽车总销量预计达到275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将达到500万辆,同比增长42%,增长态势依然明显,但趋势必定是由高增长转为慢增长。


对造车新势力来说,补贴退坡,传统车企、其他造车势力的加入,带来的必然是更激烈的竞争,缓慢增长也是必将要面对的一个问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浪科技”,作者:花子健,编辑:韩大鹏


尚未登录,请 后再评论
发表
持牌机构 / 强大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