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盘面上,油气、煤炭、种业等板块涨幅居前,CRO、半导体、医疗服务等板块跌幅居前。

▲国资委:狠抓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 将锁定四方面重点
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将迎来收官。下一步,将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锁定重点,狠抓收官。
一是抓短板弱项。对部分地方专职外部董事建设、末等调整不胜任退出覆盖不足等进度滞后的任务加大推动力度,加强集中攻关,务求在第二季度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二是抓考核评估。认真组织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考核评估工作,充分发挥“指挥棒”作用,鼓励先进、鞭策落后,确保把各项改革任务落到实处、抓出实效。三是抓抽查督办。对进度慢、效果不明显的改革事项加大抽查力度,及时督促整改,确保改革质量。四是抓总结推广。坚持边推进边总结,全面总结好三年行动的经验、成果,深入开展“学先进、抓落实、促改革”的专项行动,把一些改革当中的好经验进行总结推广,聚焦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进展、成效、典型做法,大力挖掘改革的新经验、新模式,发挥典型引路、基层创新的示范引领作用。
▲发改委:下一步将全力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
发改委表示,下一步将全力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密切跟踪大宗商品市场和价格走势,持续加强监测分析,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研判形势、及早应对处置。切实保障市场供应,加快优质产能释放,加强价格和储备政策协调联动,发挥储备调节作用,强化储备和进出口调节。强化市场预期引导,及时发布市场信息,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价格、散布虚假信息等违法违规行为,坚决遏制过度投机炒作。
▲税务总局:政策实施半月 超4200亿元留抵退税款退到纳税人账户
据国家税务总局网站19日消息,2022年4月1日起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以来,全国税务系统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依法规范、高效快捷为纳税人办理留抵退税,促进政策红利直达快享。4月1日至15日,已有4202亿元留抵退税款退到52.7万户纳税人的账户。
▲解运亮:疫情对二季度的冲击可能会高于一季度
信达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解运亮在研究报告中表示,4月疫情仍处于高位运行,考虑到本土疫情仍在发酵,疫情对二季度的冲击可能会高于一季度。2021年一季度GDP环比增长0.5%,基数较低,而二季度增长1.5%,基数明显垫高。整体来看,预计二季度GDP同比增速或将低于一季度。如果政府维持5.5%左右的增长目标以及5.5%以下的失业率目标,稳增长政策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
▲孙彬彬:本月的LPR调降值得期待
天风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孙彬彬在研究报告中称,4月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调降值得期待。此前央行向中央财政上缴结存利润,叠加诸多结构性工具运用,已经推动开年以来市场利率下行超过0.1个百分点。考虑到降准以及剩余的结存利润上缴加大流动性投放,降低银行负债成本,综合融资成本降低将进一步降低。此外,央行还推出了配套政策,鼓励部分中小银行存款利率浮动上限下调10个基点左右,有利于压缩LPR点差。预计本月LPR调降幅度有可能达到10个基点,1年期和5年期同步调降。
▲登上热搜!日元或创下有纪录以来最长连跌 人民币兑日元升破20
随着日元贬值的势头在周一依然未见丝毫扭转,这一昔日外汇市场的避险“宠儿”,眼下或将缔造一个无比尴尬的纪录:至少半个世纪以来最长的连跌走势!在周二亚洲时段,日元进一步大幅走弱,目前美元兑日元已经升破了128关口,创下近20年高位128.22。
如果日元兑美元在日内欧美时段依然无法扭转大局,那么其就将连续13个交易日下挫,这将是彭博社自1971年开始统计相关数据以来最长的日线连跌纪录。随着日元进一步走软,围绕此话题的讨论日内也在国内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
事实上,在上述日元热搜引发全网热议的同时,人民币兑日元汇率在今日已经正式升破了20大关,为2015年三季度人民币汇改后的首次。这也意味着未来国内旅客或留学生有换汇需求时,100日元的价值已不到5元人民币。
▲美联储布拉德:不排除一次加息75基点 希望年底前利率提升至3.5%
美国圣路易斯联储行长布拉德表示,美国的通胀率“实在太高了”,美联储需要迅速采取行动,通过多次加息50基点,将利率在年底前提高到3.5%左右,并且不排除一次加息75基点的选项。
“超过50基点的加息不是我预测的基本情境,但我不排除这一选项,”布拉德周一在向美国外交关系协会发表视频讲话时表示。他补充称。格林斯潘领导的美联储曾在1994年一次加息75个基点,后来美国经济迎来长达十年的扩张。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之前暗示,美联储5月政策会议可能会加息50个基点。自那以来,美联储决策官员们的评论强化了会采取这一行动的预期,以遏制1981年以来最高的通胀。
▲德国对俄制裁影响波及餐饮业 当地麦当劳被迫更换食用油
自俄乌冲突以来,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了一系列制裁措施,对俄罗斯造成严重打击的同时,欧洲各国也遭遇了能源短缺和通胀危机,波及到了餐饮行业。据俄罗斯卫星网近日报道,由于葵花籽油短缺和能源成本飙升,德国麦当劳被迫更换其食用油,并建议特许经营商上调价格。
目前,乌克兰和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葵花籽油生产国。2021年两国的葵花籽油产量合计为3300万吨,其他国家的葵花籽油产量合计约为2426万吨。葵花籽油是欧洲国家重要的食用油品种之一,3月份其价格在许多欧洲国家暴涨了60%。
与此同时,德国联邦焙烤食品协会警告称:“数月来,除了原材料成本上升外,面包师们还担心劳动力成本上升,最担心的是过高的能源成本。”
德国方面已承诺大幅减少购买俄罗斯能源,并承诺在今年年底前停止进口俄罗斯煤炭和石油,并在2024年年中结束购买俄罗斯管道天然气。
德国餐饮联盟协会周日发出警告,呼吁德国政府不要停止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该协会主席表示,放弃俄罗斯天然气将会“对粮食生产造成巨大的影响”。其指出,食品工业是德国仅次于化学工业的第二大天然气消耗领域,如果缺少天然气供应,将会影响整个行业生产。据悉,在食品行业中,乳制品行业消耗的天然气最多,其次分别是肉类、油、面包和糖。
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首席执行官马丁·布鲁德穆勒警告称,切断俄罗斯天然气供应,“可能导致德国经济陷入二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危机”。还有民意调查显示,71%的德国人预计,如果进一步收紧对俄制裁,他们将承受负面的经济后果。(财联社)

▲今年我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炼油和乙烯生产国
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近日发布最新版年度《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报告指出,中国炼油能力继续较快增长,到2021年末已赶上美国,达到9.1亿吨/年,预计2022年仍将延续炼油能力较快增长态势。2021年,中国乙烯能力猛增850万吨/年,乙烯当量自给率大幅提高到66.2%。预计2022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炼油和乙烯生产国,但大而不强、炼油能力过剩将制约我国炼化行业有效发展。
▲最高法出实招纾困中小微企业
据央视新闻消息,最高人民法院为纾解中小微企业难题、助力发展,将进一步强化对经营困难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的对口帮扶,中小微企业因流动性困难不能清偿执行债务的,人民法院积极引导当事人达成减免债务、延期支付的执行和解协议。
▲核酸检测价格有望进一步下降
2022年第8期《求是》刊发的国家医疗保障局党组署名文章称,将全力支持常态疫情防控,最大程度保障群众生命健康。继续落实“两个确保”,及时将治疗新药临时纳入支付范围。继续降低疫苗、核酸检测、抗原检测、治疗药品价格,减轻防疫负担。接续做好疫苗和接种费用保障工作,配合相关部门精准提高易感人群接种水平。
▲工信部:将启动第四批“小巨人”企业培育认定
工信部计划“十四五”期间,培育百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十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万家“小巨人”企业和千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今年将进一步加大梯度培育力度。工信部负责人透露,今年准备再培育3000家左右“小巨人”企业,带动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5万家左右,将联合财政部再支持一批“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目前正在完善“小巨人”企业的认定标准,计划5月左右启动第四批“小巨人”企业培育认定工作。
▲工信部:适度加快国内资源开发进度 推动新能源车原材料价格尽快回归理性
工信部新闻发言人罗俊杰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们将适度加快国内资源开发进度,会同有关部门坚决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不正当竞争行为,推动新能源汽车原材料价格尽快回归理性。发挥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畅通协调平台作用,努力保障零部件生产供应。我们也要注意强化资源统筹布局,坚决遏制盲目投资、重复建设。
▲锂电池群雄逐鹿印尼 韩企联盟豪掷90亿美元投资镍资源产业链
据韩媒报道,韩国LG新能源公司等参与的“K电池联盟”计划投资印度尼西亚的镍资源产业链。其构想是,投入90亿美元,在印尼布局从原材料镍的冶炼和精炼到制造前体和正极材料、蓄电池组以及成品组装的全产业链。
印度尼西亚政府本周一消息也证实,上周,由LG新能源公司、LG化学公司、LX国际公司、浦项控股公司等多家韩国公司组成的联盟与印尼镍矿公司安塔姆、印尼电池公司IBC等签订了构建电池产业价值链的投资协议。华友钴业作为LG化学、浦项控股公司等公司的深度合作伙伴,也是该投资计划的参与方。
不过,此协议是以不受法律约束的“不具约束(non-binding)”方式进行的,各方需要就股份关系、事业结构等具体内容进行后续协商,预计距离最终签约还需一段时间。
▲北京证券交易所投资者数量超497万户
从北京证券交易所获悉,截至4月15日,北交所投资者数量超过497万户。北交所开市5个月以来,投资者数量增长明显。2021年11月15日北交所开市时,投资者数量超400万户。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4月15日,北交所上市公司家数为90家,总市值1829.27亿元。上周,北交所市场成交金额为23.88亿元,本年累计成交金额为835.52亿元。(新华社)
▲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三审,聚焦提升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
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日前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进行第三次审议。为进一步突出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加快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修订草案三审稿增加规定:国家采取措施,加快培养学前教育、护理、康养、家政等方面技术技能人才;职业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就业创业促进机制,采取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职业体验、求职指导等就业创业服务,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新华社)

▲蚂蚁集团以战略投资的方式和2C2P达成深度合作
蚂蚁集团宣布和全球支付平台2C2P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加速数字支付的推广使用和服务创新。根据协议,蚂蚁集团以战略投资的方式和2C2P达成深度合作关系。据介绍,2C2P连接了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区250种支付方式,为电子商务、金融服务、航空公司、旅游、酒店和零售等垂直行业的商家提供支付结算以及其他增值服务。
▲迈瑞医疗:一季度净利同比增长23%
迈瑞医疗发布公告,2022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9.43亿元,同比增长20.1%;实现净利润21.05亿元,同比增长22.74%。同日披露年报,2021年实现营收252.7亿元,同比增长20.18%;实现净利润80亿元,同比增长20.19%,拟10派35元。
▲“i茅台”注册用户19天突破1000万 共投放25041瓶茅台产品
从茅台相关人士处获悉,截至本周一,茅台自营电商平台App“i茅台”注册总用户数突破1000万,累计超4973.45万人、1.31亿人次参与申购。“i茅台”自3月31日开始上线试运行,仅用19天用户数量便突破了千万量级。据悉,上线试运行首日,“i茅台”一共投放26328瓶茅台产品,逾229万人、622万人次参与申购;到4月18日,“i茅台”共投放25041瓶茅台产品,共有超过280万人、730万人次参与申购。 (新京报)
▲顺络电子:方位成长10号拟增持5000万元-1亿元股份
顺络电子发布公告,深圳市前海方位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方位成长10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拟增持5000万元-1亿元公司股份。
▲至纯科技:拟以4000万元-6000万元回购股份
至纯科技发布公告,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用于实施股权激励,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4000万元,不超过6000万元,回购价格不超过54元/股。
▲潍柴动力:斥资15.8亿元增持雷沃股份 拓展智慧农业装备市场
潍柴动力发布公告,为充分发挥公司与潍柴雷沃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潍柴雷沃”)的战略协同效应,共同打造高端智慧农业整体解决方案,公司拟以现金15.84亿元增持潍柴雷沃22.69%股份,增持后公司将持有潍柴雷沃62%的股份,成为潍柴雷沃控股股东。
公告显示,潍柴雷沃主营道路机动车辆生产、特种设备设计制造、农业机械制造、智能农业管理等,潍柴集团原持有其60%股份,潍柴动力持有39.31%的股份,中信机电制造公司持有0.69%的股份。截至2021年12月31日,潍柴雷沃总资产161.32亿元,净资产23.06亿元。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173.44亿元,同比增长25%;净利润12.41亿元,同比增长1900%。此次交易潍柴雷沃整体估值为85.21亿元,收购完成后,潍柴雷沃将纳入潍柴动力合并报表范围。
公司表示,此次与潍柴雷沃强强联合,有利于充分发挥双方的协同效应。潍柴雷沃在中国农业装备行业处于领先地位,拥有拖拉机、收获机械、农机具等全产业链产品,形成覆盖全球的网络体系。更重要的是,潍柴雷沃是能为现代农业提供全程机械化整体解决方案的中国自主品牌,随着农业装备转型升级,潍柴雷沃将迈入黄金发展期。而潍柴动力已布局完成全系列农业装备发动机平台,将为潍柴雷沃提供发动机、液压、大型CVT等“动力心”核心技术,双方将共同打造智慧农业整体解决方案,推动引领行业向大型化、高端化、智能化升级。
▲杉杉股份:2021年净利同比增长2320% 拟10派3.3元
19日,杉杉股份公布2021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6.99亿元,同比增长151.94%;实现归母净利润33.4亿元,同比增长2320%。公司拟10派3.3元。
▲三一重工入局电池回收!巴特瑞成合作伙伴
近日,三一重工与国内领先的动力电池回收企业巴特瑞科技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就电池银行及退役动力电池回收展开长期合作,共同建立动力电池回收网络,积极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三一重工是国内著名的工程机械装备制造企业,位列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2月,三一重工联合宁德时代在福建宁德举办福建省换电重卡应用示范投运仪式,这也标志着全国首条电动重卡干线正式投入运营,将为换电重卡在商用全场景领域的绿色低碳运营带来显著的示范效应。
近年来,换电已经成为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方向,同时也是当前国家政策倡导的方向。目前,三一重工已围绕新能源车辆搭建了应用和创新平台湖南行必达网联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换电站销售、充换电设备销售、电池租赁等业务。
显然,近年来,三一重工不断推进企业新能源发展进程,此次在电池回收领域的落子无疑是其在新能源领域迈出重要一步。
▲和胜股份2022年一季度预计净利4500万-5500万,同比增长24%-51%
和胜股份近日发布2022年一季度业绩公告,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00万元–5,5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82%-51.33%;基本每股收益0.24元/股–0.30元/股。
在业绩预告期间内,公司克服了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国内新冠疫情多点散发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加快拓展新能源汽车业务,平抑消费电子业务季节性波动,增加新客户、新项目、新订单储备,不断提升技术研发能力和交付保证能力,持续提升内部精细化管理水平及成本管控,使得公司整体盈利水平进一步提高。
▲西部矿业、金钼股份等六家“稀缺资源”优质企业
西部矿业、金钼股份等六家“稀缺资源”优质企业。其中,西部矿业总计拥有的有色金属矿产保有资源储量(金属量,非权益储量)为铅157.88万吨、锌246.75万吨、铜689.68万吨、钼36.41万吨、银2448.12吨和金22.52吨。公司旗下主要经营7座矿山和7家冶炼厂,7座矿山单位有近900万吨的设计产能(矿石处理能力),7家冶炼单位有40万吨设计产能,20万吨在建产能。其中,青海锡铁山铅锌矿是我国年采选规模最大的独立铅锌矿山,内蒙古获各琦铜矿是位居国内资源储量第六位的大型铜矿,四川呷村银多金属矿以银、铅、锌、铜富集于一体而著称,西藏玉龙铜矿将极有潜力发展成为我国资源储量最大的铜矿。
我国第二大铅精矿生产商、第四大锌精矿生产商。公司主要从事铜、铅、锌、铁等基本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的采选、冶炼、贸易等业务,分矿山、冶炼、贸易和金融四大板块经营,其中矿山板块主要产品有铅精矿、锌精矿、铜精矿等;冶炼板块主要产品有锌锭、粗铅、电铅、电解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