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金斧子,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当前位置: 首页 > 私募社区 > 【第1129期早报|2.13】北交所融资融券交易业务于2月13日正式启动
【第1129期早报|2.13】北交所融资融券交易业务于2月13日正式启动
2023-02-13
0
0


 

盘面上看,餐饮旅游、食品饮料、酿酒等消费板块集体走高,电力、传媒、农业、地产、银行等板块发力拉升,汽车、券商、有色、煤炭、钢铁、石油等板块走弱;粮食概念、免税概念、新零售等题材表现活跃,CHATGPT概念等回落。


 

▲中国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59800亿元 比上年同期少1959亿元

经初步统计,2023年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5.9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1959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4.93万亿元,同比多增7308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131亿元,同比多减1162亿元;委托贷款增加584亿元,同比多增156亿元;信托贷款减少62亿元,同比少减618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2963亿元,同比少增1770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1486亿元,同比少4352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4140亿元,同比少1886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964亿元,同比少475亿元。(央行)

▲1月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2.6% 创近7年以来新高

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73.81万亿元,同比增长12.6%,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8个和2.8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5.52万亿元,同比增长6.7%,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3个和8.6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11.46万亿元,同比增长7.9%。当月净投放现金9971亿元。(央行)

▲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4.9万亿元 创历史新高

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4.9万亿元,同比多增9227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2572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41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231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4.68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51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3.5万亿元,票据融资减少4127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585亿元。(央行)

▲1月CPI同比上涨2.1%

国家统计局周五发布数据显示,1月,中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1%,创三个月新高,涨幅较去年12月扩大0.3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0.8%,降幅较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连续四个月负增长。

▲外汇局:2022年我国经常账户顺差4175亿美元 仅次于2008年的历史最高值

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其中,经常账户顺差4175亿美元,仅次于2008年的历史最高值,较2021年增长32%,顺差规模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为2.3%,继续处于合理均衡区间;直接投资延续净流入,跨境资本流动总体理性有序。按美元计值,2022年四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1068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顺差1641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288亿美元,初次收入逆差313亿美元,二次收入顺差28亿美元。资本和金融账户中,直接投资逆差163亿美元,储备资产增加423亿美元。

▲证监会:全面深化债券重点风险防范化解 努力推动债券违约风险进一步收敛

中国证监会召开2023年债券监管工作会议。会议强调,要全面深化债市功能发挥,突出服务稳增长和实体经济发展,助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全面深化债券重点风险防范化解,努力推动债券违约风险进一步收敛,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全面深化REITs市场建设,坚持发展与规范并重,全力推动REITs市场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债券注册制改革,强化市场基础制度建设,提升市场韧性和活力;全面深化债券科技监管,完善符合债券特点的监管制度机制;全面深化管党治党责任落实,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扎实推动交易所债券市场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更好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构建新发展格局,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积极贡献力量。

▲证监会发布《证券公司场外业务资金服务接口》等4项金融行业标准

证监会发布《证券公司场外业务资金服务接口》《证券期货业机构内部接口账户管理》《证券期货业机构内部接口资讯数据》《证券期货业信息系统渗透测试指南》4项金融行业标准,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下一步,证监会将继续推进资本市场信息化建设,着力做好基础标准制定工作,促进行业信息交换、信息安全等领域标准研制,不断夯实科技监管基础。

▲摩根大通:此次地震对土耳其经济的影响料不像1999年地震那样严重

摩根大通在研报中表示,土耳其地震造成了大量的生命损失,并将产生重大的经济影响。但与1999年相比,此次地震对土耳其经济增长的影响可能不那么明显,因为受灾地区的工业密集度较低。风险在于2023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将走弱,但重建活动应会导致第二季度和2023年下半年经济反弹。重建经济需要更大的财政支持,预计土耳其预算赤字增幅将达GDP的1%。地震对通胀的影响尚不清楚:尽管1999年地震对通胀没有影响,但随着财政刺激的增加,中期通胀存在走高的风险。地震造成的物理破坏直接成本可能达到GDP的2.5%。预计土耳其经常账赤字将扩大到GDP的0.5%,但国际援助将弥补其货币压力。


 

▲重要指数表现:10日,两市股指低开低走,盘中弱势震荡下探,创业板指、科创50指数跌约1%;两市成交额小幅萎缩,全日成交不足9000亿元,北向资金净卖出超30亿元。截至收盘,沪指跌0.3%报3260.67点,深成指跌0.59%报11976.85点,创业板指跌0.96%报2545.16点,科创50指数跌1.19%;两市合计成交8928亿元,北向资金净卖出33.74亿元。

▲行业指数表现:申万一级行业板块中,社会服务、轻工制造、综合等板块涨幅居前,有色金属、电力设备、煤炭等板块跌幅居前。

▲估值变动:10日,上证综指PE(TTM,剔除负值)上升至14.29倍,历史分位数上升至83.61%;沪深300指数PE(TTM,剔除负值)上升至13.06倍,历史分位数上升至45.49%;深证综指PE(TTM,剔除负值)上升至28.59倍,历史分位数上升至57.79%。


 

▲年内定增市场明显升温 多个项目获机构热捧

2023年以来,定增市场明显升温。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2月初,按照预案公告日统计,年内共有35家公司发布定增预案,相较于2022年同期增长超八成。从定增目的来看,主要是为了项目融资、补充流动资金及收购其他资产。业内人士表示,定增市场的升温与二级市场的表现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在二级市场回暖的背景下,机构参与热情不减,叠加经济复苏趋势明显、上市公司未来业绩展望偏积极,预计2023年定增市场发行节奏及募资规模将同比上行。(经济参考报)


 

▲乘联会崔东树:1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处于低位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11日发文称,1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38.9万辆,同比下降7%,环比降48%。今年以来由于锂和镍等原材料涨价导致动力电池价格上涨的速度大大出乎业内预期,因此在动力电池涨价后的车企压力非常大,只能通过涨价来缓解成本压力。1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25.7%,较2021年1月17%的渗透率提升8.7个百分点。1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处于低位。今年的渗透率也是会逐步提升。

▲南宁房贷年龄期限可延长至80岁

11日,南宁楼市多个楼盘对外宣称“住房按揭贷款年龄期限可延长至80岁”,向南宁多家银行求证后了解到,该项房贷政策确有其事,目前已有部分银行在执行该项政策。当天,大唐地产、龙光地产、银光地产、绿地集团等多家房企的相关营销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均称已知悉该项政策,个别房企明确表示“已在跟进”,近期旗下多个主力楼盘将与合作银行推出类似房贷政策。(南国早报)

▲上海护照申请人数创历史新高,出境游或将在“五一”假期大爆发

沉寂了整整3年后,中国的出境团队游业务终于迎来曙光。随着出境跟团游的重启,市民出境旅游需求快速增长,全国多地出入境管理部门业务量明显上升,护照申请迎来高峰,也是出境游需求复苏的一大信号。据美国驻华大使馆签证中心官网显示,选择上海签证办理点,美国的B1商务签证和B2旅游签证面试预约申请已经排到七月。在上海、广州这两处的美国签证办理点,截至7月31日都显示没有空余名额,八月九月暂时不能预约。(每日经济新闻)

▲北交所融资融券交易业务于2月13日正式启动

北京证券交易所融资融券交易业务于2023年2月13日正式启动,届时已取得北交所融资融券交易权限的证券公司可以接受投资者委托,向北交所进行融资融券交易申报。融资融券标的股票名单和可充抵保证金证券名单将通过北交所“信息披露-融资融券信息”栏目公布,方便投资者查询。

▲国际机构预计中国经济将提振全球经济增长

高盛集团网站近日发布报告说,预计2023年中国4个季度经济平均增速6.5%,中国经济加快恢复将提振全球经济增长。报告指出,到2023年年底,中国经济加快恢复与内需复苏或推动全球经济增速提高1个百分点。报告说,全球经济增长前景日趋明朗,中国经济复苏节奏加快、全球金融拖累因素逐渐消退以及欧洲天然气价格走低等因素,促使高盛集团上调全球经济预期。报告认为,中国经济将通过内需、出境旅游和大宗商品3个渠道为全球经济增长带来直接的积极影响。预计今年中国内需将增加5%,带动部分亚太地区经济体经济增速提高约0.4个百分点。(新华社)

▲外媒:拜登政府计划完全禁止对部分中国科技公司投资

据路透社报道,3名消息人士称,拜登政府计划完全禁止对一些中国科技公司的投资,并加强对其他公司的审查。中国外交部此前表示,美方有关做法有损国际社会对美国营商环境的信心,也将会反噬美方自身。报道称,有两名消息人士称,预计该禁令将适用于一些与芯片生产领域相关的投资。消息人士还称,美方即将出台的规定可能会延伸美国去年10月针对向中国出口人工智能芯片、芯片制造设备、超级计算机等实施的新限制措施。 (环球网)

▲美国企业1月宣布裁员超10万,创下2020年以来的新高

据美国就业咨询公司“挑战者”日前发布的报告,今年1月,美国企业裁员人数创下2020年以来的新高。数据显示,美国企业1月共上报裁员102943人,是去年12月的2倍多,比去年1月增加了440%。数据还显示,科技行业裁员占比高达41%。(每日经济新闻)

▲全球多所高校都要求学生远离ChatGPT

ChatGPT已经被纽约市和西雅图的一些公立学校被禁止,其他多所大学宣布计划减少居家测试,增加书面论文以及口语考试。 澳大利亚、印度、英国的多所大学也限制学生使用ChatGPT,尤其是在校园内以及考试期间。专业人士表示,依赖AI工具完成作业,意味着放弃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降低学习效果,长此以往,对于整体的学术水平以及学术能力将会是很严重的负面影响。(财联社)


 

基金数据


▲股票ETF加速推陈出新,新方向基金密集布局

继去年21只股票ETF清盘后,2023年开年不久,就有7只股票ETF产品公告清盘,彻底退出了市场。而今年新发行的股票ETF还有10只,增强策略ETF、疫苗与生物技术ETF,稀有金属ETF、ESGETF等,多只新方向的产品陆续推向市场。同时,从新申报的ETF产品看,多只投向海外市场的跨境ETF、工程机械ETF、财富管理ETF等产品,也陆续被各家公募积极布局。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股票ETF市场的推陈出新、优胜劣汰,是时代和行业发展的必然,也是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只有那些反映了投资者需求变化、经济形势变化或政策监管要求等产品才能更具生命力。(中国基金报)

 

▲国内千亿私募巨头在美股市场的最新持仓曝光

千亿私募景林资产的海外子公司景林资产管理香港公司日前向美国证交会提交了截至2022年底的美股持仓记录。截至2022年四季度末,景林资产管理香港美股持仓市值16.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0.99亿元),较前一季度末的14.73亿美元有所增长。

在去年四季度,景林资产新进了台积电、陌陌、雾芯科技等,增持了金沙集团、东南亚网约车巨头Grab、脸书母公司Meta、拼多多、晶科能源等,但是减持了阿里、贝壳、Lululemon等,清仓谷歌母公司Alphabet、苹果等。到去年四季度末,景林资产管理香港美股第一大重仓股为拼多多。

景林资产整体对中国经济和消费复苏保持较乐观的态度,认为今年市场是一个值得期待的双击之年。(中国基金报)

 


基金要闻


▲首批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名单公布

据澎湃新闻报道,中国理财网发布的信息显示,首批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名单发布,有工银理财、农银理财、中邮理财3家理财公司共计7只产品。工银理财透露,在产品形态上,都是最短持有期产品,设置不同期限“锁定期”,长期投资封闭运作,向投资者分享经济增长红利。在投资风格上,根据期限不同,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在年化3.7%至5.75%之间。

 

▲证监会同意“基金E账户”APP公开试运行 已在各大手机应用商店上架

证监会近日同意中国结算启动公募基金账户份额信息统一查询平台暨“基金E账户”公开试运行。“基金E账户”APP已在各大手机应用商店上架,试运行期间投资者可通过持有基金的基金管理人获取邀请码进行注册使用。“基金E账户”为个人投资者提供公募基金账户及份额信息的“一站式”查询服务,旨在解决广大中小投资者遗忘账户、查询繁琐等行业服务痛点。后续,证监会将督促中国结算持续做好“基金E账户”的建设运营工作,不断优化与拓展系统功能,适时正式上线,为广大公募基金投资者提供更为便捷优质的服务。

 

▲多位知名基金经理纷纷卸任旗下管理的部分基金产品

2月以来,鹏华基金王宗合、信达澳亚基金冯明远、前海开源基金曲扬等多位知名基金经理纷纷卸任旗下管理的部分基金产品,交由此前共同管理产品的其他基金经理进行管理。

业内人士对此表示,基金经理“减负”卸任在管基金产品,可能是出于工作安排调整、工作变动等原因,但是也有不少基金经理希望自己在产品管理方面能够更加聚焦。

 

▲增持收购并举 券商大力布局公募基金

券商人士表示,各路机构都想入局公募基金行业,这意味着竞争将更加激烈,如何解决收益不确定性、产品形态趋向同质化等问题是关键。自“一参一控”限制放开后,券商加大了对公募基金的控制程度。此前,国泰君安证券将持有华安基金股权比例上升至28%;天风证券受让恒泰证券股权,成为恒泰证券第一大股东后,也间接控股了新华基金。目前,券商系公募中国金基金、富安达基金均提交了股权变更申请。(上海证券报)



公募星选30专栏


▲优化综合金融服务模式 券商积极迎接全面注册制

股票发行注册制将在全市场推开,从多家证券公司获悉,作为资本市场的“看门人”,券商正积极优化综合金融服务模式,及时答疑客户,调整组织架构,广聚专业人才,以全新的姿态投入到全面注册制改革中。(中国证券报)

 


水星价值投资观察


▲平安银行成首家接入二代央评系统的全国性股份制银行

日前,平安银行顺利通过了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组织的“央评系统验收评审”,成为首家获得二代央评系统验收通过的全国性股份制银行。

平安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央评系统是保障信贷资产质押贷款和央评工作顺利开展的技术支撑,该行将紧抓此次接入央评系统的契机,进一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



 

保险数据


▲财产险或进一步增长 人身险拐点可期——2023年保险业展望

中国银保监会近日公布了2022年保险行业数据,保险行业共取得原保险保费收入46957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4.58%,保险金额增长12.63%,保险赔付支出同比下降0.79%。其中,财产险呈快速增长趋势,寿险改革仍在进行中,保费增速放缓。

展望2023年,人身险行业快速增长可期,车险保费增速进一步加快,保险监管仍将延续严监管、补短板的思路。同时,保险资金将加大对国家战略和企业的长期融资支持力度,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将不断增强。(经济参考报)

▲保险资管业协会:2022年产品登记规模10507.21亿元 股权投资计划数量规模双增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简称“保险资管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协会共登记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保险私募基金529只,同比减少5.37%,登记规模10507.21亿元,同比减少6.78%。  其中,债权投资计划485只,规模8711.78亿元,数量、规模同比分别减少8.14%、9.90%;股权投资计划23只,规模577.15亿元,数量、规模同比分别增加64.29%、8.76%;保险私募基金21只,规模1218.28亿元,数量、规模同比分别增加23.53%、13.75%。(中证网)


保险要闻


▲两部门:金融资产按照风险程度分为五类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已于2020年3月17日经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2020年第1次委务会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3年7月1日起施行。《办法》提出,商业银行应对表内承担信用风险的金融资产进行风险分类,包括但不限于贷款、债券和其他投资、同业资产、应收款项等。表外项目中承担信用风险的,应按照表内资产相关要求开展风险分类。金融资产按照风险程度分为五类,分别为正常类、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后三类合称不良资产。


 

尚未登录,请 后再评论
发表
  • 当前帖子暂无评论
持牌机构 / 强大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