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策略
泓湖投资:国内方面,经济未现自发性改善,但在政策、出口和海外需求支撑下,旺季或获支撑。不过需警惕内需政策透支、“抢出口”透支海外需求及国际贸易冲突等风险,保持灵活应对。海外方面,美国经济基本面良好,乐观预期或延长高增长。新总统政策或冲击经贸格局,但细节不明,持续关注政策动态。
凯丰投资:中国经济展现出较强韧性与结构优化特征,消费市场呈现分化趋势,房地产市场出现筑底信号。货币政策较债券市场预期的节后宽松而言偏保守,资金面成本高企叠加AI带来的情绪回暖推动长端利率上行,债券市场出现回调。展望后市,阿里等大厂的云服务部分估值修复到相对合理的位置,非AI的部分仍旧需要等待经济数据的进一步确认。而新的行情变化亦需有新的叙事出现。同时,需要注意外部风险或在逐渐累积。
超长期价值策略
金斧子资本:随着特朗普再次担任美国总统,国际竞争和贸易冲突大概率加剧。但是国内各项政策仍有发力空间,将进一步配合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发力扩消费和促投资。短期大市牛熊可能难以判断,继续坚持自下而上寻找业绩稳定、分红比例高、股息率高、均值回归有催化机会且依然成长的行业及个股,超越短期牛熊判断的迷思,寻求稳健的确定性投资机会。继续看好消费、能源、矿产资源等抗通胀能力强的行业,特别是其中具备客户绑定粘性高、低成本等竞争优势的行业龙头企业,同时也持续看好金融、电讯、医药等低估值、高分红品种。
景林资产:2024年4季度实际GDP同比增速从3季度的4.6%超预期反弹至5.4%,好于市场预期的5.0%,可能与“以旧换新”和“抢出口”有关。特朗普加征关税带来市场波动,但对中美关系预期似有缓和。特朗普对华关税的实际力度好于市场此前的悲观预期,市场对极端贸易战的担忧有所缓解。未来中美博弈仍将持续,重点在于双方谈判的进展和政策的灵活调整。
华安合鑫:受益于DeepSeek催化,AI从上游芯片,到云服务各个环节,再到下游应用的相关股票持续上涨,整个月都没有较大级别调整。A股市场以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科技相关板块也涨幅巨大,地产链的相关个股也有筑底的迹象,但消费板块表现依然是偏弱。可以说,中国科技公司取得的突破,首先带动了中国科技股的重估,而新的潜在经济增长领域的出现,也增强了整体宏观经济见底回升的信心,可能会拉动其他估值洼地股票的进一步修复。
静瑞资本:随人工智能技术突破向产业链扩散,从硬件到应用端的价值转移将逐步显现。这一技术扩散的影响才刚刚开始。但需清醒认识到,技术突破本身并不等同于商业成功,最终仍需回归现金流与股东回报的验证。年初至今科技板块整体涨幅显著,但可能已进入分化临界点。科技之外,更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经济整体企稳的迹象。随着库存周期触底、地产销售边际改善,市场对“极端悲观预期”的修正在蔓延。当前中国资产吸引力源于数年来持续下跌导致极致的风险定价错配。横向对比,A股与港股估值仅为发达市场一半,隐含收益率显著高于全球均值;纵向看无风险利率持续下行,股票资产风险补偿升至历史高位,背后是市场对长期问题(如人口结构、地缘风险)的过度折现。当价格中悲观预期已充分发酵,而潜在的修复动能尚未计价时,“承担风险”本身已成为收益来源。需警惕的并非已知风险,而是为规避风险支付过高代价。
勤辰资产:在政策转向但是通胀没有明显起来之前,2025年投资聚焦景气资产:AI,部分出口产业链及受国内补贴的汽车、家电、3C产品等。这轮中国资产重估核心是两个要素:打破美国科技垄断和中国AI资产重估,特别是在同样模型能力下,参考上一轮移动互联网,市场普遍认为中国企业在AI应用领域落地能力更强。同时中国制造业正经历着从单纯的产品出海向产能出海的转型,当产能向其他地区转移时,相应的中间品出口会被带动起来,所以也值得市场期待。现阶段持仓互联网的原因一是仍看好内需政策,二是从全球资产比较角度,部分格局好的互联网企业性价比优势凸显,特别是中国在AI领域的突破或将带来互联网企业价值重估。
远望角投资:美股在2月份出现显著调整,一方面是由于党派内部纷争影响市场信心,一方面市场也担心川普减少政府支出、加征关税的政策将引发经济衰退。市场的情绪有时候有些戏剧性,反映美国制造业景气的卡特彼勒、反映美国总体消费的visa和万事达卡、反映可选消费的希尔顿和万豪等股票基本上还倔强地站在历史高位上,但是唱衰衰退的声音已经让包括科技成长股等部分股票下挫了不小的幅度。在这个不确定的过程中,需要再观察与思考。
正心谷资本:维持比较乐观的态度。目前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不到1.7%,银行定期存款收益率也不到2%。也就是说想实现3%以上预期年化收益,二级市场是回避不了的选择。目前仍然可以在市场上找到一些低估的好生意投资机会,这些投资标的潜在预期回报率比较高,即使短期有波动,长期确定性是比较强的。继续坚持“低估价格买入好生意”的投资理念,深入研究并等待投资机会。
高信百诺:展望后市,两会召开,消费板块和基建相关领域有望受益。中长期资金入市政策的实际执行效果将成为市场关注焦点,增量资金入市规模可能对市场走势产生重要影响。美联储后续货币政策调整(如降息节奏)可能对全球资本市场产生较大影响,需密切关注美元指数和人民币汇率变化。此外,3月为季末月,资金面可能面临季节性紧张,市场分化可能加剧部分高估值板块存在回调压力。此外,部分制造业龙头企业在对外市场拓展和产能出清过程中展现出优势,业绩预告显示盈利增长,为市场提供了基本面支撑。
文多资产:从历史来看,因为特殊的投资者结构,港股熊牛转换比A股要敏感得多,也早得多。譬如2003年4月港股已见底,而A股拖延到2005年6月才见底(此时港股已上涨近70%,此阶段跑赢上证一倍多);而2013年6月开始得最近一轮A股整体牛市,也比港股晚了一两年,2014年中指数行情开始前,受益于互联网+的腾讯已在过去的两年半上涨200%多。值得庆幸的是,尽管历次A股牛市都较港股来得晚、来得急,但最终涨幅均远超港股。
成长价值策略
毕盛投资:2月中国港股市场和A股市场走势出现巨大分化。港股成分中科技类公司占比更高,因此更受益于由 DeepSeek 带来的对于中国科技资产的重估。同时,港股市场也由于较低的估值水平,承接了来自大陆南下资金和国外资金的流入。这样的资金流入在新兴市场是非常可观的。相比之下,可以看到2月国际资本从之前热门的印度市场大幅流出,流出金额约为 40 亿美元。
聚鸣投资:今年以来地产销售还不错,尤其是二手房,上海二手房成交价比挂牌价的折扣在缩窄,然后挖掘机和重卡的销售有点超预期。微观层面上有一些好的迹象,希望经过3年多的经济增速下行后能够迎来止跌回升。
石锋资产:关注以下板块:1)高股息板块:国内10年期国债收益率处在1.6%的历史低位,高股息板块依然是超过现金配置的选择。2)科技板块,尤其是AI板块。3)顺周期:逢低少量配置。4)美股:特朗普上台后密集的政策发布。5)中概股:中概股2024年盈利和回撤几次。
冲积资产:支持过去两年美股一路高歌猛进的两个大的叙事:其一美国经济全球相对最好,即便经济数据走弱,也可以期待美联储降息(bad news is good news);其二美国科技公司全球一枝独秀,引领全球。这两个叙事逻辑在现阶段都部分被打破,引发全球资金的再配置。AI产业已经入新的阶段,国产算力链、端侧和应用是最值得关注的领域。另外,反内卷是两会另一个重点讨论的方向,可能也是贯穿全年的另一条投资主线。诸如光伏、化工等领域也具有一定的重估空间。
望正资产:自2021年年初以来,市场已经进行长达4年的调整,虽然其中有阶段性的结构性机会,但市场整体还是处于较为悲观的估值定价体系中。对比海外市场,技术创新的宏观叙事演绎得如火如荼,中国在这一轮技术创新浪潮中也占据了相应的地位,但这并未被市场充分定价。Deepseek横空出世,低成本高性能开源模型推动科技平权;先进半导体制程取得突破,科技飞轮形成闭环;民营经济发挥关键作用,互联网大厂重启资本开支周期,三重奏共鸣激荡,中国的核心科技资产有望崛起。
相聚资本:此次AI行情的迸发中,互联网相关的股票表现突出,主要逻辑之一是引入DeepSeek后所带来的价值重估。有短期实实在在的利好,也有对远景乐观的想象。也就是说,本轮行情是推手是建立在对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乐观预期上,人工智能行情能走多远,指数空间几何,取决于市场对此的想象空间还有多少。
睿璞投资:2月国内的市场表现更多是信心和估值的恢复,以及流动性宽松下对热点主题的交易。过去国内市场表现落后于全球,估值处于全球资产洼地,主要原因是大家对美国等市场的追捧,以及对中国远期发展的担心,而春节后的一系列事情在逐步扭转这种预期,外资逐步流入中国资产。
商品策略(CTA)
象限资产:全球市场环境仍处于不确定性的阶段,特朗普接连发出征加关税政策意见,虽然大部分关税政策并未真正落地,但美国社会对关税不确定性的担忧已广泛存在。美国通胀数据出现反弹迹象,市场因此继续减弱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在高利率的经济环境下,近期美国房地产、消费者信心、服务业活动普遍走弱,市场开始关注美国经济的下行风险。另外,围绕俄乌问题美俄乌欧将进行角力和博弈,目前美俄对于俄乌冲突达成共识,仍需进一步关注谈判结果。
均成资产:2月南华商品指数下跌0.28%,产品主要盈利板块为油脂油料板块,主要亏损板块为化工板块。2月中国黑色金属整体震荡,锰硅价格先涨后跌,线材资金流入较为显著;贵金属板块震荡上行,黄金和白银都有资金流入,中上旬随着关税风险升级,避险情绪不断升温,推动贵金属价格上行;2月,中国煤炭价格整体震荡,持仓上行但价格下跌显著。两会后,应持续关注美国后续关税政策。
会世资产:二月份大宗商品市场延续波动格局,价格中枢微幅下移,品种间走势分化显著。近期海外经济景气度持续走弱,叠加特朗普政府重启关税威胁,市场风险偏好显著回落。国内方面,尽管处于传统淡季,但2月制造业PMI环比回升3.2个百分点至52.6%,重回扩张区间,显示经济呈现温和复苏态势。政策层面维持稳增长基调,叠加市场对2025年新质生产力相关增量刺激措施的预期,当前商品市场虽避险情绪压制,但随着政策效能逐步显效,供需格局或将迎来重构机遇。
套利策略
上海悬铃:近期可转债供需结构持续趋紧,2月无新发转债,4只转债退市,存量转债数量小幅下降。而以公募基金为主的机构投资者持续加仓转债,为转债估值提供了较好的支撑。春节前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等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将为权益市场带来增量资金,对于股市及转债市场中长期具有积极意义。后续市场会延续目前企稳向好的预期,活跃度也将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这些对于转债定价类策略和股债轮动策略都是比较有利的市场环境。
泓倍资产:特朗普第二届新政旋风无疑是本月商品市场关注焦点。对铝材和钢铁征收的25%的进口关税水平已经突破1.0贸易战的水平。在铜进口关税尚未确定的情况下,美铜和伦铜以及沪铜的价差已经拉到8%的历史高位,吸引很多LME贸易商尽力在关税宣布之前运铜到美国以获得这部分价差利润,纽约和伦敦之间的黄金价差也同样处于历史高位。上海原油和伦敦布伦特原油之间的价差2月逐渐收敛。展望后市,预计随着特朗普关税贸易战的进一步升级,跨境套利机会将进一步增加。
展弘投资:本月由于节前Deepseek的发布带动港股市场科技股与美股市场中概股大涨,节后国内股市科技股板块大涨,带动股市成交量有再次回到1.5万亿以上,从而使股指跨期套利、AH股套利等策略交易机会变多。未来将不断优化现有策略,并继续开发更多种类的套利策略,努力为投资者捕捉全市场的各种错误定价带来的交易机会。
债券策略
复熙资产:1月CPI同比上涨0.1%,前值0.2%;PPI同比下降2.3%,与前值持平。1月份社融增量为7.1万亿,创下同期新高;M1同比增长0.4%,在新的统计口径下由负转正,M2同比增长7.0%,剪刀差继续收窄。本月LPR维持不变。2月资金整体维持紧平衡状态,跨月最后一天央行增加投放。债市震荡上行,10年国债活跃券收益率由月初1.62%上行至月末1.73%。
合晟资产:需要观察的重点开始由刺激政策强度和范围转换为微观投资扩大情况。微观层面来看,地产市场成交量和价格走势表现依然较弱,但有低位企稳迹象,政府开始利用专项债进行土地收储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稳定。货币政策层面则有边际偏紧迹象,加之去年央行持续提示市场长端利率风险,加之市场风险偏好提升,预计后续利率多头阵营可能出现分化。
垂云私募:目前基本面及信贷数据显示经济仍处于筑底阶段,短期利率变动取决于流动性变化,预计3月份流动性压力较2月小幅缓解,但难以大幅宽松,债市将维持振荡格局,预计1年期国债在1.3%-1.6%之间波动,10年期国债在1.6%-1.8%之间波动。信用债方面,3月资金面或边际转松,理财规模延续弱增长,短久期品种的确定性和修复空间大于中长久期品种,中长端机会尚待观察,关注央行态度是否转变、权益市场表现等。
岚湖基金:国内利率层面,人民币国债收益率继续反弹,汇率震荡下行。受经济基本面复苏预期以及科技产业信心提振的影响,10年国债收益率反弹,同时受国内利率抬升与中美权益市场表现分化,美元兑人民币汇率震荡下行。2025年以来,对经济的悲观情绪被许多标志性事件冲淡,股债跷跷板效应再次出现,利率方向的变数在增加,短期而言尚未看到科技浪潮引领物价修复、就业改善、经济修复的明确路径,但长期来看,预期、愿景和信心都在改善,应对长期利率保持敬畏之心。
守朴资产:2月以来,债市明显调整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资金面持续偏紧,国债全线负carry;二是央行关注稳汇率、防空转及防范利率风险,货币宽松预期落空;三是Deepseek带来的中国科技崛起叙事带动权益市场“科技牛”,风险偏好提振在一定程度压制债市情绪。债市定价最终要回归基本面,新旧动能转换并非一蹴而就,当前内需不足、外需不确定性增大、通胀低迷、社融信贷开门红可持续性仍待观察背景下,基本面尚不支持债市转向,货币政策基调仍然是“适度宽松”,在经济基本面未明显改善之前,债市行情较难出现趋势性逆转。后续关注央行货币政策态度、资金面是否会持续偏紧,此外若股市超预期上涨,预计将继续压制债市表现。
盈怀基金:本轮央行通过抬高银行间资金价格的方式,提高债券持仓成本,进而使无法承受负carry的机构被动减持,引导短端利率上行,再通过曲线形态传导至长端,最终达成抑制长端利率过快下行的政策目的。信用债市场,随着利率调整,信用也出现一定调整压力,流动性偏弱的城投定价开始回到4%出头。考虑绝对收益中枢,整体系统性配置价值一般。海外市场的性价比明显高于境内,在春节前海外部分城投收益率一度超过15%,虽然节后海外收益率出现大幅修复,但从配置上仍有较好性价比。
可转债策略
纽达投资:政策利好预期升温。货币政策方面,鉴于美联储处于降息周期,国内降准降息空间打开,宽松流动性环境将为权益市场提供支撑。国际方面,俄乌停战若达成,将缓解全球供应链压力,稳定能源及大宗商品价格,中国基建企业或参与乌克兰重建;停战也可能推动中国与欧洲的经济合作,提升A股在国际资本市场的吸引力。权益向上趋势不改,优质转债稀缺性加剧。A股市场将迎来年报业绩预告披露高峰期,政策支持和业绩改善行业有望成为市场主线。在供给减少,需求持续旺盛的情况下,优质标的稀缺性进一步凸显,必将得到更多资金的青睐。
盈怀基金:当前转债性价比已经逐步降低。转债估值中位数相对过去几年已经在较高位置,从这个估值水平看转债已经不能算是一类便宜的资产;但同时估值短期也很难看到压缩的基础,因为转债估值有较延续性,同时现在的基础利率低并且当前权益市场活跃,每日成交量远大于去年低迷期,转债修复周期有显著缩短。除非发生超预期的黑天鹅事件导致转债的估值趋势调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