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员:
今年耳机市场有些下滑,但是公司有前瞻性布局,一季报和半年报指引都不错,前期新产品的布局比如VR取得很好的增长。总体上公司处在很好的赛道,通过部件和组装形成很好的协同,未来还是看好。
董秘:
歌尔每次在财报发布当天或者下一天都会组织电话会,大家多关注。大家关心几个问题,首先是半年报预告,有一块是投资收益,一季度增长比较多,这几天是下跌的,所以二季度的盈利预测中是不包括投资收益,但半年报是包含了一季度,所以我们是留了足够的空间,给予投资收益可能存在的波动。然后还有一些激励费用,在我们预测中也考虑了。上周末我们公布了长期激励,包括期权和持股计划,其他财务指标,一个是存货,120多亿的数据是比较正常的,2020Q4存货是92亿,环比下降了30多亿,然后Q1是正常和良性水平。RD方面,公司比较注重,一直是比较强的,2020年是6.12%处在行业前列。2020年的资本支出金额比较大,Q1是17个亿,未来还是保持比较高的水平。募集资金现在用的也不多,支出方面是支撑我们业务的增长,总体的ROE也是保持较好的投资回报率。
董事长:
2020年不平凡,疫情对总体经营环境影响很大,一季度还处在疫情中,但我们增长不错,上半年也很好,展望全年看我们今年是成立20周年,估计能到100亿美元的收入规模,在全球电子行业看还是领先的,在供应链有话语权,也存在规模优势。歌尔发展到今天,思考原因,从创立之初就树立了今天的特点,公司的战略总结起来是“垂直整合、柔性战略、零组件+整机”,从麦克风到喇叭,到蓝牙耳机,所以这个战略其实创业之初就形成了。歌尔的基因是声学零件产品,然后自制模具和自动化,现在每年上万套的设自动化设备,模具能做1500套,2004年就提出了大客户战略,怎么和国际领先的大客户进行业务绑定,现在看全球消费电子龙头都是我们的战略客户。现在零件变成了微电子、光学(AR、VR)、精密结构件、声学部件,然后整机包括耳机、手机、VR和穿戴这些。我们估计下游行业未来20~30年都还是有很好发展,公司有信心。
核心能力,制造以潍坊为中心,越南为辅助,已经做了8年布局,潍坊有1千万人口,职业学院在山东最多,我们能够吸引到更多人才。研发和市场这块是在全球招揽认为,2.2万专利,未来是每年4000项,可能进入到全球前十名。现在1.2万名研发工程师,制造工程师6000名,还有技术工程师1万多人,这是人才基础。我们很多产品不是简单的OEM代工,也有很多联合开发,以后这些电子产品越来越精密,制造的要求越来越高,自动化要做好,才能满足客户需求。公司有一个强大的自制设备研发能力,然后有2~3000人的自动化团队,未来这种自动化和柔性制造的能力会形成公司的核心优势。希望能够得到资本市场的支持,VR/AR未来可能上亿台的规模,数万亿的市场,公司是有机会的。
总经理:
零组件四个领域,一个是声学,然后拓展到马达,不仅是手机,还包括游戏手柄、手表,还有无线充电的模组产品,声学我们现在定义是一个大的电磁产品板块。手机马达这块我们认为比较拥挤,未来也找机会,然后无线充电我们也进展比较顺利,未来这是手机的标配。二个是光学,VR我们切入了主流的供应链,AR我们也在研发相关的光机以及显示模组,进展很顺利,有信息能够扮演一个主要的供应商角色。三个是微电子,在SIP领域我们已经拿到了多个客户的多个订单,SIP的成长是超过我们预期增长,传感器这块也在开发新的产品方向,微电子我们现在也在分拆上市。四个是精密结构件,包括注塑金属等,增加了一个软材料领域,比如橡胶、硅胶的电子部件和模组,这个是一个新的趋势;
整机是四个板块,AR和VR放在一起叫做MR,现在我们认为是到了爆发的前期,中高端产品的80%的市占率,主流厂商基本都在歌尔这边共同研发和制造。第二个是智能声学相关产品,包括耳机,今年上半年主流厂商的销售有所放缓,但是我们看到下半年景气会有所恢复,歌尔在这个板块出货量还是稳步增长,不仅苹果,安卓体系也在做。第三个是可穿戴设备,主要是手表,后面这个领域的成长空间也是很大的,大客户战略做了一些调整,未来会形成我们的主流板块;第四个是智能家居,这个领域比较大,品类多,比如游戏机的主机业务已经进入到实战状态,对运营和精益制造的要求高;
Q&A环节:
1、细分业务的毛利率情况?是否收到原材料涨价影响?
看毛利率变化主要是销售结构,整机的销售额占比提升,导致综合毛利率往下走,单从细分产品看毛利率看是往上的,公司的整体的营业利润率也是上升的;
2、airpods这块的具体份额?
公司和客户有保密协议,具体数据不方便讲,但地位是上升的,未来更新换代的产品公司也将保持很强的供应地位;
3、2021~22年关于VR这块的出货量预期?后面需求大规模爆发主要的限制在哪里?
增长预期会比较快,没人能想到今年Q1能卖的这么好,现在都是缺货,明天我们认为就单个客户来说有50%的增长,行业可能速度还会超过50%(针对主流厂商)。我们以每2年为一代来看,可能是100%以上增长;AR产品,大部分的厂商还没出产品,增速比较快,但最初的量不会那么大。这两块加起来,足以带动一批产业链企业的高速增长;
VR的发展主要是靠生态,内容,以及和硬件的协同。硬件过去的瓶颈,比如渲染的速度跟不上导致眩晕,还有一些人体工学的设计造成头戴体验,现在解决了还需要内容,未来生态建立是关键;
4、一季度增长的具体驱动?耳机稼动率?
声学的增长主要是来自于pad,超过预期,然后整机这块是VR的带动下,可能受益于疫情,也可能是行业的爆发,家庭需求很多。耳机这块,一季度TWS还是高速增长,行业认为二季度可能调整,我们也认同。现在耳机的稼动率比较高,和Q4差不多,然后不能单看1个产品的稼动率,因为不同产品线是可以切换的,要看整体的稼动率;
5、和华为造车方面的合作?
我们和华为在多个方面都有合作,在造车方面不宜讲的太多;
6、VR这块组装有先发优势,其他同行会跟进,我们优势在哪?
前面讲过,未来量上来组装一定会有二供进来,不回避这问题。这个产业是不容易做的,首先能不能做好的自动化制造,来为客户的产品生产提升效率、保障质量,需要时间积累;其次,做整机我们是零整协同,垂直整合,效率更高,客户也非常看到这一点,不是每个厂商都具备能力的,形成了一个的进入门槛;然后技术层面,比如ODM这块我们积累了很多专利,公司欢迎友商进来把这个行业做大,但有信心来在下游爆发的过程中实现更高的增长;
7、可穿戴产品的发展前景?
以前手表都是一些年轻人用,以后如果转换成一些健康监控,比如老人的血糖、血压监测这些,功能整合进去那么市场会打开很多,所以我们认为这个空间是很大的;
8、VR代工这块不同客户的毛利率?定价方式?
毛利率不方便透露,然后定价模式,有BOM、费用人工,然后共同组成了一个报价。然后自己的供应链管理水平,以及生产效率,都会体现在毛利当中;
9、安卓系的TWS耳机的体量以及盈利能力?
目前体量没有IOS体系多,但未来2年可能会比较接近,安卓的成长会更快。盈利能力方面,关键看规模以及效率,随着量的增长盈利能力往上走,我们未来对安卓产品的盈利预期并不会低于IOS体系;
10、VR产线的扩展进度以及量级?
按照客户要求在进行当中,有信心;
11、VR的毛利率不高是因为零件自供率较低?
不认同,我们以前没有提供过VR的盈利能力指引,现在这个产品的毛利率确实在往上走,一方面有垂直一体化的贡献,另一方面也有制造效率的提升。
来源:调研纪要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转载众多,无法确认真正原始作者,故仅标明转载来源。本文所用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立即删除内容!本文内容为原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