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金斧子,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当前位置: 首页 > 私募社区 > 【水星旗舰FOF观察】邓晓峰最坦诚的分享:公募行为模式将转变,这些行业存在机会
【水星旗舰FOF观察】邓晓峰最坦诚的分享:公募行为模式将转变,这些行业存在机会
2021-05-21
1925
1


【编者按】水星旗舰FOF由金斧子创始人兼CEO张开兴担任总负责人,结合金斧子团队近10年来的一二级市场产业链的深度研究经验,专注挖掘可持续性投资机会,帮您做“最恰当的价值投资”。水星旗舰FOF以“定性为纲”的正确价值观精选优秀的基金管理人,时刻保持对宏观、行业、估值、风格、个股的深刻洞察,努力争取在对的时间帮助客户配置正逢其时的大白马、小白马、黑马等各具特色的价值投资基金。最后,为投资者获得“长期业绩可喜、中期风险分散、短期业绩可期”的“价值投资指数级”投资机会。


邓晓峰最近在一次内部演讲中,分享了他对于公募基金发展趋势、自己的持仓结构、港股和A股的市场观点、以及对多个细分行业的观点等,可谓是其最坦诚的一次分享。其中干货多多,值得细细研读。


1.公募基金还在扎堆强共识性行业,资金向头部大基金集中的趋势或许已在后期

公募基金的行为模式还在延续2016年以来的思路,还在强共识性的行业扎堆。这些所谓好赛道行业连续多年的稳定成长,带来了赚钱效应,造就了一批大规模基金,但挑战是这些标的估值已经较高,增长压力增大

到目前为止,大多数去年6月以来发行的百亿基金都收益不高,如果接下来还是这样,市场可能就会面临流动性的问题。从全年6月至今年1季末,除个别明星基金经理(比如葛兰、张坤、刘彦春等)的规模还在增加,其余很多都在缩减,即使是医药消费主题的基金规模也有所缩减。过去几年资金持续向头部公募基金经理集中,现在可能有点走到后期了。

我在2007年已经管理资产规模达到400亿了,当时我们的公募产品占市场流通的2成,影响力非常大,后来经历了2008年市场大幅调整和2009年反弹后,市场变得更加偏好小市值标的,大规模基金的管理难度增大,这是公募行业开始出现了一批小行业的小规模明星基金。2014、2015年大基金特别惨,很少有百亿基金。我担心未来几年可能会重走这条路。

 

2.目前维持高仓位

目前我们维持了较高的仓位,其中上游原材料%持仓,信息技术%仓位,可选消费(主要是汽车)%仓位,制造业中的工业企业10%仓位,医疗保健行业%仓位,能源行业占5%仓位。

高仓位的原因是仍有较多投资机会。下一步会重点关注香港上市的互联网公司。二季度在整个市场中调整最多的在美国上市的互联网企业和部分受到影响的香港互联网公司,有些公司已经处于历史估值低位(比如、等),但市场情绪估计还没释放完全,预计还有十几个点的调整。如果后续他们依然受到外部冲击而调整,互联网即将进入一个很有兴趣的阶段,下半年我们就会增配。

去年我们减配了消费和海外互联网,增配了上游资源品行业和细分制造业龙头的小市值公司。美国制裁中国的过程中,导致年初时,运营商(中国)、小、中受挫,迎来投资机会。年初,我减配了A股和美股,增配了H股。目前配置中H股占比%A股占%,美股占10%

 

3.更倾向非市场主流共识的投资机会,消费医药等行业市场共识性太高

从行业角度看投资机会,以前的周期性主导正变为结构性压力,上游行业产能投放偏紧,需求侧或因为能源转型迎来变化。过去几年少数行业表现好,是因为估值水平提升快,这种情绪只会出现在少数行业基本面好,大多数行业基本面不好的情况下,而今年大多数公司的表现都比市场预期更好。

过去几年消费、医药、互联网、TMT、新能源这些行业表现很好,2016年之前机构投资者主要关注小市值且成长性好的标的,2016年开始机构投资者开始形成了买龙头的共识,之后投行业龙头的理念不断强化。但是,以消费医药为代表的行业,目前市场共识度太高。现在要对消费品行业谨慎,尤其是对高估值的调味品行业。

现在我会延续去年下半年的投资思路,弱化投资赛道,偏离头部集中,更主要从个股层面找机会。

 

4.下半年市场资金面可能会偏紧

今年1月份,市场资金面最好,公募基金私募基金规模快速增加。但这些新增资金没体现在A股的流动性上,因为同时有3000亿南向资金投到H股,结果呈现出国内存量资金博弈。春节后,市场迅速调整,公募和私募发行市场迅速变冷。存量博弈的情况下,市场还是在走过去5年的余波,资金还是集中在消费医药新能源,其他行业依然被冷落。今年上半年,上游周期性行业表现较好,其实主要是由非专业机构的资金推动的。预计下半年市场流动性略微偏紧,不会有大规模资金流入,甚至可能会出现资金从市场流出。

 

5.光伏行业将维持低配

去年下半年已经降到很低仓位了,光伏行业的市场共识太强、表现就会比较弱。钴企业去年几乎每家都有巨额融资扩产,今年下半年至明年可能会迎来产能大规模投放,组合管理上,反而是需要回避的。

 

6.汽车的电动化智能化会有比较好的机会

我们已经在二季度增配了。国内整车企业经过几年的探索,逐步打通了路径,明显比跨国公司准备更充分。现在我们布局中国汽车(智能化、电动化)行业,不管是整车还是零部件,都已经到了突破的窗口。

 

7.手机领域出现了品牌重新集中的现象,市场共识还不强

有的公司以前只做线上,现在线下也做的很好,还没有形成市场共识。

 

8.医美行业收益和风险不匹配

医美行业需求好,但很多公司的股价表现过头,现在这个时点,还有很多其他的机会,我不会投医美,潜在收益和风险不匹配。

 

9.原材料的需求驱动属性转弱,长期更看好铜

以前完全需求驱动,现在需求驱动不强,如果中国美国欧洲经济复苏, 对商品的需求推动也仅仅就是小个位数的增长。中国放不出供应量。短期我持谨慎态度。长期更看好铜,落后国家做城市化工业化需要铜,优先级和重量级会提升,这是战略性配置。

要把握周期行业的投资机会,一是要看其产品和产业渗透率所处的阶段。渗透率比较高的时候,周期性就很强;渗透率如果很低,但供应量很大,周期性也会比较强。二是看其供需结构。三是看其商品和服务的同质化还是个性化更强。同质化强,大部分工业品的周期性就更强;反过来,个性化越强,周期性就越弱。

 

10.A股未来几年缺乏大的整体向上的空间,但结构性机会较多

未来几年A股整体向上的空间受到抑制,这其中既有国内流动性的抑制,还有疫情因素。疫情一旦结束,欧美就可能开始围攻中国。但是,A股结构性机会还是很大的,因为A股内部没杠杆,日均成交额几千亿,存量资金大,会呈现一段时间低迷、一段时间结构性机会的特点,投资机会还是很多。

接下来一段时间反而是寻找好标的的好时机,经过几年的结构性牛市后,市场风格进入后期,后续市场调整会变大,市场调整下来后都是机会。未来即使有流动性收紧,盈利表现持续超预期的行业也很容易带来绝对回报。

 

11.今年出口企业和上游企业盈利会很好

今年做出口的上市公司盈利良好,因为出口拉动了外需,海外提价频率提高,外需价格传导机制比以前更顺畅了。国内制造业的投资意愿不强,制造业招工难,用自动化设备替代人工,可能导致长期的企业盈利分布不均。

偏上游的企业盈利今会比较好。国际形势不好,欧美推动重整弹性供应链,制造业搬出中国。假定在东南亚、南亚、拉美、东欧进行供应链重组,那么上游基础设施投资会增加。

 

12.今年港股的波动性会加大

港股今年的波动性肯定比A股大,可能会面临左右打脸,国内市场和美股市场任何一方跌,港股都会跟着调。但是波动也会给机构投资者机会。下半年H股的机会主要存在于互联网大公司、被低估的国企和制造业龙头等。


来源:投基手艺人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转载众多,无法确认真正原始作者,故仅标明转载来源。本文所用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立即删除内容!本文内容为原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尚未登录,请 后再评论
发表
  • 波动也会给机构投资者机会,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就好了
    2021-09-24 14:57
  • A股未来几年缺乏大的整体向上的空间,但结构性机会较多
    2021-05-24 16:35
持牌机构 / 强大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