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金斧子,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当前位置: 首页 > 私募社区 > 【水星价值一二级联合研究】方毅:数字“战士”
【水星价值一二级联合研究】方毅:数字“战士”
2021-06-11
2566
4

3月25日,杭州,天色微沉。翻翻晚报,城中消息莽莽安然——樱丛正浓,图书馆重启,市民口罩预约服务悄然下线——俨然凡常的工作日。不过,在“个推”创始人、CEO方毅和团队的日历表上,这个日子正待一场不动声色的仪式。


微型庆典在午后的小广场举行:切过“上市一周年”蛋糕,方毅领誓了入党誓词,进入最关键的表彰仪式。四十余块金牌,银铜各百,颁给助力“化疫为零”的“个医”团队。


“个医”之名颇有“典故”,一则是凭借“个推”数据技术的优势,二则是“最懂疫情的大数据团队”的调侃——1月19日,国家卫健委首次披露疫情当日,“个医”组建;1月20日,其率先与李兰娟院士团队合作;两月间队伍愈丰,“个推”七百余员工,近半数络绎加入。依托数据智能平台,这个“跨界团队”为精准防疫、靶向管理、有序复工复产提供了重要决策参考,同时也是杭州健康码“赋码引擎”的开发者。


庆典最末一项,“集体摘口罩”。主角除了靡战数月的人们,还有“个推”的吉祥物鲸鱼“小推推”,含着幽默的隐喻——方毅说,“创业就像水下的蓝鲸,庞大、低调,偶尔惊艳。疫情当前,正是它浮现的时刻”——腾跃与沉潜间总有波痕,一如这天的简明仪式。

每日互动(个推)创始人、CEO 方毅与个推吉祥物小鲸鱼


大数据的“预言”?


大数据不是抽丝剥茧的“本格推理”,却是出色的“预言家”:


初期,通过大数据的提炼与分析,寻找密接概率较高的人群,经实证,除零星地区外,“个医”的病例分布预测“几乎完全准确”;


1月下旬,基于溯源分析,方毅与李兰娟院士联合团队提出“无症状感染者”是防疫工作中的关键;


2月,联合团队又提示2月底将是输入病例高峰期,3月下旬全球疫情死亡人数将过万(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发布的实时统计数据,截至北京时间3月20日11时,全球新冠肺炎死亡人数破万);


3月初,“个医”联合团队预测全国本地病例将于3月20日清零,事实上,除输入病例及继发关联病例,本土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双清零”于3月17日;


“预言家”也有失误,好在“不准的都是好消息”。


方毅和团队曾认为国内疫情另有一重要压力,即返工、返学、返乡。不过,“实际情况要比数据推算的结果好得多,各地人群像‘同等浓度的盐水’,相互流通问题不大。”


至于流行病学调查与大数据的“分工”,方毅说:“线下的传统流调解决‘1’,大数据解决‘0.3’。”


“新冠肺炎的R0值约为2.3,也就是说,一个患者能传染2.3个人左右,多的情况可能有3-5个。在这里,‘1’就是‘拐点’,如果小于1,疫情快速收敛,大于1,则迅速上涨。一月下旬,我们判断的一个重要态势是,以无症状感染者为中心,下游带出无意识感染者,上游有隐性感染源。传统的线下流行病学调查,解决‘1’,大数据的作用则是找到‘0.3’。”


“0.3”得来不易。

疫情期间,方毅与“个医“团队靡战数月


两个月通宵达旦,“判态势,做预测;溯源头,找密接;助复工,看全球”。作为首个上阵的大数据团队,“个医”与诸多“国家队”并肩,辅助决策,参与实战及科研。


关于未来走向,“大数据”也有“预言”。方毅说,“根据大数据实证,温度与疫情的相关性不仅是猜测,而且有了结论,因此南半球正处于防疫的黄金期。我们曾推算,北半球疫情于4月20日达到顶点,如果各国防疫得当,有望在天气转暖后彻底结束疫情。不过,这种理想状态已是奢望。我们认为中国是第一波,欧美其次,亚非拉则将迎来更严峻的第三波疫情。”


套招或实战?


“大数据及‘智慧城市’,不是‘套招’,而是‘实战’。”作为杭州市企业复工平台专班和健康码专班成员,方毅直言,“疫情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城市拥抱数字化。”


“个医”团队绘出的百米级的网格地图,可窥得大数据的“实用”。

方毅工作照


网格风险等级以红、橙、黄、蓝、绿五色标示,街道可以精准监测其辖区,实现城市的靶向管理。事实上,疫情防控实践中,社区的“大数据+网格化”治理卓有成效。


方毅作了一个形象的类比:“大脑,主责思考、指挥和预判,小脑,保持协调和平衡,脑干,维系生命活动。城市的数字治理中,‘智慧大脑’指挥城市智能运行,为治理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数治小脑’是运动调节中枢,它灵活、实用、高效,可解决具体场景痛点,城市交通指挥系统就是典型的例子。脑干提供生命机能保障,例如市政服务中的‘网上跑’‘最多跑一次’等改革举措。”


此次疫情中,杭州在城市数字治理领域独占先机。“凭借此前的基础、人才,及原有的数字治理体系,使得杭州的防疫拥有真正的‘大脑’。”方毅称其为“新杭州速度”,“例如我们和阿里的团队在几小时内‘应征入列’,两天内迅速开发健康码,且战且改,正是‘大脑’的意义。”


事实上,城市数字治理的阶段和深度需逐层递进。在方毅看来,“首先是数字化;其次是数智,大数据的目标是为了找到关心的小数据,而不是为了收藏数据;再次是数治,结合场景和要素的落地和见效。”


防控疫情中的“实战”,一定程度上让大数据摆脱“阴暗的社会形象”。方毅告诉《中国青年》记者:“近年舆论对大数据的负面感知比较多,比如侵犯隐私、黑产数据等。事实上,去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已明确,数据是一种生产资料。近日关于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文件中,又将数据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传统生产要素相并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未来人类科技竞争中终有重要一席。”

方毅解读城市人口热力图


方毅的“金句”与“行程表”总是同样密集,哪怕在靡战数月之后。


自学生时代创业,从“备备”、“个信”,到“个推”率先在A股上市,当选第十届“中国青年创业奖”、入选第四批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2019年度风云浙商”、获2020年“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在个推,方毅的工位与同事们无异


几番跌宕,方毅总有令人忍俊不禁的段子——“将军赶路,不打野兔”“如果不难,要你干吗”“拼上半条命”“绝不跨出上阳台的第一步”……近日的杭州市政协会议上,他在报告中说“以绣花针式功夫推进大学生创业”,又登上了新闻标题。


不过,在“不透支”的工作原则上,方毅俨然“违规”了——“2月份每天工作16个小时以上,险些被女儿‘开除家籍’”。


晨夕疾行间,城市已熙攘如故。在醒来的时空与人群,“数据的故事”又沉潜噤默。世事汹涌,鲸潮有时。


来源:韩冬伊 中国青年杂志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转载众多,无法确认真正原始作者,故仅标明转载来源。本文所用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立即删除内容!本文内容为原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尚未登录,请 后再评论
发表
持牌机构 / 强大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