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茶很暴利”,这一点曾经是全世界的共识。
以日本为例,珍珠奶茶一词曾在2018年的《日本女子中学生高中生流行语大赏》中,荣登事务部第一名。2019年,“クザの資金源”(黑帮的资金来源)登上日本推特热搜,奶茶则正是令这些大佬们风生水起的重要来源。
为什么选奶茶?一名黑帮成员的回应囊括了奶茶业所有的暴利:没什么买卖比这个更好了。不需要什么特殊技术,不需要太多开业成本,两个人就能开店,包括房租和改装费,启动资金仅需200万日元(约12.7万人民币),一个月能赚人民币5-6万元。
月入5万的现象,在中国奶茶界,已经销声匿迹。
奶茶在中国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由资本催熟奶茶的时间点大概在2016年左右,短短5年时间,2020年奶茶的行业规模达到千亿,门店数量有48万家。这两天奶茶界更是迎来喜讯:中国最传统的企业开始卖奶茶、中国奶茶第一股通过上市聆讯。
面对似乎刚刚开始繁荣的奶茶业,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聪明的VC早已收手。
曾超20家VC/PE入局,现在早不看了
很多人喜欢看少有的光鲜亮丽的成功,却忽视这个世界上更多的是惨不忍睹的失败。
一份来自CBNdata的《2020消费领域投融资趋势报告》指出,疫情全面爆发的2020年一整年茶饮品牌的融资有18起,总融资额17.43亿元,但其中约13亿元给了奈雪的茶,剩下的钱分别给了7分甜(1.5亿元)、茶里(1亿元)、沪上阿姨(1亿元)。而到了今年,除去传言蜜雪冰城融资20亿之外,几乎没有新品牌被曝出融资。
事实上不停爆出来的奶茶融资更像是一种虚假繁荣,真实的数据显得尤为触目惊心:根据中商产业网数据,从2016年起奶茶的关店数量已经高于开店数据;美团的数据表示,80%的奶茶店日入不到150元;在奈雪的茶招股书中,尽管经调整后实现净利润6217万元,但近3年来单店营收持续下降。
在资本加持奶茶最火的那几年,CVSource投中数据表示,有超过20家VC/PE入场,但显然不是所有投资人都能等到自己的奶茶上市。
刘强东曾5亿投资的因味茶已经声势渐弱,章泽天不再担任董事,关于公司创始人缪钦最近的一次发言停留在2019年8月,他对媒体表示,因味茶海外第一家店将在海外阿布扎比机场上线。
实际上很多在2018年爆出融资的品牌,很多在2018年后再也没爆出过融资。比如曾获千万元融资的茶煮,曾在北京开过两家店,然而现在在大众点评里已找不出一家;融资近2亿元估值13亿元的老虎山黑糖,其最新消息停在2019年;曾一年内获3轮投资、估值5000万元的teasonn,创始人江佳道曾表示2018年内在上海开10家店,不过大众点评里仅剩一家。
以上这些只是沧海一粟。一个来自2016年很陈旧的数据是,每开出100家奶茶店,就会有128家店关闭,这放在今天很大概率上只会更多。据《2020 新式茶饮白皮书》显示,截至去年,停止营业的茶饮企业超13万家,占茶饮行业企业总数的43%。
对很多奶茶店来说,生存是第一挑战,第二挑战就是盈利。头部品牌借由资本加持,超高门店数量的扩张,进一步挤压行业的盈利空间,这导致目前行业内能盈利的奶茶店不足20%。
在加华资本创始合伙人宋向前看来,奶茶是个好赛道,但由于资本融入过度,竞争过于激烈,目前已经明显出现供大于求的业态。这个赛道未来三到五年会形成“一超多强”的现象,一些落后的品牌会被市场出清。对腰部和尾部机构来说不太会出现新的机会。作为投资人,他并不看好新的玩家进入这个赛道。
华平投资合伙人、中国消费投资负责人张磊对投中网表示,现在这条赛道对新品牌的风险会比较大。目前茶里面其实只有两类能跑出来,一类是做大众生意的,像蜜雪冰城这种强供应链和渠道逻辑;一类是真的能把精神属性做出来的,但今天奶茶里面真正把精神属性做出来的并不多。
华映资本合伙人王维玮则委婉表示,茶饮行业头部效应已经形成,基本不太会考虑同模式下的茶饮新品牌,除非出现新物种;这基本上是多家活跃在一线的投资机构对投中网表达的相似的观点。
但并不是所有投资人都这样柔和,一位不愿具名的投资人直言:我们现在不看奶茶这个赛道了,除非头部的那两家考虑融资。
奶茶是年轻人性价比最高的消费选择
据NCBD的预测,2021年中式新茶饮消费者数量将达到3.65亿。
如果只能在喜茶、奈雪的茶、coco、一点点、蜜雪冰城里面循环选择一杯奶茶喝,相信这将会是这3.65亿奶茶患瘾者最大的痛苦。
好在总是会有新的搅局者试图蚕食这块被资本瓜分严重的蛋糕,火出圈的中国邮政并不是第一位。从2016年开始,就有不少老牌企业对奶茶虎视眈眈:2016年,三只松鼠和真功夫相继开出奶茶店;2019年4月,王老吉推出两款奶茶;2019年5月,大白兔在上海开出第一家奶茶店;2019年8月,蒙牛的“南小贝”开业。
当然除了企业,奶茶向来也是各种明星的首选。比如上述提到的刘强东投资的因味茶,周杰伦、林俊杰、关晓彤等都曾开过奶茶店,这些奶茶店依托明星效应,一经开业就变成网红店。
奶茶作为一类消费品是很特殊的存在,它既不像饮用水,消费者习惯了喝哪个牌子后,便会一直复购,比如农夫山泉;它也不像其它消费品,会使消费者产生极高的忠诚度,比如苹果设备。
有一些人在研究奶茶行业规模时,会试着将奶茶对标进咖啡,这并不十分严谨。咖啡消费者对咖啡的初心是提神,但奶茶消费者对奶茶的初心是:甜度+好喝。换句话说,咖啡是在让人时刻保持清醒,而奶茶是在教我们适当沉沦。好喝的奶茶会让消费者提高复购率,但不太容易激发其忠诚度。
从人性角度讲,对几亿消费者来说,十几元一杯的奶茶可以算是一种性价比最高的消费选择了。面对人生中归属自己不多的选择权时,买奶茶好比谈恋爱,大多数奶茶重度消费者会使用专属的“渣男”特权:下一杯永远最好喝。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奶茶成功“挑唆”了需求和投资两者之间的矛盾:对消费者来说,新的奶茶品牌永远能够唤醒他们的肾上激素,这一点可参照当年靠“占卜”火极一时的答案茶;但对投资人来说,奶茶这笔生意目前胜算大致已定,投资新品牌很大概率只会陪跑,如果没有出现新物种,不投也罢。
(文章来源:投中网 | 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