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金斧子,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当前位置: 首页 > 私募社区 > 【水星旗舰FOF观察】一文看懂新经济
【水星旗舰FOF观察】一文看懂新经济
2021-06-24
2665
2

【编者按】水星旗舰FOF由金斧子创始人兼CEO张开兴担任总负责人,结合金斧子团队近10年来的一二级市场产业链的深度研究经验,专注挖掘可持续性投资机会,帮您做“最恰当的价值投资”。水星旗舰FOF以“定性为纲”的正确价值观精选优秀的基金管理人,时刻保持对宏观、行业、估值、风格、个股的深刻洞察,努力争取在对的时间帮助客户配置正逢其时的大白马、小白马、黑马等各具特色的价值投资基金。最后,为投资者获得“长期业绩可喜、中期风险分散、短期业绩可期”的“价值投资指数级”投资机会。



内容来源:2020年9月29日,由长江大讲堂举办的线上专辑。

演讲嘉宾:周春生,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普林斯顿大学金融学博士。

宏观趋势


邀您阅读前,先思考:

  • 为什么数字资产和技术越来越重要?
  • 无限供给,如何影响中国的经济发展?

无限供给:新时代经济大变局

这些年,无论从金融还是从技术的角度来看,中国经济和全球经济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的核心本质究竟是什么?

第一,新经济、新格局。


数字经济、人工智能飞速发展,我们享受到了更多的新产品、新服务、新商业模式。

另一方面,从各种统计数据、媒体的讨论,也能够感受到中国GDP增长速度在快速放缓。技术快速进步和GDP放缓之间是什么逻辑关系?为什么GDP放缓?几分真几分假。


第二,新现象。


为什么技术进步和新业态、新产品、新商业模式没有拉动固定资产投资更快的增长?十几年前,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每年20%多,而现在已经下降到5%左右,这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理论上讲,技术进步会提高生产效率,但至少按照现在的统计数据和经济学框架,快速的技术进步和飞速的商业模式、产品的创新,并没有带来全要素生产率的快速提升,跟20年前比,全要素生产率增速甚至有所下降。


我们怎么解读这些新的经济现象,这些新经济的本质又是什么?对我们的企业经营者、创业者、金融市场又有什么样的启发?这是我们今天要分享的内容。



一、新增量:

中国经济的出路和希望

我们谈经济的变局,快速工业化进程已经基本完成,传统行业的增长速度在放缓。从经济发展的规律上来讲,终端消费才是经济发展的最终指挥棒。


恩格尔定律就是收入越多,食品支出占比就越低。拓而广之,收入越高,刚需也就是存量行业在整个GDP中的占比就会降低。

我们甚至提出了去产能的口号,说明传统行业许多领域的产能已经相对饱和。扩张投资的机会相对较少,增量空间有限。



在这个大形势、大格局之下,存量行业、刚需行业还有机会,但是想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实现快速的增长,还要靠改进、创新、提高产品的质量,成为成长的主渠道。


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在一些新增量领域会更快,这些年的技术进步和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带来了很多新模式、新产品、新服务和新消费需求。


新兴行业增量机会相对丰富,但它属于轻资产行业,更准确地说叫资产无形化。


这些行业不需要大规模的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投资,所以新增量对于拉动固定资产投资所起到的作用和传统行业快速增长、工业制造业快速增长相比,相对来说对投资的拉动是下降了。


内循环有两个核心:


第一,科技替代。在核心科技领域里面,我们必须补短板,有中国原创的技术,避免被大国势力掐脖子。


第二,消费需求。若想让内循环作为重要基础,消费需求就必须更上一层楼,因为内循环投资形成的更多是产能。如果没有消费的拉动,投资必然造成产能过剩。


而且,如果消费起不来,投资的企业也不可能取得好的经济效益,最终企业也不会有投资的积极性,所以消费升级、消费需求的拉升,对于内循环、对于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消费升级除了刚需升级,未来快速增长的消费领域更应该引人注视。


在这里我补充三个字,康、育、娱。

是健康、康养;

是教育、养育;

是广义上的休闲、娱乐。

在大量使用人工智能的背景下,简单劳动会逐渐被机器取代,同时人们越来越长寿,大家对健康、教育、创造、休闲娱乐的追求会进一步提高,这些产业也孕育着更多的增长机会。



二、新经济:

有限到无限的革命

前面我们谈到了经济形势的宏观层面,而这些层面的一些变化,其实都跟一个新的经济现象有关,叫做无限供给。



在新经济企业背后,有一系列说法,比如免费模式、裂变增长、羊毛出在猪身上……很多人把这叫互联网思维。我认为互联网思维、新经济思维背后的本质特征,就是无限供给。它是我们各种新经济思维最核心的理论基础。


什么是无限供给?


今年4月9号党中央国务院发文,提出了完善生产要素市场。以前的生产要素市场主要是土地、资本、劳动力,现在又加了技术和数字。


传统的生产要素和技术、数字的本质区别在于:

传统的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当中会不断被损耗、折旧,而技术、数据一旦产生就永远存在,就可以长期重复使用,没有损耗,没有折旧,是从0到1到无穷大的过程,这就是要素的无限供给。

因为无限供给,所以这些要素在转换成产品的过程中是没有成本的。


另外,谈谈产品的无限供给,比如微软的Office软件,一旦出了某个版本,永远不会供不应求(供应不能满足需求)。当然也不会供过于求(没有过剩的概念)


同样,微信、抖音等这种APP只要研发出来,一旦有了算法并且转化成产品,再多人下载,公司都能够供应得上。


这和传统时代的汽车、房子、面包、牛奶的有限供给,形成了根本区别。


因为具有这种无限的特征,所以企业在产品定价、商业模式设计、竞争策略和企业增长方面,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这些变化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宏观经济,影响到GDP的统计。


“无限供给”这个思想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对传统经济思维的颠覆。


经济学有点类似于数学、物理学,是公理体系,任何经济理论都有假设,如果检验是正确的,理论会被普遍接受;如果理论出现问题,往往不是数学推导的问题,而是假设方面的问题。


1.稀缺性假设


有人把经济学定义为“配置稀缺资源的学问”,要素稀缺,最终要素有限,产品也会有限。


这个假设在无限供给领域里不存在,数字和技术,无论作为要素还是产品,要么没有,有的话就不会再稀缺,因为怎么用也不会减少,也就是说供给是无限的。


2.市场出清假设


市场力量最终让供求处于平衡,不会过剩,也不会供不应求,但对无限供给来讲,它过剩已经没有了其原有含义,更不会供不应求。


所以市场出清假设也被颠覆了。


3.经济增长理论


传统经济学理论常用“生产函数”来刻画投入产出关系,描述企业增长,国家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理论无论从宏观层面,还是微观的企业层面来说,都是建立在某种生产函数上的。


传统的有限品生产企业,不管需求多旺盛,要想做大必须增加产能。核心增长模式是产能扩张。而无限品的企业没有简单的生产函数,一个好产品的供应量是无限的,增长完全靠的客户(需求端)增长。


所以,原来的企业增长理论,经济增长理论也要重新改写。


有限供给品的规模效应更多体现在供给端,企业扩大靠产能;无限供给品的规模效应主要体现在需求端。


有限供给品的使用一般会有损耗和折旧,产品的供应是有限的,产品的使用也是竞争性的,在经济学里,叫做“竞用产品”。


无限供给品的使用一般没有损耗和折旧,因为是无限的、非竞用的,各种功能可以同时无冲突使用,就像微信可以作为社交工具、通讯工具、办公工具,又可以作为支付工具、扫码工具,这些功能可以同时使用,相互之间没有任何竞争性。



三、资产无形化和客户资产化

无限供给到底对给企业和金融市场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大变局)


第一,无限品供给的供应量不依赖产能,为什么不从零边际成本(边际成本指的是每一单位新增生产的产品(或者购买的产品)带来的总成本的增量)的角度,而是供应角度考虑?


无限供给的供应量可以达到无穷,没有产能上限和产能边界。无限品的供给企业、生产企业要扩大规模主要是要扩大客户群体,不需要大量的厂房、设备这些固定资产。



这类企业社会上叫“轻资产公司”,轻资产轻的是固定资产的投入。成功的新经济类企业,特别是数字经济企业,一般都拥有大量的无形资产。


更准确的说法叫“资产无形化”,以无形资产为主,会成为未来新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我们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下降和经济转型以及资产无形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二,无限供给品的增长规模效应主要体现在客户端,所以客户成了最为关键的资源,客户应当被视为企业的核心资产。


在有限供给品领域,客户常常是跟供应商做一次性交易,新经济企业和用户是相互的长期关系,用户在使用APP时,不断地给供应商创造各种各样的价值、收入。流量变现就是企业用客户去变现、赚钱。


这个客户具有非常典型的资产特征,所以叫做客户资产化。这对新经济商业的本质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上图体现了新经济资产的构成情况。资产的构成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成了外围。



四、新经济与金融变革

资产无形化、客户资产化会对金融的估值模式产生重要的影响。我们经常以轻资产的方式来评估公司的价值,那怎么理解科创板的估值?


我们需要考虑新的金融估值模式,如果客户是资产,人们常说的“烧钱”模式就变成了一种投资模式,“烧钱”获取客户,就相当于传统企业投资去获取土地。


当然,土地太贵了不合适投,客户太贵了也不值得烧钱,要考虑获客成本和客户价值之间的关系。轻资产或资产无形化的公司没有可抵押物,因此借贷融资往往受限,新经济企业和科技创新更多地是依靠股权直接融资。


在新经济时代无形资产成为核心,甚至客户都成为资产的时代,我们需要新的会计核算方法,为国民经济核算提供更加科学的信息和数据。


资产无形化和无限供给带来的免费模式,以及技术创新带来的产品替代(如手机代替相机、胶卷)等等,导致技术进步和商业模式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被现行的经济核算(如GDP)体系低估了。



五、新经济时代,

要找到你的无限供给元素

技术、数据都是无形资产,而这些无形资产的重要特点是有无限的可拓展性,技术只要有一份,就可以不断地复制使用。


经济增长确实使人口流量的红利在减弱,每个人时间是有限的,所以流量的注意力也越来越稀缺,这意味着将来任何一家企业要想变成下一个腾讯或阿里、字节跳动,你需要有核心的无形资产、核心的技术、以及能够抓住消费者眼球或心智的核心品牌理念或服务模式。


新经济不仅可以培育巨无霸,同样也能给传统行业赋能。


一谈到无限供给、新经济,很多人会有一个认识误区,觉得我就是造车的,就是造工具的,所以你谈的无限供给我们也做不到,这个认知我认为是需要改变的。


原因是在传统行业有限品当中都有无限元素,比如技术供应,要么一项技术不成熟,或者这个技术根本没发明出来,一旦发明出来,成熟了,这个技术实际上可以无限使用。


特斯拉因为它的造车技术、系统、智能化程度等各方面更好,所以它就超过了很多老牌制造厂商,如福特、通用、宝马、奔驰。


同样,像可口可乐这样的公司,它生产的饮料,罐装肯定需要很多有限资源,无论是外包装,还是制造可乐的原材料糖浆,但可口可乐的配方、品牌就是非常典型的无限供给要素,这个配方再生产1万年,可能还能继续用,它不会因为大量地使用出现折旧、损耗,这就是无限供给。



我想强调的是,即使是传统企业,也有产品附加值。比如,你只是把面粉变成了一个普通的面包,附加值是很低的,面包可能主要是卖面粉的钱。

但在一些制药厂,把很少量的化学原料变成药品,可能5块钱的原料就能卖5000块钱、1万块钱,这就是它的附加值,这些附加值主要来源于一些无限的要素,如技术、配方。


所以,无限供给对任何一个行业的影响,都是值得大家思考的。当然,无限供给也是相对的,当供给是无限的时候,需求端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了。


怎样才能吸引需求端,又需要你在供给上做足功课。这个供给原来可能追求的是数量,而现在追求的是质量和认知、认同。

你有一个APP,几个人用和几亿人用APP,都是你的脑力劳动的成果,但结果大不相同。是因为质量、品牌、客户的认知不同,因此做传播也非常重要。



六、流量,将越来越稀缺


流量成本的上升,正好跟传统经济观念是相反的。以前传统经济是讲,我们怎么增加产量去满足无限的需求和欲望。但是,现在反过来了,产品的供应容易做到无限化,但问题是有多少客户需要。


原来的传统经济是被供应端所束缚、所制约;到了新经济时代,则是被需求端所制约。

所以现代的新经济,特别是数字经济领域里面,美国做得很好,中国做得也很好,反观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在新经济领域跟中国有很大的差距。



未来,流量越来越稀缺,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因为所有人每天只有24小时,你这24小时里面要干很多的事情,如吃饭、休息、工作,大家争夺的其余时间是有限的。


大家现在竞争的是客户时间,竞争越激烈,获客成本就越高,所以现在客户和客户的时间变成了非常重要的资源。

 


七、新经济时代,

根本上是人才、技术、创新的竞争

新经济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是技术的竞争,也是理念和创意的竞争。一般来说,无限供给品一旦产生,就能给你带来源源不断的收益。

比如,微软主要靠windows、Office,在市场上几十年靠这些东西,成为了一个市值将近2万亿美元(13~14万亿人民币)的公司。


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如果你要做无限供给的产品,特别是做非常有影响力的产品,那你就需要一个很强的团队,当然也需要大量的前期资金支持。


所以,金融的支持变得越来越重要。我们为什么要搞科创板?像寒武纪等这些公司上市了,大家一看创业几年的公司能值1000亿、800亿,会吸引更多人去创业。


而且,更多的人去创业,真的有优秀的团队、好的想法,就会有一级市场的VC(风险投资)、PE(私募股权投资)等各种人来找到你。

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更好的良性循环,不像以前传统经济时代,说我要开一个商铺、摆个摊,这是典型的有限供给,就是你不会太穷,但也很难有裂变。


新经济时代,你一旦裂变,给你带来的收益可能是你原有投入的几十倍、几百倍、甚至上千倍,这也对人才、创意有更高的要求。


大家会觉得那这对我们企业会不会是个威胁,主要看你怎么用。

举例:丹麦的集装箱运输

因为全球贸易增长速度下降,以及越来越多的物流公司的出现,航运公司的大哥马士基感受到了压力。

经过战略分析之后,马士基从原来的运输公司变成了物流综合服务供应商,就是我不单单给你运,还帮你把建构、提单、报关、转运等都做好体系化,全程追踪,提供各种各样的全自动服务。这就是建立了新的数字化、大数据技术,然后它跟IBM合作搞了一个TradeLens系统,进行了一个华丽的转型。



我们今天讲的主题是大变局,变局到来的时候,我们喜欢还是厌恶,其实都是无济于事的,我们只能去拥抱、去适应,未来的大趋势究竟是什么,哪些东西是能为我所用的,哪些东西可能给我带来挑战,我必须要去改变。

这是所有的企业家、创业者、以及政府管理部门都需要考虑的问题。


我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来源:周春生  笔记侠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转载众多,无法确认真正原始作者,故仅标明转载来源。本文所用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立即删除内容!本文内容为原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尚未登录,请 后再评论
发表
持牌机构 / 强大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