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金斧子,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当前位置: 首页 > 私募社区 > 【第910期早报|3.17】美联储3月决议前瞻:加息开启全球屏息以待
【第910期早报|3.17】美联储3月决议前瞻:加息开启 全球屏息以待
2022-03-17
0
0


 

盘面上,旅游、餐饮、证券等板块涨幅居前,新冠检测、医疗器械、新冠治疗等板块跌幅居前。


 

▲沪指涨超3%,人民币对美元上涨335点

受到金稳委会议的鼓舞,A股全线收红。截至收盘,上证综指报3170.71点,涨3.48%;深成指报12000.96点,涨4.02%;创业板指数报2635.08点,涨5.20%。盘面上看,券商、航空、半导体等板块走强,新冠检测、新冠药概念走势疲弱。汇市方面,在岸人民币对美元16:30收报6.3465,较上一交易日上涨335个基点,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3800,较前一交易日下调40个基点。

▲央行称新增贷款要保持适度增长

据央行网站周三发布消息,中国人民银行行长、金融委办公室主任易纲主持召开处级以上干部会议,传达学习国务院金融委第51次专题会议精神。会议指出,货币政策要主动应对,新增贷款要保持适度增长,大力支持中小微企业,坚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进一步加强部门间政策协调,及时回应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稳定预期,提振信心,保持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共同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

▲李克强:统筹稳增长、调结构、推改革 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16日,国务院在中南海举行宪法宣誓仪式。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监誓。宣誓后,李克强希望大家忠于宪法、遵守法律,恪尽职守、勤勉任事。他要求,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铭记誓词、以行践诺。要奋力实干担当,始终把职责使命牢记于心、践之于行,尊重客观规律,砥砺务实进取,创造性工作。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统筹稳增长、调结构、推改革,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要倾心为民造福,把握国情实际,实事求是察民情、听民意,用实政实绩增进人民福祉。要严格依法行政,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保障群众合法权益,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廉如明镜,日月可鉴。要永葆清廉本色,慎独慎微、持身守正,始终保持两袖清风。要毕力同心,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懈奋斗。

▲金稳委“喊话”稳定资本市场预期

16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资本市场问题。会议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金融委主任刘鹤主持,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会议要求一定要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切实振作一季度经济,货币政策要主动应对,新增贷款要保持适度增长。会议还表示,中国政府继续支持各类企业到境外上市。有关部门要切实承担起自身职责,积极出台对市场有利的政策,慎重出台收缩性政策。凡是对资本市场产生重大影响的政策,应事先与金融管理部门协调,保持政策预期的稳定和一致性。国务院金融委将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加大协调和沟通力度,必要时进行问责。(新华社)

▲金融委:欢迎长期机构投资者增加持股比例

关于资本市场,有关部门要切实承担起自身职责,积极出台对市场有利的政策,慎重出台收缩性政策。对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要及时回应。凡是对资本市场产生重大影响的政策,应事先与金融管理部门协调,保持政策预期的稳定和一致性。金融机构必须从大局出发,坚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欢迎长期机构投资者增加持股比例。

▲银保监会称要积极出台对市场有利的政策

银保监会16日上午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贯彻国务院金融委会议精神,表示要积极支持资本市场平稳运行。积极出台对市场有利的政策,大力支持直接融资,促进融资结构优化。引导信托、理财和保险公司等机构树立长期投资理念,开展真正的专业投资、价值投资,成为促进资本市场发展、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中坚力量。充分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优势,引导保险机构将更多资金配置于权益类资产。

▲证监会坚决贯彻国务院金融委专题会议精神 全力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国务院金融委专题会议召开后,证监会党委迅速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会议精神,就抓好贯彻落实进行研究部署。

证监会深刻认识到,在当前复杂形势下,国务院金融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资本市场问题,十分及时、十分重要,体现了对资本市场工作的高度重视,充分回应了市场关切,作出的部署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今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延续恢复态势,主要宏观经济指标运行在合理区间,各方面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上市公司业绩表现稳中向好,资本市场平稳运行具有坚实基础,市场短期波动没有也不会改变长期健康发展趋势。

证监会将在国务院金融委统一指挥协调下,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两会”部署,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主动加强与宏观经济管理部门、行业主管部门等方面的沟通协调,保持政策预期的稳定和一致性,助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和金融运行。落实政府工作报告各项任务,扎实推进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完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机制,促进创业投资发展。发挥市场内生稳定机制作用,大力推动上市公司提高质量,鼓励上市公司加大增持回购力度,引导基金公司自购份额。完善有利于长期机构投资者参与资本市场的制度机制,加大对公募基金等各类机构投资者的培育,鼓励长期投资、价值投资。进一步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强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的务实合作,共同维护香港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继续加强与美方监管机构的沟通,争取尽快就中美审计监管合作达成协议。抓紧推动企业境外上市监管新规落地,支持各类符合条件的企业到境外上市,保持境外上市渠道畅通。继续支持实体经济合理融资,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有力有效化解房地产企业风险,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

下一步,证监会将按照国务院金融委部署要求,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题,进一步深化、细化各项工作举措,务求落地见效,全力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财政部:今年内不具备扩大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城市的条件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房地产税改革试点依照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授权进行,一些城市开展了调查摸底和初步研究,但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情况,今年内不具备扩大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城市的条件。

▲许宪春:稳增长要促消费和稳外贸双轨发力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许宪春日前在北大国发院的一场活动上表示,从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来看,今年实现5.5%左右的目标并非易事,但通过努力还是可以实现。稳经济可以通过促消费和稳外贸双轨发力。消费方面,他指出,长期来看要注重收入分配的改革,提高居民收入的水平,缩小收入的差距;短期来看还是要保就业,落实落细稳就业的举措。稳外贸方面,要加强出口信贷支持、加快出口退税制度、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和新模式,利用网络销售、电子商务等新模式来推动外贸增长。

▲倪鹏飞:可从三方面着手解决收缩城市面临的困境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在近日由中国城市百人论坛举办的活动上表示,未来部分城市人口收缩的问题可能会越发严重,并面临人口流失、住房过剩和债务攀升三重挑战,且此三者之间会互相恶化,要谨防这种恶性循环。他指出,可以从三个方面出招解决收缩城市面临的困境,第一是发展紧凑型城市,提高人口紧凑性,同时提高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质量,尤其是营商环境。其次是调整公共产品的布局,尤其要加大大城市周边城市的公共服务部剧。第三是统筹化解收缩风险,把人口流出和流入城市联动考虑,探索通过包括土地在内的公共产品在空间上转让的方法,来缓解这些地区的债务危机。

▲美联储3月决议前瞻:加息开启 全球屏息以待

在俄乌地缘冲突、全球通胀肆虐、股市深陷动荡、亚洲疫情复燃等一系列艰巨挑战的共同笼罩下,今晚美联储即将采取一个看似大胆却又不得不作出的艰难决定:加息!

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将于北京时间周四凌晨2点公布其货币政策声明,随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将于02:30召开例行的新闻发布会。目前,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将在为期两天的会议结束时将基准利率上调25个基点。

在议息会议上,美联储官员将自2021年12月以来首次公布利率点阵图和季度经济预测。投资者将从中仔细寻找有关今年可能加息多少次的更多线索,此次会议料将为美联储在疫情结束经济开放以及消费需求强劲的形势下,如何应对地缘冲突所导致的能源冲击定下基调。

此外,投资者今晚还将密切关注美联储何时开始缩减8.9万亿美元资产负债表的规模和时间的任何细节。可以说,北京时间周四凌晨的这场议息会议,或将有望解开市场参与者围绕该央行货币政策的一系列疑问。

渣打银行北美宏观研究主管表示,美国通胀率如今已创40年高位,鲍威尔需要快速应对高通胀,而且希望在不推高失业率的情况下控制物价,这让本周的会议显得“有些复杂”。

道明证券驻纽约全球利率策略主管则一针见血地指出,“随着地缘局势进一步加剧了广泛的通胀压力,当前美国经济肯定存在通胀失控的风险。为了让通胀达到目标水平,美联储会愿意容忍经济陷入衰退吗?这将是今晚其需要直面的难题。”

无论如何,随着美联储加息开启,后疫情时代全球货币政策的走向也料将翻开新的篇章。在各国央行陆续撤回大规模的刺激救市举措后,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的运行轨迹,是否还能一如既往地维持复苏势头,一切的一切眼下都正成为未知之数。(财联社)

▲越来越多压力迹象浮现:一场全市场的流动性危机正呼啸而来?

随着俄乌冲突导致资产价格大幅波动,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眼下正开始削减投资组合中的风险敞口,并担心大宗商品最近几周出现的疯狂波动可能会冲击其他市场。

问题的关键在于流动性——即投资者在不影响价格的情况下购买或出售资产的难易程度。尽管过去10年的低流动性事件也曾引发过市场剧烈波动,但过去几周,这种压力迹象已变得更加明显:从西方对俄罗斯的空前制裁,到预期中的央行收紧货币政策,这些都加剧着市场面临的压迫感。

如果整个市场的流动性继续恶化,投资者无疑会愈发担心其他资产可能会受到类似本月大宗商品市场那种剧烈价格波动的影响——其中最典型的案例无疑便是一天内就价格翻倍的“妖镍”(伦敦金属交易所期镍品种)。


 

▲重要指数表现:16日,早盘指数均大幅高开,深成指一度涨超2%,随后宽幅ndsd震荡逐级走低,三大股指集体跌超1%,临近有所回升;午后指数大幅拉升,创业板指涨逾5%,沪指涨逾3.7%,深证成指涨4.3%。整体看,午后市场情绪持续回暖,两市个股题材普涨,两市超4300只个股上涨,超130股涨停。截至收盘,沪指涨3.48%,报3170.70点,深成指涨4.02%,报12000.96点,创业板指涨5.20%,报2635.08点。沪深两市成交额连续第二个交易日突破1万亿元。

▲行业指数表现:申万一级行业板块无一下跌,非银金融、电力设备、社会服务等板块涨幅居前。

▲估值变动:16日,上证综指PE(TTM,剔除负值)上升至14.43倍,历史分位数上升至0.41%;沪深300指数PE(TTM,剔除负值)上升至13.82倍,历史分位数上升至0.41%;深证综指PE(TTM,剔除负值)上升至34.55倍,历史分位数上升至0.41%。


 

▲“蔚小理”定增欣旺达,新势力“去宁化”不谋而合

近日,欣旺达发布公告称,子公司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获得19家企业高达24.3亿元的增资,合计股权比例为19.5495%。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引入的投资方中,蔚来汽车、小鹏汽车和理想汽车赫然在列。“蔚小理”联手增资欣旺达,给竞争日益激烈的动力电池行业又添了一把火。

根据SNE Research此前的预测,到2023年,全球电动汽车对动力电池的需求将达到406GWh,而彼时动力电池产能预计仅为335GWh。这意味着,到2023年,动力电池产能紧缺的问题仍无法得到解决。不过,着眼于目前,分析人士指出,当前面临的动力电池缺口主要是原材料层面造成的,“原材料价格过高,部分企业的现金流能力又难以支撑,因此才无法向车企供货。”

此外,受近期俄乌冲突影响,国际形势紧张,造成整体原材料大宗交易出现大幅度波动。据上海有色网分析,俄罗斯纯镍供应量占到全球纯镍供应的15%以上。因此,俄乌冲突导致铝、镍、铜为代表的有色金属供货受到较大冲击。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短期内仍将处于较大波动中。

为保证“粮草”充裕,新势力开始加大在动力电池环节的布局,寻找二供、三供甚至四供。以小鹏为例,其电池供应商除宁德时代,还有亿纬锂能、时代新能源、比克电池等。不过,分析人士认为,新能源汽车增速过快,二供、三供也不一定能够满足需求,“要等到2023年左右,扩产的电池产能都开始投产,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也逐步放缓,那时候二供、三供可能就能满足新势力的需求了。”崔尽管目前二三线电池企业也开始扩张产能、建立产线,但是能否把产线转化为产品还是要看它们的现金流是否充裕。


 

▲金斧子与达晨创投合作投资项目——纬德信息,已于科创板挂牌上市

广东纬德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电力配电网信息安全领域的技术创新型企业,公司致力于为工业企业提供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纬德信息依托电力配电网信息安全领域的关键技术,主要从事智能安全设备和信息安全云平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基于上述产品为客户提供信息安全整体解决方案。同时随着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新兴安全需求不断产生,公司产品应用领域也将更为广泛。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已拥有专利34项(其中发明专利10项),已登记的软件著作权58项。


 

▲多举措积极出手 上市公司提振信心

近期A股持续震荡调整,在此之际,多家上市公司主动发声“秀肌肉”,通过披露1-2月经营情况、回购、增持、披露投资者调研纪要等方式提振市场信心。业内人士认为,基本面是决定股票中长期走势的核心,中国经济基本面中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在这一大前提下,A股估值修复可期。(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工信部查处信息通信领域违规行为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周三消息,针对3月15日央视播出“3·15”晚会报道的以免费Wi-Fi为名诱骗用户下载恶意App、应用软件平台强迫捆绑下载、骚扰电话、儿童手表安全防护等问题,工信部立即组织认真核查,依据《个人信息保护法》《网络安全法》《电信条例》《规范互联网信息服务市场秩序若干规定》《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要求,进行严厉查处。

▲一线城市楼市率先回暖

国家统计局周三公布的2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显示,2月份,一线城市二手住宅环比上涨0.5%,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其中,北京、上海和广州分别上涨0.7%、0.9%和0.6%,深圳下降0.2%。二线城市环比下降0.3%,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三线城市二手住宅环比下降0.4%,降幅与上月相同。

▲白酒行业一季度业绩料实现高增长

白酒企业日前扎堆发布1至2月经营数据,均实现“开门红”。贵州茅台净利同比增长20%左右,山西汾酒净利同比增长50%以上,老白干酒净利同比增长680%左右,今世缘净利同比增长26%左右,酒鬼酒净利同比增长130%左右。

业内人士表示,春节旺季,白酒销售表现优异,提振市场信心,预计一季度白酒行业业绩将实现高增长。不过,在行业分化加剧、区域名酒销售渠道下沉的挤压下,一些非名酒和以中低端产品结构为主的酒企日子并不好过。

▲315晚会医美培训乱象“背后真相” 医美医生严重匮乏水货肆行

央视315晚会曝光医美行业培训机构班乱象“资质全无6天速成”,并点名几家医美培训学校。令人嗔目结舌的医美乱象背后,实则折射出医美医生的严重匮乏。据艾瑞咨询统计,尽管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医美市场,中国每百万人拥有的整形医师的数量仅2.1人,远低于美国的20.8人、日本的21.4人及韩国的50.2人。据医聘网发布的《2021医美年度薪酬报告》,整形外科医生、美容皮肤科医生分别位居人才活跃top10之首、十大热门岗位之首;人才的稀缺也导致该类职位薪酬待遇极高,据医聘网数据,整形外科医生的平均月薪在4万元左右,美容皮肤科医生平均月薪3万元左右,均位居医美行业薪酬前列。

业内人士表示,医美行业拥有相关资质的医生匮乏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医美行业的增速。而医美医生匮乏的原因,则在于其培育周期相当长。一位医美行业人士表示,我国优质医美持证医师的培育可能需要8-10年。面对医美医生严重匮乏的问题,其认为或存在相关解决方案:“在未来,如果中医、牙医、眼科医生等通过培训考取相关资质后也能进入医美领域的话,将成为推动我国医美市场扩容的一大因素。”

产品端来看,肉毒素、玻尿酸等注射类医疗美容产品的水货肆行也进一步刺激着医美培训乱象的恶性循环。正如央视315晚会曝光“培训结束后,学员可通过医美药品批发商以极其低廉的价格拿到各种针剂,再加价给顾客注射。”

值得一提的是,行业正持续加强监管。近期以来医美监管政策频频出台,去年6月份八部委联合发布《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医美广告法指南》已于去年11月份正式出台。业内人士表示,“从2016年开始,国家多个部门就开始对医美行业开启联合严肃整顿,我们有理由预测行业整顿一定会持续,管的力度越来越大,管的内容越来越具体。整顿有两面性,一方面对合规医美予以支持和保护,另一面对非法医美进行打击。个人认为目前政策面上在给行业自查自纠的机会,给予一定缓冲期,将来会更严格。整顿的核心是让医美回归医疗本质,关键在于医疗质量和安全的持续改进。”(财联社)

▲业绩密集披露 电解液行业“大赚” 价格回调或延后至下半年

业内曾普遍认为6F价格在2022年一季度得以回调,但从目前价格仍在高位盘整可看出,“之前的判断太过乐观,很多新产能要2023年才能建成,难以解决行业面临短缺的问题。”有业内人士表示。

分析人士称,预计2022年我国对6F的需求为9.88万吨,供应量超过12万吨,随着下半年供应量上行,下半年六氟价格或将理性回调。从公开消息则可获悉,6F企业在2021年大赚之后,今年一季度仍是“派发利好”的主旋律。

▲硅料价格九连涨背后 百亿级投资扎堆涌现 光伏产业链得上游者得天下?

需求高企之下,硅料价格延续涨势。3月16日,硅业分会公布最新硅料价格,成交均价连续9次上涨,最新涨幅0.5%左右。赛道高景气中,围绕上游的百亿级投资已经屡见不鲜,3月15日晚间,特变电工和中来股份双双宣布超百亿投资计划,用于建设硅料产能。

事实上,多晶硅价格持续高位,光伏产业链在“越上游越垄断”的根因下,对应投资热情难以消减。财联社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包括大全能源、合盛硅业等厂商涉及硅料的投资就超过600亿元,且一出手就在百亿以上。

不过,当前扩建产能增量明显大于需求增量,硅料价格预期回落也是共识。因此,下游企业是自建产能,还是对外购买,越来越成为考验。中来股份相关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工业硅、多晶硅是电池业务的重要原材料,新建硅料产能主要是保证自用,如果有多余部分可以考虑对外出售。

▲中国智能手机在俄销量过去半个月大涨

据俄罗斯《生意人报》16日报道,俄罗斯移动运营商 MTS的数据显示,在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民众立即开始购买苹果、三星等智能手机,而在它们的价格飙升之后,俄罗斯民众开始购买更便宜的机型。这其中,华为手机的增长幅度最大——销售额增长三倍,OPPO和VIVO增长两倍,中兴手机则增长一倍,Realme则增长了80%。报道说,这期间,小米的表现不太理想,不是俄罗斯人不喜欢小米手机,而是因为去年年底以来俄罗斯销售网络中的小米手机型号短缺。另外,老式的按键手机的销售额也有所增长,但同比增幅仅为12%。

▲大众汽车:俄乌冲突可能影响增长前景 计划将产能转移至中国和美国

大众汽车警告称,汽车行业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鉴于半导体短缺、供应链瓶颈、大宗商品价格高企以及俄乌冲突等因素,公司2022年的增长前景可能会受到影响。大众表示,大众已经暂停了在俄罗斯的生产,该公司在乌克兰没有子公司或股权投资。大众曾表示,它在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商业活动并不重要。然而,大众首席执行官Herbert Diess日前透露,大众通常从乌克兰采购线束,这种零部件的缺乏是目前最严重的供应链限制,影响了大多数德国工厂,如果大众无法在未来3到4周内重新安排生产,其前景将需要修正。Diess补充称,鉴于欧洲的形势,大众将把产能转移到中国和美国,今年将优先考虑中国。


 

基金数据


▲公募基金经理“奔私”现小高潮 私募业竞争加剧

开年以来,在权益市场宽幅震荡、板块波动加剧的背景下,基金行业人事变动也愈发频繁。据资讯数据统计,截至上周末,今年以来已有59起基金高管变更案例,涉及37家公募基金公司。公募基金经理“奔私”似乎出现了小高潮。据中国基金业协会官网信息显示,今年2月初离职的明星基金经理葛晨,近日拟正式加盟高毅资产,他也成为继董承非等明星基金经理后,又一位“转战”私募的基金经理。

接受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提示,当前宽幅震荡的市场行情下,私募行业生存压力加大,“奔私”或存风险,计划“奔私”的基金经理需注意天时地利人和。(证券日报)

 


基金要闻


▲两家百亿私募在“绝地反击”前的思考:今日之苦是未来收益之源,死守仓位并在绝望时加仓

3月16日一早,北京某老牌百亿私募的高管发文《牛熊的转换和长期的信仰》称:“下跌总是让人难受的,但低估恐惧时候的买入总好过高估亢奋时候的杀入,你今日所受之苦是你未来收益之源。”

几个小时后,上海一家PE系百亿私募称:“应对流动性危机最好的方式,是忍受煎熬死死守住仓位,并且在市场绝望时勇敢加仓……这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但只有做困难而正确的事,才会得到市场的馈赠。

 

▲广东证监局组织开展2022年私募机构自查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私募基金日常监管和风险防范工作,提升辖区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合规意识,近日,广东证监局正式印发通知,组织辖区私募机构开展2022年私募基金自查自纠工作。 此次自查对象为辖内所有私募机构,包括基金管理规模为零、未实际展业的机构;自查时间为通知印发之日至4月30日;自查内容涵盖基本要求、宣传推介、资金募集、投资运作、内控及风险管理、信息披露与报送、投资者适当性等7大模块61项的自查要点;自查要求各私募机构应当成立自查工作小组,指定一名高级管理人员作为自查工作负责人,牵头组织开展自查的具体工作,其中,管理规模在2亿元(含)以上的私募机构,还需通过中国证监会网上办事服务平台(试运行)报送自查材料。

 

▲明星基金开门迎客 抄底资金借基入市

多家互联网基金销售平台的最新数据显示,许多基民是这波“抄底大军”中的一员。今年首只“爆款基金”兴证全球合衡三年持有混合(下文简称兴全合衡)已于本周开放申购。此前张坤、陆彬等许多明星基金经理的产品也放宽了大额申购的上限,明星基金产品低位吸筹意愿明显。

另一方面,各类抄底资金也轮番出动:多只股票ETF份额上周起出现明显增长;多个头部互联网基金销售平台数据显示,权益类基金在近一个月的下跌市中呈现净申购态势。

受访的基金业人士认为,随着市场持续调整,权益类基金已具备配置价值。但是,当下市场情绪仍然不稳定,基民抄底宜降低收益预期。他们建议,在做好长期持有的准备后,基民可选择相对稳健的产品。

 

▲基金年报披露拉开帷幕 细分行业龙头受青睐

公募基金2021年年报披露正式拉开帷幕。中邮基金率先披露旗下基金2021年年报,基金隐形重仓股、基金经理后续投资策略浮出水面。此外,伴随近期上市公司发布相关公告,部分明星基金经理的隐形重仓股被曝光。从整体来看,细分行业龙头受到基金经理的青睐。展望后市,基金经理普遍认为,仍有结构性投资机会值得把握。(上海证券报)

 


水星价值投资观察


▲明德生物:公司新冠抗原检测试剂已向国家药监局提交注册申请

明德生物公告:近日,据国家卫健委消息,经研究,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决定在核酸检测基础上,增加抗原检测作为补充,并组织制定了《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方案中提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接诊有呼吸道、发热等症状且出现症状 5 天以内的人员时,具备核酸检测能力的机构,应当首选进行核酸检测;不具备核酸检测能力的,进行抗原检测。该方案中所述新冠核酸检测试剂公司已于 2020 年 3 月获批,并持续为公司带来销售收入;公司新冠抗原检测试剂已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提交注册申请,该注册证的取得时间尚存不确定性,请投资者注意相关投资风险。

 


 

保险数据


▲国家医保局:2021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9742.25亿元 同比增长6.9%

近日,国家医保局发布《2021年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快报》(以下简称“快报”),通报了2021年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等方面的发展情况,指出2021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9742.25亿元 同比增长6.9%。

具体来看,截至2021年底,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136424万人,参保覆盖面稳定在95%以上。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5422万人,比2020年底增加967万人,增长2.8%;在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中,在职职工26099万人,退休职工9323万人,分别比2020年底增加670万人和297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01002万人,比2020年底减少674万人,下降0.7%。

▲职工医保覆盖退休人员超9300万 三年增加近千万

最新出炉的2021年医保“年度账本”显示,我国职工医保已经覆盖了9300多万退休人员,跨省异地直接结算总人次已超过1600万。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提升便携性方面,我国医保制度正在酝酿更多的改革。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基本医保省级统筹。推进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确保生产供应。强化药品疫苗质量安全监管。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加强医保基金监管。完善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办法,实现全国医保用药范围基本统一。

国家医保局近日公布了《2021年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快报》(下称“快报”)。快报显示,截至2021年底,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5422万人,比2020年底增加967万人,增长2.8%;在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中,在职职工26099万人,退休职工9323万人,分别比2020年底增加670万人和297万人。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中的退休人员从2018年底的8373万人增加到了2021年第的9323万人,三年间增加了近1000万人。


 

尚未登录,请 后再评论
发表
  • 獾珠GG
    持仓用户
    金稳委“喊话”稳定资本市场预期
    2022-03-24 11:04
  • 刘继辉James
    持仓用户
    金融委喊话,期待有进一步的措施落地
    2022-03-24 10:35
  • 政策底、市场底,磨底结束后开启上涨行情
    2022-03-17 15:13
  • 等待企稳,等待解套,手中的票翻番。
    2022-03-17 08:49
持牌机构 / 强大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