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创新真的很难,你不知道你的坚持是不是正确的,中国的公司做创新没有太多成功的经验,偏离了苹果的方向,内心是非常恐惧的,因为你不知道你的路是不是走得通。
——张帆
从大学毕业到参与北斗导航系统的开发,再到闯荡深圳,成为服务全球数亿人的芯片开发企业的领导者,张帆一直都在前进的路上。
出生于1965年的张帆,于1982年考上了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大学毕业后,进入了电子工业部第十研究所(现在属于中电科旗下),参与北斗导航系统的开发。后来因为受到90年代下海潮的影响,他选择离开了研究所,来到了深圳。2002年,他创办了汇顶科技。
汇顶科技能走到今天,自然也是离不开张帆的努力和坚持。
他善于发现机会,抓住机遇,并且不沉醉于一时的成功,始终坚持创新,主动拥抱变化,一步一个脚印带领汇顶走到今天。
观止研究院认为,勇于走出舒适区,主动适应新挑战是企业家持续成功的必要条件。而张帆就是这样一个不沉溺于舒适区的安逸,能居安思危,愿意接受挑战的人。
追求舒适是人的本性,但内心又希望自我得以成长、完善,获得进步,害怕一旦跳出舒适区,面对不熟悉的环境及变化,就会觉得有压力,无所适从。可长期处于舒适区的人,在自我和事业上很难有大的突破。
心理学家罗伯特·M·耶基斯和约翰·D·道森曾表示,一个相对舒适的状态可以使人的行为处于稳定水平,从而得到最佳表现,但同时我们也需要相对适度的焦虑,即一个压力略高于普通水平的空间,该空间称为“最优焦虑区”。
美国心理学家诺尔·迪奇(Noel Tichy)曾提出行为改变理论,谈到人类对于外部世界的认识可分为三个区域,舒适区、学习区、恐慌区。
舒适区 ,舒适就是没有压力、没有挑战、没有任何负担的一种状态。要做的事情都处于你的能力范围之内, 你不需要努力, 也没有过多诉求。
恐慌区 ,在这个区间的人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心里总是感觉到困惑、焦虑, 但却不知道如何摆脱当下的困境。
学习区, 而介于两者之间的学习区, 一面会让人感觉到不舒服, 因为面临着挑战和压力, 另一面身处其中的人虽然内心紧张甚至有点儿焦虑, 但力图找到出路, 愿意通过学习、思考和试错来解决面临的难题,一步步消除自己的恐慌感。
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处于这三个区间中的一个。在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里,想要一直待在舒适区里其实非常难。当你在舒适区待久了,各种危机和冲突就会暗暗滋生,而当你的知识和能力无法应对当下的问题的时候,你就容易陷入恐慌区,无所适从。
为了让自己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和冲击,我们就要走出舒适区和恐慌区,进入更有建设性的学习区。
平常人如此,企业家更要如此。
企业家未经历“熔炉”(意指困难、挫折和挑战)之前,是处于舒适区,是人生的第一曲线。这个状态,虽然也会有波折和阻碍,也需要多次跨越,但都无关痛痒。
随之,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企业家遇到了自己无法掌控的事情,不得不跳出舒适区,进入恐慌区,开始经受“熔炉”的考验,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学习,逐渐跨入学习区。这个跨越的过程虽然很痛苦,但也给他们带来了人生的第二曲线。
经受这次“熔炉”的锻炼之后,他们逐渐获得了新的技能和学会学习的能力,同时扩大了舒适区的范围,进入成长区。在这个阶段,他们之前学到的新技能和能力得到了应用,并强化之前的学习能力,最后梦想成真,走向成功。这时的他们进入元学习状态,也意味着他又重新进入了舒适区状态,即将开始下一轮成长的循环。
其实,从舒适区到成长区的过程,也是企业在每个阶段所要经历的过程,这一轮走完,进入下一轮的成长,也就是进入了下一个新的阶段。可是并不是每一位企业家都能持续不断地突破现在的阶段,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其中需要企业家保持一颗赤子之心,不断更新迭代自己的舒适区,从而让自己和企业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汇顶科技张帆是如何一步步突破舒适区,带领汇顶科技从默默无闻的小公司到如今的知名企业。
汇顶科技的第一次转型:从固定电话IC芯片到多点触控芯片
张帆出生于1965年,1982年考上了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后改名为电子科技大学),专业为雷达对抗。
1986年大学毕业后,张帆留在了成都,进入了电子工业部第十研究所(现在属于中电科旗下),主要工作是参与北斗导航系统的开发。
在当时那个年代拥有一份稳定又受人尊敬的职业,是大家梦寐以求的生活。但90年代的一波下海潮,触动了这位技术青年的心。1993年,他辞去了事业编制,跑到了深圳,在日本北陆电器株式会社从事销售工作,1997年从日企出来,创办了深圳市成电新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2002年,固定电话业务在国内发展得风生水起。于是张帆决定以固定电话芯片为切入点,创立汇顶科技。
据工信部网站披露的通信数据显示,2002年到2005年之间,我国固定电话用户数持续增长,分别为2.14亿户、2.63亿户、3.12亿户及3.5亿户,这也为汇顶科技的初期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爱迪思曾在《企业生命周期》里谈到,企业像生物体一样,都有生命周期,在企业生命周期的每一个阶段,进行抗争和经历风雨都是很正常的事,在向下一个阶段发展时,企业会面临转型问题。在生命历程中,企业要学会自己处理这些问题,否则就会发展成阻碍企业成长的“病症”。
此时的汇顶从孕育期进入了婴儿期,创业的构想已经成为了现实,接下来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让企业持续获得“奶水”(资金),得以生存下来。这个阶段稍有不慎,可能企业就会夭折。所以这个阶段,创业者必须不断探索获得“奶水”的途径,让企业能够正常地活下来。
这时的张帆从离开研究所到选择以固定电话IC芯片创业为切入点创立汇顶科技的这个过程,是在跳出舒适区,寻求新机会的过程,但此时张帆还没有完全跳出舒适区,依然还处在他可掌控的范围里。直到后面遭遇了遭遇了一次差点企业夭折的危机,他被迫离开了舒适区。
2006年,虽然固定电话用户数仍在增长,但增速也已经降到了个位数,2007年开始,固定电话用户数呈现负增长。汇顶科技经营也开始走下坡路,公司不得不扩展业务范围。此时,张帆也看到了日韩家电公司在微波炉和电磁炉等产品的面板上推出了和之前物理按钮不同的手指触控产品,汇顶决定开始为一些小家电的触控面板提供芯片支持,而且还和步步高成为了合作伙伴。后来步步高战略转型,逐步退出了电磁炉市场,企业再次站在生死存亡的风口浪尖。
据媒体报道,当时汇顶科技陆陆续续有员工因为看不到未来而选择离职,为了不让核心团队以及中坚力量流失,张帆那段日子几乎每天下班后都是与员工一起加班,一起吃饭。
对此,张帆不得不带领汇顶科技另谋生路。
此时的他目不转睛地关注市场信息和变化,不断揣摩这些信息背后的机会,以便能在密集的信息中找到一颗挽救公司危机的希望火种。
直到2007年苹果第一代手机的发布,让张帆看到了希望。
2007 年,苹果发布第一代 iPhone,以多点电容触控为代表点技术革新震撼了手机行业和传统手机企业,张帆从中又看到了手机产业的未来,于是说服合伙人与公司员工再次向手机和平板触控芯片行业转型。
2009 年,汇顶科技推出第一颗 10 点触控芯片,据资料显示,当时业内只有苹果 iPhone 使用了 10 点触控方案,汇顶科技首先从深圳众多平板电脑企业开始发力,第一个采用汇顶科技方案的手机厂商是波导,最终让汇顶科技开始打开了市场缺口。
但是在触控芯片这块市场,真正让汇顶科技崛起的是2010年的那次机遇。
据报道,在2010年的春节,张帆的美国合伙人回深圳,在香港转机赴深圳的小巴上,偶然发现邻座竟然是自己久寻未果的联发科 Android 工程师。而此时联发科在高通打压之下,正寻求向 Android 解决方案快速转型。
合作的机遇总是微妙的,像上天安排的缘分,在联发科经过内部技术和市场论证后,很快决定对汇顶科技进行战略投资,并寻求大股东位置。不过此时汇顶科技正准备对员工进行内部股权激励 ,并寻求在资本市场上市,张帆最终说服了联发科成为汇顶科技的战略投资人,而不是控股方身份。联发科最终决定 400 万美元分两期完成了对汇顶科技的战略投资。
2010 年联发科芯片 Android 方案大量出货,汇顶科技手机与平板电容触控芯片方案也获得市场爆发。
因为张帆敏锐的市场嗅觉,促成了汇顶科技与联发科的长期合作,也让汇顶暂时度过了婴儿期生存的危机,进入了学步期。
这次挽救企业危机的过程,也是张帆走出舒适区的过程,对于张帆来说,无疑是痛苦的,但是也正是这次痛苦让他学会了如何寻找企业的发展方向,如何去找到对市场的感觉。
自此之后,汇顶科技开始慢慢找到了方向,企业开始体现出价值,销售也开始逐步上升,但此时还是机会优先,但是也很容易把一切视作机会,高估自己的实际能力,沉迷于之前在婴儿期取得的成就。
要想企业持续地发展下去,创业者还需要保持谦逊的心态,保持对市场的敏锐度,不断更新自己的能力,以便自己能随时应对挑战。
汇顶的第二次转型:从多点触控到指纹识别
2011-2013 年的三年是汇顶科技爆发式增长的三年,国内智能手机首轮普及率已经完成。然而国内手机厂商又开始了价格战,汇顶决定开始向指纹触控芯片领域进行研究。
随后,智能手机技术不断迭代,指纹识别的出现给了汇顶科技又一次发展机会。尤其是苹果公司在2013年9月份发布首款带有指纹识别功能的手机——iPhone 5s之后,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将这项功能呈现在产品上。
此时国内的市场趋势让张帆看到了自己公司所做的指纹触控芯片研究方向是正确的。这也让张帆更加自信,相信自己的选择。
于是2014 年 5 月,张帆带领汇顶科技正式进入了指纹识别行业。随之,汇顶科技正式推出了指纹触控产品样机,与欧美企业一般采用高压驱动不同,汇顶采用了低压驱动方式。
据了解,汇顶科技是全球首家推出“正面应用于Android手机的指纹识别芯片”的公司,该方案首次应用于2014年9月发布的魅族MX 4 Pro中。
不久,汇顶科技宣布推出新一代指纹识别方案IFS(全称为Invisible Fingerprint Sensor),即隐藏式的指纹识别。也就是说,手机厂商无需在手机玻璃盖板或者后壳上开孔放入指纹识别模块,而是将指纹识别模块放置在触控面板之下。由此手机厂商不需要改变原有外观设计风格,同时也更符合Android用户的使用习惯。该方案为公司迎来了包括华为、小米等多个手机厂家的订单。指纹芯片也成为公司的主要业务收入来源。
2015 年,汇顶发布了支持玻璃盖板的指纹识别芯片并商用量产。
2016 年汇顶在上海 A 股挂牌时,一上市股价就连续飙涨 20 个涨停板,市值一度超越联发科,成功震撼两岸芯片产业,而后汇顶更在 2017 年获得更大基金的入股投资。
同年,汇顶科技发布了应用于移动终端的活体指纹检测技术 Live Finger Detection。
2017年开始,主流手机厂商均发力推广全面屏,屏下指纹因而成为主流的指纹解锁解决方案,汇顶科技由此进入华为、小米等多个手机大厂的供应链,业绩大幅增长。
2018年推出屏下光学指纹:2018年3月发布的全球首款规模商用的屏下指纹识别手机vivo X21,采用了汇顶的屏下指纹芯片。2019年底推出面向 5G 手机需求的超薄方案,搭载于小米 CC9 Pro 上,成为全球首家量产超薄屏下光学指纹的设计厂商,该超薄方案厚度仅为传统模组的 1/10,为5G手机的电池、射频器件等留下了充足空间。
数据显示,2019年汇顶科技实现营收64.73亿元,同比增长73.95%;同期,实现归属净利润23.17亿元,同比增长212.10%,业绩大增的主要原因是屏下光学指纹产品获得大规模商用。23亿净利也创造了公司创办来的历史新高。
虽然,汇顶的一连串技术革新带来了不错的效果,但是当初开拓手机指纹识别市场,张帆也面临不少的挑战。
张帆介绍,汇顶是中国人的企业,当时普遍认为欧美企业在半导体领域更领先,在很多客户看来,没怎么见过中国供应商提供优质的指纹识别芯片产品。
“沟通建立信任过程是个艰难的过程,没法在一个产品上改变这个惯性思维。”张帆说,汇顶第一款指纹识别产品是2014年下半年实现量产,直到了2016年,才有大批量生产的需求。到了如今,国际、国内主流终端厂商的旗舰手机选择采用汇顶的方案,才建立了对汇顶的信任。
这样的信任,源自汇顶科技的努力。据悉,汇顶科技在指纹识别领域的持续投入,每年汇顶都要将10%的营业收入投入到研发中。
汇顶深知国际对手竞争的关键是技术,截止2017年9月底,汇顶已申请、授权国际国内专利超过1500件。技术立身,即使如董事长张帆去实验室也是一种常态。
与此同时,汇顶可以提供本地化优质服务,比如入驻客户工厂,与客户紧密合作提升产品体验。
“国外公司要过暑假,我们则选择这个时候支持客户急需的项目,慢慢建立信任。”张帆说。
当初汇顶向魅族推销指纹识别技术时,魅族掌门人黄章并没有看上眼。然而,黄章首选的国外供应商提供的方案遇到了难题,汇顶终于能以“备胎”的身份进驻魅族。5个月时间,汇顶的20多人服务团队住在工厂里,遇到问题随时沟通处理,终于实现了魅族MX4 Pro指纹识别芯片的量产。
此时的汇顶从学步期进入了青春期,张帆凭着之前在学步期得到的成果,学到的经验,帮助自己在这一阶段找到了正确的发展方向,即汇顶正式进入指纹识别行业。
之后的发展趋势和结果也证明了这个选择是正确的,再加上张帆对技术创新的重视和支持,不断开拓新的产品,汇顶也得到了再生。
汇顶科技的第三次转型:从指纹识别到物联网
作为一个科技公司的领军者,技术快速更新迭代使得张帆始终面临危机。张帆必须时时刻刻保持企业的创新能力,主动适应环境的变化,不断更新迭代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否则,极有可能会被竞争对手碾压,被市场淘汰。
“公司的成长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研发费用不断增加的过程,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长期持续行为。”张帆表示,研发投入本质上就是要提升能力、把握机会,同时把机会转化成价值。
尽管汇顶科技也在指纹芯片领域做到了极致,全球屏下指纹市场份额达到了57%,OLED屏下指纹芯片市场更是高达75%,但是行业市场在不断变化,比如5G、人工智能行业的冲击,新兴竞争对手的出现,张帆深知汇顶科技不仅要继续加大技术研发的力度,还要逐步拓展更多的业务,拓宽战略布局,增强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
于是从2018年开始,汇顶科技开始转型,不仅仅局限于指纹识别业务,开始往物联网领域布局。
2018年2月底,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办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 )上,汇顶科技正式宣布,通过并购全球领先的半导体蜂窝IP提供商--德国CommSolid,进军NB-IoT(基于蜂窝的窄带物联网)领域。
2020年2月初,汇顶科技又完成了对NXP VAS业务的并购,这将利于公司为手机和移动智能终端客户提供更丰富的产品组合,也将助力汇顶进一步拓展这些技术在汽车等领域的新成长机会。
NXP 是安卓智能手机中领先的音频方案提供商,目前市占率处于行业第 一的位置,主要的竞争对手为 Cirrus Logic、TI 等。VAS 业务包含 3 大产品线,分别为音频放大器、音频转换器以及智能触觉驱动器。
在2020年上半年,汇顶公司的音频解决方案成功商用于多家知名终端品牌的旗舰机型,例如三星 Galaxy S20、华为 P40、 OPPO Reno4 Pro、vivo iQOO 3 5G、小米 K30 Pro 和一加 8 系列等。
此外,公司开发的入耳检测+触控二合一方案、血氧传感器、Bluetooth LE芯片、主动降噪音频编解码芯片等,这些产品都陆续实现了规模量产。入耳检测客户包括OPPO、vivo、一加等客户。
同时,汇顶科技将依托生物识别和人机交互等优势领域雄厚的技术积淀,努力推动超薄屏下光学指纹方案的大规模商用;在IoT领域,公司将继续围绕“物理感知、信息处理、无线传输、安全”四大领域,持续构建IoT综合平台,全面围绕IoT的各类创新应用场景提供差异化价值的解决方案。
同年,汇顶也收购了德国Dream Chip Technologies GmbH(以下简称DCT)公司。
DCT公司拥有全世界顶尖的数字电路设计能力,它的SoC设计能力非常卓越,且通过了汽车认证,在汽车电子领域拥有为很多客户做设计服务的经验,因此在协同方面,收购DCT对汇顶的计算能力和ISP图像处理方面都有提升有很大帮助,从长期来看,这对汇顶科技开拓汽车市场有很好的支撑和帮助作用。
在通过外部并购的同时,公司也需要不断提升能力来为不确定性的市场变化提供保障。
张帆称,他们需要持续积极努力,在客观条件比较困难情况下,不断提升能力、持续努力以及保持与客户紧密沟通,持续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解决问题。
目前的汇顶,处于青春期到盛年期的过渡阶段,既有足够的能力把控未来的方向,对危机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和管理能力,又有能力保持企业的灵活性,坚持不懈地在技术创新上加大投入,开拓新产品,不断扩大企业的舒适区,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张帆曾在一次采访中说到,“做创新真的很难,你不知道你的坚持是不是正确的,中国的公司做创新没有太多成功的经验,偏离了苹果的方向,内心是非常恐惧的,因为你不知道你的路是不是走得通。不是每个公司每一仗都打得赢,没有常胜将军。我们这样的公司还需要不断的积累,不断的尝试,不断的试错,这样我们再坚持10年,20年我们可能真的成为somebody,未来我们可以做点有意义了不起的事情。”
坚持创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谓创新,就是没有可借鉴的经验,有风险成本,当迟迟没有看到效果时,你无法判断你的坚持是否正确,此时极有可能放弃,退回到舒适区。
纵观汇顶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看出,张帆抓住机遇正式进入指纹识别行业后,加大对产品的技术研发力度,并不断根据时代的变化调整产品布局,从电容指纹到光学指纹,再到物联网,这些都在告诉我们,他在不断走出舒适区,寻找新机会来扩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让企业能够茁壮成长。
张帆的居安思危、善于拥抱变化、以及坚持不懈的创新精神让汇顶科技坚持走过了近20个年头,走到如今世界指纹识别芯片企业前列的位置。
可见,企业想保持持续的活力,获得持续的成功,企业管理者应该要有并且持续保持这种勇于突破舒适区,主动接受挑战的冒险精神。
* 参考资料:
1、伊查克·爱迪思《企业生命周期》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沃伦·本尼斯《极客与怪杰》 机械工业出版社
3、DeepTech深科技《让联发科 5 年大赚 600 倍!汇顶张帆:中国一定会有千亿级芯片公司诞生》
4、投资者网 《人物 | 汇顶科技张帆的危机感 “中国芯”为何三次转弯》
5、天天IC 《张帆:汇顶不会守着一个技术吃到老,布局NB-IoT下一个千亿市场》
6、半导体投资联盟 《汇顶科技张帆:着眼全局为不同客户创造新价值》
来源: 观止研究院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转载众多,无法确认真正原始作者,故仅标明转载来源。本文所用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立即删除内容!本文内容为原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