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电子芯片的发展逼近摩尔定律极限,难以满足高性能计算不断增长的数据吞吐需求。硅光芯片用光子代替电子进行信息传输,可承载更多信息和传输更远距离,具备高计算密度与低能耗的优势。随着云计算与人工智能大爆发,硅光芯片迎来技术快速迭代与产业链高速发展。
各国都已在该领域布局很久。2014年10月,奥巴马就宣布建立“国家光子集成制造创新研究所”,IBM、Intel等企业和MIT、UCSB等机构都不遗余力发展大规模光子集成芯片,集成850个器件的大规模光子芯片也在2015年出现。几乎同时,中国科学院也启动了由西安光学精密机械所牵头,半导体所、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所、计算技术所共同承担的先导专项“大规模光子集成芯片”,希望构建起大规模光子集成的材料、器件、集成、封装工艺平台。
集成850个器件的光子芯片结构图
预计未来三年,硅光芯片将承载绝大部分大型数据中心内的高速信息传输。
光子芯片演变发展
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在电子计算机领域取得了无与伦比的成就。但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计算机也遇到了速率和功耗两大瓶颈,进而衍生出阻碍电子计算机性能提升的3个技术壁垒:功耗墙、访存墙与I/O墙。
制约高性能计算发展的最大技术障碍是能耗,E级系统功耗预计有466.7MW,全年40.88亿千瓦时的用电量几乎相当于三峡电站全年发电量的1/20。此外,处理器与内存之间、处理器与处理器之间信息交互的速度严重滞后于处理器计算速度,访存与I/O瓶颈导致处理器计算性能有时只能发挥出10%,这对计算发展形成了极大制约。受电子物理极限制约,传统制程工艺的进步不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甚至会恶化以上问题。
光子芯片不同于电子芯片,技术上另辟蹊径,用光子代替电子进行信息传输,可以承载更多的信息和传输更远的距离。光子彼此间的干扰少、提供相较于电子芯片高两个数量级的计算密度与低两个数量级的能耗。相较于量子芯片,光子芯片不需要改变二进制的架构,能够延续当前的计算机体系。光子芯片需要与成熟的电子芯片技术融合,运用电子芯片先进的制造工艺及模块化技术,结合光子和电子优势的硅光技术将是未来的主流形态。
硅光芯片应用趋势
近期,云计算与人工智能的大爆发让光子传输的优越性得以凸显。在通信场景,由于大型分布式计算、大数据分析、云原生应用让数据中心内的数据通信密度大幅提升,数据移动成为性能瓶颈。传统光模块成本过高,难以大规模应用,硅光芯片能够在低成本的前提下有效提高数据中心内集群之间、服务器之间、乃至于芯片之间的通信效率。在计算场景,据OpenAI统计,自2012年,每3.4个月人工智能的算力需求就翻倍,摩尔定律带来的算力增长已无法完全满足需求,硅光芯片作为解决方案的价值得到广泛的期待。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光通信与光计算相辅相成,光通信中的光电转换技术会在光计算中得到应用,光计算要求的低损耗、高密度光子集成技术也会促进光通信发展。两者的结合最终会让数据计算和传输都在光域完成。
“大规模光子集成芯片”先导专项实施路线图
展望
尽管光子元器件、硅光制程技术都在近期取得突破,硅光技术的成熟还需要解决一系列问题。首先,硅光芯片的设计、封装等环节尚未标准化和规模化,其产能、成本、良率优势还未显现;其次,光计算的精度仍低于电子芯片,集成度也需要进一步提高。
光电融合是未来趋势,硅光子和硅电子芯片取长补短才能促进算力提升。未来三年,硅光芯片将支撑大型数据中心的高速信息传输;未来五到十年,以硅光芯片为基础的光计算将逐步取代电子芯片在部分计算场景中的角色。
来源:达摩院DAMO
阿里云研究院小助手微信:AlibabaCloudResearch
编辑:阿里云研究院内容运营主管 赵子千
阿里云研究院介绍
阿里云研究院定位是阿里云智能事业群数智化转型智库机构,汇集多名来自数字科技头部企业、国际知名咨询机构和国家高端研究平台的资深专家,以“定义行业、洞察态势、拓展赛道、引领心智”为愿景,以“著书立说布道场,数智驱动新增长”为使命,以“引领数智化转型新思想”为目标,致力于“用科技探索新商业边界”。
研究领域涵盖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与产业互联网,以及数字政府、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能源等政企各行各业数智化转型路径及商业实践,关注前沿科技趋势、数字创新、数字治理、新基建等方向。依托指数分析、战略顶层设计、行业数智洞察、产业研判、案例透视等多类型研究产品,阿里云研究院联合国家科研机构、顶尖智库、头部高校、行业协会、咨询机构、投资机构、合作伙伴和客户,拉通阿里巴巴集团各事业群,共拓研究新生态。与全球知名商学院共同开设数智创新学院、新国潮品牌加速器、新增长实验室等项目,举办高端企业家和高管培训,培育面向未来的数智化创新领袖。
同时面向各行各业企业CXO人群及企业数智化实战人才,打造“CXO数智创新营”,构建一个走进阿里巴巴,了解阿里战略、文化与业务生态,共创数智化转型路径与实践的链接服务,是国内领先的数智化转型升级服务平台。
文章来源于达摩院DAMO ,作者达摩院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转载众多,无法确认真正原始作者,故仅标明转载来源。本文所用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立即删除内容!本文内容为原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