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星国企红利
近期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明确,2023年要求中央企业“一利五率”目标为“一增一稳四提升”,这一考核指标的调整也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
“一增”即确保利润总额增速高于全国GDP增速,力争取得更好业绩; “一稳”即资产负债率总体保持稳定; “四提升”即净资产收益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全员劳动生产率、营业现金比率四个指标进一步提升。
要读懂国资委的“一利五率”,可以先从与去年的变化入手。2022年中央企业考核目标为:“两利四率”要努力实现“两增一控三提高”,“两增”即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增速高于国民经济增速,“一控”即控制好资产负债率,“三提高”即营业收入利润率、全员劳动生产率、研发经费投入进一步提高。可以看到以下几方面调整:
一是以净资产收益率(ROE)替代营收利润率,对盈利质量考核更加全面。在保持“资产负债率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提升ROE需要进一步提升净利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综合表现。
二是新增营业现金比率考核,首次将现金流相关指标纳入央企考核。以八大建筑央企为例,其整体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与归母净利润比值自2015年的218%下降至2021年的33%,这也是央企估值持续走低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国资委对现金流考核的重视,预计后续建筑央企经营性现金流有望明显改善。
三是资产负债率由“控”改“稳”,有利于减少央企资金束缚,加快项目推进。2022年国资委对央企整体资产负债率考核要求为“控制在65%以内”,以压降为主要目的;而2023年表述则为“资产负债率总体保持稳定”,具备一定弹性空间,有助于央企保持合理的债务融资规模,同时减少永续债等高成本融资工具发行,降低综合融资成本。
我们认为,国资体系将更多价值实现因素纳入央国企考核体系,是构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推动国有上市公司价值重估和回归的重要基础。本次国资委考核指标调整新增的ROE和净现比指标,表明监管对于央企的考核导向将从规模优先逐步调整为质量优先,这也与资本市场的评价指标更加契合。考虑到国资委考核与央企负责人考核直接挂钩,预计其导向作用实际上比股权激励更强,应该给予充分重视,后续也可期待更多国企改革相关的政策出台。当前建筑央企整体基本面稳健,市占率持续提升,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国企改革、放开涉房融资及今年 “一带一路”峰会等因素有望提供进一步催化。、
文章来源:比特数字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