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金斧子,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当前位置: 首页 > 私募社区 > 【第1242期早报|7.28】金融监管总局:下一步将加大对扩大内需的金融支持力度
【第1242期早报|7.28】金融监管总局:下一步将加大对扩大内需的金融支持力度
2023-07-28
0
0


 

盘面上,汽车产业链个股开盘走强,钢铁股震荡走高,军工股一度冲高;下跌方面,半导体板块陷入调整,Chiplet方向领跌。


 

▲2023年1—6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16.8% 降幅持续收窄

1—6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3884.6亿元,同比下降16.8%,降幅比1—5月份收窄2.0个百分点。

1—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2002.0亿元,同比下降21.0%;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4872.0亿元,下降18.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966.8亿元,下降12.8%;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689.2亿元,下降13.5%。

1—6月份,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6816.8亿元,同比下降19.9%;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23874.7亿元,下降20.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总额3193.1亿元,增长34.1%。(国家统计局)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下一步将加大对扩大内需的金融支持力度

27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今日回应支持扩大内需、上半年个人住房贷款投放等问题。初步统计上半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4万亿元,较年初增加2021亿元。上半年个人住房贷款投放力度加大,92%用于支持购买首套房。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表示,下一步将抓好前期出台的各项政策落实,加大对扩大内需的金融支持力度,强化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全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财联社)

▲金融监管总局:将采取针对性措施 推动经济持续向好回升

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要采取一些针对性的措施,引导银行保险机构支持增加增强发展动能,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主要覆盖几个重点领域,包括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大对于消费新型和重点领域的支持;继续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继续加大出口信用保险的支持力度;持续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覆盖面和可得性,加大个体工商户的信贷支持力度。(财联社)

▲央行副行长张青松:引导创投机构加大投早投小力度 不断丰富创投基金的退出渠道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张青松在发布会上表示,引导创投机构加大投早投小力度。要建立健全创投基金的考评和容错免责机制,让他们放下包袱,综合算账,算长远账,更好地发挥投早投小的引导作用。同时,也要推动创投机构加强自身的投研能力建设,对投资对象也就是初创期的科创企业加强战略咨询、资源整合的综合化服务能力。不断丰富创投基金的退出渠道。推动注册制改革走深走实,不断提高上市的融资效率。发展创投二级市场基金,扩大私募基金份额转让试点范围。活跃并购市场,在整个创投基金退出转化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另外,在我国的银行信贷市场里,与并购活动相关的并购贷款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证券报头版:专家称货币政策储备足 第三季度有望再度降准

日前,中国证券报头版刊文指出,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货币政策仍然大有可为。专家表示,货币政策加大调控力度有较充足的空间。预计有关部门将根据经济形势变化,灵活运用降准、降息等工具,同时做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加减法”,加大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随着“宽信用”持续推进,下一阶段,货币政策有望继续加力。专家预计,第三季度央行或再度实施降准,以提振社会总需求。(财联社)

▲多举措拉动社会资本 政策持续发力 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

近期,多地出台稳楼市政策。佛山等地出台政策,提高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无锡、南京等地则出台政策,支持共有产权房建设。业内人士表示,在因城施策的原则下,政策将持续发力,多举措拉动社会资本共同建设保障性住房。(中国证券报)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鼓励建设大型高效“气化岛” 推动现代煤化工与可再生能源等耦合创新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关于推动现代煤化工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其中提出,鼓励新建现代煤化工项目承担相应的技术创新示范升级任务,实施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加快产业技术优化升级,推进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推进高性能复合新型催化剂、合成气一步法制烯烃、一步法制低碳醇醚等技术创新,推动煤制对二甲苯(PX)实现产业化突破。加强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绿色替代品和无毒无害、低毒低害绿色化学物质和产品研发。鼓励建设大型高效“气化岛”,打造平台化原料集中生产、下游产品多头并进发展模式。在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较好的地区,推动现代煤化工与可再生能源、绿氢、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等耦合创新发展。

▲国资委研讨班提出“三个集中”“三个资本”,背后有何深意?

据国资委网站消息,7月25日至26日,国务院国资委举办地方国资委负责人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研讨班,全面落实全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要求,总结上半年工作,研究部署下一步重点任务。会议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战略性产业的发展壮大,一定是依赖于过去传统优势产业的支撑。

长期研究国资领域的专家对记者表示,此次会议的“三个资本”提法有点“新鲜”。这是相当关键的战略性纲领性的指引,这对有前瞻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带来极大的信心鼓舞和资本支持,未来这些方向将会有重大的发展机遇。(财联社)

▲美参议院法案要求美在华科技领域投资需报华盛顿 外交部回应

当地时间25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一项国防授权法案修正案,要求美国企业在中国高科技领域投资需要通报华盛顿。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我们坚决反对美国借国防授权法案夹带涉华的消极内容。中美经贸合作的本质是互利共赢,对产业界和私营部门之间的正常经贸投资活动人为设限或是干扰违背市场经济原则,扰乱全球产供链稳定,最终只会损害美国投资者自身的利益。(澎湃新闻)


 

▲重要指数表现:27日,大盘全天冲高回落,三大指数均小幅下跌。总体上个股跌多涨少,两市超3500只个股下跌。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7800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122亿。截至收盘,沪指跌0.2%,深成指跌0.41%,创业板指跌0.32%。

▲行业指数表现:申万一级行业中,钢铁、银行、汽车等板块涨幅居前,电子、传媒、通信等板块跌幅居前。

▲估值变动:27日,上证综指PE(TTM,剔除负值)上升至14.67倍,历史分位数上升至85.25%;沪深300指数PE(TTM,剔除负值)上升至13.01倍,历史分位数上升至72.54%;深证综指PE(TTM,剔除负值)上升至27.97倍,历史分位数上升至3.69%。


 

【消费成长】

▲把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放在优先位置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表示,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加大对消费的支持力度,规范发展消费金融产品和服务,鼓动新能源汽车、绿色家电等大宗商品消费,促进居住消费提升,积极发展服务消费,释放出行消费潜力,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大力倡导绿色低碳消费,增强居民的消费信心。数据显示,6月末,信用卡、汽车和其他综合消费货款比年初增加7100 多亿元。

▲可口可乐今年下半年将继续提价

可口可乐总裁兼首席财务官约翰·墨菲表示,该饮料巨头将在今年下半年继续提高价格,因为该公司在需求韧性较强的背景下提高了预期。这家总部位于美国的全球软饮料制造商周三公布,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6%,至120亿美元,超出分析师预期,原因是价格上涨抵消了单位箱销量持平的影响。

【医药成长】

▲亚太药业:注射用泮托拉唑钠一致性评价获受理

亚太药业公告,公司于近日收到国家药监局下发的关于注射用泮托拉唑钠一致性评价的受理通知书。注射用泮托拉唑钠适用于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中重度反流性食管炎、急性胃黏膜病变、复合性胃溃疡等引起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卡本医疗获过亿元A轮融资

卡本医疗致力于中高端医疗影像创新产品的开发,以自主知识产权为基础,以创新医疗流程为突破。自主开发的多模态影像融合手术系统是基于图像处理技术和电磁跟踪系统,将目标器官的CT、MRI与实时超声图像进行融合,在确保导航实时性的同时,为手术医生提供全新的病灶透视体验,同步腹部3D图像进行穿刺定位,最终实施介入治疗。近日,卡本医疗完成过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加速产品线的研发、临床及商业化布局、推进产品入院,建立培训基地推广新技术。

【国企金融】

▲上半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同比增长10.5%

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半年银行保险主要业务保持稳步增长。上半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406.2万亿元,同比增长10.5%。保险公司总资产29.2万亿元,同比增长9.6%。保险资金运用余额26.8万亿元,同比增长9.7%。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上半年商业银行净利润1.3万亿元 同比增长2.6%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表示,风险抵御能力整体充足。初步统计,上半年,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1.3万亿元,同比增长2.6%,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4.5个百分点。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余额增加4561亿元。拨备覆盖率为206.1%,持续保持较高水平。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4.66%。目前,保险业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190.3%,保持在合理区间。

▲2023年财富中国500强:国家电网居首,工商银行最赚钱

财富中文网近日发布的2023年《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显示,国家电网、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营业收入居前三位。在盈利能力方面,工商银行成为最赚钱的公司。

具体来看,今年500家上榜的中国公司在2022年的总营业收入达到15万亿美元,净利润达到7171亿美元。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以5300亿美元的营收位居榜首,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分列榜单第二位和第三位,位列第四位的是中国建筑集团,鸿海精密位列第五。(中新经纬)

【能源安全】

▲第八届储能西部论坛8月初在西安举办 将发布中国储能产业半年度数据

由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联合主办的第八届储能西部论坛将于8月2日至3日在西安举办,同期将发布中国储能产业半年度数据。

▲新天绿能:第二季度公司及子公司完成发电量同比增加0.21%

新天绿能发布第二季度主要经营数据,第二季度,本公司及子公司按合并报表口径完成发电量370.69万兆瓦时,同比增加0.21%;完成上网电量362.44万兆瓦时,同比增加0.32%。截至2023年6月30日,累计完成发电量781.32万兆瓦时,同比增加1.99%;累计完成上网电量764.02万兆瓦时,同比增加2.09%。

【其他行业】

▲中汽协:上半年全国汽车商品累计进出口总额为1360.7亿美元 同比增长16.2%

财联社7月26日电,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整理的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3年6月,汽车商品进出口总额为236.1亿美元,环比下降3.4%,同比增长22.3%。其中进口金额64.8亿美元,环比增长9.1%,同比下降2.1%;出口金额171.2亿美元,环比下降7.5%,同比增长35%。2023年上半年,全国汽车商品累计进出口总额为1360.7亿美元,同比增长16.2%。其中进口金额361亿美元,同比下降22.5%;出口金额999.7亿美元,同比增长41.7%。

▲中国信通院发布云计算白皮书:预计2025年我国云计算整体市场规模将超万亿元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云计算白皮书(2023年)》。《白皮书》指出,2022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为4910亿美元,增速19%,预计在大模型、算力等需求刺激下,市场仍将保持稳定增长,到2026年全球云计算市场将突破万亿美元。2022年,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4550亿元,较2021年增长40.91%。相比于全球19%的增速,我国云计算市场仍处于快速发展期,预计2025年我国云计算整体市场规模将超万亿元。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二季度主要产品合计销量环比出现向好趋势

日前,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简称“协会”)召开了2023年度第一次新闻发布会。协会秘书长吴培国在会上表示,上半年,纳入协会统计的12大类产品整体销售略有增长,但国内市场各类产品间态势差异明显,随车起重机、升降作业平台等8类产品销售同比均出现不同幅度增长,其中增幅最大的随车起重机,同比增长了27.9%。但挖掘机、装载机等产品市场销售出现下降,其中挖掘机降幅达13.3%。

分季度看,一季度主要产品销售量合计同比下降1.17%;二季度,主要产品销售量合计同比增长4%,环比增长3.04%。总体看,二季度合计销量环比数据出现向好趋势。

在出口方面,今年上半年,我国工程机械出口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呈现出较高的出口韧性。据海关数据,2023年上半年我国工程机械进出口贸易额为263.11亿美元,同比增长23.2%。(中证网)

▲上半年我国软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4.2%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消息,上半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下简称软件业)运行态势平稳向好,软件业务收入增长加快,利润总额保持较快增长,软件业务出口降幅收窄。

软件业务收入增长加快。上半年,我国软件业务收入55170亿元,同比增长14.2%。利润总额保持较快增长。上半年,软件业利润总额6170亿元,同比增长10.4%。软件业务出口降幅收窄。上半年,软件业务出口241.8亿美元,同比下降2%,其中,软件外包服务出口同比增长8.2%。(上海证券报)

▲新东方预计2024财年Q1净收入在9.8-10亿美元之间 同比增长3成

新东方公告称,2023财年营收30亿美元,同比下降3.5%;2023财年NON-GAAP净利2.6亿美元;新东方预计2024财年第一季度净收入在9.8-10亿美元之间,同比增32-35%。

▲万科与万达长春合作项目纠纷已基本达成和解 万达商管部分被冻结股权即将解冻

据悉,万科集团与万达集团早前在长春国际影都合作项目中产生的资金纠纷已基本达成和解,万科已申请冻结的万达商管部分股权即将解冻。据悉,因资金纠纷,今年6月5日,万科集团申请冻结了大连万达集团持有的大连万达商管集团约19.79亿股权,涉万达商管1200亿净资产,股权冻结期限至2026年6月4日。(财联社)


 

▲“基金买手们”正对ETF如何调仓?光伏ETF成新欢,军工、白酒、科创50被抛售

以Wind数据口径计算,截至今年二季度末,FOF基金共计持有指数型基金市值65.11亿(包括被动指数债基、被动指数型基金、增强指数型基金、增强指数型债基),占FOF持有基金总规模(856.52亿元)的7.6%。此前一季度末,该数值为7.8%。

具体来看,华泰柏瑞中证光伏产业ETF新进为FOF持有市值最高的指数产品,达5.16亿元,合计持仓份额为4.15亿份,较一季度末增持了4424.78万份。此前一季度末的头号重仓指数产品海富通中证短融ETF则被减持超300万份,国泰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维持重仓指数产品的第二位。

另外,FOF加仓方向也集中在人工智能和新能源赛道。南方中证申万有色金属ETF、广发中证传媒ETF、国泰中证光伏产业ETF成FOF增持最多的3只指数产品,军工、白酒、科创50等相关ETF被减持较多。整体上,债基仍是FOF重仓最多的基金,持仓规模居前的多为信用债基。(财联社)

 

▲基金独门股浮出水面 公募建议下半年均衡布局

基金二季报已披露完毕,一批基金独门股浮出水面。拓维信息、朗科科技等多只基金独门股表现优异,今年以来涨幅超100%。

人工智能(AI)、数字经济等板块是上半年基金经理挖掘独门股的重点方向,对于下半年这些板块的投资机会,机构内部出现一定分歧。有观点认为,AI仍然是重点掘金的方向;也有观点认为,兼具低估值、低库存特征的行业值得关注。(中证网)

 

▲公募基金二季度“含银量”提升 国有大行“升仓”最为显著

随着公募基金二季报的出炉,基金的盈利情况,以及公司规模排名也水落石出。天相投顾统计数据显示,二季度公募基金产品整体亏损2200.83亿元,权益类基金悉数回吐此前的盈利,债券基金和货币基金成为当季的“颜值担当”。

随着股债跷跷板效应再现,基金公司的规模排名也发生了变化,马太效应越发明显。与此同时,基金的持仓情况也悄然发生变化,由于二季度A股市场震荡明显,低估值低波动的银行板块“回春”,基金出现明显加仓迹象,但是整体仓位仍处于历史低位。(21世纪经济报)

 

▲公募基金积极参与科创板投资

借助公募基金参与科创板投资的资金与日俱增,同时基金产品类型愈发丰富。多位基金经理认为,投资科创板公司应加强逆向思维,在具有潜力的公司中挖掘明日之星。科创板公司成长往往需要较长时间,投资者应具备长期视角。

 

▲机构调研聚焦三板块 TMT或迎左侧布局良机

Wind数据显示,7月机构调研热情有所下降。分行业来看,机构调研主要集中在TMT、新能源、医药生物三个板块。尽管近期TMT板块出现回调,但机构认为,本轮行情有望沿着“顺周期(消费+周期)-新能源-TMT”的路径轮动推进。中期来看,TMT板块有望迎来新一轮阶段行情的左侧布局良机。(中证网)

 


 

▲6月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26.8万亿元 同比增长9.7%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人民币贷款新增15.73万亿元,同比多增2.02万亿元。6月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26.8万亿元,同比增长9.7%。

▲险企“赎旧发新” 推高资本补充债规模

险企“补血”规模仍旧维持在高位。根据公开信息统计,截至上周末,今年保险公司发行资本补充债券总额达459亿元,创近年同期新高。同时,还有部分险企的资本补充债已获批但尚未发行,例如新华保险7月19日公告称,其发行资本补充债券获得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准,发行规模不超过200亿元。

今年险企发债规模较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险企“赎旧发新”的情况较多。一方面,保险公司资本补充债期限多设计为“5+5”年,有赎回选择权;另一方面,在市场化利率下行的背景下,险企“赎旧发新”可以降低融资成本。(证券日报)


 

尚未登录,请 后再评论
发表
  • 当前帖子暂无评论
持牌机构 / 强大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