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26日,指数层面A股微涨、港股调整,wind全A日均成交额2.31亿元,环比下降8.13%,南向通周度流入440亿港币,今年以来累计流入1.16万亿(2024全年147%的水平);行业层面,申万一级行业多数下跌,仅电力设备、有色金属、电子等7个行业上涨。即将迎来国庆长假,持股过节还是持币过节是当前投资者的关注重点。
1、市场对于当下股市的主要观点
多家券商通过对数据统计,发现节前资金避险,一般以下跌为主;国庆假期之后则呈现“节后开门红”的特征。
中信建投对近10年国庆节行情进行复盘,发现节日前五个交易日两融余额普遍出现环比为负值的情况,显示交易情绪调整,并非行情基本面的走弱,主要是资金考虑到假期不确定性、节假日资金占用成本等避险情绪。
国庆假期后一般是开门红,A 股国庆后 5 个交易日累计涨幅为正的概率为60%,其中2015年、2020年上证指数国庆后第五日累计涨幅分别高达6.87%、3.55%。同时,牛市中节后涨幅通常维持更持久。在牛市行情年份,国庆后五个连续交易日的累计涨幅有66.67%的概率均为正值。
牛市往往呈现长假与利多事件催化同时发生的典型市场特点。举例如2017年,国庆前后出现有关新能源、创新药和人工智能的利好事件与政策;2020年国庆前后,国务院发布《关于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的意见》,国家超算郑州中心正式获批成立、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
港股同样是国庆开门红的行情,从上涨概率看,中资股表现优于恒生指数。从十年的行情复盘来看,恒生科技指数有72.86%的概率在国庆节后的七天交易日上涨,相比于恒生指数的65.71%的上涨概率优势更大。
2、国庆节建议持股过节,风格或可均衡
9月27日,统计局公布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0.4%,不过需要关注的是低基数效应,2024年8月该数据为-17.8%,国内经济修复仍需更多努力。同时营收同比增速温和回升至2.3%(7月1.1%),季调后利润率为5.8%(7月5.2%),国家7月以来的反内卷政策正在逐步显现效果。
当前市场对四季度仍有增量政策期待,时间窗口或在10月的四中全会,政策导向或在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消费、房地产等多个方向,若能政策针对房地产出具更有力的政策,或较大力度提振市场信心。此外反内卷政策或将持续,如9月29日工业和信息部、自然资源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主要是在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有色金属生产国和消费国的背景下,统筹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推动新旧发展动能持续转换。
8月在海外人工智能大会、国内发布人工智能+行动多个因素影响下下,AI相关产业链涨幅明显,8月以来至9月27日通信、电子、计算机涨幅居前,涨幅超33%,部分标的涨幅更高,成为当前市场主线。统计显示,四季度此前表现较好的市场主线或有所弱化,主要是机构资金考虑排名等开始布局较为稳健的板块。这一部分板块与四季度国家出台政策方向一致,短期投资者或可在风格上有所均衡。
3、总结
整体来说,历史数据统计显示国庆节后A股和港股多是开门红,节前若资金因为避险出现调整,可以布局。站在当前10月中下旬或有增量政策出台,市场预期向好,8月以来以AI为主线涨幅过快,考虑到后续政策导向,或可适当分散资金至顺周期、反内卷、相对稳健板块,实现组合在风格上相对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