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财经资讯回顾
1.中国10月通胀数据:CPI同比转正
10月CPI同比较9月的-0.3%回升至0.2%,食品价格对CPI的拖累较9月减轻约0.3个百分点,而核心CPI同比较9月的1%进一步上行至1.2%。部分受益于假期出行消费需求提振。PPI同比降幅较9月的2.3%进一步收窄至2.1%,环比增速回升至0.1%、为年内首次正增长,其中“反内卷”推动部分行业供需关系改善,煤炭、水泥、光伏等行业价格环比持续回升。
往前看,部分行业供需关系改善有望推动PPI降幅持续收窄,包括黑色系、有色系上游商品价格延续温和回升,中下游(光伏设备、汽车等)价格有望逐步企稳,服务业需求回升仍有望支撑核心CPI改善。
2、美国AI泡沫讨论
从彭博数据来看,关键词同时带有AI和泡沫的新闻连续两个月超过600条为历史首次。对于投资而言,AI早已从中观产业逻辑演化为宏观逻辑,因此需要重视。华泰回顾过往,泡沫一般经历“启动—加速—狂热—破裂”四个阶段,现在可能处于2→3过渡阶段:
加速阶段的特征,或已经基本满足:1)以Mag7为代表美国科技巨头大幅增加资本开支,带动全球半导体周期上行;2)机构行业配置中信息技术的占比也从2023年初20%左右提升至目前接近30%。
狂热阶段特点:1)从资本开支/营收、资本开支/自由现金流、现金/总资产等指标来看,美国信息技术行业的资本开支压力已接近科网泡沫时期;2)投资者仓位与杠杆方面,美国家庭资产金融中股票占比在2025Q2达到31%创历史新高,也超过了科网泡沫高点时的24%;3)聪明钱,如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现金占比创历史新高(历史中也有可能提前很久)。
看到什么信号时,海外AI泡沫可能开始破裂?1)股价加速上涨,比如纳斯达克指数大幅超过200日均线。2)估值非理性,突破传统PE甚至PEG估值体系框架。3)关键公司盈利/营收不及预期,科网泡沫破裂时,微软、英特尔等重点公司发布盈利预警。4)资本开支导致现金流压力增大,出现信用风险。近期美国科技巨头频频举债融资,建议增加对相关信用风险的高频跟踪,比如可以关注甲骨文CDS价格。5)美联储紧缩,如果出于通胀压力,美联储大幅收紧流动性,或刺破泡沫。
3、中国AI持仓:机构约60%持仓与AI相关
10月以来市场波动加大,但择时成功率并不高,背后的原因是增量资金的底层结构在发生变化,稳健绝对收益型资金持续入市在降低传统激进策略择时的有效性。当前真正重要的变量还是企业出海环境的稳定性以及AI,涉及的是中美关系(中美元首会面后,近1年大概环境比较可控)以及AI基础设施的投建进程。当前不仅是TMT板块,连有色、化工、电新的上涨直接或间接都受到AI叙事的影响,而这些板块占机构持仓的比例加起来已经超过60%。这种情况下,调仓的思路不是刻意回避AI叙事,而是尽量选择ROE底部向上趋势性抬升的品种,AI叙事只是影响了行情斜率而不是趋势。
二、国内外主要资产表现
1、A股:围绕4000点震荡
市场行情:上周(11月3-11月7日,如无特殊说明,下文上周与此保持一致),主要是外围市场(美国政府持续停摆、流动性担忧等),指数先调整而后上涨、呈现出一定韧性,周四收盘于4007.76,消息面相对平淡,市场风格再回归哑铃型结构。从行业上看,偏传统的电力设备、煤炭、石油石化等涨幅居前,计算机、美容护理跌幅较多。
成交额及融资融券:上周,wind全A日均成交额2.01万亿元,环比-13.46%。11月3-7日,融资余额仍在高位,周内平均融资金额为2.49万亿,环比-0.06%;从占比角度看,11月7日融资余额占wind全A流通市值2.21%。
指数成交占比及波动率:上周,整体资金偏向,小微盘,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中证2000、微盘股周度成交均值占比分别为29.54%、19.56%、22.94%、26.29%、1.66%,环比变动-2.45%、-2.3%、0.71%、3.75%、0.30%;同期,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中证2000、wind微盘周度5交易日滚动波动率平均值分别为14.94%、18.53%、14.82%、15.05%、15.72%,指数周内波动率前两天波动较大,后面波动率均不同程度下降。。
指数成分股表现:上周,上涨、平盘、下跌企业分别占比54.65%、0.86%、44.48%,环比变好;对比各大指数,对比各大指数,全A跑赢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2000的比例分别是46.80%、59.87%、50.30%、46.12%,中证1000、2000成分股跑赢指数环比比例提升,量化超额环境转好。
市场展望:短期或震荡,哑铃风格或强化
从市场成交缩量、哑铃策略跑赢景气策略、行业轮动加快等迹象来看,市场情绪仍偏谨慎。华泰A股多维择时模型显示,情绪维度看多,技术维度维持看平,资金和估值维度维持防御。
10月以来高低切持续进行,除行业分化达到阈值后交易层面的调整以外,华创认为近期周期强势的原因有二:①政策层面,《求是》发文催化反内e卷第二轮政策加速,反内卷写入五年规划拉长投资久期;②牛市驱动转向实物再通胀,M1与企业现金回暖提供再通胀的流动性环境,供需改善有望推动通胀回归,紧供给的周期品弹性更强(周期中的有色(工业金属、小金属)、钢铁、煤炭、石化;消费中的养殖、轻纺;制造中的物流、医药、工程机械;科技中的消费电子、元件、光学光电子)。
华泰风格择时模型显示:1)结合中证红利相对中证全指的动量、10Y-1Y期限利差和银行间质押式回购成交量三者的趋势进行择时,当前期限利差和银行间市场成交量看平红利、相对动量看多红利。2)对于大小盘风格,采用基于拥挤度分域的趋势模型进行择时,其中拥挤度采用小盘和大盘的动量之差和成交额之比刻画。当前模型运行在低拥挤区间,采用大参数双均线模型判断趋势,结论是看好小盘。
2、港股:恒生指数波动
市场行情:上周,恒生指数微涨,港股通高股息上涨4.19%,科技和生物科技有调整趋势。同期,南向资金流入387亿港币,今年以来累计13125亿港币,占去年全年的165%。
11月7日,隔夜hibor为2.37%,较上周五下降148BP,1个月、3个月分别下降38、10BP。
3、债券:短期仍震荡,市场关注点在公募基金赎回新规
11月7日,10年期、30年期国债及10年期国开债到期收益率分别为1.8135%、2.1585%、1.9451%,变化为1.91、1.35、1.48BP;同期中证全债变动0.04%(今年以来0.78%)。10月央行买债200亿元,明显低于市场预期。考虑到本轮重启买债,央行或更重视长期机制的建设,诉求减少对于短期二级市场的影响,后续买债节奏或需客观看待。
当前市场更担心公募赎回新规,考虑市场前期已对政策有所预期,利空情绪的影响较9月初新规征求意见稿出台或更加可控,且考虑到新规落地到执行还有过渡期设置,预计10y国债难创新高,但是新规落地或仍会驱动部分流动性偏好较强的资金赎回基金。1)赎回基金规模:分别从短债基金和银行理财两个角度推测,或大致在5000亿附近;2)对债市的冲击幅度:可参考2025年二季度以来的小级别赎回潮,10y国债的高点通常在3-4bp以内、有的在日内冲高后修复,10y国开通常弱于国债1-5bp,二永债通常对应5-10bp调整,信用债调整幅度多在5bp附近。
4、商品:市场震荡,板块间轮动明显
市场行情:上周,南华商品指数-0.47%(周度持续),细分指数中黑色、有色金属、农产品、能化、贵金属指数涨跌幅分别为-2.62%、-0.06%、0.57%、-0.41%、0.11%,细分指数中有色金属、能化周度延续,其他指数均周度反转。
交易环境:上周,wind商品指数日均成交额为19466亿元(环比-12.76%),日均持仓额2404亿元(环比0.53%)。
周内,农产品5交易日滚动波动率提升较多,南华指数、黑色、有色、农产品、能化、贵金属5交易日滚动波动率平均值为8.17%、13.17%、13.72%、5.80%、10.34%、18.34%,环比变动幅度分别为-1.94%、-2.96%、0.98%、1.31%、-2.55%、-11.31%。
趋势度及风格因子表现:上周,随着市场震荡,板块间轮动明显,南华商品指数整体5日趋势度和20日趋势度在本周均拐头向下变为负值。
同期,风格因子中短期基差动量、持仓变化因子、均价突破因子、流动性因子分别正收益为0.69%、0.48%、0.26%、0.25%。其他因子负收益居多,但均在-0.2%以内。
4、美国股债市场:美国政府何时重新开门?
上周美国经历流动性收缩,根源在美国联邦政府的停摆上。逻辑是当联邦政府停摆时,它们的支出将明显下降,但收入不会。这意味着停摆的美国政府继续从经济中吸收资金,但放慢了向市场回吐资金的节奏。美国政府停摆5周将令市场承受约1800亿美元的流动性缺口。若直接观察美国TGA账户余额,9月最后一周-10月最后一周,TGA账户的余额增加1529亿美元。11月7日,2年期、10年期、3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是3.55%、4.11%、4.70%,周度变动分别是-5、0、3BP。上周美股下跌,纳斯达克下跌3.04%,主要是美国政府持续停摆、AI泡沫讨论导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