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金斧子,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当前位置: 首页 > 私募社区 > 汉和资本:无效的投资必胜宝典
汉和资本:无效的投资必胜宝典
2021-01-28
13.1万
0

许多投资者都希望能够发现一套具体可行的“投资宝典”,这种“宝典”对于选股有一套详细的规则,只要认真遵照执行就能够取得可观和快速的收益。格雷厄姆在《聪明的投资者》一书中,将这种意图按照固定的规则买卖股票赚取收益的方法称之为模式化操作。

书中举了一个有名的奥肖内西的例子。讲的是1996年,一个叫做奥肖内西的投资经理出版了一本叫做《华尔街的有效策略》的书,书中介绍了一种方法,即买进50只股票,这些股票的年回报率最高,5年内的利润一直在上涨,而且股价与公司销售收入之比(市销率)小于1.5倍。遵循这种方法,从1954年到1994年,投资者可以将其10000美元的本钱变成8074504美元,达到市场总体收益率的10倍以上,年均回报率高达18.2%。奥肖内西甚至专门到美国专利局为他的“自动投资策略”申请了专利,并且他还根据自己的发现成立了4家共同基金。截止到1999年年末,他已经公开募集了1.75亿美元资金。

但是他的书出版之后,《华尔街的有效策略》似乎就管用了。其中的2支基金在2000年初关门。而在奥肖内西的基金运营的4年间,标准普尔500指数几乎一直领先于他的所有基金。

奥肖内西这套操作方法列出了3个维度的规则,包括:历史投资的回报率,企业的历史业绩表现,以及市销率的估值评价指标。这3个都是非常基本的股票数据指标,相信根据这个规则,每个人都能找到很多符合条件的股票标的。然而经验告诉我们,没有哪种成功是费吹灰之力的。从结果来看,奥肖内西这套操作方法无疑也是失效的。

接下来我们妨再看一个国内市场的例子。笔者浏览网站的时候,看到网上流传着这么一个所谓“稳赚赔”的投资方法,这个操作规则更为简单,只有一条:买入PB小于0.6倍的某板块股票即可。为了验证这个投资规则是否有效,笔者简单做了如下一些验证的工作。

首先,说,这个条件虽然简单,但是十分严苛,符合条件的股票标的数量极少,笔者只在18年开始之后找到了符合条件的标的。为了进行全面的验证,我们分别按照PB小于0.6,小于0.8和小于1.0这三个标准构建了3组股票组合,并提取同一时期沪深300的涨跌幅进行对比,接下来我们看一下比较结果:

 

数据来源:Wind

结果显而易见,管是PB<0.6组,PB<0.8组还是PB<1.0组,他们的投资回报率都没有超过同期的沪深300涨幅。PB<0.6组甚至在沪深300取得高达65.95%涨幅的2年中,投资还是亏损的。如果严格遵照这套操作进行投资,不仅得到投资回报,在进行投资的2年后连本金都会出现损失。读到这里,可能有读者禁要问,为什么这些人自信满满提出的“投资必胜宝典”频频无效呢?


“必胜宝典”为何无效?

我们妨先回顾一下这些所谓的“必胜宝典”有怎么样的特点。论是奥肖内西的《华尔街的有效策略》,还是网上流传的PB小于0.6的方法,这些都是意图通过几个可以量化的指标来直接作为公司是否值得投资的标准,而这些指标通常是过去的或者当前的基本数据指标,对于未来只有很少的指引作用。如果你对长期内大量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那么仅凭运气,你也可以发现那些产生超常收益的公司会具有很多共同点,但是这些共同点却能用于预测未来,除非正是由于这些因素导致的股价上涨。经过我们事实的验证,结果显然是这样的。

我们应当知道,企业历史的经营状况,只代表在历史的特定环境下,以企业特定的经营方式所取得的经营成果。而市场变化万千。著名作家、思想家斯宾塞·约翰逊曾经说过:“世界上唯一变的是变化本身。”资本市场更是如此。大到宏观政策、行业动态,小到企业人事变动、研发进展、营销策略转变可能都会给企业带来意想到的变化,而只用静态的眼光、用过去的经营数据去看待企业的未来发展必定是准确和无意义的。

其次,模式化操作缺乏对公司业务内涵和实质的洞察。一个公司的经营,除了收入、成本这些可以量化的数据描述外,还有更多的那些潜藏在数字后面,难以用数字描述的内容。而这些内容的重要性却丝毫亚于可以量化的数据。另一方面,同样的数据背后可能是同的原因。一个最简单的例子,2家公司同样在2020年业绩增长了30%,一家是通过自己的主营业务发展带动的业绩增长,另一家是通过收购了一个体外公司,本身自己的业务没有增长。那么增长30%的这个数据明显对于投资者的意义是同的,但是反映到数据上都是一样的结果。在笔者进行验证“买入PB小于0.6倍的某板块股票”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在3组投资组合中是存在着能够跑赢沪深300的股票标的的,但是仅凭模式化的选股方法并能真正挑选出值得投资的标的,本质还是缺乏对公司更深一步的理解。换一个角度,如果仅仅凭借进行简单的数字筛选就能找到蕴含巨大价值和优异回报的牛股,那么资本市场上最优秀的投资者理应是那些数学家或者会计师,因为他们对于企业的各项量化数据有着更精深的研究,然而事实好像却并是这样。

再次,即便某种规则真的存在套利空间,由于模式化操作本身的规则简单和易于复制,随着这种方法的传播和市场资金的参与,模式化操作的成本会越来越高而收益则逐渐趋窄。最终这种操作规则也一定会达到一种风险和收益相匹配的平衡。而照搬模式化操作自然也就难以获得超额收益。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的资本市场经过30年的发展,尤其是2014年底至今,A股的估值体系变得更加精细化:从以往的以整个行业作为估值的基本单元,到现在的向下深入到各个上市公司层面,内在价值越来越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这种通过简单的规则进行的模式化操作已经很难找到盈利空间。

为什么还会有人相信?

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还断地有人在寻求这种“投资宝典”呢?简单来说,因为它提供了看似简单可行、需要投入和付出而可以暴富的机会。

然而因为缺乏对资本市场的了解、具备对上市公司深度研究的能力,却急于看到投资回报,就选择了相信那些所谓的“必胜宝典”。与深入学习行业知识、逐步建立投资理论体系相比,这些模式化操作简单、易懂,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看起来就像是一条明显的“捷径”。但是“捷径”虽短,却也常常让人误入歧途。如果慎遵照本文开篇提到的2个例子那些所谓的“方法”,结果自然也就会特别美好。

其次,寻求“必胜宝典”也是缺乏对市场的敬畏之心。市场本身是可预测的却又变化莫测,任何企图掌控市场的努力都必将是徒劳和无效的。即便如彼得·林奇这样传奇的基金经理在谈到股市的变化时,也由得感叹:“有多少次,当时看起来似乎要天崩地裂,后来只过是小小波澜,反过来又有多少次,当时看起来似乎只是小小波澜,后来却是天崩地裂。”作为投资者,我们唯有长期保持敬畏和进取的投资心态,才有机会在市场上获得一席之地。

给我们的启示

经过以上和各位的探讨,相信各位读者已然了解到那些所谓的“必胜宝典”定然是可信的,除此之外,笔者认为我们还能从中获得更多的一些启示:

首先一点,我们应当具备对于投资和投机清晰的认识。格雷厄姆是这样对二者进行区分的:“投资操作是以深入分析为基础,确保本金的安全,并获得适当的回报;满足这些要求的操作就是投机”。很明显,“必胜宝典”中的这类模式化操作并能被称之为投资,而更像是投机。权益类投资长期看可以实现财富的长期巨额积累,实现人生财富质的飞跃。而投机活动大多数情况下其结果本质上是可预测的。因此,把投机误认为是投资是十分危险的,我们必须在一开始就予以警惕。更要把本可用于长期投资的资金进行投机,以至于到最后徒劳无功。

接着,作为一个投资者,在行动上,我们需要抛弃表面和固化的研究方法,深入钻研,识别价值。人生本来就没有捷径,该走的路,一步都会少。企业的内在价值显然是通过几个数字就能够发现的,与其去寻找“秘籍”、“宝典”,如学习透过这些表观的数字,去挖掘更深层次的企业价值,那才是投资者的使命所在。而在心态上,我们应当摒弃浮躁,放眼长期。投资赢取的是物质的财富,但是磨炼的是人的心性。或许我们在一开始就应该放下对“必胜”的执念,要急于马上就找到一种稳赢的投资策略,试着让自己慢下来、静下来,要害怕前行之路道阻且长,脚踏实地、逐步积累才会错过沿途美好的风景。让浮躁蒙蔽了双眼,这样才能走得长走得远。

最后,是否真的就完全存在投资中的“必胜宝典”呢?于模式化操作而言,恐怕是的。但是相信很多读者都知道全球最知名的投资大师巴菲特先生在2019年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东大会上说过的:“如果你在1956年把1万美元交给我,它今天就变成了大约2.7亿美元。”在长达60余年的时间里,巴菲特一直践行着价值投资的理念,给我们展示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投资范例。诚然,没有哪一种投资方式和理论能够确保每一笔投资都是“必胜”的,但是如果你能够放眼长期,坚守价值投资的理念,那么这种投资方式就是一种“必胜”的选择。

愿我们能够拨云见日,做长期“必胜”的选择,过灿烂而有意义的人生。


尚未登录,请 后再评论
发表
  • 当前帖子暂无评论
私募大咖 换一批
水星价值投资观察
+ 关注
北京汉和汉华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 关注
正心谷创新资本
+ 关注
上海景林资产管理公司
+ 关注
金斧子官方账号
+ 关注

免费申请专业理财师

一对一快速解答疑问

立即咨询
持牌机构 / 强大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