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金斧子,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当前位置: 首页 > 私募社区 > 汉和资本:警惕投资中的信息茧房
汉和资本:警惕投资中的信息茧房
2021-05-29
2112
0

0709466121.jpg

什么是“信息茧房”?

美国学者桑斯坦曾在他的著作《信息乌托邦——众人如何生产知识》中提出过这样的观点: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公众会偏向于选择那些他们感兴趣的信息,而排斥与自己观点相左的声音。人们往往只愿意听自己选择的和愉悦自我的东西,对信息的选择和过滤使人们陷入了一个较为封闭的空间;长此以往,人们便会如蚕蛹一般将自身桎梏于由这些信息织就的“茧房”中。

事实上,信息茧房这一现象早就存在,甚至远早于互联网和流媒体盛行之前。回想一下,在智能手机普及之前,人们都是从书刊杂志和广播电视节目获取新闻信息的。即使在传统媒体时代,广大读者和听众也各有各的喜好,只看某个频道的节目或者只看某一类型的书籍也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新技术的发展诚然使人们在信息获取方面获得了更多的自主权,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消减了信息传播的多样化,甚至有可能加剧出现信息茧房的风险。

具体到我们所从事的投资中,信息茧房现象更是无处不在。在社交网络不断发展和完善同时,原本孤立的个人投资者有了信息渠道和办法,寻找有利于自己的声音。在信息茧房内,投资者们围绕着自己关注的股票展开讨论,而这种交流往往导致了他们更容易听到观点相同的言论,忽略不同的意见。在这一过程中,假设一个投资者本来就非常看好某只个股,他所持的观点在信息茧房中会被不断地强化,非理性的情绪也会被进一步放大和增强,甚至有可能朝着极端的方向发展。信息茧房甚至有可能扭曲我们对世界原本的认知,并妨碍我们做出平衡决策的能力,其成因和破除方式也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0710179262.jpg


信息茧房是如何形成的?

在传统媒体时代,心理学家们使用选择性心理和从众心理来解释这一现象。简单来说,就是人们只会看到自己想看到的,相信自己想相信的东西。人们只倾向于接触那些与他们既有理念和兴趣一致的新闻内容,而忽略与自己的想法相悖的东西。如果他们接触到与自己观念相反的内容,他们不会去注意,甚至会重新阐释这些新的观点来适应自己已有的观点,或者更快的忘记它们。换句话说,人们并不会仔细辨析他们遇到的大部分新信息,而只是将之与既有知识进行简单的比较后就决定选择、接受和听信哪些信息。在投资中这种现象同样很常见,投资者在买入一只股票后,往往更容易看到利好该股票的新闻,而对负面的新闻视而不见,因为认可负面信息对股票的影响也就意味着对自己初始投资决策的否定。其有可能造成的后果是在企业的基本面发生根本性改变时投资者仍然选择固执己见,忽略事实,继而最终造成损失。

从众心理同样在信息茧房的形成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当个人受到所在群体的影响时,就会无意或有意地在认知、态度和行为上表现出与多数人一致的状态。但这样做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弊端:通过从众心理达成的一致意见并不见得正确。而为了避免“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情况发生,缓解被孤立的恐惧,个人会倾向于遵从所属群体的意见,甚至放弃自己的不同想法。但正如我们反复强调的,投资是反人性的。在资本市场中,如果投资者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没有自己的判断,就更容易被信息茧房中其他人一致的投资行为裹挟,被其中时而狂热时而低迷的情绪感染,从而做出和群体一致的投资行为。“我身边所有朋友投资股票都赚到了钱”,“金融危机来了,再不止损就来不及了”,因为听信了诸如此类的言论,一味地随波逐流才更容易造成投资本金永久性地损失。从更宏观的层面来看,也正是这种从众心理造成了投资者在市场上行时害怕自己错过了赚钱的机会而在高点买入,又在大盘跳水时由于恐慌心理纷纷抛售出逃。

0710493730.jpg

信息茧房的形成还可能与个人的知识结构过于单一有关。当个体沉浸在同质化的信息环境中,往往看问题都是基于同一个角度和框架,也更容易形成片面的观点。出于对投资领域的偏好,投资者可能会有意无意地只选择获取与投资相关的信息,但这些信息同样良莠不齐,甚至可能包括大量未经证实,具有误导性的观点。由于投资者自身的知识有限,精力有限,往往很难对这些信息进行彻底地剖析,完全地分辨其中哪些信息是正确的,哪些信息是不正确的;遑论对这些信息进行进一步的运用,而这也进一步加剧了信息茧房对投资者的束缚。


如何“破茧”?

信息茧房归根结底还是由人的心理、认知和行为惯性决定的。虽然人的心理机制难以彻底发生改变,但在通过充分了解信息茧房的成因和它是如何影响人们的行为模式的基础上做出调整,就能够减少人们在封闭的信息环境中的恶性循环。

0711095347.jpg


1、扩展获取信息的方式

信息茧房与人们的惰性相关,如果仅仅依赖于从某一种渠道获取信息,则更容易形成信息窄化,造成信息偏食。有意识的跳出自己熟悉的社交圈层,从不同的渠道和信息源获取信息。同时,在碰到那些与自己已有认知框架不同的新信息时,不妨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对于那些和自己持不一样观点的人,也不妨带着好奇心去了解。

其次,在这个信息日益多元甚至碎片化的时代,仅仅从新媒体中获取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虽然互联网上碎片化的信息触手可及,但是这些碎片化的信息对于我们形成完整的投资知识体系并没有太大的帮助。投资者如果想做出高质量的投资决策,就需要对上市公司诸如业务模式、竞争格局、发展前景和管理层意愿等各个方面的情况进行多方位的考量。仅仅依靠一些浅显的,有时候甚至未经证实的信息做出的投资决策,其正确性可见一斑。相反,如果投资者可以从碎片化的信息出发,深入挖掘背后的动因,并运用多学科的思维进行思考和分析,就能完成从简单的信息获取到投资决策的转化。

0711349451.jpg


2、不断反思及自我迭代

查理芒格曾说过:“如果伯克希尔取得了不错的发展,那主要是因为沃伦和我非常善于破坏我们自己最爱的观念。哪年你没有破坏一个你最爱的观念,那么你这年就白过了。”对于既有观念的破除无疑是困难的,但也正是一次次对假设的推翻和修正,构成了更科学的思维模式。了解不利于自己的观点或事实很容易被人抛之脑后这一心理弱点,有意识地关注与自己相悖的观点并尝试对其作出解答。把自己作出的假设与观察到的信息进行反复地比对和论证——有越多的证据支撑假设,则它成立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则代表其不成立。

世界不是静止不动的,企业的运行规则也构建在这一基础之上。要知道,自己过去已经获取的信息可能站在现在这个时点已经不那么重要了。这时候如果只把注意力放在曾经获取的信息上,坚持已经形成的观念甚至故步自封,就无法做出与变化中的外部环境相匹配的决策。我们要做的,是保持对企业基本面变化的尽量紧密跟踪,然后对每一个变化进行长时间维度的思考。从本质入手,由事物的本质去推理和演绎,而不仅仅是对已有的经验进行归纳总结。人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反思才能越来越认识世界的本质;通过学习和反思才能不断地挑战和主动地修正你“最爱的观念”。

0711599612.jpg


写在最后:

“信息茧房”是时代应运而生的产物,容易忽略但影响深远。只有在意识并警惕“信息茧房”束缚的同时,不断打破“茧房”的桎梏,投资者才能乘风破浪、“化茧成蝶”。



声明:

投资有风险,本文的观点论述及观点分享仅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本文章版权为北京汉和汉华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公司授权不得以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公司授权的媒体、网站或个人在引用时需注明出处为“汉和资本”,且不得对本文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本公司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尚未登录,请 后再评论
发表
  • 当前帖子暂无评论
私募大咖 换一批
水星价值投资观察
+ 关注
北京汉和汉华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 关注
正心谷创新资本
+ 关注
上海景林资产管理公司
+ 关注
金斧子官方账号
+ 关注

免费申请专业理财师

一对一快速解答疑问

立即咨询
持牌机构 / 强大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