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金斧子,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当前位置: 首页 > 私募社区 > 【水星价值一二级联合研究】光威复材:碳纤维市场的战略突围
【水星价值一二级联合研究】光威复材:碳纤维市场的战略突围
2021-12-06
214
0

“30·60”的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发展目标已经展开,这也引领风电、氢能源等绿色能源发展进入一个全新时代,而轻质、高强的碳纤维材料是碳达峰、碳中和进程中重要的材料选项之一。对光威复材来说,这是另一个战略契机。


1987年,一家濒临破产的镇办企业被一位步入中年的镇工办干部接手,开始了二次创业,这在当时宏观经济形势紧张、小型集体企业纷纷倒闭的大背景下并不引人注意。在这位新掌门管理下,这家企业建设了一条玻纤钓鱼竿生产线,并从碳纤维材料需要从日本限量进口、价格完全由供应商掌控,发展到自己研发并申请了多项发明专利。这条不过是比普通钓鱼竿更结实点的钓鱼竿生产线,让这家企业拿到了新的订单,起死回生。


1998年,这位中年人提出“跳出院墙、围着院墙转”的战略,决定向产业链上游延伸,继成功建设了国内首条宽幅碳纤维预浸料生产线、开启了国产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和应用的先河之后,又向碳纤维材料发起挑战。


这家企业就是国内领先上市的碳纤维生产企业——威海光威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威复材”),而那位中年创业的镇工办干部,便是在中国渔具行业和碳纤维行业享有盛誉的陈光威先生。


碳纤维是一种含碳量在90%以上的高强度、高模量的新型纤维材料。下游碳纤维复合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风电叶片、汽车、体育休闲、混配模成型、电缆芯、建筑建材、压力容器、船舶、碳碳复材、电子电器等多个领域。我国是碳纤维消耗大国,近年来,我国碳纤维生产企业积极进行产能扩张,使我国碳纤维自给率不断提高。但是,由于碳纤维制备工艺复杂,设计工艺参数较多,积累这些参数往往需要几年的周期,并且碳纤维生产设备的技术壁垒较高,国外领头企业对生产设备实施封锁,目前高强度、高模量的碳纤维技术基本被日美企业垄断,国内仍处在T300/T700水平,更高质量的碳纤维大规模生产仍然期待技术上的攻坚与突破。


在碳纤维领域,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为我国碳纤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在公司技术基础和市场、政策的多重利好下,光威复材迅猛成长。


光威复材首席科学家李书乡透露,光威复材在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领域取得重大进展有两个关键节点:一是2003年,公司碳纤维研发项目和国家863攻关的方向契合,从而进入科技部863项目,走上了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并得到了相关科研院所的技术支持;二是2005年,光威复材863项目验收,从而开始了国产碳纤维在高端装备领域进行本土化应用验证的历程,之后的项目就开始向着研发更高级别的碳纤维品种努力。


碳纤维及织物与碳梁共同领跑

光威复材主要产品包括 GQ3522(T300 级,湿法工艺)、GQ4522(T700级,湿法工艺/干湿法工艺)、QZ5526(T800级,湿法工艺/干湿法工艺)、QZ6026(T1000级,湿法工艺)、QM4035(M40J级,湿法工艺)、QM4050(M55J级,湿法工艺)等系列化的碳纤维、经编织物和机织物产品,并具备碳纤维及碳纤维复合材料生产设备制造及生产线建设能力。公司产品应用领域包括电子通信、轨道交通、船舶制造、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汽车零部件、医疗器械、高端体育休闲用品等。


从光威复材2020年年报内容看,光威复材实施碳纤维及织物与碳梁共同领跑发展策略。公司是我国最早实施碳纤维本土化事业的民营企业之一,也是我国碳纤维本土化事业的成功实践者。由于公司在国内率先研发成功并实施了碳纤维的产业化,带动我国碳纤维产业从无到有并不断发展,形成了公司在碳纤维领域主力供应商之一的地位。随着产业化技术水平的提高,公司积极开发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产品,业务不断向下游延伸,积极培育碳纤维应用市场。


这一战略为光威复材赢得了市场回报:公司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12.8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约28%;实现归母净利润4.22亿元~4.4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0%-25%。对于公司2020年收入、利润实现较高速增长,公司方面表示,主要受益于下游高端装备领域客户对于碳纤维需求的稳定增长,以及公司在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应用领域业务的快速拓展。对此,光大证券分析师王锐表示,高端装备需求旺盛加上企业自身业务有效拓展推动公司业绩,也使光威复材未来业务延伸的目标和路径更加清晰明确。


同时,光威复材新产能陆续投放,后续业绩增量足。公司碳纤维现有产能1855吨,产能利用率94.45%,在建产能6000吨,主要产品为T700S/800S级,用于工业及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包头一期产线4000吨,预计2022年建成投产,产品为低成本民用碳纤维,主要面向碳梁等领域;公司M40J和M55J级高强高模碳纤维2021年实现量产,已经开始贡献利润。


技术沉淀是创新发展的基础

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光威复材一直在践行这个核心,并将之具化为以下几点:


第一,近20年来,光威复材致力于碳纤维的本土化和碳纤维产品升级和丰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术为引擎,成功研发高强、高强中模、高模、高强高模系列化产品,并在多个领域得到应用,形成并积淀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艺制造技术和经验等,并成功应用于产业化生产,成为公司在碳纤维及复合材料领域持续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


 第二,核心装备的研发制造能力是公司一系列创新研发和产业化的重要保障。光威复材拥有系统的装备设计、机械加工和制造能力,有一支经验丰富的非标设备设计队伍,有五轴及大型数控加工中心等精密加工设备,有压力容器、管道设计制造资质。多年来,在面对技术、装备被国外严格封锁的情况下,在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本土化进程中带动装备本土化能力不断提高,拥有了碳纤维生产线及关键设备、预浸料生产线以及复合材料成型设备等自主设计与制造能力,为公司一系列创新研发和产业化以及全产业链战略布局提供了装备技术的自主保障,真正实现了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


第三,成熟、稳定的工艺技术能力是公司产品品质的有力保证。光威复材拥有近20年连续碳纤维生产线开车生产历程,通过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方式,掌握了先进的工艺技术,尤其是十余年的高端应用验证及批量供应的历程,积累并形成了碳纤维产业链成套生产线装备制造技术和服务保障能力。光威复材通过工艺与装备的互补,以及多年持续不断地改进与完善,保证了生产工艺的成熟稳定、制造水平的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及稳定性持续提升,实现了产品、装备、工艺技术可调可控。


第四,源于技术领先的市场先入优势为持续的业务开发赢得了空间。国产碳纤维发展追求质量稳定性,不仅需要经历全面、复杂而漫长的系统性应用验证过程,而且涉及面广、投入巨大、代价高昂。公司凭借“结果最优”成为碳纤维本土化的实践者和先行者,历经十余年的研发、验证和生产历程,打破垄断,有力保障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形成了稳定的供货局面,并确立了市场先入优势。


第五,稳定的技术团队是核心技术能力得到持续提升的关键。光威复材拥有一支技术扎实、经验丰富、稳定的技术团队,并根据业务发展需要不断充实新鲜血液。多年来,公司相继突破了一系列碳纤维、碳纤维预浸料、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以及碳纤维核心生产设备等关键技术。稳定的技术团队确保公司的技术投入积累了有效的技术资源和成果,形成了知识产权体系,技术价值在研发和生产组织中得到有效发挥。


 第六,行业地位和研发平台优势助力公司快速发展。光威复材作为国内碳纤维行业领军企业,主持制定了《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国家标准(2011年发布)和《碳纤维预浸料》国家标准(2013年发布)两项国家标准。公司拥有“碳纤维制备及工程化国家工程实验室”“山东省碳纤维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等多个国家和省级研发平台。公司自成立以来承担了包括科技部“863”计划项目、国家发改委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在内的众多高科技研发项目,公司也据此获得多项专利技术和荣誉奖项。


第七,全产业链布局优势支撑公司为各种复材业务需求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光威复材是一家覆盖碳纤维全产业链的生产企业。全产业链布局有利于公司快速开展系统研究并及时获取评价及反馈信息,在核心技术的消化吸收、新产品的应用开发、工艺的成熟稳定以及产品质量的跟踪反馈、装备保障等方面形成综合技术能力,为各种复合材料相关业务需求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


在2020财年报告期内,光威复材坚持创新在公司发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研发费用达到2.74亿元,同比增长44%,新项目、新产品、新技术研发成果显著。


报告期内,碳纤维板块继续贯彻“两高一低”发展战略,按照“生产一代、储备一代、预研一代”发展思路有序推进生产和研发规划。同时,在前期产品研发成果基础上投入更多资源关注产品应用拓展和市场培育,紧跟世界前沿的重点型号碳纤维,研发实现自主性能达标,配合合作各方有序推进各款T800级、T1000级,以及高强高模系列碳纤维在高端装备等应用中的产品准备和应用验证;

确保量产碳纤维产品在保质保量前提下及时交付,稳步推动储备产能的等同性验证进程;持续开展工艺技术创新,完善TZ700S(T700级)生产工艺,突破超大容量聚合釜设计、制造及工艺,实现了干喷湿纺原丝线全纺位高速运行,为募投项目的顺利投产奠定坚实基础,为包头项目后期顺利推进做好技术储备,同时积极推动TZ700S产品应用市场开发,全年对外实现销售过千吨;通用新材料板块成功开发风电预浸料、阻燃预浸料、无人机预浸料,其中阻燃预浸料进入PCD审核阶段,风电预浸料成功应用于风电叶片制造,并取得批产订单,各种高端预浸料产品不断完善性能数据库,推动产品在电子、船舶及其他高端装备等领域的应用拓展。能源板块105mm碳梁多种牌号碳纤维成功通过G1C测试,生产速度提升25%,并成功开发建筑补强板,开拓了拉挤工艺新的市场应用空间。复材板块研发中心一期全面投产,二期已开工建设,多款无人机等20余个重点项目进展顺利,部分已实现首架份交付,带动公司业务向下游延伸的目标和路径更加清晰明确。精机板块成功开发龙门缠绕机、铺缠一体机、机械臂铺缠机等先进装备,非标设备标准化日趋成熟,复材箱体和地面保障装备市场逐渐打开。


响应碳中和  未来更可期

“30·60”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家战略发展目标已经展开,这也引领风电、氢能源等绿色能源发展进入一个全新时代,而轻质、高强的碳纤维材料是碳达峰、碳中和进程中重要的材料选项之一。对光威复材来说,这是一个战略契机。


光威复材年报显示,公司将紧抓这一战略契机,进一步加强与各类高端应用客户的紧密对接,开拓应用市场。


对于2021年的发展,光威复材表示将继续以碳纤维为龙头,继续做好产业链整体战略布局,抢抓重点市场。保持T300级碳纤维稳定供货的同时,持续推动T700级、T800级、T1000级等高强型碳纤维和M40J级、M55J级等高模型碳纤维在高端领域的扩大应用,加大对M65J级、M40X级、T1100级等新一代碳纤维的研发投入,抓住建筑补强板和压力容器等领域快速发展机遇,继续扩大相关产品生产能力,做好市场布局、满足市场需要。


(来源:中国工业和信息化)


来源: 孙俊杰  工信头条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转载众多,无法确认真正原始作者,故仅标明转载来源。本文所用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立即删除内容!本文内容为原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尚未登录,请 后再评论
发表
  • 新能源发展战略,努力达到碳中和
    2022-02-23 09:48
持牌机构 / 强大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