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回顾
9月的A股、港股市场最终以各指数大幅上涨收官,成为全球投资市场中闪亮的一颗星。市场大涨以后,各种悲观的声音也消失了,取代的是一种牛市的氛围,市场用两周的时间,完成从熊市到牛市的切换。
此前,我们认为当下的A股和周期股的底部逻辑一样,周期股基本面见底的同时,股价也同步见底了。那时市场几乎所有的玩家都丧失信心,甚至选择离场。9月我们曾预期新一轮“放水”已经在路上,可能的政策包括:增加预算、扩赤字,增发特别国债;再降准降息;支持地方化债;降房贷利率;地产收储扩容等。目前这些已经开始陆续兑现,因此市场投资者都期待政策的转向。
当下市场中有很多关于此次行情的揣测,但本质上此次整个行情最大的背景是美元降息周期的潮汐,同时叠加了中美脱钩的全球政治博弈,因此这一轮美元潮汐的力度和残酷度,远超想象。尽管预期美元将在一定时期内进入降息通道,理论上这对新兴市场构成积极信号,然而实际情况却更为复杂。
2023年末,美国市场开始反映降息预期,但因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以及地缘政治因素,导致资金并未如预期般流入亚洲市场,反而流向了邻近的其他国家和地区。至2024年初,美国再度出现通胀迹象,美债收益率上升,美元资金重新流入美国市场,并受到人工智能技术革命的推动。这种情况下,未能吸引到美元回流的新兴市场反而遭受了更大的冲击。也是A股市场2月的至暗时刻。
此前我们认为,市场期待的明确政策出台,需满足两大条件:一是美国正式宣布降息;二是美国总统选举结果揭晓,从而明确对华政策走向。因此,九月与十一月五日是关键的时间节点。现在看来明显超预期的加速了,这种加速也意味着宏观经济正处于相对比较差的状态。
策略展望
很多人会关心在目前的这些政策下,宏观面会不会好转?我们认为目前国内的宏观情况较为复杂,宏观的好转需要出台更多的政策,也需要更多的耐心。但正因为如此,我们能看到一个政策不断加码的宏观环境。
目前市场更多交易的是估值修复,最近港股的表现尤其明显,包括低PB的券商、地产,AH折价比较高的半导体等等方向。而过去两年的宏观环境和市场风格,对成长股投资特别不利,面临业绩和估值的双重压力。
一方面宏观环境比较差,企业增长承压,尤其是中小市值公司的增长承压;另一方面资金在追求稳定回报,因此比较集中配置红利,而对成长股的估值没有信心。我们之前一直在科技制造的领域里寻找投资机会,尤其是寻找一批销售收入或核心业务销售收入三年或五年翻倍的,在细分行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制造业龙头。在估值相对便宜的时候去买入,PEG是我们判断一个重要基准。
通过对中报研究发现,很多科技制造方向的公司,业绩增速总体挺超预期的,尤其是出口相关的制造业和消费普遍都还不错,包括汽车和零部件、家电、纺织品等细分领域,但标的的估值已经跌到历史相对较低的位置。
下一阶段还是继续在科技制造的方向寻找机会,尤其是一些上半年增长超预期,三季度四季度还能持续位置一个不错增速,但是从半年报来看,估值跌到10-15倍之间的公司。再结合资产负债表来看,负债率较低,账上现金较多的公司,这些公司应该给了历史上比较好的投资机会。
基于对2019年上涨行情的复盘,我们认为SaaS和科技股可以作为衡量市场反弹空间的指标,其快速反弹的幅度预示了整体市场的上涨潜力,可作为初期首要的进攻投资工具。同时我们认为一些中国的核心产业链会应该比较明显的估值修复,包括半导体、新能源车、风电光伏、鸿蒙产业链、机器人等,也是比较有优势的方向。
同时,工业金属,尤其是铜、铝的供给格局较好,在未来一段时间,铜、铝等工业金属的价格将会有一个较好的价格反馈。并且这些标的的估值目前仍具有较大的优势,尤其在控制资本支出之后,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已经很大的修复,也会重点关注和配置。
公司声明
本材料为北京和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和聚投资”)发放,材料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材料所登载产品的历史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也不构成新基金业绩表现的任何保证,北京和聚投资不对使用本材料所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者应当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充分了解产品信息、关注投资风险,自主作出投资决策。本材料版权归北京和聚投资所有,未经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转载或给第三方传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