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金斧子,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当前位置: 首页 > 私募社区 > 月度视点|积极做多成长
月度视点 | 积极做多成长
2024-11-07
1301
0


10月A股持续震荡,结构性牛市特征明显。展望11月,积极做多成长,寻找成长中确定性最强的主线。密切关注政策导向和经济数据,积极把握市场节奏和方向。科技成长仍是核心主线,关注军工、电新、TMT、低估值国企、医药等领域的机会,特别是有海外需求和AI相关领域,以及超跌修复、订单落地等催化影响的行业。


市场回顾


2024年10月A股持续震荡,表现偏强,源于9月下旬一系列政策导致市场信心修复,市场情绪持续维持偏高水平,两市日成交额维持在2万亿左右,尽管指数横盘震荡,但个股表现较强,结构性牛市特征明显。


板块上,TMT、军工、机械等高弹性的成长行业领涨,同时建筑、建材等与化债有关的行业也表现较强;而消费类的食品饮料、医药,与经济增长相关的有色金属、交通运输,红利相关的公用事业、银行等行业领跌。


逢低积极做多成长


短期来看,政策不断出台和落地实施下经济修复预期不断上升,外资、融资等资金持续流入;美联储持续降息的方向不变,内外流动性维持宽松。美国大选、财政政策落地等对市场情绪可能有一点扰动,但不改变结构性牛市的方向。短期投资的重点依然是寻找新质生产力政策导向下确定性最强的成长主线,积极做多成长。


策略展望


预计11月经济可能出现修复走势:一是政策大幅放松下地产可能有所企稳回升,高频的地产周销售同比增速已经明显回升;二是财政发力下,基建和制造业投资增速可能有所回升;三是消费旺季叠加政策驱动,消费增速可能有所企稳回升。


具体来看,出口延续结构性改善,财政政策托底投资和消费维持一定增速:一是在海内外库存周期见底的环境下,叠加新兴市场需求旺盛,我国出口(尤其是高新制造业、消费电子等产品的出口)维持一定增速;


二是受发展新质生产力和“两新”政策推动,制造业投资增速可能维持较高增速,同时开工率回暖、国债增发下基建投资增速也维持高位,但地产投资拐点尚未出现;


三是十一假期出行、消费数据向好,叠加财政发力下地方政府加大消费券等投入,年末消费旺季来临下社零可能回升。


图片

来源:北京和聚投资整理


11月风险偏好可能小幅受扰


11月美国大选、美联储议息会议、国内人大常委会召开等事件可能是风险偏好的影响因素。大选之后,美国对华打压的倾向不会改变,而国内科技产业可能在需求、政策等影响下迎来关键性突破。


二是美国10月新增非农就业人数大幅回落,美国11月降息是大概率,国内可能进一步跟进宽松,有望提升市场情绪。三是11月人大11月人大常委会的召开可能明确财政刺激计划和规模,有望提升市场对经济和盈利修复的预期。


图片

来源:北京和聚投资整理


对宏观层面我们保持乐观态度,经济缓慢复苏、海外环境干扰有限,A股11月表现依然可能震荡偏强。


国产替代逻辑下的硬科技、超跌和资金流入下的核心资产可能是配置主线


总体上看,11月成长和周期可能是配置方向:首先,历史经验上,11月消费、大金融、周期和军工等内需相关行业相对占优;其次,特朗普当选以后,科技和周期可能相对占优;最后,财政发力下科技和周期可能受益。具体来看:


一是军工方面:首先,虽然反腐导致订单落后,但军工订单已经开始逐步恢复,并且军工股当前具备估值切换空间;此外,珠海航展即将召开,产品接连落地推动景气改善,同时香港机管局与中国商飞合作支持C919飞机在港运作及全球推广,军工方面近期催化不断。


二是电新方面:首先,板块已经长期充分调整,新能源超跌逻辑驱动下可能有相应配置机会;其次,电新板块有望受益于供给侧改革催化,叠加近期发改委等六部委发布《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政策导向下风电、光伏等板块的景气可能改善;


最后需求来看,欧洲海风需求高增可能给本土供应链短缺带来的订单外溢机会,订单改善可能具备中长期逻辑。


三是科技方面:首先,中长期AI赋能智能终端驱动手机/PC换机加速,例如苹果近期正式推出首批Apple Intelligence和M4芯片的Mac系列新品。在后续在即将到来的节假日销售旺季中,果链有望带动消费电子换机潮来临,消费电子创新节奏提速有望带动行业进入景气周期;


其次,政策也在不断落地提振科技产业的发展,近期召开的2024全球数商大会上,国家数据局也对数据要素监管做出进一步完善,表明尽快建立完善数据产权制度,配套出台数据产权登记、质量管理、责任界定、合规管理等方面的具体规则;


最后,国内科技自立自强、自主可控依然是政策着力的重点方向。半导体、国产软硬件等科技成长方向仍值得重点关注。


四是周期中的低估值国企方面:首先,在市值管理“10号文”发布后,通过并购重组、分红回购等手段促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得到进一步凸显,相关央国企改革、并购后续催化可能不断,中短期内景气边际改善;


其次,国内政策发力下内需改善的预期可能上升,建材、家居、有色、化工等行业中的低估值国企可能有所表现。


五是医药方面:近期医保目录现场谈判竞价在北京正式开始,具体将于明年年初实施,而新获批上市药品纳入谈判有望优化药品保障范围与临床用药需求更高程度匹配,进一步加大对创新药领域的支持,产业趋势可能迎来新的上升期。

图片

公司声明

本材料为北京和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和聚投资”)发放,材料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材料所登载产品的历史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也不构成新基金业绩表现的任何保证,北京和聚投资不对使用本材料所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者应当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充分了解产品信息、关注投资风险,自主作出投资决策。本材料版权归北京和聚投资所有,未经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转载或给第三方传阅。


尚未登录,请 后再评论
发表
  • 当前帖子暂无评论
私募大咖 换一批
水星价值投资观察
+ 关注
北京汉和汉华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 关注
正心谷创新资本
+ 关注
上海景林资产管理公司
+ 关注
金斧子官方账号
+ 关注

免费申请专业理财师

一对一快速解答疑问

立即咨询
持牌机构 / 强大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