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A股走势分化,沪深300上涨0.33%,中证1000上涨5.75%,创业板下跌5.32%;海外权益市场普涨,标普500指数上涨2.60%,纳斯达克指数上涨3.11%,全球市场表现来看,股票好于债券好于大宗,成长风格类的权益资产几乎受到一致追捧,其背后的宏观解释是Delta变异病毒升级和中国增长放缓导致全球增长预期的回落、以及通胀压力的边际缓解。但是相比之下,A股表现与全球市场特征相悖,创业板反而大幅落后,这与我们市场的成长股率先启动,且已累积较大涨幅估值偏高有很大关系。
7月的经济数据较弱,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的两年复合增速回落,而部分消费类标的的中期业绩披露则加重了这一担忧,尽管有异常天气、疫情反复的影响,但市场仍然普遍将7月糟糕的经济数据认为是经济疲弱的确认信号,特别是需求端整体低迷,甚至引发市场担心这种低迷可能是持续性、长期的。客观来看,7月的经济数据中需求端的疲弱受到临时性因素的影响较大,由于正值夏季旺季,疫情的反复对于旅游、酒店、餐饮等相关行业形成直接冲击,除了这些临时性因素之外,消费的增长动能修复确实相对落后,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相比海外更多着力于生产端而非消费端,经济从疫情中的恢复传导至消费者行为上需要时间。同时,消费的低迷也反映出收入端缺乏增长,除了疫情影响之外,一些分配机制上长期存在的问题也有所放大,因此我们也看到8月份一个比较重要的长期政策方针,即“共同富裕”等政策成为关注焦点,可以期待的是,在“共同富裕”这一目标指引下,加强收入分配的调控,长期需求端的表现应该是稳中向上,伴随着中国人均GDP逐渐接近甚至超越世界平均水平,我们认为中国“消费升级”的长期逻辑依然有效。
8月份市场分化虽然剧烈,但交易层面依然维持较高活跃度,阶段性市场日均成交额维持1.2亿左右,高于春节前后的1.1万亿,但这种情况估计很难维持,真实微观资金面的条件并没有表现出来的那么充沛。几条成长性赛道估值已经显著隐含未来乐观预期的前提下,市场也在寻找一些新的布局方向。结合中报情况来看,分子端来盈利改善趋势延续,周期、电子和新能源中报业绩表现最好,食品饮料、医药等消费中报业绩偏弱。从跟踪到的数据观察,下半年出口、投资面临较大压力,而“专精特新”等制造业发展的相关产业政策持续推进,刺激大众消费来托底经济可能是后市政策导向重点,这也意味着市场风格存在切换的可能,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芯片、新能源等成长板块的强势表现。
在投资认知和底层思考上,我们也做了一些反思:中国股票市场中一些独有的长期逻辑,很难通过借鉴其它发展道路而总结出规律,传统商业理论框架中的要素,其作用方式和作用权重在我们的市场中也有较大差异。上市公司股权作为一项资产而言,其回报还是要落在对应的自由现金流创造上,但对于构成这一能力的生意模式,竞争优势,治理结构等方面的理解,需要在认知维度上有不断的提升。在经历过多次市场跌宕起伏上上下下之后,我们发现对于投资团队而言最重要的还是迭代进化的能力,在信息高速流动,行业进入成熟阶段越来越快,无数聪明的头脑同时比拼努力和速度的环境中,资本市场的投资机会可能就是转瞬即逝。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在投研的广度和深度方面,又做了进一步的强化,当前投资组合充分考虑了宏观趋势下,企业微观层面的竞争力提升路径,超额回报的显著性以及估值水平的安全性,随着后市政策助力经济回复,重心向需求端转移,我们组合的回报也会有所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