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理性的思维,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之一,在面对完全未知的时候,我们的首选项大多都是尝试各种可能的方法,来达到预期成果。从几百万年前人类祖先开始尝试使用工具,再到几千年前神农尝百草的记载,这种不断尝试、不断升级更新的“替代性”思维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
随着人类不断进化,这种“替代性”思维也就成为了人们与生俱来的、下意识的思维模式,比如面对1把锁和10把不同的钥匙,就连小朋友都知道可以逐一试验,看哪把钥匙可以把锁打开,不需要成年人过多指导。再比如某个常用小物品突然在家里消失不见了,我们会首先下意识逐一排查它在家中可能出现的位置,如果还是没有找到,才会进一步用记忆搜索或找其他工具去帮忙查找。那么这样一种与生俱来的“替代性”思维在人们生活中到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本文将就此展开讨论。
“替代性”思维延伸应用的成功案例
“替代性”思维的原理简单,但并不妨碍其在很多复杂高深领域的延伸应用,因为它是一种探索未知的思维出发点。科学界有一个最基础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叫做“随机控制”,所谓“随机控制”就是当人们对于需要控制的对象的性质一无所知的时候,依然还要对其进行有目的的控制,就需要找到尽可能多的条件、变量,去尝试和推演,这就是“替代性”思维在复杂领域的延伸。
在核聚变的反应堆应该怎么设计这个问题上,突破就来自于一次随机控制。核聚变需要氢的同位素氘和氚在超高温下聚合,地球上没有容器能够盛放温度这么高的反应物,因此科学家们想到用一个强磁场控制带电粒子来发生反应,但是强磁场约束氘和氚沿着一个环路高速运动却成了难题,实际情况中,只要有细微的扰动,高温粒子流就会突然冲破约束,停止反应。想要解决扰动的问题,人们试了几十年都没有进展,动不动就失去稳定。直到1982年,德国的核聚变反应堆尝试了采用聚合所需的2倍以上的更高温度作为反应环境,结果没想到,粒子流稳定性成倍提升。按理说,温度越高,物质越不容易稳定,所以,之前所有研究核聚变的科学家都尽量降低环境温度,让氘和氚维持在刚刚超过核聚变反应所需的那个温度点上。而德国的这个小组偏偏试了一个远高于核聚变所需的温度,当时物理学家在理论计算上解释不了温度越高,粒子流反而越稳定这个问题,但是高温核聚变这个“碰巧”得到的实验成果却一直沿用了下来。
不仅在高科技领域,心理学界也常有“替代性”思维的延伸使用,在一种方法毫无进展之后,尝试从完全不同甚至相反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虽然最终能否解决并不确定,但总是值得一试。心理学界用“替代性”思维另辟蹊径去治疗失眠的案例非常典型:当普通的物理、化学、心理暗示等方法都无法让一个人入睡的时候,那就强制减少睡眠时间,每天不到凌晨4点一定不能睡觉,那么这样坚持不了几天,被治疗者就会主动自觉入睡了。
“替代性”思维应用的注意事项
运用“替代性”思维是人类进化中的天性,这种思维经常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就已经被使用了。当我们面对一个问题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希望可以在能力可及的范围内,让最终结果能够最大化满足自己的预期,我们会根据问题的重要程度去调配相应的知识、经验去寻找一个最优解。在很多情况下这些都是下意识完成的,我们很少在事后去关注自己使用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去找到的解决办法。但事物都有两面性,这种思维方式虽然易于使用但也有其适用范围和局限性,在不恰当的场景中使用这种思维,有时只会让我们浪费时间和精力,徒增烦恼。在下意识应用这种思维之前,不妨提醒自己看看,这次是否适用:
1、适用的前提条件
本文中所有提到的使用“替代性”思维最后能成功的案例,基本上都需要满足一些几个前提条件。第一是没有非常明确的截止时间。也就是可以给不断尝试和更改提供一个较为宽裕的时间周期,无论钥匙开锁、反应堆实验还是失眠治疗,都是没有规定截止时间的,反应堆实验延续了几十年,而且后续的优化期还可以更久。第二是影响结果的变量是有限且可控的。无论是钥匙的数量、影响元素发生反应的条件还是可能影响睡眠的变量,这些能够对结果施加影响的变量是有限且可控的,无论变量需要多少种排列组合的方式,一旦找到了最优组合,就可以持续得到一个相对稳定的输出结果。第三是面对的问题在短期内几乎不会发生改变。比如锁孔一般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不会发生形变,核聚变反应堆要达到的效果和目标一直是非常明确的,被失眠困扰的人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本身的身体和心理状态不会有太大差异等等。
分析了以上应用“替代性”思维的前提,我们在使用之前就需要提前分析自己面临的条件和环境,避免徒劳无功的尝试。比如在时间相对紧迫的情况下,就不应冒险凭着运气尝试做出结果,这个时候与其直接开始“蛮干”,不如在做之前再多思考或者是通过付出一些成本,帮自己先排除掉尽量多的错误选项;还比如某一次尝试成功之后,不要在相似的场景中急于复用前期经验,先审视一下之前能够取得成功的条件这次是否都是稳定可控的,是否具备可复制性;再比如面对的问题不稳定、容易发生变化时,那么这次也许不适合使用“替代性”思维去解决,控制变量也许并不能产生相应的结果,这时候就需要思考其他解决办法,这时候不断尝试或许就不是最佳解决办法。
分析时间成本、变量特征,以及所面对问题的稳定性,可以帮助我们看清面对的问题是不是值得通过不断尝试去求解,有些时候我们面对的问题从根源上就没有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法,不断尝试并非最佳答案。前期的思考也许能够避免我们在下意识的直接应用这种思维却怎样也得不到想要的结果时,产生自我否定和焦躁的情绪。
2、避免让眼前的方法限制了视野
在汽车出现之前,如果想要得到一辆跑的更快的车,我们会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会想如何提升马车的性能,把这个问题进行拆分,可以得到马的相关问题和车的相关问题,然后可能会想从马本身的选择,到日常维护,再到相关用具,都需要逐一进行优化。车相关的事项也是类似,结合我们愿意付出的成本,不断尝试哪个影响因素最能解决马车跑的更快的问题,但是始终局限在马车这一大的框架之内去思考。就像老亨利·福特所说:如果你问你的顾客需要什么,他们会说需要一辆更快的马车,因为顾客在看到汽车之前根本不会想到还有比马车更好的交通工具。
现实中我们面临的问题肯定会比获得一辆更快的马车要复杂的多,但我们可能陷入的困境却相似,就是当我们脑海中有很多思路和方法等待着被尝试被验证的时候,我们的注意力可能就被这些正在排队的方法们给占领了,局限于优化以及排除不合适的方法,而很难回到出发点再看一看面对的问题本身,去想一想我们前进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如果能够暂时从错综复杂的各种方法本身中抽身出来,站到更高的台阶上,反而可能会得到全新的思路。
在不久前结束的东京奥运会上,一个小物品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就是很多运动员在运动时佩戴的耳机,一种不需要放在耳朵里就能听到声音的骨传导耳机。这种耳机的原理并不复杂,常规的声波是通过空气传导震动鼓膜再刺激到听觉神经,而骨传导是不经过鼓膜,直接通过颅骨的震动刺激听觉神经,最后经过技术的不断优化取得了相对高质量的音质,同时可以减少耳机对耳膜伤害,时尚小巧的骨传导式耳机也成了一种新的流行。这种耳机最初是给听觉神经正常但是传导系统有障碍的人士设计的,当大多数研究人员把注意力都集中在怎样让鼓膜产生震动或者修复鼓膜功能时,骨传导耳机回到了听觉产生的条件,进而开辟出一条可以直达目标的新道路。
写在最后:
在各个领域中,“替代性”思维的确帮助我们解决了很多困难、探索了未知,能够始终坚持和勤奋努力也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但在此基础上,想要超越已知成就,寻求更大的突破,只用一种思维模式是远远不够的。就像骨传导耳机的诞生那样,虽然它并不能解决所有失聪患者的问题,但是当我们暂时跳脱出目之所及的备选方案时,站回原点再向前看,也许在不经意间就会有新的发现。
遇到问题不断努力和尝试,希望求得“甚解”,使得人类长期以来得以不断进化和发展。但所有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替代性”思维是一种几乎可以通用的思维方式,但同时也存在效率较低的问题。针对“替代性”思维这种思维模式本身的优劣去思考,不是要我们下次遇到困难直接放弃尝试,知难而退或者绕道而行,而是更进一步明确这种思维模式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是更合理的。当我们下意识就开始埋头尝试的时候,先重新审视所面对的问题和环境,综合考虑之后,在工具箱中找到最佳的解决方式。
声明:
投资有风险,本文的观点论述及观点分享仅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本文章版权为北京汉和汉华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公司授权不得以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公司授权的媒体、网站或个人在引用时需注明出处为“汉和资本”,且不得对本文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本公司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