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金斧子,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当前位置: 首页 > 私募社区 > 潜移默化的作用及其逻辑思考
潜移默化的作用及其逻辑思考
2022-10-24
0
0

0406066503.jpg

运用理性思维来进行判断是我们处理问题的常用方式,无论是对事实及后续变化的逐一甄别、寻求专业人员的建议,还是根据自身经验及知识体系加以分辨,都是帮助我们形成理性判断的重要力量。但除了这些常见的“显性”力量外,我们在处理事情的时候也会受到许多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些隐性的作用一旦被觉察和识别,我们在大多情况下都能轻而易举的纠正自己的想法,即使无需对已有决定加以更正,也会让我们对自身做出的判断更加了解及增加信心,但困难之处就在于如何发现其存在。


“画面感”的力量

从最早的公元前4000年,古埃及人开始尝试在底比斯草纸上书写内容制作传单,到我国北宋时期“刘家功夫针铺”制作出世界上最早的铜版印刷广告,再到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的出现,以及如今通过VR、AR等技术创造出身临其境的视觉体验,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和发展,信息的呈现形式也愈发多种多样。

不少科学家都围绕不同媒介、表现形式对信息的传播力的优化展开过实验和研究,比起需要经过计算和对比才能得出结论的数据图表,人们更会被一些生动形象的视觉冲击所吸引并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画面感的力量。

0406257847.jpg

其实生活中画面感作用于人们判断的例子并不少见,即使同样是照片,和某件物品单独出现的海报相比,更加吸引人们注意的,往往是和日常生活能够产生共鸣的画面,比如配以人物、生活空间、生活场景等等。而画面所引发的联想和感知,也会直接作用于消费者最终的选择。

在对企业开展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对于企业来说,尤其是直面消费者的企业,除了需要把产品自身的品质做到极致,还需要通过不同的形式,对自己的目标客户群描绘出足够有吸引力的“画面”。在各种新鲜事物层出不穷的时代,注意力愈发成为企业争夺的重点,怎样能够把目标客户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使他们产生想要进一步了解自家产品以及尝试的想法,对每一家企业来说都是重要的课题和挑战,是它们搭建品牌力必不可少的一环,也是我们在进行竞品的横向对比,以及对目标企业产品线未来发展的推演过程,会进行评估的要素之一。

0406428494.jpg

“工具”的力量

查理·芒格先生曾指出一种“拿锤子的人”现象,如果一个人身上唯一的工具就是一把锤子,那么他会把他面临的所有问题都看成钉子。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擅长的工具,也即自己更了解的领域,这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工具的特性是极大地提升重复性工作的效率,为使用者提供便利。人类的大脑构造又天生是趋向于减少能量消耗的,这使得我们越是使用得心应手的某一专业领域的思维方式,越容易产生惯性,同样的思维方式会被不自觉地应用到所面临的所有问题中去,而这难免会使自己的视野变窄。

在触屏手机时代到来之前,在有限面积之内,保证屏幕尽量大的同时输入区域尽量方便快捷,成了一直困扰设计人员的难题,屏幕模块的工程师平时更关注的可能是清晰度、色彩、边框大小等问题,而机械设计工程师也通常只能在已有控制方式上不断下功夫,从按键控制到摇杆、9键到24键等等,当时认为可能滑动和翻盖的设计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优解。但后来触控屏幕普及的事实证明,有时问题的更优解反而需要完全跳脱出经常使用的“工具”模式,拓宽思路,即使是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也许从其他角度去思考也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

每个人都有自己熟悉和喜欢的工具,但我们需要熟悉的不仅仅是如何使用这些工具,更应该清楚的了解其适用范围和场景及其局限性,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在恰当的场景下更好地释放工具的力量。就像芒格所举的那个例子,如果把手中的锤子放下,眼前的问题也许会有更加适合使用的工具,又或者说,也许受这个问题的启发会开发出新的适配工具。

0407016506.jpg

在投资的过程中也是一样,我们需要尽可能接触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思维模式,不断丰富手中的工具箱,避免产生局限性。有时看起来毫不相关的行业知识,反而会给我们带来多样化的视角和新的见解和灵感,这也是我们在开展跨行业比较研究的时候所希望达到的目标。面对不同行业、处在不同发展阶段、面对不同竞争环境的公司,即使是同一家公司,在不同发展阶段面临的问题和发展路径也是需要逐一分析的,我们既需要能够快速从共性中提炼规律,也要能够针对每一次的特性找到不同的地方。


“默认”力量

本文想讨论的“默认”力量并不是我们所熟知的本能反应、直觉等相对偏生理反应的默认力量,而是经过不断地学习和日常生活的积累,在脑中形成的一些自身都几乎无法察觉的“默认”思维方式。

曾经有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李·罗斯制作了一块大牌子,上面有颜色鲜艳但令人尴尬的标语,然后他随机挑选了一些大学生,问他们是否愿意在学校里举着这块牌子走一圈,并且估计一下周围的同学中有多少人愿意接受这项工作。结果很有意思,在报酬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那些愿意去做这件事的学生认为其他同学也都会同意,而那些拒绝做这项奇怪举动的学生认为,其他同学也一定不愿意干。

0407225761.jpg

这个实验并不是真的想要测试出有多少人愿意或不愿意去做这件事,而是向我们展示了一种平时很难察觉的“默认同感”的现象,也就是这两类做出不同选择的同学都推己及人,觉得其他人自然会和自己做出相同的选择。也就是说,有时我们“默认”为顺理成章的选择,认为其他人和自己持有不同想法的概率极低,但实际情况却可能并非如此。

在投资的道路上,这些 “默认”力量也会作用于投资者的判断,需要再加以斟酌的内容,可能被快速做出决定,生活和工作中长期的经验积累使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独有的偏好和习惯,“默认同感”的力量就是会让人们不由自主的把自身的选择惯性放大。比如越是自己熟悉的产品或者品牌,就越会不由自主地放大它的优势,自己认为有用的产品,便会认为其销量一定不会太差,反之亦然。那么如何识别出是客观的判断还是“默认同感”在起作用,或者说如何反过来借用“默认同感”的力量,便需要寻找“第二意见”进行交叉验证。比如我们在完成案头研究后,会通过调研等方式对逻辑链条进行更进一步的交叉验证,围绕一家企业的链条上会有企业自身、上游供应商、下游经销商、客户,同行业的竞争对手等等,它们会从不同视角阐述对同一家企业的不同观点,并带有主观性的判断,而将这些信息结合案头研究的数据进行对比梳理的过程,便也是相互印证,还原企业价值的过程。

0407376255.jpg

写在最后:

有这样一个故事,文艺复兴时期,教皇问米开朗基罗:“像《大卫》这么漂亮的雕像,你到底是怎么创造出来的呢?”米开朗基罗回答说:“很简单,我把所有不是大卫的作品都去掉,大卫就诞生了。”米开朗基罗的这个回答虽然简短,但是却值得深思,有时把不应该做的事情去掉,剩下的即使不是最好的,也应该是最合适的。但想要有筛选的可能性,就必须先弄清楚所有存在的选项是什么,在优化每一次决定之前,想到和找到所有显性和隐性因素是第一步,尤其是那些不太容易发现的部分,更是需要我们仔细辨别并挖掘出来,而后才能更深入的理解和分析每一项因素的作用,从而对自己的选择带来优化和提升的可能性。




声明:

投资有风险,本文的观点论述及观点分享仅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本文章版权为北京汉和汉华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公司授权不得以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公司授权的媒体、网站或个人在引用时需注明出处为“汉和资本”,且不得对本文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本公司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尚未登录,请 后再评论
发表
  • 137****5302
    持仓用户
    既要尊重默认的力量,也不能完全依靠工具
    2022-10-24 14:41
私募大咖 换一批
水星价值投资观察
+ 关注
北京汉和汉华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 关注
正心谷创新资本
+ 关注
上海景林资产管理公司
+ 关注
金斧子官方账号
+ 关注

免费申请专业理财师

一对一快速解答疑问

立即咨询
持牌机构 / 强大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