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于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上释放降息信号后,市场对美债配置的关注度显著升温。此次鲍威尔的表态聚焦于“就业下行风险上升”、“关税对通胀的非持续性压力”以及“政策立场需调整”三方面,鸽派转向直接推动9月降息概率飙升,10年期美债收益率当日下行7bp至4.26%。
1、降息将至?
首先,鲍威尔提及就业市场的脆弱性成为货币政策调整的关键触发点。从数据来看,7月非农新增就业仅7.3万人,失业率升至4.2%,再叠加5-6月数据合计下修25.8万人,美国劳动力市场呈现降温趋势。
其次,关税对通胀的影响被定性为“一次性”的,7月CPI同比增速为2.7%,与6月份持平,核心CPI数据由2.9%上升至3.1%,整体偏向温和。
此外,鲍威尔认为当下的政策利率已经具备限制性水平,在考虑就业下行风险的情况下,有必要调整后续的货币政策立场。市场分析目前通胀仍然存在潜在的上行风险,且就业尚未有非常明显的下行趋势,所以接下来的降息可能不会太过激进,依然为“预防式”降息。
2、美债可以配了吗?
从资产对比维度看,当前4.26%的10年期美债收益率仍显著高于一些主要经济体国债收益率。尤其是在国内利率水平较低的情况下,部分纯债基金静态收益率不高,可适当配置一些海外债券资产来增厚收益。
政策预期层面,若美联储在9月启动降息,美债收益率可能会继续下行,在获取票息的同时或将取得一定的资本利得。
另外,结合历史来看,除2024年9月后的降息之外,降息预期发酵下美债收益率也往往会逐渐下行。而去年的情况主要是市场已提前交易预期,2024年年内10年期美债收益率最低下行至3.63%附近,且去年下半年市场担心特朗普上台后可能引起的通胀风险,在此背景下美债收益率处于高位震荡。
当前美债市场正处于政策转向的关键节点,鲍威尔的讲话已为9月降息打开大门。但是需要明确的是,尽管目前美债迎来配置窗口,仍需关注美债的波动风险,配置短久期资产更为稳妥。例如,2年期美债收益率当前为3.73%,票息收益仍较高,且利率波动对其价格影响相对较小。因此,对于多数投资者而言,配置短久期美债或是平衡收益与风险的优选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