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金斧子,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当前位置: 首页 > 私募社区 > 金斧子张开兴:记得“不要浪费一场危机!”|写在政策黑天鹅之时
金斧子张开兴:记得“不要浪费一场危机!”|写在政策黑天鹅之时 精华
2021-07-30
756
1
金斧子张开兴:记得“不要浪费一场危机!”|写在政策黑天鹅之时

作为“研究与科技”驱动的资产配置服务平台,金斧子致力于围绕不同行业主题,建立区别于其他平台的“深刻研究”框架体系,平台所有私募基金与公募基金产品遴选都建立在全产业链系统性研究先行的基础之上,并依托敏锐的市场触觉与前沿的趋势理解做出最终的投资决策。


这几天的市场暴跌,相信大家都领会到了市场先生愤怒的威力!


上周五市场突然莫名其妙流传出一篇名叫“40号”的文件,随着周六新闻联播“双减”政策的播出,40号文件引发的市场涟漪,终于在本周一演变成为一场暴风雨,持续到了周三,周四市场情绪逆转,迎来大反弹。


暴风雨中的中概股跌跌不休,新东方和好未来股价跌得最惨。教育股的恐慌情绪很快蔓延到A股市场的各个角落,白酒,医药、互联网、金融地产、医械等绿得发慌。恒生科技更是一日之内暴跌8%,在反垄断疑云之下,腾讯、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巨头股价也惨遭暴跌。


01

恐慌情绪蔓延,资金群体性出逃,

原因为何?


为什么国家出台政策整治课外辅导行业,所有中概股都跌了,跟课外辅导毫不相关的公司也跌了?


有个段子是这样回答的:树上有10只鸟,你开枪打死了1只,请问树上还剩几只鸟?


言外之意则是市场情绪反应过度,资金群体性出逃,在恐慌情绪蔓延之下,A股、在港美上市的中概股,不管三七二十一统统暴跌,泥沙俱下,部分个股存在错杀的可能。


金斧子认为,市场走弱的原因主要还是在情绪预期面上:


一是近期政策对网络、教育、医疗、地产等重点行业加大监管力度,或许导致市场参与者不得不在中国巨大潜在市场的吸引力与监管层可能一纸文件就能改变企业前景的可能性之间取得平衡;


二是部分白酒公司中报业绩不达预期,通过业绩高增消化高估值的逻辑被证伪,导致当前仍处于高位的食品饮料、休闲服务板块出现估值回调,机构从消费调仓成长导致市场分化加剧;


三是外部扰动因素仍存,正在进行的中美天津会谈进展有限,中美关系难以发生方向性改变。而短期市场的波动就是情绪面主导的,因此需要审视组合的个股成色,资产环境与产业环境是否有变化,做好主动的应对策略。


02

过度悲观做不好投资,

暴跌是超额收益的重要来源


去年疫情对股市的打击,其严重程度远远超过当前这场危机。


去年,武汉疫情爆发之初,其严重程度超出所有国人的想象,远超2003年非典疫情。1月23日农历新年前最后一个交易日收市后,武汉封城。在半个多月的情绪酝酿之后,2月3日,开年后第一个交易日,股市狂泻,投资者慌不择路,恐慌不已。上证指数暴跌-7.72%,1000多股跌停,3000多只股票暴跌。


除了医药板块小幅微跌之外,很难找到跌幅小于7%的行业指数,全面性的暴跌引发的市场惨状,非今日今时所能比。


去年2月2日开盘前夕,我及时发布了《金斧子张开兴开盘前夕发声:逆向思考,抓住A股疫情可能的“黄金坑”机遇!》一文,呼吁投资者不要恐慌,要逆势买入。


当时我认为:金斧子坚信中国的美好未来,坚信新冠肺炎不会改变2018年以来我们有关A股步入慢牛长牛的长期趋势研判。疫情主要对消费、旅游造成冲击,但这种冲击是短期的,在党中央强力领导下,逆周期政策对冲工具灵活运用,政策面和资金面都稳中向好。聪明的投资者需要保持信心,提高耐心,以逆向思考的真知与长期主义的远见拥抱A股绝佳布局机遇。


如今,再回头看看,这篇文章果然言中。


2020年恰好是结构性牛市表现最好的一年。2月3日开年暴跌的“价值坑”,经过两个月的估值修复,4月下旬完全填补回来。五六月稍作调整之后,7月开启的抱团股行情,将大盘指数带到新的高位,引燃了全市场,医药、消费、新能源成为最靓的仔。


回顾历史,2018年中美贸易战引发的市场恐慌,同样值得一提。


2018年中美贸易战导致A股步入长达1年的惨烈熊市。在市场最悲观的时候,我同样发文《金斧子张开兴: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中美贸易战不必怕》,阐述了中美贸易战升级不会改变中国资本市场慢牛长牛的基本面。


当时我认为:中国经济韧性十足,内需稳健增长,美国的制裁将倒逼中国企业科技创新、转型升级。拥有14亿人口的巨大内需市场的中国经济将迎来高质量的稳定增长,消费升级、医疗健康、高端制造等诸多领域都可能出现巨大机遇,这是价值投资者进场的绝佳机会,要去关注这种长期的趋势,而不是把关注点过多放在中美贸易战上。


我认为过度悲观做不好投资,优秀的投资者永远都是乐观+谨慎的,而且看得远想得深,看问题直击要害,而不会被眼前互联网上蔓延的恐慌情绪所感染。


在每一次剧烈的市场暴跌中,最终能够迎来反弹,并超越前高的股票,永远是最优质的行业龙头、最具有行业竞争优势的伟大企业。对于类似腾讯这样的优质企业来说,暴跌的行情往往是其最佳的投资机会。


在这种转瞬即逝的历史性机会面前,我们应该更加贪婪,而不是恐惧,暴跌行情常常是超额收益的重要来源。


03

格雷厄姆:市场是来服务你,

而不是来指导你的!

金斧子张开兴:记得“不要浪费一场危机!”|写在政策黑天鹅之时

即使在这种历史性暴跌的恐慌情绪下,金斧子旗下水星资管仍然长期看好景气度较高的新能源、新消费、新医疗、新制造行业等,时刻准备迎接新一轮科技周期带来的历史性机会,并且着重布局了新经济类中品牌出海新机遇。


金斧子旗下水星资管在短期市场波动中,会继续延续这条主线,寻找十倍增速的极品企业,布局接下来的历史性机会。每次的市场回调,我们记住一定要“坚定信心、保持耐心,陪伴优质公司砥砺前行,穿越周期,享受复利的力量”。

金斧子张开兴:记得“不要浪费一场危机!”|写在政策黑天鹅之时

我们已知投资回报最终是由公司的实际业务回报所反映的。我们也知道,公司业务其实不会在短时间内有大的变化,它需要数年时间去获得增长与面临倒退。因此,投资人对投资回报的周期预判其实应该是缓慢、长期且循序渐进的,短期的一些起伏其实并不会影响我们的投资。


如果你有这样的抗干扰个性与基本方法论,你会发现市场的疯狂和暴跌其实可以把你服务得很好。这其实就回到了格雷厄姆先生关于市场的基本理论:


市场是来服务你,而不是来指导你的。


首先,无需担心教育政策的极端性扩大至其它领域,内外资金对政策反应过度。其次,场内杠杆资金规模有限,受迫性卖出压力不大;且春节后的案例表明,市场短期快速调整后,基金产品的赎回反而会降低。再次,宏观流动性依然保持宽松,国内前期的降准落地,以及美国国债收益率下行,市场整体对宏观流动性宽松的预期比较稳定。最后,下半年国内经济驱动力和亮点犹存,基本面稳中向好的趋势不变。综上所述,结合投资者担忧的极端政策落地可能性,市场流动性负反馈空间,以及国内基本面和宏观流动性趋势三个维度的研判,我们认为,内外恐慌情绪宣泄后,A股将迎来下半年最佳买点。


最近市场调整的催化剂是行业政策的出台,我们倾向于认为,今年各个政策其实是2018年的延续。这些背后都是一整套的逻辑,即中国经济已经到了从不计成本的追求效率转向追求公平、追求共同富裕的阶段。所以,一切带来社会外部性的盈利模式都将得到纠正。这些政策相关行业可能还有后续风险待进一步释放。而对于现在景气度比较好的产业,如果因为大量投资者短期的悲观情绪而出现下跌,从中长期视角来看,是很好的布局窗口期。


任泽平近期的观点我深表认同。他认为,中国顶层设计正在着手降低房地产、金融、教育、互联网等行业的利润和垄断优势和过去长期对民生和实体经济形成挤压的社会成本,并大力发展制造业、硬科技、实体经济、新能源、资本市场等。这是百年未遇之大变局,也是百年未有之大机遇,看清这一大趋势,至关重要,每个人每个企业最终都是时代等产物。看看股市,逆趋势而行的行业,二级市场表现颓势,而顺趋势而行的行业,将是最好的投资机会。

金斧子张开兴:记得“不要浪费一场危机!”|写在政策黑天鹅之时

04

互联网容易传播偏见,

错误观点是毒药


互联网和新闻媒体充斥着对赛道股和核心资产的偏见,表现出对优秀企业暴涨的嫉妒和对暴跌的幸灾乐祸。这种充满偏见和错误观点的资讯文章,实则是毒药而不是投资养分,少看为妙。近几天股市暴跌中,某些两三个月还被市场强烈看多的企业,突然在这次小股灾中看空,态度180度转弯。


媒体喜欢编造出耸人听闻的名词和观点,一旦这样的观点和名词通俗易懂又喜闻乐见,就非常容易在网络上传播,成为“10万+”。但是,当我们对其文章抽丝剥茧发现,佐证这些观点的论据并不充分,也并不准确,他们常常以短期结果来定夺,而缺乏对整个社会发展的深刻认识,以及对于商业世界客观性的深刻领悟。


大多数人因为短期暴涨而集体高潮,因为短期暴跌而集体骂娘。市场大众对于真正的优质企业的看法仅仅只限于在热点炒作的粗浅认识中,格局和眼光非常局限。


投资大师巴鲁克认为:“群众都是错的。”群体性行为往往意味着愚昧和无知,感性的声音淹没理性的声音。在股市的巨大恐慌中,感性的声音往往看起来正确无比而又动人心弦,理性的声音听起来令人生厌且挡人财路。


比如说,2018年中美贸易战的时候,海康威视进入美国限制名单中,市场都觉得视频监控板块玩完了,海康威视暴跌了一年才缓过神来。现在的海康威视已经从市场最悲观的谷底区域上涨超过200%,那些说海康威视玩完的人,被啪啪打脸。


05

权威观点也可能是错的,

无法证伪的观点煽情十足


同样,不仅群众是错的,专业的权威人士也可能是错的。


2020年众多券商分析师鼓吹下一个风口是“在线教育”的观点充斥整个市场,其观点铮铮有词,但论据却单薄无力,缺乏严谨的逻辑推理,更多的是情绪性渲染,口号式宣传。


教育股被政府暴击之后,市场上对于互联网平台企业抱有很大的担忧情绪,甚至有券商观点认为:在反垄断的屠刀之下,未来互联网平台型企业未来会逐渐丧失成长属性,向公用事业属性靠拢。国家允许它们垄断,但必须让渡利润,互联网企业只能像自来水、居民用电企业那样获得普通利润,而无法获得超额利润。


这种观点有待验证。


首先,从字面上看,文字非常感染力,情绪饱满,煽情十足。其次,句句是观点,而且是臆测出来的观点,缺乏实证论据和逻辑证明。第三,即使这样的观点是错误的,也无法一时证伪,市场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看出逻辑漏洞,但在当下,类似这样似是而非的观点,非常利于互联网传播,成为群体性共识,误导投资者。


这个观点缺乏商业常识,忽视了商业竞争社会中,自由经济的力量,而把有形的手吹捧到天上去,过度看重凯恩斯主义而忽视哈耶克主义,商业世界的运行规律往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同样的,股市投资世界的运行规律,也同样无法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特别是在非常有效的资本市场上。


中国的反垄断政策与100年前美国的“反托拉斯政策”有天壤之别。中国的反垄断政策,以目前的态势看,政府仅仅是想杀鸡儆猴,挥舞重棒,教训一下不听话的互联网巨头而已,并没有扑杀毁灭的意思,并没有动摇这些互联网巨头的商业根基,而这些商业根基就是这些企业的护城河所在。


互联网是一个完全竞争市场,企业的江山是靠一点一滴打下来的,十几亿的用户数(巨大流量)以及其筑造的商业生态,成为竞争对手进攻不了的竞争壁垒。针对平台经济的反垄断,本周三新华社已发文澄清:监管的目的是促进行业规范健康发展、维护网络数据安全和保障社会民生的重要举措,并非是针对相关行业的限制和打压,而是有利于经济社会长远发展。


而美国的反托拉斯运动中,美国政府的想法是直接肢解这些巨无霸企业,市场垄断让渡于技术创新和商业竞争。同样是反垄断,美国的反垄断对企业的打击更加致命。


政策黑天鹅带来的股价压制只是资本市场短期因素,并不改变互联网科技龙头长期增长逻辑。反垄断政策打击的是“不正当竞争”,而非市场行为下所形成的市场份额和地位。像高额补贴倾销式的价格战和逼迫商家二选一的不正当竞争行为,需要政策进来干预,监管之手延伸进来有利于纠正行业竞争恶习,有利于行业更加将康的发展。


06

不要浪费一场危机


机会永远属于少数人。金斧子认为,悲观预期无限推演本身就是情绪演化到极致的表现,隐藏的风险得到大量暴露,类似2018年下半年。恐慌下的港股已经调整到可布局区域,在此轮波动正应逐步布局反映中国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大趋势的优质龙头。未来A股市场投资机会可能仍是偏结构性的,投资者应“轻指数、重结构、偏成长”,布局科技硬件、新能源车产业链、新能源、高端制造等板块以及优质消费和医药龙头个股。


每次市场重大事件的发生,随众起哄的人占大多数,而警醒思考,保持清醒的理性思维的人仅仅占少部分。每逢遇到重大危机的时候,盯着风险的人占大多数,而看到机会的人仅仅占少部分。一场危机的降临,会让我们真实地感受到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启。


最后,让我们来温习一下丘吉尔的一句至理名言:


“不要浪费一场危机!”


(全文完,感谢您的耐心阅读。)


尚未登录,请 后再评论
发表
持牌机构 / 强大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