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金斧子,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当前位置: 首页 > 私募社区 > 【CEO推荐】三年大疫:相当部分年轻人不结婚,不生小孩,这是值得警惕的!
【CEO推荐】三年大疫:相当部分年轻人不结婚,不生小孩,这是值得警惕的!
2022-04-07
214
0
抗疫三年,我们发现对我国年轻人影响最大——很多人不结婚,不生小孩。社会共识是疫情对老年人最不利,其实,不是!老年人,国家已经呵护得很好!

由于几乎所有的社交场所都严重遭受影响,或关闭或熄火或半死不活,给我国带来最大的问题是人们逐渐没有社交活动了——很多好朋友都2、3年不见了,同样是一个城市,甚至都一年半载见不上一面,熟人都变得陌生了。

没有社交活动,不仅影响经济的发展和活跃程度,更重要的是影响年轻人的生活节奏——他们怎么去相识,怎么去结婚,没有结婚,怎么生孩子?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并不是一个人什么时候都适合结婚和生孩子的。错过了,就永久性错过了。

如果大家不生孩子,特别是长期受制于疫情不生孩子,民族走向衰亡只是时间的问题,这是值得每一个人去思考的根本性问题。

这个问题迫切需要国家提出相应的办法来——既要防控疫情,要有让大家有社交活动。

众所周知,人口问题是整个国家最为根本的问题,所有国家的繁荣昌盛都是建立在“婴儿潮”的基础之上,而日本、俄罗斯之所以成为失去30年的国家,本质上是其人口逐渐减少的结果。在中国东北地区,也是因为人口长期流出,导致经济难以振兴,房价更是持续下跌,甚至达到恐怖的地步。前段时间,东北黑龙江省鹤岗市房价已低至一套46平米的住房总价16000元,折合一平方米348元。很多人甚至去买类似的房子用于摆放已逝老人的骨灰盒,因为比购买公墓的价格要便宜得多。这一情况后经《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经过调查证明,完全属实。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绝对基石是人口的红利或者至少不下降,否则,失去这一根本性基础,一切都无从谈起。

防控疫情的一切出发点都是在考虑对现有人群不受伤害,但是,对未来人口是否正常出生,考虑得不够充分,但是长期而言,一国的出生婴儿才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1

疫情导致人口出生大幅度下降
2022年有可能中国人口绝对减少100万以上

即使是美国2020年,由于疫情的爆发,出现历史上第一次人口接近零增长。也就是说,美国的社交活动减少照样导致出生人口的大幅度减少。

大疫三年,中国的情况更加不容乐观,我们看到一个数据:2019年中国有947万对夫妻结婚,2020年只有813万对,2021年不到763万对,今年估计不到700万对。

在我国这样一个国家,非婚子女占比还不是很高,因此,结婚对数与人口出生高度相关。

与之相伴的是人口出生是断崖式下滑:2019年是1465万,2020年是1200万,2021年是1062万,2022年大概率会跌破1000万,估计在900万左右,由于2021年中国死亡人口是1012万,而且2022年死亡人口只会更多,因此,大概率2022年中国将出现100万以上的人口绝对减少!

这有可能是最近50年甚至60年来的第一次!

我们再来看看2020年之前的几年,中国人口出生的数量基本是相对稳定的,中间除二孩政策外,基本稳定在1500万左右。

2019年是1465万,2018年是1523万,2017年1758万,2016年是1786万,2015年是1655万。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人口出生受疫情影响非常大!疫情及其相应严格防疫措施必然导致社交活动大幅度减少,但失业、不婚、不生也必然随之而来

疫情的控制是必须的,阶段性采取严格防疫措施也是必要的。但是,如果没有相应的替代措施或者后续方案,就会产生严重问题。

疫情的严格防控首当其冲的是一切娱乐活动,一切聚会见面的地方,甚至连普遍谈恋爱的高等院校,都变成了网课。这种情况下,年轻人无法见面相见相识,又如何谈出感情去结婚。

2020年餐饮旅游和娱乐业收入大幅度下降,但是2022年有可能更为糟糕,因为奥密克戎更难控制和防范。我们有可能不断封堵,这进一步加剧社交活动的不可预知性。

之前很多人认为,被隔离在家是有助于夫妻关系改善,加速生孩,但是,结果不是这样,反而是断崖式下滑。因为刚被隔离,开始还想生孩子,很快发现,绝大多数并不是公务员和国有企业员工,旱涝保收,而是个体户和民营企业职工占80%以上,都是生死靠自己,冷暖自知的。自己都面临失业风险,房贷压力,结果是,一旦解封,很多人立即去堕胎,这也是过去两年堕胎人数居高不下的原因,每年超过900多万。

我们坚决反对堕胎(除非是畸形和不健康的婴儿),因为这是典型的非法剥夺人的生命,国家需要逐步严控堕胎,但是,在面对现实压力的情况下,堕胎的人自己选择原谅了自己。

3

不婚和不育可能会中长期影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逆的。
我们迫切需要权衡长期利弊得失

我们在看到疫情产生的经济影响和对个人情绪影响的同时,其实一个更大的影响是,而且这个是不可逆的:年轻人适婚的年龄和适育的时间段都是有限的和有区间的。

经济的影响本身并不可怕,还可以重来,无非是经济发展稍微慢一点。

真正对一个国家和民族产生长期影响的事情才是真正的大事情。这个时候需要我们把疫情造成的不利影响,特别是对疫情和非疫情的死亡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和对比。

我们需要了解一个非常重要的数据:由于疫情人口非正常少生多少万人,这些人算不算因为封堵导致的自然消失,而且消失的是最有希望的婴儿。

另外,我们现在担心疫情导致大量人口的死亡,其实,如果没有疫情,正常死亡人数是多少。由于医院治疗的挤兑,其他疾病不能得到有效治疗,而导致的非正常死亡人数是多少,这个数据需要对比分析。

第三、由于疫情,会导致有下岗失业,企业破产倒闭,给很多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特别是那些受疫情影响大的行业:餐饮旅游等,这些行业还是就业密集领域。


4

解铃还须系铃人
——恢复社交活动才能提升人口出生率,
改善人口结构

从香港和上海发生疫情的情况来看,疫情对没有打疫苗的老年人是有很大影响的,但是,很多任何一个事情都有两面性:隔离和封闭的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未必大家都想清楚了。

1、审时度势,理性客观,面对西方国家的躺平,5—10年消灭新冠病毒已经不太可能。这种情况下,封闭导致社交活动的减少,其负面影响是最大的。

在疫情爆发没有多长时间,以美国、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逐渐采取躺平的方式,让病毒肆虐,结合疫苗,这些国家逐渐实现全民免疫。

问题是,随着病毒毒性的下降和疫苗逐渐发挥作用,日本、新加坡、巴基斯坦等世界各国都逐渐放开,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更加不可能采取措施搞“动态清零”,而新冠病毒的传染性决定其被消灭更加不可能。

从过去人类抗击病毒的历史来看,病毒一旦大流行,要想彻底消灭病毒变得极为困难。几百年来,人类只消灭一种病毒——天花病毒。

因此,我们认为,在可预见的5—10年内,西方国家不可能消灭病毒,现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都已经消失了。

病毒不会自然消失,只会不断以各种不同的变种存在,大概率,境外国家和地区普遍与新冠病毒长期共存了。

2、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经济最为开放的国家之一,我们不可能5—10年内都不打开国门,更不可能让大家不进行社会交往活动。

既然境外国家5—10年内都不可能消灭病毒,而且根据病毒传染的原理,毒性越来越弱,而传染性可能会越来越强。我国要想“动态清零”,必须采取更为严格的疫情控制措施。

这种情况下,中国5—10年内不可能总是不打开国门,这样也不利于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与整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相比,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疫情的防控需要有更宽阔的视野和角度。
如果大家没有忘记历史的话,当初英国人发现美洲新大陆,导致印第安人的大量死亡,除了战争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因为整个欧洲经历了中世纪的黑死病,大量欧洲人身上普遍都携带病毒,这种病毒对于欧洲而言,已经没有毒性地实现共存,但是对于印第安人而言,则是灭顶之灾!

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既然不可能不改革开放,中国老百姓迟早要面对这个病毒,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以疫苗的方式来面对病毒,适应病毒!

3、我们不能用2020年以来的数据来累计计算新冠疫情导致的死亡和危重病人。因为当时的病毒毒性更强,整个世界又缺乏疫苗和有效的治疗药物。

所以,不断强调累计死亡多少人是没有多大的意义的。因为每年中国癌症每年死亡人数又是多少。

上海、吉林省、香港等地发生的疫情,让我们重新认识新冠疫情,特别是新冠病毒的毒性和致死率、重症率,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样。

2020年刚刚爆发疫情的时候,我们对新冠病毒的知识是少得可怜的,导致当时的致死率非常高。
但是,最近上海、香港和吉林省等地发生的新冠疫情,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这些情况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正如权威专家张文宏医生所指出的那样:

第一、最近新冠病毒的毒力真的是明显降低了。

香港这轮疫情死亡的病例除了年纪大是高风险因素外,绝大多数有明显的基础疾病。换句话说,免疫功能正常,打过疫苗的,无论是何种疫苗,只要是加强过的,基本上都没事。对于这个病毒,消除恐惧是我们必须走出的第一步。
第二、致死率大幅度下降,在英国已经明显低于流感

上海统计的近六个月收治的2266例病例中,大多数是海外输入性病例,94%打过疫苗。这2266个病人中,重症的只有0.1%,危重症(需要插管)和死亡的一例也没有。

3月10日英国《每日邮报》称,由于经过群体感染与高水平的疫苗接种,包括付出了惨痛的群体感染过程中大量人员的损失,新冠肺炎在英国的致死性已经低于流感。病死率下降了七倍,仅为0.03%。由于奥密克戎已经变得很温和,在实现了广泛接种和自然感染率的国家,新冠病毒现在可能甚至没有流感那么致命。

第三、打疫苗非常重要

香港数据,新加坡和英国数据都显示,不打疫苗不一定有事,因为病毒已经变得相对比较弱了。但是有事的绝大多数都是没有打过疫苗的。

在香港这次疫情中,死亡个案中,有 89.4%的人并无接种疫苗或只注射了一针疫苗。而 80 岁或以上的死亡个案中,更有 91.5%的人未接种或只打了一针。根据死亡率分析,接种一剂或未打针人士的整体死亡率是 2.03%,相较接种两针人士的 0.09%,有 23 倍的差别。

张文宏医生的观点证明几点:

第一、中国的全民接种疫苗已经起到相当好的防护作用,大量的无症状感染者都是曾经接种过疫苗的。

有人说病人中94%的打了疫苗还感染,说明疫苗没有用。但是重症率与死亡率真的低于流感了。

这一方面说明,接种疫苗能够大幅度降低重症率和死亡率,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的疫苗的有效性,特别是正规疫苗打过三针之后的效果,还是相当好的。

第二、病毒的毒性已经不断下降,重症率和致死率不断降低,我们不要有恐惧感了。

第三、建立方舱医院是十分必要的,防止医院资源的挤兑。

为确保万一出现不利情况,人口密集的特大城市,加快建立一批方舱医院是十分必要的,便于应急。

西班牙流感大流行时,开始也是致死率和重症率特别高,随着人体的逐渐免疫,大流感疫情逐渐消失了。
 

5

积极稳妥推进全民免疫,最小代价逐步放开社交,才是经济繁荣和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现在疫情管制加强完全正确,不过,疫情逐步平静化、平常化是一个趋势,也是一个利弊得失之后的选择问题。

毫无疑问,现在马上放开管制,是极其不合适的,因为条件还非常不成熟:

第一、从思想上看,整个社会的思想准备不够,对病毒的认识不够,恐慌情绪依然存在。

第二、从物质基础来看,如果现在迅速开放,会引起短时间内大量人群的感染,即使再低的病死率也会造成医疗资源挤兑和社会生活的短暂休克,对社会和家庭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

第三、从最具保护作用的疫苗接种情况来看,还有相当大的比例人口应该接种而没有接种,特别是那些高龄和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中,相当高的比例由于害怕疫苗接种的副作用。

不过,正如张文宏医生所指出的那样,凡是持久的疫情控制控制措施,必是温和的与可持续的,而且是逐渐减少的,一定有一个倒计时的。
 
最近我国继续采取社会面清零策略,将传播极快的奥密克戎第五波疫情压制在完全可控的水平是非常重要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会持久性地采取封城和全检测的策略。

既然长期过上疫情生活,毕竟严重影响经济的发展,特别不符合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特别不利于中国恢复正常的社交活动,特别不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逐步回归正常疫情生活,我们完全可以积极创造条件,以最小的代价达到目标,从而进一步证明中国治理的高效和科学性:

第一步:强制进行疫苗接种,这一步极其重要

我们要借助此次一定会到来的社会面清零所带来的难得的机遇期与窗口期,老年人普遍的第三针接种,以及更好的疫苗与疫苗接种策略。

第二步:加快推出治疗用的药物和居家检测用品

可以广泛供给的口服药物,可以负担得起的广泛提供的居家检测试剂,得到有效训练和预演的分级诊疗策略,未来居家隔离的流程。

第三步:加快方舱医院的建立,开展试点城市

借鉴改革开放的经验,可以从1、2个城市先进性试点,这样,能够确保一方面不会出现大问题,另一方面,即使出现一点问题,国家可以调集广泛的医疗资源来治疗,防止出现医疗资源的挤兑。

第四步:在总结试点城市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有序开放。

如果这样,那么,我国创造一个世界上抗疫的奇迹,成本最小,效果最好,人民最满意。

我们相信,只要病毒不再变异,致死率不断下降,中国迟早会逐渐改变防疫管控政策。

我们坚信,疫情终将过去!我们坚信,中国政府有足够的智慧能够处理好这一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每一次疫情,本质上也是一次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来源:  伯乐曰 时代伯乐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转载众多,无法确认真正原始作者,故仅标明转载来源。本文所用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立即删除内容!本文内容为原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尚未登录,请 后再评论
发表
  • 经济的影响本身并不可怕,还可以重来,无非是经济发展稍微慢一点。
    2022-04-24 10:21
  • 的社交场所都严重遭受影响,或关闭或熄火或半死
    2022-04-24 10:17
  • 在中国东北地区,也是因为人口长期流出,导致经济难以振兴,房价更是持续下跌,甚至达到恐怖的地步。
    2022-04-24 10:15
  • 137****5302
    持仓用户
    三年的疫情环境,确实会或多或少影响年轻人的生育决策。
    2022-04-15 15:02
  • 177****0660
    持仓用户
    每一次疫情,本质上也是一次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2022-04-14 10:36
持牌机构 / 强大股东